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心在跌倒之前
1.箴言16:18的話是誰說的?它適用在誰身上?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就是古代最智慧的君王所說的話。這智慧者認識到自己既身為一國之君這條原則也適用在他自己的身上,它更進一步地亦可同樣地適用在一個國家之上。——箴言16:18。
2.十支派的以色列王國如何表現出驕傲和狂妄?有何結果?
2 在本刊的前幾期中我們已討論過北方以撒瑪利亞為首都的十支派以色列王國如何叛離了坐在耶路撒冷「耶和華的寶座」上的大衛王系。此外它還將它的百姓脫離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對耶和華所作的崇拜,由此它摒棄了耶和華的崇拜和他的話,而以狂傲的態度對待他。無可避免地,這國家遂開始腐敗和衰落。它開始跌倒因為那時上帝容許四周的外敵來侵犯和霸佔它的領土。這個王國在立國257年之後,終於完全被傾覆,被亞述所佔據,它的臣民均被擄去和驅散到遙遠的地方。
3.(甲)猶大王國怎樣未能將撒瑪利亞的經歷作為鑑戒?(乙)耶和華在審判的預言中用了些什麼象徵?在應驗時它們代表什麼?
3 撒瑪利亞的姐妹王國猶大並沒有以撒瑪利亞之傾滅為鑑戒,反倒對耶和華表現出類似的狂傲態度。最後上帝派遣他的先知耶利米向她發出了最強烈的警告。在這個預言中,他將他向猶大所發的忿怒比擬為酒,這忿怒會在施行審判時傾倒出。杯則代表他用來執行刑罰的工具。尼布甲尼撒就是替他向猶大和耶路撒冷及其他許多國家發泄憤怒的杯。但是後來由於巴比倫的罪惡及對耶和華和他的百姓所表示的狂傲態度,巴比倫本身亦要從另一個杯或工具,另一個君王,喝下他忿怒之酒。耶利米描述人喝了這杯酒之後有什麼結果,說:
預言性的忿怒之杯交給了猶大去喝
4.喝那象徵性的酒杯會有什麼結果?誰會喝它?
4 「你要對他們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你們喝,且要喝醉,要嘔吐,且要跌倒,不得再起來,都因我使刀劍臨到你們中間。」』他們若不肯從你手接這杯喝,你就要對他們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一定要喝。我既從稱為我名下的城起首備行災禍,你們能盡免刑罰麼?」』『你們必不能免,因為我們要命刀劍臨到地上一切的居民。』」——耶利米書25:27-29。
5.(甲)耶利米怎樣遞交出這杯?(乙)在何時和為何耶和華吩咐耶利米寫下他對以色列和猶大所作的不利預言書卷?
5 耶利米不得不以一種象徵的方式強使耶路撒冷,猶大全地和他們的統治者先喝下這杯酒,就是藉著向他們傳講上帝預言性的憤怒信息。那些國家聽到這些話時並不好受。這彷彿是先嘗到這杯象徵性的酒的滋味一般。這事特別發生於猶大寶座倒數第三位王約雅敬統治的時候。耶和華對耶利米說:「你取一書卷,將我對你說攻擊以色列和猶大,並各國的一切話,從我對你說話的那日[始於公元前647年],就是從約西亞的日子起,直到今日,都寫在其上。或者猶大家聽見我想要降與他們的一切災禍,各人就回頭離開惡道,我好赦免他們的罪孽和罪惡。」——耶利米書36:1-3。
6.誰當眾宣讀這卷書?在何地及何時?
6 耶利米將耶和華的信息向他的文書巴錄口授讓他記錄下來。由於耶利米當時無法親自去聖殿,他吩咐巴錄趁在禁食的日子到耶路撒冷的聖殿裡將寫下來的信息當眾宣讀出來。這禁食的日子就是在耶利米開始口授筆錄和製成書卷之後九個多月的時候。當巴錄在聖殿上院的新門口勇敢地誦讀預言的時候,首領基瑪利雅的兒子米該亞也在那裡留神聆聽。
焚書
7.(甲)首領們聽了這書卷讀過後有何反應?(乙)現在關於約雅敬王發生了一個什麼問題?
