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卑屈自己事奉上帝嗎?
有的宗教人士鄙視其他的人。
有的則卑視自己。
人若想事奉上帝究竟應該怎樣呢?
人們為了各種原因而信奉宗教。有些人是為了事奉上帝;有些人則為了事奉自己。更有不少人自幼便有上教堂的習慣,但卻從未停下來問一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他們怎樣才能夠肯定地知道自己的動機是否純正呢?謙卑乃是一塊良好的試金石。你所信奉的宗教是否要求你卑屈自己呢?若沒有,那末就有不妥之處了。
「可是」,你或許會問,「為什麼我應該卑屈自己,貶低自己來事奉上帝呢?」在使徒保羅寫給羅馬基督徒的信中便含有這個答案:「[我]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可見當我們真正開始事奉上帝之前,我們之中大多數的人都曾這樣做。上帝察看我們的真面目如何,並按此對待我們。所以為了要蒙上帝悅納並體會到他為什麼要求我們在生活方式上作若干改變,謙卑的品質會令到我們按照在上帝的眼中我們的真正面目來估量自己。這樣行會使我們謙卑。——羅馬書12:3。
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在上帝的眼中減低了價值。相反地,我們真誠的自謙會增加上帝對我們的衡量。他最顯要的僕人向來均以他們的謙卑態度而著名。試想一下摩西和耶穌。他們的工作無疑得蒙上帝的嘉許。然而聖經卻說摩西在他為上帝服務的期間「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聖經裡的一個預言則論到耶穌說,他會「謙謙和和的騎著驢」而來。——民數記12:3;撒迦利亞書9:9。
昔日的例子
耶穌深深地體會到事奉上帝的人必須具有謙卑的態度。在他面前的不同種類的人便證明了這件事實——他的朋友他的仇敵。通常願意跟從耶穌事奉上帝的人大多數都來自貧窮而謙卑的階層。但並不是耶穌所有的朋友都是貧窮的,而亦非所有貧窮的人都是耶穌的朋友。因此促使耶穌與他們接近以及他們來就耶穌的因素並不是貧窮而是他們謙卑的態度。
至於成為耶穌仇敵的人則通常是高傲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法利賽人是一些精通猶太歷代法律的學者。猶太的歷史曾說 「法利賽人創立了一個以學問為本的貴族階級,」而他們因此而感到多麼高傲!耶穌時代的平民被稱為「’amha-arets,這個希伯來字的意思是「屬土的人」,由此可見法利賽人對於這此貧苦的勞動階級持有什麼看法——將他們當作應被人踐踏的泥土。《猶太百科全書》告訴我們能夠加入法利賽人圈子的人只是「一些……保證自己嚴守利未人的純淨狀態,避免與平民發生較密切交往的人,」同時 「唯有在與污穢『未經潔淨』的群眾,平民和罪人犯的交往方面,耶穌與法利賽人大不相同。」
當然這絕不是耶穌與法利賽人唯一的不同之處,不過這卻是其中較重大的不同點。法利賽人這種自命不凡的優越感給了耶穌一個適當的機會用比喻來說明人都需要謙卑的教訓。耶穌針對著這些有權勢的人提出一個問題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來對大兒子說,「我兒,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作工。」他回答說,「我不去,」以後自己懊悔就去了。又來對小兒子也這樣說。他回答說,「父阿,我去,」他卻不去。你們想這兩個兒子,是那一個遵行父命呢?』他們說:『大兒子』。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上帝的國。因為約翰遵著義路到你們這裡來,你們卻不信他。稅吏和娼妓倒信他。你們看見了,後來還是不懊悔去信他。』」——馬太福音21:28-32。
