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國的毀壞者由歷史先模所預表
「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滅可憎的站在聖地,(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馬太福音24:15,16。
1.(甲)不久世人便會對什麼事大為震驚,正如他們在公元70年大感驚奇一般?(乙)有見識的人會看出這是以賽亞書28:21所預言的什麼事?
一千九百年前,中東的耶路撒冷城在公元70年被羅馬大軍夷為平地而使當時的世界大為震驚。甚至攻下該城的提多將軍,羅馬皇帝維斯佩基安的兒子,也不禁對於自己竟能攻克這個有如金湯池的城市大感驚奇,說:「我們無疑得到上帝之助;唯有上帝才能將猶太人逐出這些防禦工事;人手或機器怎能攻克這些城堡呢?」a但是在距今不久的將來,世界就會再次大為震驚了。在不久的將來,存在了十六世紀而看來堅不可破的基督教國將會被徹底摧毀,那時甚至這個現代世界也會大為震驚。有見識的人會看出這乃是以賽亞先知所預言的上帝「非常的工」和「奇異的事」b。那末基督教國會被誰所摧毀呢?上帝的預言之道曾透露誰會擔任毀壞者的角色。上帝甚至在歷史上將這件事影射出來。
2.(甲)我們所說的基督教國是什麼意思?(乙)由於它的所作所為,基督教國會有什麼遭遇?但是真正的基督教又如何?
2 我們所說的基督教國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韋氏《第三新國際辭典》所作的定義之一是:「世上基督教流行或主要受基督教機構所管轄的部分。」但是基督教國屬下幾百個教派所信奉的宗教其實與聖經所倡導的基督教大相逕庭。他們的宗教僅是自謂的基督教而已;因此基督教國乃是指人類世界中受自謂的基督教機構所管轄的部分。基督教國誤傳了真正的基督教。因此它會罪有應得地被徹底摧毀而永遠消逝。這句話也許會使宗教圈子裡的許多人大為震驚,但這句話的實現卻會更令人震驚。可是真正的基督教又如何呢?雖然它的仇敵企圖將它與假基督教一同消滅,真正的基督教卻永不會消失。反之它會在一個完全改觀、充滿和平的地上發揚光大,而為它的創立者耶穌基督大大增光。
3.(甲)聖經曾指名提及基督教國或以其他方式論及這個組織嗎?(乙)什麼經文可以說明「先模」一詞的用法?
3 基督教國這個名稱在聖經裡從未出現過。再者,在上帝命人寫聖經的日子,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基督教國存在。因為這個組織是在公元第四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日子由於他所採取的宗教行動才產生的。可是基督教國在古代的聖經世界裡卻有一個先模,聖經亦將其影射出來。在大致的歷史和行徑方面,基督教國與它的古代先模不相上下,像印在紙上的字與印刷工人所用的字模如出一轍一般。在聖經的哥林多前書10:11,我們留意到聖經採用「先模」一詞:「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實際的意思是,作為先模],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據希伯來書8:5說,耶和華上帝在西乃山上對先知摩西說:「你要謹慎作各樣的物件,都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或先模]。」
4.(甲)什麼使徒在所寫的信中採用「對範」一詞?(乙)我們在此論及的對範是什麼?它與先模具有什麼關係?
4 因此現代的基督教國在古代有一個型範;它相當於古代一個與之相似的組織。基督教國步這個古代型範的後塵,因此它也會有類似的遭遇。這個古代的型範稱為一個「先模。」因為與古代的型範相似,基督教國可以稱為一個「對範。」由於這緣故,應驗於古代先模身上的聖經預言已開始應驗或行將應驗在現代的對範之上,即基督教國之上。基督的使徒彼得曾於第一世紀在上帝感示之下以希臘文寫了兩封信,在信中他曾採用「對範」一詞。例如我們在彼得前書3:21讀到:「這水底模型本物(或譯,作對範之物),洗禮……如今也拯救你們。」(《新修》)。因此古代的先模向我們表明現代的對範是怎樣的;古代先模的遭遇則預示現代的對範——基督教國——必定會有什麼遭遇。
5.(甲)現代的對範基督教國有些什麼顯著的特色?(乙)它在古代的先模是什麼?由於什麼相似之點?