7 米該亞將這事呈告上方,於是巴錄遂被召到眾首領之前將預言向他們誦讀。其後,他們取了這卷書,並吩咐巴錄和他的主人耶利米匿藏起來。約雅敬王在聽到預言書卷的事之後便請人將它取來。那末這位國王如今會聆聽和尊重這個預言嗎?抑或他會表示出狂傲的態度,不只反抗上帝吩咐先知所說的話,而且還藐視受上帝所默示而寫成的話呢?
8.(甲)這個王在喝這個預言性的「杯」時有什麼反應?(乙)這次約雅敬的行動如何表現出極大的狂傲?
8 當猶底誦讀這書卷時,眾首領均侍立在旁。「那時正是九月[十一月至十二月],王坐在過冬的房屋裡,王的前面火盆中有燒著的火。猶底念了三四篇,王就用文士的刀將書卷割破,扔在火盆中,直到全卷在火中燒盡了。」有三個首領懇求王不要焚毀耶利米的書卷,但他卻不聽;全卷書被燒為灰燼。由此可見約雅敬對耶和華的狂傲已達到頂點,竟膽敢把上帝的道焚毀。約雅敬甚至企圖捉拿耶利米和巴錄,但是捉不著。「耶和華卻將他們隱藏。」——耶利米書36:4-26。
9.(甲)耶和華於是命令耶利米作什麼?他對約雅敬作了什麼判決?(乙)列國應當從這件事學得什麼教訓?
9 在此的一個教訓理應向那些企圖用焚燒或撕碎或禁止上帝的道在其領域內通行的方法來消滅它的國家,表明了它們的努力是徒然而完全沒有用的;耶和華的道會永遠長存而絕不會被惡人所消滅。耶和華對耶利米說:「你再取一卷,將猶大王約雅敬所燒第一卷上的一切話寫在其上。論到猶大王約雅敬你要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燒了書卷,說,『你為什麼在其上寫著說:「巴比倫王必要來毀滅這地,使這地上絕了人民牲畜呢」?』所以耶和華論到猶大王約雅敬說,『他後裔中必沒有人坐在大衛的寶座上,他的屍首必被拋棄,白日受炎熱,黑夜受寒霜。我必因他和他後裔,並他臣僕的罪孽刑罰他們,我要使我所說的一切災禍臨到他們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並猶大,只是他們不聽。』」』」
10.在重寫這書卷時,這個象徵性的「杯」又加添了什麼?
10 耶利米聽從了他的一切話。他向他的文書口授了「猶大王約雅敬所燒前卷上的一切話。另外又添了許多相彷的話。」——耶利米書36:27-32;45:1-5。
猶大成為了巴比倫的附庸國
11.(甲)這事發生在約雅敬統治的第幾年?即尼布甲尼撒統治的第幾年?(乙)這時候約雅敬臣服於巴比倫的三年已開始了嗎?(丙)猶大王國怎樣在約雅敬的統治未告終之前便開始受到懲罰?
11 這件事發生於約雅敬在位第十五年的年底,也就是尼布甲尼撒在位的第二年,或公元前624年,那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尚未侵犯耶路撒冷,這可以從約雅敬不高興耶利米預言說尼布甲尼撒會來襲擊的事實看到。(耶利米書36:9,29)這可以幫助我們明白載於列王紀下24:1-6的事件發生的時候:「約雅敬年間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到猶大。約雅敬服事他三年,然後背叛他。耶和華使迦勒底軍,亞蘭軍,摩押軍,和亞捫人的軍來攻擊約雅敬,毀滅猶大,正如耶和華藉他僕人眾先知所說的。這禍臨到猶大人,誠然是耶和華所命的,……[最後]約雅敬與他列祖同睡,他兒子約雅斤接續他作王。」
12.關於尼布甲尼撒在何時第一次和第二次進攻耶路撒冷,我們得到什麼結論?
