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對比學習體會真正的財富
「用勞碌得來的買那不使人飽足的呢?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以賽亞書55:2。
1.藉著運用對比,我們可以獲得什麼裨益?
對比使生活更有樂趣。他們時常能夠幫助我們加深我們的體會。在一個寒冷潮濕的冬天之後,我們多麼歡迎溫暖的陽光!時常被人視作當然的良好健康在一場大病之後便大受珍惜了。不錯,對比使我們注意到一些平常被我們視作等閒的東西的價值和重要。
2.(甲)在上帝的道裡對比擔任一個怎樣的角色?(乙)創世的記載形成一幅什麼動人的圖畫?
2 上帝的道聖經充滿了許多對比而使其成為一本極為生動有趣的書。不但如此,這些對比也將我們的注意引到一些關係重大的事上,並幫助我們了解這些事的真正價值。例如創世記一書起頭的創造記載很快便在我們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幅動人的圖畫,表明上帝怎樣採取偉大的步驟為人類預備一個美麗的家園,包括創造人類作為按照上帝自己的形象造成的一個傑作在內。藉著描述上帝怎樣創造一個完美可愛的女人,將她賜給男人作為理想的助手和「配偶」而在男女之間形成一個可喜的對比,創造的圖畫和男子的快樂遂得以成為完全。——創世記2:18。
3.一個尖銳的對比怎樣接踵而來?這導致什麼結果?
3 接踵而來的是一個尖銳的對比。一個不祥的陰影在畫面出現了。通過蛇的口,我們聽到了一個不調和的聲音。它對上帝的話表示懷疑:「上帝豈是真說……麼?」接著對上帝的話加以否認:「你一定不會死,」即使你吃了禁果。女人首先決定吃那果,接著男人也同樣行。這樣,第一對男女沒有讓上帝在他自己所定的時間以他自己的方式教導他們認識「善惡的知識,」反而自作主張、獨斷獨行。藉著痛苦的經驗,他們嘗到了生與死的銳利對比。由於捨棄帶來真正財富和無窮生命的真知識來源,他們將自己和後代投入了一種一貧如洗的困境中,並且飽受不良的領導和錯誤的知識之害。——創世記2:17;3:1-6,16-19。
4.次序相反地,啟示錄含有一些什麼優美的對比?這提出什麼希望?
4 在上帝的道的結束部分,我們可以見到更多的對比,但次序卻正好相反。我們讀到「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的惡者在天上的一場戰爭中被擊敗,後來「那古蛇」更被捆綁起來,在「一千年」的期間完全無法活動。這乃是為了要使這惡者不能在以錯誤的知識和不良的領導「迷惑列國。」(啟示錄12:7-9;20:1-3)在描述完「大巴比倫」的傾倒和毀滅,然後撒但的組織的其他所有部分和支持者亦在哈米吉多頓大戰中遭受毀滅之後,聖經給予我們一個生動奇妙的對比。我們接著讀到上帝創造,但不是一個實際的地球而是一個新的事物制度,「一個新天新地。」這次不是死亡出現了,反之『死亡不會再有。』在我們腦海中浮現的不是第一個男人和他的妻子及人為的領導,反之,由新郎耶穌基督和他的基督教會所組成的屬天政府會給予人真正的領導。我們見到真正的基督教會,「聖城新耶路撒冷,」好像「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然後我們讀到「一道生命水的河」而非『從伊甸流出來的河。』河的兩岸有許多樹,但它們所結的並不是禁果,反之他們乃是「生命樹……每月都結果子。」它們象徵上帝為了賜人永生而做的安排,連同他在一個重建的樂園裡賜給相信和順服的人類的一切豐富在內。——創世記2:10;啟示錄21:1-4;22:1,2。
5.關於「生命的水」有什麼邀請發出?還牽涉到什麼義務?
5 最後我們讀到,不是人類失去上帝的喜悅及被逐出樂園而是上帝向人發出邀請發出邀請:「[凡]」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雖然我們尚未能獲得完美的生命,上帝將永生的道路很清楚地指示出來。特別自1934年以來,本刊(《守望台》)已從聖經表明一切想贏得上帝的喜悅而有希望活著渡過哈米吉多頓的人都必須將自己完全呈獻給他,並以水浸禮象徵他們的獻身。他們必須公開表明自己與上帝其他獻了身的僕人(稱為耶和華見證人)同屬一個陣營。這意味到他們必須與見證人一同向別人,向一切「口渴的人」,發出邀請以生命的水解渴。——啟示錄22:17;可參閱英文《守望台》1934年八月十五日刊第249,250頁第31-34段。
邀請人領受真正的財富
6.我們怎能為自己尋得『引到永生的路』?在這件事上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別人?