5 那末基督教國與古代的什麼宗教組織相似呢?基督教國自稱與造物主上帝締結了關係;受感示的希伯來文聖經將這位上帝稱為耶和華或耶威。(詩篇83:18)它聲稱與耶和華上帝立了約——憑著上帝與人之間的唯一中保耶穌基督而訂立的「新約。既然上帝所感示的希伯來文聖經預言到彌賽亞(基督),基督教國承認希伯來文聖經是它屬下各教會所採用的聖經的一部分。它聲稱仰望彌賽亞的復臨,並自謂正行經這個世界向永生上帝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進發。(希伯來書12:22)有鑑於此,基督教國與古代的什麼宗教組織相似呢?顯然的答案是,耶路撒冷和猶太行省。十九世紀之前,耶路撒冷是猶太行省的首府。耶路撒冷和猶大擁有上帝所感示的希伯來文聖經,而且聲稱以先知摩西為中保與耶和華上帝立了約。他們也聲稱仰望彌賽亞(基督)的來臨。
6.第一世紀大部分的猶太人均對耶穌基督採取什麼態度?他們的行徑注定為他們帶來什麼結果?
6 在公元第一世紀,在猶太和其他的羅馬行省只有一小群猶太人接受大衛王和族長亞伯拉罕的後裔耶穌為上帝所應許的彌賽亞。除了這一小群餘民之外,耶路撒冷、猶太和散布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悍然拒絕他。在公元33年的逾越節,他們將耶穌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一條行刑柱上釘死,由此將他們對耶穌的棄絕表露無遺。但是耶穌被釘死之後所發生的事件更進一步證明他的確是彌賽亞(基督)和上帝的兒子。因此不信的猶太人拒絕他無疑會帶來悲慘的後果,正如但以理和其他古代先知所預言一般。——但以理書9:24-27。
7.耶穌在什麼時候預言到猶太和耶路撒冷的毀滅?使徒的什麼問題促使耶穌說出這個預言?
7 在那具有決定性的逾越節之前三日,亦即公元33年的尼散月十一日,耶穌基督自己預言當時活著的那一代人將會目擊耶路撒冷和其中的聖殿遭受毀滅,猶太也會淪為荒涼。(馬太福音23:37至24:2;馬可福音13:1,2;路加福音21:5,6;19:41-44)在同一日較後的時候,耶穌的四個使徒直接對他問及這件事,無疑其他八個使徒也同時側耳傾聽耶穌的回答。據使徒馬太的記載(24章第3節)報導,他們問道:「請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會有這些事,你的臨在[希臘文,派露西亞]和事物制度的結束會有什麼徵象呢?(《新世》)他們將他視為上帝的先知而求問他。
8.耶穌回答時首先預言到什麼事?然後他將這一切稱為什麼?
8 在回答這個包括三點的問題時,耶穌預言會有假彌賽亞或假基督出現,國與國之間會有戰爭爆發,世界各地會有饑荒、瘟疫和地震發生。這些事情會在他作預言與耶路撒冷及猶大淪為荒涼之間的一段時期中發生。論到這些事件所含的意義,耶穌說:「這都是災難的起頭。」(馬太福音24:3-8)「不要驚惶。因為這些事必須先有,只是末[日]不能立時就到。」——路加福音21:9。
9.(甲)當這些事發生之際,基督的門徒致力於什麼工作?(乙)什麼表明耶穌是否沒有給他們足夠時間去做這件工作?