12 尼布甲尼撒王不是在約雅敬在位的第一年(公元前628年)而是在公元前620年才使約雅敬淪為他的附庸或臣僕的。在成為附庸之後的第三年(不是在他在位的第三年,而是在位的第十一年)約雅敬叛變並停止納貢給巴比倫。於是尼布甲尼撒第二次再來攻伐約雅敬。時為公元前618年,——請參閱由密爾勒著的《哈柏氏聖經辭典》,1952年版,第306頁的「約雅敬」標題下的資料。
13.尼布甲尼撒第二次進攻耶路撒冷對約雅敬懷有什麼目的?這目的實現了嗎?請解釋。
13 上帝的預言曾論及約雅敬說:「他被埋葬好像埋驢一樣,要拉出去扔在耶路撒冷的城門之外。」(耶利米書22:18,19;36:30)尼布甲尼撒當時意在活擒約雅敬王將他押到巴比倫作俘虜,正如歷代志下36:6所說:「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來攻擊他,用銅鍊鎖著他,要將他帶到巴比倫去。」但是約雅敬卻沒有被尼布甲尼撒擄走,亦沒有向他求和,而是死在耶路撒冷城內。聖經沒有說明其實情究竟如何。由於他所行「可憎惡」的事,他的屍體被拋出耶路撒冷城牆之外。——歷代志下36:8。
猶大的重要臣民被擄
14.(甲)我們怎樣能夠使約雅斤坐上寶座的事實與耶利米書36:30的話不致矛盾?(乙)尼布甲尼撒在位的第八年(即約雅斤被擄的那年)始於何時和終於何時?
14 他的兒子約雅斤在位只三個月零十日,這一段時期是如此之短以致不值得耶和華在耶利米書36:30的話將其算在內。(歷代志下36:9,10)「那時……當他軍兵圍困城的時候,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就親自來了。猶大王約雅斤……投降巴比倫王。巴比倫王便拿住他。那時,是巴比倫王第八年。」尼布甲尼撒在位第八年由猶太曆正月尼散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亞達月廿九日止。這最後的一日相當於我們所用的格里哥公曆的公元前617年三月十九日。
15.當時猶太人有些什麼人被擄去?在耶路撒冷的王位怎樣繼續下去?
15 在這次擄劫中,「除了國中極貧窮的人以外,沒有剩下的,並將約雅斤和王母,后妃,太監,與國中的大官,都從耶路撒冷擄到巴比倫去了。……巴比倫王立約雅斤的叔叔瑪探雅代替他作王,給瑪探雅改名叫西底家。」——列王紀下24:8-17。
16.(甲)但以理說耶路撒冷之這次被圍困發生於何時?(乙)從什麼意義說來,這是該猶大王的第三年?而實際上它是第幾年?(丙)(腳注)關於這次一部分猶太人被擄的發生時間,約西佛斯如何證實了以上的論據?
16 這就是先知但以理所寫到的事:「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將城圍困。」(但以理書1:1)猶大臣服巴比倫的「第三年」乃是約雅敬登基統治的第十一年,這一年應在亞達月廿九日結束,也就是公元前617年三月十九日。他在這第十一年未結束之前即已死去。a
17.(甲)什麼重要的事不能說是發生於公元前628年?(乙)耶利米(25:11)所預言的七十年荒涼可以說開始於公元前617年嗎?(丙)(腳注)在什麼意義上說來耶利米書52:28所載的事發生於「第七年」而同時又是列王紀下24:12所說的尼布甲尼撒在位的「第八年」?(丁)(腳注)這一點怎樣幫助我們明瞭耶利米書52:29的「第十八年」與列王紀下25:8的「第十九年」並不矛盾?