6 這項邀請怎樣向別人發出呢?耶穌在他的禱告中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懷著實際獲得永生的希望,我們可以,同時亦必須,現在就開始吸收這種帶來永生的知識以求了解聖經的真理。正如耶穌在同一個禱告中說:「你[上帝]的道就是真理。」這乃是「生命之道;」藉著緊緊跟從它,我們會知道怎樣離開『引到滅亡的路』而踏上『引到永生的路。』這無疑是一個值得快樂的轉變。然後我們可以邀請和幫助別人接受上帝的教導以認識「他的道,」並與真正的基督徒一起行走他那引至真正財富的「路。」——約翰福音17:3,17;腓立比書2:16;馬太福音7:13,14;以賽亞書2:3。
7.耶穌在什麼場合談及「活水」?這使我們獲得什麼結論?
7 在耶穌從事傳道工作的早期他即開始發出這項邀請;他採用啟示錄22:17使用的同一比喻。他並非僅對猶太人發出這項邀請,反之他對一個撒瑪利亞婦人也曾談及「活水」是「上帝的恩賜。」他接著說:「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後來他在傳道時高聲喊道:「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這無疑暗示獲得這種帶來永生的恩賜的人並不會將其獨佔,反之他們會邀請別人,「任何口渴的人」和一切「願意的人,」都「白白取生命的水喝。」——約翰福音4:7-15;7:37,38;啟示錄22:17。
8.在吸收和散佈賜人永生的知識方面,上帝的聖靈擔任什麼角色?
8 約翰補充說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約翰福音7:39)這表明吸收賜人永生的知識和幫助別人吸收它其實是上帝的靈的一項作用。若沒有聖靈的幫助,它是無法成就的。這無疑將一切「廢了上帝的誡命」的人為理論和宗教傳統都排除。——馬太福音15:6。
9.通過以賽亞有什麼類似的邀請發出?這形成一個什麼對比?為什麼這很適當?
9 可是,耶穌並不是第一個以這種措辭發出這樣一個邀請的人。在他之前七百多年,耶和華已通過他的先知發出這個引人注意的邀請:「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你們為何花錢買那不足為食物的,用勞碌得來的買那不使人飽足的呢?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以賽亞書55:12)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個邀請!他形成多麼強烈的一個對比!在以賽亞的日子,在他們的王國和首領的昏庸領導之下,耶和華的百姓工作的很辛苦和付出高昂的代價去博取一種既不能使人飽足,亦不能予人安全的虛偽財富。他們仰望外邦的國家,例如亞述和埃及,給予他們保護。(列王紀下16:7;18:21)除此之外,在祭司們的不良影響之下,許多人甚至公然崇拜偶像,其他的人則滿足於對耶和華作一種表面和虛偽的崇拜。正如耶和華告訴他們說:「這百姓親近我,用嘴唇親近我,心卻遠離我;他們敬畏我不過是領受人的吩咐。」——以賽亞書29:13。
10.耶和華進一步對他的百姓發出什麼呼籲?並提出什麼希望?
10 與此形成一個對比,耶和華邀請和呼籲人「留意聽我的話,」喝「酒和奶」而非僅是喝水,而且這是「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便可以獲得的。他邀請他們與他「立永約,就是應許大衛那可靠的恩典;」這也就是由更大的大衛及「萬民的[真正]君王和司令」耶穌基督所統治的永遠王國和政府。他促請他們不要再跟從自己的道路和意念,反之要留意「我口所出的話。」他提出保證他的話必定會「亨通,」並且必定會「成就我所喜悅的。」他們若接受這項邀請就必須吸收真正的知識,這則會為他們帶來真正的財富。這會形成一個可喜的對比,松樹和番石榴會長出以代替「荊棘……[和]蒺藜;」所有的受造物都會歡欣鼓舞,因為「你們必歡歡喜喜而出來,平平安安蒙引導。」——以賽亞書55:1-4,8-13。
對我們今日的一個信息
11.為什麼以賽亞書55:6,7的信息在以賽亞的日子非常適當?在我們今日有什麼類似的情形存在?