9 當這些世界大事發生之際,基督的使徒應該怎樣行呢?他們必須執行耶穌託付給他們的工作:「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為人所居的大地,對萬民作一個見證;然後末日便會來到」。(《新世》)他們必須不顧宗教反對,不法事件的激增以及大部分宗教人士愛心的冷淡,努力執行這件傳道工作。(馬太福音24:9-14;馬可福音13:9-13)「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馬可福音13:10)在這方面耶穌容許他的使徒和門徒有足夠的時間為上帝的王國作如此廣泛的一項見證。在公元60或61年,當使徒保羅因為宣揚上帝的王國而被囚於羅馬之際,他已能夠對小亞細亞歌羅西地方的基督徒寫道:「這福音就是你們所聽過的,也是傳與普天下萬人聽的,我保羅也作了這福音的執事。」——歌羅西書1:23。
10.當時這件傳道工作使什麼人有機會聽見及採取什麼導致安全的途徑?
10 在耶路撒冷和其中的聖殿被摧毀之前三年半(公元66年),猶太和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起來反叛羅馬帝國;但在此之前五六年,使徒保羅已能說福音已傳遍天下了。這不但使外邦人,同時也是散布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在他們的宗教首都耶路撒冷於公元70年被羅馬人摧毀之前有機會聽見關於上帝的彌賽亞王國的好消息。這樣他們遂能夠避開耶路撒冷,不參加每年在當地舉行的宗教節日而得以避免與之同遭毀滅。當「末日」終於臨到猶太的耶路撒冷之上時,他們並不會感覺震驚。
耶穌標明「可憎之物」的先模
11,12.(甲)傳道工作完成之後,什麼事便可以臨到耶路撒冷之上了?(乙)耶穌在馬可福音13:14-20所說的什麼話表明「災難的起頭」是否宣布耶路撒冷的末日已迫近眉睫的最後通知?
11 在耶穌所預言的宣揚上帝王國的工作在普世完成之後,基督徒便可以期望「末日」臨到耶路撒冷及其聖殿之上了。在這件傳道工作伸展到世界各地以及構成「災難的起頭」的各事均已發生之後,有沒有一個特別的記號表明耶路撒冷和其中聖殿終於臨近「末日」了呢?有。耶穌曾預言這個記號是什麼,以及居住在危險地帶中的基督徒必須立即採取什麼行動。據馬可福音13:14-20報導,耶穌接著說:
12 「你們看見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不當站的地方,(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來,也不要進去拿家裡的東西,在田裡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當那些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你們應當祈求,聽這些事不在冬天臨到。因為在那些日子必有災難,自從上帝創造萬物直到如今並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若不是主[耶和華]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只是為主的選民,他將那日子減少了。」
13.(甲)據馬可和馬太的記載透露,什麼會臨到猶太和耶路撒冷之上?(乙)據路加的記載說,這是誰報仇的發怒的日子?
13 鑒於這個預言,猶太省及其宗教首都耶路撒冷將會遭遇一場空前絕後的大災難。在馬太福音24:21,22關於耶穌的預言的記載中,耶穌將這場災劫稱為「大災難。」根據路加福音21:22,23的記載,耶穌說:「這是報應的日子,使經上所寫的都得應驗。……因為將有大災難降在這地方,也有震怒臨到這百姓。」這些日子便是罪有應得地臨到猶太人身上的「大災難」的日子。它們會是「報應的日子」或上帝「報仇的日子。」上帝的震怒會臨到猶太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身上。在此耶穌基督向人宣告「我們上帝報仇的日子」而應驗了以賽亞書61:1,2的預言。
14.若想避免與耶路撒冷同遭毀滅,猶太和耶路撒冷的猶太籍基督徒必須怎樣行?在什麼時候?
14 猶太和耶路撒冷的猶太籍基督徒必須儘快逃走以免遭受可能的毀滅。在什麼時候呢?當他們一看見耶路撒冷四周的情形使他們意識到「它成荒場的日子近了」的時候。(路加福音21:20)但是誰會使耶路撒冷成為「荒場」呢?顯然是將其「圍困」的「兵。」據馬可福音13:14報導,耶穌將這些造成荒涼的軍隊稱為「可憎之物,」說:「你們看見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不當站的地方(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
15,16.(甲)「可憎之物」所不應站的地方是什麼?(乙)當時耶路撒冷被視為怎樣的城市?這種地位使它得以逃過毀滅的厄運嗎?