這個比喻多麼適切中肯地描寫了當時的情形!在一方面有一些墨守傳統自以為義的人在口頭上口口聲聲將自己獻出為上帝服務,但是在實際地去遵行和教人學習上帝的旨意方面卻「藉著遺傳,廢了上帝的誡命。」另一方面,有些人並沒有在外表作出奉獻或假裝虔誠的模樣,但是在經過認真的反省之後卻願意悔改而遵從他們如今認識的正途。試將你自己設想為那個大兒子。想一想他到葡萄園裡找他父親時的情形。他需要具有謙卑的心態說,「父親,我錯了,我現在後悔了,我可以為你效勞嗎?」至於那個在表面上一直順從父親意思的弟兄又會怎樣呢?他會對這個回心轉意的弟兄加以嘲笑嗎?不論他當時有什麼想法,事實表明了這個悔改的兒子能夠謙虛地遵從他現在認識是正當,合理和公正的途徑,這使他得著內心的和平和清白的良心。——馬太福音7:13,14。
應避免的態度
與謙卑相反的是頑梗的心。請注意耶穌在他的比喻裡怎樣中肯地指出這點;當他指出了謙虛的人在接受施洗約翰的教導而悔改之後,他對那些有權勢的人說,「你們看見了,後來還是不懊悔去信他。」於這方面,早在耶利米先知的日子,法利賽人便已有了他們的前輩。耶和華通過耶利米說,「這惡民,不肯聽我的話,按自己頑梗的心而行。」為了說明以色列人由於不肯自謙而陷入的處境,耶和華吩咐耶利米買一條美麗的麻布帶子束腰,藉此代表以色列國會有一度怎樣好像一條圍著耶和華的腰帶,作為他的飾物和為他帶來讚美。但是上帝又告訴耶利米去將這條腰帶藏在幼發拉底河畔的巖石穴中。後來再回去將它取出時發現它已變得霉臭潮濕,被蟲蛀咬而爛成碎片了。「腰帶已經變壞,毫無用了。」——耶利米書13:1-11。
在今日許多自稱為基督徒的人之中我們時常會察覺到一種虛假的謙卑,而這是我們務須謹防避免的。使徒保羅在他的信中警告說,「不要讓人因著故意謙虛,……就奪去你們的獎賞。這等人『拘泥在所見過的,』隨著自己的慾心,無故的自高自大。」由此可見,人可能披上一件謙虛的外衣而內心卻 「無故的自高自大。」什麼使得這些人變成這樣呢? 請聽聽保羅繼續說:「[他]不持定元首,全身既然靠著他筋節得以相助聯絡,就因上帝大得長進。」(歌羅西書2:18,19)在此基督徒的組織被比擬為一個有頭腦的身體,其中的肢體各自互相倚賴。有些人在內心反對這點。他們不願意自己 「隸屬」於任何東西;他們希望「成為」大人物。在今日的宗教圈子裡,有不少顯赫一時的人物如此充滿了想出人頭地的野心以致他們不但沒有持定遵從所有基督徒的元首,反倒把他們自己的哲學當作與上帝的道同等或甚至較之更為優越而貶謫了基督的教訓。
有的時候我們會在一些最需要謙卑態度的地方發現驕傲。耶穌便預見他自己的門徒中會有這種危險的傾向,遂說出一句至理良言來摒除這種傾向。門徒曾問他:「『天國裡誰是最大的?』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馬太福音18:1-4)這是所有的基督徒監督都應該緊記住的一項原則。使徒保羅將謙卑的心列為基督徒監督的主要條件之一,一個人若想保持這項權利,就必須持守這種態度。再者,我們會記得耶穌和摩西乃是作為上帝百姓監督的規範。我們從摩西可以學得正反兩個教訓。我們記得他僅因為一次缺乏謙卑的躁急表現便損壞了他在上帝眼中的美名以致正當他可以得享最大權利之時被上帝削滅了他的一些特權。
上帝希望見到他的百姓表現出謙卑乃是有一個目的的。摩西從其個人的經驗便深知這點,所以他懷著感情地提醒以色列人 「要記念耶和華上帝在曠野[怎樣]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申命記 8:2)上帝當然有權要知道將來在他的公義新世界裡享永生的每一個人的內心如何。他能夠透視鑒察人的內心深處。我們若真正是謙卑的,他會知道;我們所表現的若只是虛假表面的謙卑,他也知道;我們若是高傲自負的,那麼,每個人都會知道。我們確實應當了解自己的內心情形並且願意誠實地承認以便能趁早予以糾正。所以,你願意卑屈自己事奉上帝嗎?當你研讀上帝的道時,你會承認你以前未能體會到上帝所要求你的一切嗎?你會謙卑地到「葡萄園」裡去工作而不顧其他的人會對你說些什麼或有什麼想法嗎?你若這樣行便會真正地被升為高。——馬太福音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