11 在以賽亞的日子耶和華的百姓大部分都忤逆不忠。但這並沒有阻止耶和華通過他的先知發出這個感人的呼籲:「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上帝,因為上帝必廣行赦免。」(以賽亞書55:6,7)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信息多麼適合當時的情形,但今日又如何呢?從上帝的觀點來看,今日大部分的人,特別是一般自稱為基督徒的人,是否都忤逆不忠呢?今日國家主義的精神豈不是比以前更強烈,而且更受到宗教的支持嗎?在目前的政治和宗教領導下他們有教導人民留心聆聽上帝那已在基督耶穌手中建立起來的王國的信息嗎?抑或他們告訴人民基督徒有責任支持他們生活於其下的國家政府而為其效力呢?在這些重大的問題上,人民有獲得帶來真正財富的真正知識嗎?抑或大騙子「古蛇」和「這世界的神」已用虛偽的知識弄瞎了他們的心眼呢?——啟示錄12:9;哥林多後書4:4。
12.預言怎樣表明以賽亞的信息很適合我們的時代?
12 正如許多預言表明,上帝清楚地預見和預言到一些使以上的信息適用於今日的情形。例如保羅曾在上帝感示之下寫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狂傲……任意妄為……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摩太後書3:1-5)甚至早在大衛的日子,上帝已預言到列國和統治者們在基督於1914年在天上的錫安山登基為王之後會聯合起來「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基督耶穌。(詩篇2:1-6;希伯來書12:22)這種在魔鬼領導之下的聯合反對正將列國和「普天下眾王」召集起來向哈米吉多頓進發,正如聖經的最後一本書所預言一般。(啟示錄16:13-16)耶穌也在上帝感示之下作了一個詳細的預言描述我們的日子的『基督臨在徵象,』當其時會「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而且「不法的事會增多,」一般人則「毫不留意,」以致上帝最後的判決「如同網羅」臨到他們的身上。——馬太福音24:3,11,12,39;路加福音21:35。
13.與以賽亞書55:6,7一致地,耶穌在馬太福音7:13,14作了一個什麼鮮明的對比?
13 不錯,以賽亞書55:6,7那有力感人的信息的確適用於我們今日;但問題是,我們的反應如何呢?我們是否與大多數的人一同走著『那引到滅亡的寬闊大路,』對於促請我們「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的呼籲置若罔聞,或甚至加以抗拒呢?耶穌很坦白地指出:「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可是他卻很清楚地邀請人說:「你們要進窄門。」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使這件事成為困難的並不是上帝。相反地,他促請我們離開所行的罪惡途徑,排除有害的思想而歸附他。他很樂於表現憐憫和「廣行赦免。」——以賽亞書55:6,7;馬太福音7:13,14。
14.除了對比之外,聖經預言含有什麼有趣的相似?
14 為了尋得「窄門」並有行走「窄路」的決心,我們不但必須有正確的知識,同時也必須具有深刻的體會。正如我們已提及過,對比在這方面可以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耶穌意識到這是一個良好的教導方法,因此在對門徒說話時及對群眾講道時均時常運用它。但在考慮這些對比的一部分之前,有另一件事也值得我們注意;這不是對比而是相似。耶酥知道在他的日子以色列人的情形在許多方面均與以賽亞的日子相似。因此他時常引用以賽亞的預言以表明它們在他的日子獲得應驗。例如有一次他對法利賽人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馬太福音15:7-9;請參看以賽亞書29:13)耶穌也知道我們的日子的情形,特別是在基督教國裡,會和他自己的日子以及以賽亞的日子非常相似。讓我們將這件事實記在心裡,然後聽聽耶穌所做的一些尖銳的對比以幫助我們體會真正的財富。
兩個階級形成對比
15.在路加福音6:20,21,耶穌作了一些與他的門徒有關的什麼對比?這有什麼根據?
15 在公元31年的逾越節之後,耶穌作了他那著名的登山寶訓。當時有一大群民眾在場聆聽,但耶穌的話主要是對聚集在他左右的門徒說的。(馬太福音5:1,2)馬太在第五至七章將這個演講全部記錄下來,但在路加所作的較短的記載中,他在起頭作了一系列(或一個雙重的系列)令人驚奇的對比。首先耶穌在對門徒所說的話中表示他們直至那時為止曾經歷許多艱辛。他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快樂了,《新世》),因為上帝的國是你們的。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喜笑。」(路加福音6:20,21)請留意每句話都是一個對比,可使他非但沒有表示同情,反而每次都說:『你們有福了(或快樂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經歷一場巨大轉變的時候來到了。雖然他們在以往是貧窮、飢餓和哀哭的,現在他們卻會承受上帝的王國而成為富足,而且上帝應許要使他們飽足和歡笑。
16.然後耶穌提及什麼階級?他怎樣標明他們的身分?