15 「可憎之物」不應站的地方是什麼呢?一件可憎之物自然無權站在一個被視為神聖的地方;馬太福音24:15,16將這個地方稱為「聖地,」說:「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這個聖地便是耶路撒冷及其近郊。
16 例如馬太福音4:5及27:53均將耶路撒冷稱為「聖城。」猶太人在公元66年反叛及將加勒斯將軍手下的羅馬軍隊擊退之後,耶路撒冷的猶太人鑄造了一些新銀幣,其上刻有「神聖的耶路撒冷」等字。雖然直至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城外殉難為止,這個城市享有一個神聖的地位,可是這種殊榮卻未能救它脫離在公元70年淪為荒場的厄運,甚至它那特別被視為神聖的聖殿也遭受同一的命運。(使徒行傳21:28)上帝用來「報仇」的工具便是「可憎之物」。
17,18.(甲)什麼先知曾預言到這個「可憎之物」?在《希伯來文聖經》的什麼預言裡?(乙)希臘文的《七十人譯本》也在什麼地方採用這個名稱?
17 值得留意的一個重要之點是,「那行毀壞可憎的」是「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馬太福音24:15)無疑耶穌基督的使徒知道《希伯來文聖經》在但以理書11:31和12:11所預言到的「行毀壞可憎之物。」既然馬太和馬可所寫的耶穌基督生平記載是以希臘文寫成的,他們所提及的「行毀壞可憎之物」也會包括希臘文《七十人譯本》所譯的但以理書9:27在內。這節經文採用一個類似的希臘文詞語,說:
18 「一週會為許多人堅定一個盟約,在該週之半我的祭物與供獻會被除去。一個荒涼的可憎之物會臨到聖殿之上,在一期的末了,荒涼必將終止。」——《七十人譯本》,查爾士·唐遜譯。
19.(甲)因此「可憎之物」與什麼有關?為什麼耶穌提及這件事是很適當的?(乙)可是但以理書9:27的希伯來經文卻怎麼說?
19 但以理的這個預言在耶路撒冷的七十年荒涼行將結束時發出的;他在預言中特別論及耶路撒冷和彌賽亞的來臨。因此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24:15提及這個預言實在十分適當。正如《七十人譯本》的譯文表明,但以理的這個預言與耶路撒冷城中重建的聖殿有關。預言表示「荒涼的可憎之物」或「行毀壞可憎之物」與彌賽亞在其中出現的耶路撒冷聖殿有關。但以理的預言在希伯來文的馬所利抄本裡卻稍有不同。根據這些抄本,但以理書9:27的後半部說:「造成荒涼的一位會在可憎之物翅上而來;直至終結,所決定的事也會傾在荒涼者身上。」
20.但以理書9:26的預言表示「行毀壞可憎之物」是誰?
20 「造成荒涼的一位」會「在可憎之物翅上而來。」因此這個荒涼者便是「行毀壞可憎之物」或「荒涼的可憎之物。」(《七十人譯本》)這件東西所促成的便是耶路撒冷及聖殿的荒涼。但以理的預言在上一節(26節)的後半部便預言到這件事:「必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至終必如洪水沖沒。必有爭戰,一直到底,荒涼的事已經定了。」(但以理書9:26)這個預言表明「荒涼的可憎之物」或「行毀壞可憎之物」便是來施行毀滅的「王」和他所率領的「民」。
21.與路加福音21:20,21一致地,歷史表明帶來毀滅的「民」及「王」是誰?
21 歷史表明在耶穌於公元29年受膏成為彌賽亞之後,來到將耶路撒冷城及其中的聖殿摧毀夷平的「一王的民」是誰呢?他們便是羅馬皇帝維斯佩基安的兒子提多將軍手下的羅馬軍隊。這件事實正好與耶穌對發問的使徒所說的話一致:「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就知道它成荒場的日子近了。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路加福音21:20,21。
22.(甲)包圍耶路撒冷的「兵」是誰的軍隊?(乙)因此但以理的預言和耶穌的預言所提及的什麼其實是同一件東西?
