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和愚蠢的建造者——你是那一種?
什麼是值得建造的?你怎樣才能以遠大眼光去建造?
在普世各地每年都有數以億萬計的金錢花在各種建築上。單就美國而論,調查統計指出,政府預算在今後十年撥款五十億美元建築學校。加利福尼亞州的供水計劃要動用將近二十億美元。其他各州山區的防雪堤,主要工業區的高速行車路,奢侈的教堂和龐大的商業中心,工廠,辦公室和住宅均如雨後春筍,紛紛建立。這些事實有力地指出現今正是一個前所未見的建築時代。
按常情說來。物質的建築物是應該造福於人的,但一個聰明的建築師卻會了解到建造辦公室,學院,橋梁,或某種形式的房屋都不是人類幸福的主要因素。如果住在其中的人因爭吵和不滿而分裂,即使摩天大廈又有什麼恆久的價值呢?一間美麗寬敞的住宅,若其中的家庭並不快樂,那又有何舒適可言呢?
很顯然地,人類除了物質的居所之外還需要作一種靈性上的建造,因為快樂和滿足的根源並非來自物質的成就而是在思想和心靈方面。使這些品質保持活潑健康的乃是從上帝之道湧出來的真理。
耶穌基督在登山寶訓的結論中向門徒指出這件事實,說:「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子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馬太福音7:24-27。
這個比喻很適當。一個人建造他的品格和生活方式好像建造房屋一樣。這樣的比較在耶穌看來無疑會加倍有趣。因他可能當過建築師;既是木匠的兒子,而且早年曾作木匠,他很可能建造過房屋。人的每一項思想均好像生命之「房」的一塊木料,每一個習慣好像橫梁,每個幻想好像窗戶。裝置在適當或不適當的地方;它們拼在一起便成為某種形狀,形成美麗或醜陋的模式。在以上所提及的兩個建造者中,一個是有思想的人,以遠大眼光計劃他的房子;另一個未必是個壞人,但卻缺乏思想,以最容易的方法,抵抗力最小的方法去建造。第一個人是誠懇的,有眼光的,謹慎的;另一個則是粗心大意的,引至一種輕率而缺乏思考的生活。(哥林多前書15:32)後者可能毫不醒悟他的行徑是沒有原則和無知的,直至他面臨災禍時便悔之已晚了。
運用錢財的正確方法
但甚至在今日,如何建造才使我們自己以及所愛的人得到永久福利仍是一個問題。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解答這個問題,指出我們如何能夠在處理經濟和價值意識上表明自己是聰明或是愚昧的建造者。例如,關於錢財,耶穌說:「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有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6:19-21。
試想想今日人們花了多少時間去做耶穌吩咐我們不可做的事!世人的口號是,『要積財於地』。但耶穌說,『不要積儹這樣的財寶』不理會基督的教訓結果使人在地上並不得著快樂。
耶穌指出,每個建造者都面對一項選擇。他可以用他的生命在地上積聚財寶,或者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積財於地的可說危險重重。在基督的日子財寶包括毛織品——如地毯,袍服,帳幔等。蟲子常常威脅這些財寶,而賊人也能把它們毀壞和偷去。銹則會腐蝕貴重的金屬製品。假如耶穌今日仍在地上,他會提醒老人和青年,他們並不能將這些東西帶到墳墓裡。(路加福音12:20,21)今日世上最大的富豪之一,現已屆風燭殘年的保羅·吉第,曾被稱為『最寂寞的人之一』,這證明了錢財本身並不代表所有東西。達拉斯城的煤油鉅子亨特積聚了大約「二十億至三十億美元之間」的財富。他每日的收入差不多達「二十五萬美元。」但這些人的結局也和別人一樣,「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15)假如沒有生命,在地上積聚大量財富又有什麼價值呢?——馬太福音16:26。
但是還有另一種財富——屬靈的財富——一種忠於上帝的王國事務的生活。耶穌鼓勵我們追求這種生活——一種獻身於上帝的生活——把生活專注於真理,信心,希望,和愛心之上。這樣行可以在天上的上帝面前建立信用。(路加福音12:33)害蟲和盜賊都無法侵害這種財寶;這乃是積聚於天父處的財富。這種建造的酬報便是永生。
因此,每個人都是須作一項選擇的建造者。他可以努力建造地上的藏寶室而最後失去一切所有,或者努力增加存於上帝處的財富而得到永生的希望。作後一種選擇的意思並不一定是要把所有的金錢都直接用於宣揚上帝的王國之上。(馬太福音24:14)不,我們必須將一部份錢財用來照料個人和家庭的生活所需。若不看顧自己的親屬,特別是自己的家人,便等於違背了基督徒的信仰。(提摩太前書5:8)以這種敬虔的方式運用金錢可說是聰明的建造。
因為基督徒已經選擇了要積財於天,意即他們已決定事奉上帝而不事奉錢財,耶穌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何必憂慮呢?……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25-34)上帝的旨意是要基督徒的建造者將王國事務置於首位,要他們的生活免去憂慮。他們若這樣行,他們便可以將自己視為聰明的建造者!
