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預言性的謎語獲得應驗
謎語可以激發人的思考。它比平鋪直敘能在腦海中造成遠較深刻的印象。因此,顯然為了使他那論及大衛王系的預言在聽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至高者通過以西結以謎語的形式將其說出。
這個謎語載於以西結書第十七章。我們讀到:「有一大鷹,翅膀大,翎毛長,羽毛豐滿,彩色具備,來到利巴嫩,將香柏樹梢擰去。就是折去香柏樹儘尖的嫩枝,叼到[迦南]之地,放在買賣[人的]城中。又將以色列地的枝子,栽於肥田裡,插在大水旁,加插柳樹。就漸漸生長,成為蔓延矮小的葡萄樹。其枝轉向那鷹,其根在鷹以下,於是成了葡萄樹,生出枝子,發出小枝。
「又有一大鷹,翅膀大,羽毛多,這葡萄樹從栽種的畦中,向鷹彎過根來,發出枝子,好得它的澆灌。這樹栽於肥田多水的旁邊,好生枝子,結果子,成為佳美的葡萄樹。」——以西結書17:3-8。
然後上帝提出關於這葡萄樹的幾個問題:「這葡萄樹豈能發旺呢?鷹豈不拔出它的根來,芟除它的果子,使它枯乾,使它發的嫩葉都枯乾了麼?」答案是:「[它必枯乾]。也不用大力和多民,就拔出它的根來。」接著有更多問題指出,並隨後獲得答案:「葡萄樹雖然栽種,豈能發旺呢?一經東風,豈不全然枯乾麼?必在生長的畦中枯乾了。」——以西結書17:9,10。
究竟這謎語是什麼意思呢?它如何獲得應驗?對我們今日的人說來這有什麼益處?這些都是值得回答的問題。
我們無需對這謎語的意思自行猜測。聖經已將上帝所感示的解釋記錄下來。以西結書17:12透露來到「利巴嫩」的「大鷹」是誰說:「巴比倫王曾到耶路撒冷,將其中的君王和首領帶到巴比倫自己那裡去。」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有如一隻有許多臣民歸順於其巨大翅膀之下的「大鷹」。這隻「大鷹」來到「利巴嫩」,意即耶路撒冷,由於耶路撒冷的高峻地勢及有大量以香柏木造成的建築物,這城可以適切地被稱為「利巴嫩」。此外,在耶路撒冷城中,由大衛王系的統治者所管理的政府有如一棵高大的香柏樹一般。這棵香柏樹的最頂部份——代表約雅斤王和他的首領——尼布甲尼撒將其拔起,放逐到巴比倫去。在謎語中,將放逐到巴比倫被說成「叼到[迦南]之地,放在買賣[人的]城中。」這是因為早在很多世紀之前,「迦南人」一詞已成為「商人」的意思。(可參閱約伯記41:6,在此「迦南人」被譯作「商人」。)既是一個龐大的商業中心,巴比倫的確可說是「買賣[人的]城」。
至於尼布甲尼撒如何處置「[某些]枝子」,聖經有以下的解釋:「從以色列的宗室中取一人[西底家,約雅斤王之叔父]與他立約,使他發誓,並將國中有勢力的人擄去。使國低微不能自強,唯因守盟約得以存立。」——以西結書17:13。
尼布甲尼撒藉此將西底家栽為一棵「柳樹」,立他為諸侯。因此西底家只是一個附庸巴比倫的當地統治者而已。在以往的猶太國土中,柳樹僅是灌木叢或小樹。西底家的地位與大衛王系諸王一度擁有的崇高地位比較,則有如一棵柳樹一般。
西底家對自己所處的地位並不滿意。他開始尋找另一隻「大鷹」來協助他擺脫巴比倫的轄制。誰是這隻「大鷹」呢?我們獲悉:「他[西底家]卻背叛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打發使者往埃及去,要他們給他馬匹和多民。」——以西結書17:15。
只要西底家繼續臣服於尼布甲尼撒,他的王位便可以保全得住。他的地位有如一棵長在低畦的佳美葡萄樹,獲得充足的水源供應。但形勢卻要改變了。由於歸向另一隻「大鷹」,埃及法老王合弗拉,西底家正自取滅亡。他會惹起那隻更強大的鷹,尼布甲尼撒王,的烈怒。巴比倫的大軍會像乾燥的東風一般起來攻擊他,而他則會有如葡萄樹一樣在酷熱之下枯乾。
在解釋西底家的反叛使他有何遭遇時,聖經的預言說:「他定要死在……巴比倫王的京都。……法老雖領大軍隊和大群眾,還是不能幫助他。」——以西結書17:16,17。
這個預言性的謎語所說的一切都發生在西底家身上。西底家在位第十一年,巴比倫的軍隊攻破了耶路撒冷的城牆。西底家在夜間與兵士一同逃亡。但迦勒底的軍隊在耶利哥的平原上追到他們。西底家被擄獲及帶到利比拉尼布甲尼撒那裡。在那裡西底家的眾子在他眼前被殺,然後他被剜了雙眼,用銅鍊鎖著帶返巴比倫,於該處死在獄中。——列王紀下25:2-7;耶利米書52:6-11。
我們不應錯誤地將這預言性的謎語的應驗視為僅是過去的歷史,因為與謎語有關的另一件事可以為我們帶來很大的祝福。我們讀到:「主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將香柏樹梢擰去栽上,就是從儘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栽於極高的山上。……它就生枝子,結果子,成為佳美的香柏樹。』」——以西結書17:22,23。
這指向大衛王系的一位繼承者,彌賽亞(基督)耶穌,作王統治的時候。這位君王會成為好像一棵高聳入雲的香柏樹,掌權統治普天下。詩篇72:7,8預言到他的統治,說:「在他的日子義人要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
即使在今日,我們也可以藉著聽從耶穌籲請人成為他門徒的邀請而選擇歸於基督的統治權之下:「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馬太福音11:28,29)你已響應這項呼籲嗎?唯獨這樣行才能避免像古代的西底家王一樣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