17 所以,即使一部分的猶太人之被擄和放逐到巴比倫亦不是始於公元前625年(或約雅敬王獨立統治耶路撒冷的第三年年尾)。同樣地耶利米先知所預言的七十年期間也不是始於公元前625年。說猶大全地將會像一隻翻倒過來的船一樣傾出一切居民的預言當然也不是在當時得著應驗。甚至在八年之後,即公元前617年,當約雅斤和耶路撒冷的主要人物被擄時也只不過是一小部分人被擄走而已。大部分平民仍繼續留居在耶路撒冷和猶大各城中,而這片土地絕不能說是渺無人煙的荒土。b
18.以上所討論的如何能使我們不致和基督教國的年代學家犯了同樣的錯誤?什麼引使他們犯這種錯誤?
18 由於將耶路撒冷和猶大全地荒涼七十年的這段時期的起點弄錯了,以為是在約雅敬王統治耶路撒冷第三年的時候,基督教國的年代學家所編的歷史的時間表遂至少有了十九年的差誤,使時間的流轉縮短了那麼多年。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要使聖經的記載符合基督之後第二世紀時一位亞歷山大或埃及的星學家托雷密所編製的《星學經典》,但是這個人所編的星學系統久已被駁斥為謬誤的。因此在這方面我們不能贊同那些年代學家。
19.(甲)尼布甲尼撒在公元前617年攻陷猶大時,對它的王位作了什麼安排?(乙)因此猶大和耶路撒冷的荒涼時期開始於什麼時候?
19 所以,由公元前617年之淪陷起直至最後一位猶大王曾發誓臣服尼布甲尼撒的西底家在位第十一年才開始猶大的荒涼時期。——歷代志下36:13;以西結書17:12-14。
預言性的忿怒之杯交給巴比倫去喝
20.(甲)假先知哈拿尼雅如何反對耶利米?(乙)西底家作了什麼政治性的訪問?(丙)當西底家往訪巴比倫時誰很可能是巴比倫的總督?(丁)耶利米怎樣利用西底家往訪巴比倫的機會?
20 狂傲的約雅敬王不得善終。但是順服的祭司耶利米卻得以存活而繼續為耶和華講說預言。在西底家王第四年,即公元前614年,耶利米寫下了一個關於巴比倫即將傾覆的詳細預言。這預言與假先知哈拿尼雅為了抵消耶利米指責耶路撒冷的預言影響而作的預言正好相反。(耶利米書28:1-4)在同一年,西底家王和他的大臣西萊雅為了政治上的理由往訪巴比倫,無疑要藉著親自進貢給尼布甲尼撒而向巴比倫王保證效忠。當時巴比倫城的總督是那波尼達斯,而尼布甲尼撒王正欲招他為婿使他與其愛女奈托克利斯聯婚。c耶利米趁著西底家往訪之便,將預言巴比倫之傾倒的預言書卷交給西萊雅攜去,以便在巴比倫將其大聲宣讀出來。他告訴我們說:
21.藉著誰和什麼話和行動,耶利米以一種象徵方式將耶和華的忿怒之杯遞給巴比倫?
21 「耶利米將一切要臨到巴比倫的災禍……寫在書上。耶利米對西萊雅說:『你到了巴比倫務要念這書上的話,又說,「耶和華阿,你曾論到這地方,說,要剪除,甚至連人帶牲畜沒有在這裡居住的,必永遠荒涼。」你念完了這書,就把一塊石頭拴在書上,扔在伯拉河中,說,「巴比倫因耶和華所要降與他的災禍必如此沉下去,不再興起,人民也必困乏。」』」——耶利米書51:59-64。
22.我們怎樣從以上的這些事學得哥林多前書10:12的真理?