「不要論斷」別人
建造的工作需要所有的工作者在彼此之間保持和睦的感情。若發生磨擦,那便會引起痛苦。沒有什麼東西比不當的批評更能引起磨擦。耶穌對現代造成許多苦惱的根由一針見血地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馬太福音7:1-5)對別人吹毛求疵,對自己的短處卻視若無睹乃是說不通的事。這樣行徒然標明批評者是偽君子而已。
耶穌並非禁止所有的批評。我們每天都有用言語和行為去評判或估量某些意見或組織,以及形成對鄰人和友人的觀感。這樣行是無可避免的,因為我們頭腦生來便是用以判斷及辨別是非的。我們在面對昭彰的罪惡時不能保持緘默。誠實的頭腦和心靈必須有判斷。因此我們要弄清楚耶穌說:「不要論斷」這句話的真正意義。耶穌所警告的乃是過速,魯莽和不公正的批評。因此他將誠實的評判與仁愛的勸告和尖刻的批評之間的分別劃出來。他教訓我們不必急於批評或判斷別人而忽視自己的短處。
耶穌的弟弟雅各在這方面也給予我們健全的勸告,說:「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斷人的。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雅各書4:11,12。
過度及不必要地批評別人對他們或我們自己都毫無益處,因為生活是因果循環的。(馬太福音7:2;傳道書11:1)倘若我們任由挑剔論斷的精神在心裡生根,結果就會萌發出惡而非善的芽來。因為定罪會帶來定罪。基督的呼籲是要我們彼此相愛和寬恕。「耶和華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歌羅西書3:12-14;馬太福音6:14。
行為的準則
每個有資格的建造者都需要根據準繩而行。耶穌,我們的救恩的建造者,給予我們這套行為準則:「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馬太福音7:12)除非建造者具有上帝的愛,否則便很難遵守這條有時稱為「金規」,的律則,這準則教導我們如何與鄰人相處。人時常擅長於處理機械,卻拙於處理人事關係。有一項對4,400個失業者的調查發現他們之遭受挫折並非由於缺乏技術而是因為不夠友善和平易近人。我們需要基督所訂的準則然後才曉得如何建造以榮耀上帝。
雖然這條律則看來很簡單,實行起來卻不容易。它是積極的。耶穌指出公義的精髓乃是積極行善。關於善良的撒馬利亞人的比喻是個好榜樣;耶穌強調要人行善,甚至對陌生人也一樣。——路加福音10:25-37。
值得注意的是門徒路加把耶穌的律則作為勸勉基督徒要愛仇敵的引言。路加引證耶穌的話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加福音6:31-36)這些話敦促基督徒表現特別的愛心。他們要仿效耶和華的仁慈,愛心和憐憫。上次你實行這條行為律則是在什麼時候呢?上次你對仇敵表現愛心,對不喜悅你的人行善,借錢給需要的人而不指望償還是在什麼時候呢?這條律則不但可以決定了你行為的性質,而且表露你的內心動機和事奉上帝的敬虔深度。
雖然有許多建造計劃在進行中,但只有兩種建造者——聰明的和愚蠢的。在路加的記載中耶穌提及兩種建造者,其一建造者在沒有根基的地上。另一個則建造在入土甚深的磐石上。耶穌說聰明的建造者是到他那裡,聆聽他的話而切實遵行的人。愚蠢的建造者則是聽見他的話卻不去行的人;他們毫無眼光地建造在短暫而浮淺的價值上。——路加福音6:47-49。
可是,每一種建造工程都會受到考驗。季節轉變了。當春季的大雨來臨時,江河會氾濫而成為一道洪流。人也一樣;甚至在這事物制度未於哈米吉多頓結束之前,誘惑、試驗、憂患和考驗都會來到。誰人的房屋可以永立不移呢?把房屋建在沙土或沒有根基的地上的人必定會大失所望。耶穌向我們保證這乃是必然的結果。但聰明的建造者則會預防風暴的來臨,因為他留意耶穌的話,努力鑽研上帝的道的真理以察驗各事;他們的努力必定會得到酬報。當哈米吉多頓的大風暴臨到時,他們的房屋會堅立。(啟示錄16:16)因此今日當你建造時,務要瞻望將來,因為將來的結局會決定你究竟是個聰明抑或愚蠢的建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