22 在公元66年圍困耶路撒冷的「兵」及在70年再次圍困這城的「兵」均是第六個世界霸權羅馬的軍隊。在公園66年圍困它的是加勒斯將軍從敘利亞帶下來的軍隊。出乎意外地,迦勒斯將軍手下的大軍竟突然撤退了;於是耶路撒冷和猶太的猶太籍基督徒遂聽從耶穌的訓示「逃到山上,」因為這些歸信基督的猶太人也是上帝所膏的「選民」。在公元70年圍困耶路撒冷的「兵」則是提多將軍手下的四個羅馬軍團,第十二軍團守住西面,第五和十五個軍團駐在北面,第十軍團則圍住東面。後來羅馬人更進一步築成一道圍牆將城圍住以圖將城中負隅頑抗的猶太人餓死。因此路加福音21:20所提及的羅馬軍「兵」。但以理書9:27(《七十人譯本》)所論及的「荒涼可憎之物」和馬太福音24:15與馬可福音13:14所談及的「行毀壞可憎之物」都是同一件東西。
23.事實怎樣表明羅馬帝國本身是否是「可憎之物」?
23 由此可見第六個世界霸權羅馬帝國並不是「行毀壞可憎之物。」自龐貝將軍在公元前63年佔領猶太以來羅馬帝國即一直統治這個地區(除了公元前40至37年之外);直到公元56年基督的使徒保羅在耶路撒冷被暴民襲擊以及猶太人在公元66年起來反叛羅馬,一直有羅馬軍隊駐守在城中。(使徒行傳21:31至23:31)猶太人反叛之後,有幾年的時間猶太省的猶太人得以獨立自主而沒有任何羅馬兵士駐守在耶路撒冷城中或附近。
24.(甲)「可憎之物」這個角色特別由誰擔任?(乙)毀壞者有因此贏得上帝的好感嗎?
24 當然,公元70年在提多將軍率領下圍困耶路撒冷的「兵」是羅馬帝國的臣僕而代表這個帝國,第六個世界霸權。但是由於這些「兵」直接使那被視為「聖」而與上帝的聖名及崇拜有密切關係的耶路撒冷城淪為荒涼,他們才是「行毀壞可憎之物。」雖然當時他們正在應驗耶和華的先知所作的預言,這並沒有使他們贏得他的好感。他們仍然是異教的軍隊而攜有被兵士崇拜為神的羅馬軍旗。
25.關於今日羅馬的軍隊是否現代是「行毀壞可憎之物」,我們可以怎樣說?
25 在今日這個公元二十世紀,羅馬仍然是一個城市,但羅馬的軍隊,無論以整個或部分而論,並不是現代的「荒涼的可憎之物」或「行毀壞可憎之物」。這並不是因為羅馬自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的日子以來一直自稱為「基督教」國家的緣故。羅馬帝國久已不存在了。它已被第七個世界霸權,英美聯合世界霸權,取而代之。
26.特別鑑於但以理書11:31與12:1的預言,關於第七個世界霸權有一個什麼問題產生?
26 第七個世界霸權的軍隊會是現代「行毀壞可憎之物,」即使第七個世界霸權自稱為基督教國家嗎?據上帝的預言(但以理書11:31及12:11)透露,一個「行毀壞可憎之物」會在這二十世紀擔任一個令人震驚的角色。這是什麼呢?它會是聖經所預言的基督教國的毀壞者嗎?我們必須進一步研究一下。
[腳注]
a 引自約西弗斯之《猶太戰史》,21章350頁第二段,G.A.威廉遜譯,《企鵝古典叢書》1959年版。可與威廉·威斯頓所譯之《猶太戰史》第六冊第9章第一段比較。
b 以賽亞書28章21節說:「耶和華必興起,像在毗拉心山;他必發怒像在基遍谷,好作成他的工,就是非常的工,成就他的事,就是奇異的事。」
[第332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路加福音21:20,21
地中海
彼拉
撒馬利亞
基利心山
撒瑪利亞
比利亞
耶利哥
耶路撒冷
伯大尼
猶太
猶大曠野
鹽海
馬撒大
以土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