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啟示錄中的野獸
關於上帝所感示的道我們讀到:「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羅馬書15:4)啟示錄開首的頭一句話便清楚地表明它是上帝所感示的道的一部分,並且是為了教導我們而賜下的:「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上帝賜給他叫他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眾僕人。他就差遣使者[以象徵]曉諭他的僕人約翰。」——啟示錄1:1。
許多人都想知道啟示錄所含的各種象徵的意義;這些象徵包括以下的幾隻野獸:「一條大紅龍,」『一隻從海中上來的獸,』『另一隻有兩角如同羊羔的獸,』和一隻「朱紅色的獸。」——啟示錄12:3;13:1,11;17:3。
若想了解這些象徵或記號,我們必須對於決定聖經預言的解釋及了解的若干基本原則具有充分的認識才行,而最主要的原則便是:解釋是出於上帝的。——創世記40:8。
上帝如何使人了解他的預言呢?藉著他的道,他的聖靈和他在地上的工具或交通途徑。了解聖經預言的另外兩個不可少的因素乃是時機和渴望了解的人所懷的態度。
上帝的道清楚地表明耶和華上帝自己曾屢次藉著他的道來解釋其中某些特別的預言。例如聖經本身便含有關於耶路撒冷城被毀,荒涼七十年及重建的預言如何獲得應驗的記錄。a聖經特別藉著將其應驗記錄下來而將許多關於彌賽亞的預言向我們闡明。b
聖經亦同樣清楚地指出人必須受到上帝的聖靈的啟迪力量指引才能了解聖經的預言:「只有上帝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上帝深奧的事也參透了。」不錯,若沒有上帝的聖靈之助——他只將聖靈賜給忠心事奉他的人——人便無法對聖經的預言獲得正確的了解。——哥林多前書2:10。
在地上的交通途徑
此外,上帝在解釋聖經的預言時也運用他在地上所揀選的一個交通途徑。表明這件事實的一個例證便是在耶路撒冷由使徒和若干成熟的基督徒組成的治理機構向其他的基督徒闡明外邦人之被召成為基督的肢體乃是阿摩司書9:11,12的應驗:「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使徒行傳15:13-18。
耶穌表明上帝會繼續以這種方式教導他在地上的僕人;他預言說:「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主人來到看見他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既然使徒保羅指出『基督不是分開的,』因此他的真正門徒並不會各立門戶而分成許多派系,我們必須斷定不論在任何時期,上帝都只會運用一個交通途徑。——馬太福音24:45-47;哥林多前書1:10-13。
事實無可置疑地表明耶和華在今日也有這樣的一個交通途徑,而這個交通途徑與耶和華見證人的新世界社會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我們可以從這些見證人所傳的信息,他們每個人均從事的傳道工作,他們所結出的聖靈果實以及他們與俗世的分離見到這件事實的證據。c
時間的因素
「凡事都有定期。」上帝對但以理所說的話很清楚地表明這項原則亦適用於了解聖經的預言一事上:「這話已經隱藏封閉,直到末時。」同時亦請注意啟示錄所敘述的事乃是「必要快成的事,」由此表明它所說的乃是將來的事。既然在上帝看來「千年如一日,」「快成」的意思很可能是指一千年或更長的時期。——傳道書3:1;但以理書12:9;啟示錄1:1;彼得後書3:8。
約翰後來所說的話證實了這點:「藉著聖靈的感動我來到主的日子。」(啟示錄1:10,譯自NW)其他的聖經預言表明主的日子開始於公元1914年。既然約翰見到這些事發生在主的日子裡,我們自然應該期望這些預言自從1914年以來特別適用。——詩篇2:6-9;110:1-3;路加福音17:26。
除此之外,我們也發現耶穌在馬太福音第24和25章所作的末世預言和啟示錄所敘述的事有許多顯著的相似之點。正如本刊屢次曾指出,耶穌的這個預言在1914年已開始應驗了,因此我們必須承認啟示錄裡與之並行的許多預言亦應該從該時起獲得應驗。(請將馬太福音24:6,7和啟示錄6:4-6;11:18比較一下)。
聖經亦清楚地表明在了解聖經預言一事上我們所懷的態度也極為重要。因此上帝對但以理說:「一切惡人都不明白;唯獨智慧人能明白。」耶穌亦告訴他當日的宗教家他們由於自私而無法了解他的信息,說:「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上帝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但以理書12:10;約翰福音5:44。
再者,在了解像啟示錄的野獸一類的預言時,我們必須記得這些乃是屬靈的「乾糧」,因此唯有一些已在屬靈的悟性上進展到相當程度的人才能了解吸收。我們可以舉個例來說明這點:一個人若不相信撒但及其手下鬼魔的存在,他又怎能體會大龍與其使者乃是代表這些邪惡的靈體呢?這項原則亦可以應用在一種集體的意義上,因為「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所以即使上帝的道本身並沒有解釋一個預言,我們亦無法斷言愈來愈明亮的真理之光不會將其意義顯明出來。知道了這些原則之後,現在讓我們考慮一下啟示錄所描述的各種野獸。——箴言4:18。
[腳注]
a 例如請將耶利米書25:11與以斯拉記1:1-3及但以理書9:2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