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
● 渡過哈米吉多頓災劫的大群「另外的羊」會不會知道他們屬於餘民階級的同伴有沒有證明忠心而獲得不朽性的獎賞?——美國F.C.君問。
我們看來可以合理地推測在哈米吉多頓大戰之後的新世界裡生活的「另外的羊」都會普遍地知悉究竟有些什麼人構成了基督身體的144,000個分子。與此點有關的是詩篇87:5,6的經文:「論到錫安必說:『這一個那一個都生在其中。』而且至高者必親自堅立這城。當耶和華記錄萬民的時候,他要點出:『這一個生在那裡。』」
這是合理的。由於聖經的記載,我們現在可以知道古代有些什麼人贏得了耶和華的嘉許,而這種知識給予我們很大的勉勵。同樣地生活在哈米吉多頓大戰之後的新世界裡的居民若知道有些什麼人已證明忠心而獲得不朽性的榮耀獎賞,他們亦會由此得著勉勵而保持忠誠。他們不二的忠貞會長留在那些認識他們的人的腦中;這正好和希伯來書13:7所說的原則相合:「從前引導你們傳上帝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
● 馬太福音10:23所載的這句話:「以色列的城邑你們還沒有走遍,人子就到了,」是什麼意思?
耶穌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公元31年。當時他正將他的十二位使徒分為六對差遣到以色列的各城鎮去傳道。正如耶穌在差遣七十個傳福音者出去傳道時一樣,耶穌可能先將使徒派遣出去,隨後自己再到他們所去過的地方傳道。(路加福音10:1)可是看來這並不是耶穌在馬太福音10:23所指的意思,那便是說,他會親自隨後到十二位使徒所去過的城市裡傳道。
很顯然地,當耶穌給予他的十二位使徒這些傳道訓示時,他的訓示是為了在他復活升天而不再以肉身返回地上之後的時期而作的。我們怎麼知道呢?因為耶穌同時講到使徒們便在會堂裡受虐待,並且被接到諸侯和君王面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馬太福音10:17,18)當使徒們在以色列境內從事傳道的短暫時期中聖經並沒有任何記載說他們曾受到這種待遇,雖然在此之後他們都回到耶穌那裡向他提出報告。當耶穌給他們以上的訓示時,他很明白地吩咐他們在這次傳道運動中不可到外邦去,甚至連撒瑪利亞亦不可,反之他們只可以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馬太福音10:5,6。
所以當時耶穌必定是展望到將來當他升天之後他的門徒在全世界的外邦各國中傳道時的情形,故此他才會對他的使徒說:「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不僅是以色列人]恨惡;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有人在這裡逼迫你們,就逃到那城裡去;我實在告訴你們,以色列的城邑你們還沒有走遍,人子就到了。」——馬太福音10:22,23。
當耶穌說以上的一段話時,他派給使徒們一個當地的區域供他們在當時從事傳道工作之用。這個區域包括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地區,那便是說,猶大,加利利和庇哩亞(Peraea),但並不包括撒瑪利亞。他們若走遍這些區域便可說是『走遍了以色列的城邑。』如今耶穌遂用這個暫時而有限的傳道區域來比喻他們將來終於會得到的全部傳道區域,因為他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普世各地]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28:18,19)這將他們的傳道區域擴展到以色列國之外,不錯,伸展到所謂的基督教國範圍之外而進入不隸屬於基督教國的異教世界之內。由於耶穌的這項訓令,他的門徒必須走遍整個有人居住的大地,向所有的人,包括猶太人,所謂的基督教徒和異教徒,傳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
藉著考查聖經的預言和現代所發生的事件,我們了解到主耶穌基督於1918年的春季隨伴著耶和華上帝一同來到屬靈的聖殿裡。自此那年以後,特別自1919年起,耶穌受膏的門徒中的餘民才開始傳揚上帝的王國業已於1914年在天上建立的好消息。這項傳道工作必須在主臨到聖殿之後繼續進行多久呢?直至「人子到了」執行耶和華的判決時,那便是說在哈米吉多頓,「上帝全能者爭戰的大日子」來到時。論到這次來臨,耶穌在啟示錄16:15說:「看那!我來像賊一樣。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見他羞恥的,有福了。」
按此看來,藉著他對十二使徒的訓示,耶穌預言性地告訴我們,在他的受膏門徒或屬靈的以色列人中的餘民尚未走遍整個為人所居的大地傳揚上帝的王國已建立的好消息之前,榮耀的天上之君耶穌基督便會在哈米吉多頓大戰中以耶和華的行刑官身分抵達了。這意思乃是說,今日耶和華的見證人,包括盈千累萬的「另外的綿羊,」在未能親自走遍地上的每一個地方傳揚王國的信息之前,哈米吉多頓大戰便會爆發了。
由於加在耶和華見證人身上的迫害,我們可能被人從一城趕到另一城,但我們卻應該繼續不斷地向人傳道。為什麼呢?因為即使我們被迫害的勢力驅逐分散到外地,我們仍不能在全能的上帝大日子的戰爭爆發將這個邪惡的世界一舉殲滅而結束我們對世人所做的見證工作之前親自直接地走遍每一個地區。
因此我們應該在哈米吉多頓之前儘可能努力在各地區中傳道。直到那時為止,我們永不會缺乏亟需王國傳道員和導師的新區域。為此我們應該多麼感激上帝!——請參看《守望台》(英文)1900年六月一日刊第174頁;1907年六月十五日刊,第184頁;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