22 從猶大王國後期發生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寶座上的大衛世系的諸王身上的這些事件中我們學得了一個教訓,就是:「自己以為站立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哥林多前書10:12)大君之城耶路撒冷曾得著耶和華上帝大大的祝福,曾在他的姐妹王國撒瑪利亞傾覆之後,仍得他的庇護,卻竟然狂傲到頂點,甚至焚毀耶和華上帝令人寫下的道。自此之後,整個國家便一落千丈,淪落到失去自由而服事一個異教國王的地步,而且其傾覆和完全的荒涼亦近在眉睫。我們會在下一期的雜誌討論到這事是怎樣發生的。
23.這項記載,特別是關於約雅敬和他焚書所得後果的記錄怎樣為耶和華今日的百姓帶來安慰?
23 焚燒聖經的政府和那些企圖消滅上帝的道聖經,或試圖禁止人讀聖經和拘捕擁有聖經的人,逼害相信它和傳揚其信息者的人都必定會遭受嚴重的挫敗。同時由於他們對耶和華的狂傲態度,他們不久便會被粉碎傾滅以至淪入永不能翻身的荒涼狀況。
[腳注]
a 與此記載一致的,約西佛斯在他所著的《猶太人的古代史》第十冊,第6章中有一部份說:「約雅敬在位第四年,有一個名為尼布甲尼撒的人掌握了巴比倫的政權,同時率領大軍攻打在幼發拉底河的迦基米施城;為了實行他要與當時佔據敘利亞全地的埃及王尼哥一分勝負的決心。……但是當尼布甲尼撒在位已有四年時,即約雅敬統治希伯來人的第八年,巴比倫王挾著雄厚的軍力遠征猶太人要求約雅敬納貢,他若拒絕便以戰爭威脅他。他為這項威脅所嚇遂賠款求和,並獻上三年的貢。
「但是到了第三年,他聽到巴比倫王出師遠征埃及,便不肯再納貢;然而他卻失望了因為當時埃及人不敢迎戰。……」
「再過不久,巴比倫王再討伐約雅敬;……立他的兒子約雅斤作該國及該城市的王;同時擄去重要的臣僕三千人,將他們帶到巴比倫去。其中有一個是先知以西結,當時他尚很年幼。這就是約雅敬王的結局,他享年三十六,在位十一年。但是他的兒子約雅斤繼他的位統治王國。……」[請參看以西結書1:1-3]
b 我們在耶利米書52:28讀到:「尼布甲尼撒所擄的民數,記在下面:在他的第七年擄去猶大人三千零二十三名。」這個「第七年」可能是指他於公元前625年在迦基米施戰勝法老尼哥之後第七年,因為在尼布甲尼撒在該處獲勝之後整個巴勒斯坦都形同落在他掌握中任其宰割。列王紀下24:7敘述以後的事說:「埃及王不再從他國中出來,因為巴比倫王將埃及王所管之地,從埃及小河直到伯拉河都奪去了。」
因此在成為耶路撒冷和猶大的一項特別的威脅方面說來,尼布甲尼撒巴比倫王可說是由公元前624年,即他在迦基米施戰勝法老尼哥的那年起才開始統治。由此觀之,耶利米書52:28所提及的「第七年」會是在公元前618-617年之間,亦是耶路撒冷王約雅敬的第十一年。但是由尼布甲尼撒實際開始統治巴比倫起算則公元前618-617年實應是他在位的「第八年。」(列王紀下24:12)所以,就在他實際統治巴比倫的第八年,他將以上所提及的3,023名猶太人擄去,這個數目顯然沒有將他們的數以千計的妻兒家人計算在內。——列王紀下24:14-16。
與上述的記載並行地,耶利米書52:29所說到的尼布甲尼撒的「第十八年」也是指他統治巴勒斯坦的「第十八年」;但正如列王紀下25:8所提及乃是他統治巴比倫的「第十九年」。
c 請參看G.R.Tabouis所著之《尼布甲尼撒》一書,第四章,「西底家的大使職務,」特別是第96-99頁。
[第251頁的圖片]
約雅敬焚燒上帝令人寫下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