智者的話是什麼意思?
智慧可以對擁有智慧的人產生十分有益的影響。「誰如智慧人呢?」所羅門王寫道。「誰知道事情的解釋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臉發光,並使他臉上的暴氣改變。」——傳道書8:1。
真正有智慧的人在人類社會中是出類拔萃,卓然不群的。除了另一個有智慧的人之外,沒有人可以與他相比。他「知道事情的解釋」,意即他具有所需的洞察力而能夠解決人生種種令人困惑的難題。
甚至智慧者的面容也是令人愉快的。他臉上反映出內心的喜樂和滿足。由於這緣故,本來令人生畏的嚴肅面孔遂變成藹然可親。
怎樣應付不完美的人為統治
既然身為國王,所羅門有資格勸告人怎樣以明智的方式對待統治者,他說:「我勸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上帝起誓,理當如此,不要急躁離開王的面前。不要固執行惡,因為他凡事都隨自己的心意而行。王的話本有權力;誰敢問他:『你作什麼呢?』」——傳道書8:2-4。
在古代以色列國中,國內的長老代表有時會與國王立約矢誓效忠於他,例如聖經論及大衛說:「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崙見大衛王,大衛在希伯崙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撒母耳記下5:3)因此不服從國王的命令便等於不忠於在耶和華面前所起的誓了。在另一方面,服從意味到尊重上帝,因為約是在上帝面前訂立的。類似地,由於尊重耶和華,真正的基督徒會服從世上的政府,因為他們意識到這些政府是憑上帝允准而存在的。——羅馬書13:1,2。
所羅門勸人「不要急躁離開王的面前」,他在傳道書10:4對這項勸告有所補充:「掌權者的心若向你發怒,不要離開你的本位,因為柔和[或鎮靜]能免大過。」一個人可能受掌權者所糾正或處罰,他也許對所受的糾正大感憤懣而打算辭職或改變對掌權者所懷的態度。可是所羅門卻勸人不要魯莽行事,貿然投靠另一位掌權者或辭職。同樣的原則在今日也適用於雇主與雇員的關係上。
睿智的所羅門王進一步勸人不要「固執行惡」,意即不要做統治者視為惡的事。由於國王的地位,他的話自然比他手下任何臣民的話更有權威。他的話最有勢力;他擁有無可置疑的權柄。由於這緣故,沒有人可以挑戰地對國王說,「你作什麼呢?」
奉公守法的人應當無需畏懼統治者。所羅門評論說:「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經歷禍患。」(傳道書8:5)順服的臣民不會經歷由於違反國王的律法而招致的禍害或懲罰。智者的勸告與使徒保羅的話頗相似:「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心自取刑罰。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懼怕,乃是叫作惡的懼怕。你願意不懼怕掌權的麼?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稱讚。」——羅馬書13:2,3。
但是掌權者若不公平又如何呢?所羅門接著所說的話看來是針對這種情形而說的:「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理。各樣事務成就都有時候和定理,因為人的苦難重壓在他身上。他不知道將來的事,因為將來如何,誰能告訴他呢?」——傳道書8:5-7。
有智慧的人不會貿然反叛權威。由於他的心受智慧所指引,他體會到採取行動有適當的時機,忍受暴虐的統治者也有正當的方法。公開反叛只會招致災禍而已。在另一方面,良好的判斷力則可以防止人在不適當的時候魯莽行事。(詩篇37:1-7)「各種事務」都有適當的時候和定理(或處理的方式)。因此一個人若忽視這件事實而輕率行事,他只是自尋煩惱而已。不完美的人已有足夠的難題了,實在無謂再由於魯莽行事,不理會「各樣事務成就都有時候和定理」而加添自己的煩惱。再者,沒有人知道將來會有什麼事發生。甚至掌權者也會死亡。將這件事謹記在心可以幫助人忍受困難的局勢。暴君的統治並不會永遠延續下去。在這個不完美的制度裡,凡事都有盡頭。
詳細查考暴虐的人為統治
關於暴虐的人為統治,所羅門所作的結論是以仔細的觀察為根據的。他對人為的統治以及這種統治對人民的影響作過衷心和全面的考慮。由於這緣故他能夠說:「這一切我都見過,也專心查考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當其時]這人管轄那人,令人受害。」——傳道書8:9。
可是,暴虐的統治者卻無法永遠掌權。所羅門繼續說:「我見惡人埋葬,歸入墳墓,又見他們進入和離開聖地,在城中被人忘記。這也是虛空。」(傳道書8:10)惡人在生時出入聖地;在所羅門的日子,聖地乃是聖城耶路撒冷及其中耶和華的聖殿。(馬太福音24:15)他們本不應在聖地行惡。當他們被埋葬時,他們便永遠離開聖地了。惡人雖一度居於高位,到頭來仍死去被埋;在他們一度橫行無忌的城中,他們不久便從活人的記憶中消逝了。因此這些暴虐的統治者的一生是徒然和空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