16 接著耶穌作了一個極為有力的對比。他說:「人為人子恨惡你們、拒絕你們、辱罵你們、掉棄你們的名以為是惡,你們就有福了。當那日你們要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他們的祖先待先知也是這樣。」(路加福音6:22,23)耶穌在這裡不但告訴門徒有另一個歡樂的理由,同時也提及另一批人,即必須對他的門徒所受到的可恥虐待負責的人。他將這批邪惡的逼害者的身分標明出來,因為他說:「他們的祖先待先知包括以賽亞在內(真先知,包括以賽亞在內)也是這樣。」這些祖先是誰呢?以賽亞說他們是指以色列的統治者們,「民中的長老和首領,」特別是指宗教領袖,「祭司和先知」(假先知);這些人「因濃酒東倒西歪,他們錯解默示,謬行審判。」——以賽亞書3:14;28:7。
17,18.(甲)耶穌在路加福音6:24-26所作的一系列對比是對誰說的?(乙)耶穌接著強調什麼要點?
17 接著耶穌以另一系列的對比直接對這個邪惡的階級說話,但是在內容方面正好與上一系列的對比相反。我們也可以想像到耶穌當時不再直接望著他的門徒了,反之他將目光轉向整群聽眾而在他們當中見到有些人是第二系列的對比對其適用的。他接著所說的話,「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表示他將聽眾的範圍擴大了;他所指的是一切在場聆聽而從他的教訓得益的人。——路加福音6:27;7:1。
18 請留意耶穌在第二系列的對比中所作的簡明對照,他說:「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你們飽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飢餓。你們喜笑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先待假先知也是這樣,」那便是說,為了自利的利益而諂媚奉承他們。——路加福音6:24-26。
19.以賽亞書65:13,14含有什麼類似的對比?這引起一些什麼問題?
19 我們可以在這裡留意到以賽亞先知和更大的先知基督耶穌之間的另一個密切連系。不但在邀請人前來吃喝方面(見第7至9段),同時在我們剛剛提及的對比方面他們均採用類似的措辭。請聽聽以賽亞在上帝感示之下所寫的話:「主耶和華如此說:『我的僕人必得吃,你們卻飢餓。我的僕人必得喝,你們卻乾渴。我的僕人必歡喜,你們卻蒙羞。我的僕人因心中高興歡呼,你們卻因心中憂愁哀哭,又因心裡憂傷哀號。』」(以賽亞書65:13,14)這兩位先知所作的這些對比在我們今日有一項類似的應驗嗎?它們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辨明上述的兩個階級嗎?它們會加深我們對真正財富的體會嗎?人能夠從一個階級逃到另一個階級,即使兩個階級的人被一道巨大的鴻溝所隔開嗎?
20.耶穌採用兩種什麼不同的教導方法?
20 為了對這些問題作充分的考慮,我們會在以下的文章中研究一下耶穌在後來對這個問題所說的一段使我們特別感興趣的話。他不但藉著明顯的話和直接的解釋教導人,正如他在登山寶訓中的大部分所為一般,同時他也大量地利用比喻教導人,特別以對群眾說話時為然。事實上,馬太報導說,「若不用比喻[他]就不對他們說什麼。」(馬太福音13:34;請也參看10-15節)有一個這樣的比喻是針對路加福音6:20-26所提及的兩個階級而說的;它值得我們予以密切的留意。
21.為什麼耶穌時常想到和談及路加福音6:20-26的兩批人?
21 有一件事是很清楚的。耶穌時常想到和論及他在傳道工作的早期所提及的這兩個階級,因為(1)希伯來文聖經很清楚地將他們標明出來,(2)他們甚至在耶穌未開始傳道之前已經出現了,而且他從聖經知道他們會繼續存在,(3)他知道這些經文,連同他自己的教訓,會成為啟迪的一個來源,並且可以「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但願我們都證明自己是樂於「聽道的人。」——哥林多前書10:11;路加福音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