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湖」及其目的守望台1974年 | 12月15日
-
-
之人的和平與生活樂趣完全奪去。上帝也不是一個苛酷無情的上帝,以致想改過自新的人也得不著幫助。(提摩太前書2:3,4)反之他讓所有人都享有充分和公平的機會。進入「火湖」或「第二種死亡」的人其實憑著他們的自由意志選擇永死而非永生,因為他們自私地故意違反宇宙的律法。他有權要求人尊重及對他作專一的效忠。將怙惡不悛的叛徒消滅乃是宇宙獲致和平的唯一方法。但願所有想得永生的人都認識耶和華的行事方式,藉此使他們的名字「記在生命冊上」而為他們帶來永遠的幸福。
-
-
應付聖經譯本的挑戰守望台1974年 | 12月15日
-
-
應付聖經譯本的挑戰
至1974年初,聖經已整本地或部分地譯成1,526種文字和方言。聖經不但每年被譯成更多種文字,同時在同一種文字中也有更多譯本出現。以英文而言,近來似乎每年都有新譯本面世。
關於翻譯的藝術,一位語言教授曾說,「翻譯所引起的難題是無法勝數的。」翻譯聖經的工作無疑提出最大的挑戰。有人說得不錯:「聖經翻譯是一項永無休止的過程。」這件工作牽涉到將古代文字中許多不再流行的成語譯出來。這也牽涉到宗教,而宗教一向都是與強烈的感情有關,因此有時譯者的判斷力可能受自己的宗教所影響。聖經既是上帝所感示的道,譯者自然應該以最小心的態度和最優良的技巧去譯這本書。除非一個人承認聖經是上帝所感示的道,否則便無法真正勝任愉快。翻譯聖經應該是一項「愛的勞作」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和科學。
準確性
聖經翻譯所面對的許多挑戰之一是準確性。譯文是否像原文一樣明確呢?它將原文的字意和風味都準確地表達出來嗎?翻譯時常在這方面未如理想。例如有兩個希臘字,阿利福(a·leiʹpho)和克里奧(khriʹo),大部分英文譯本均將其譯作「膏」(anoint)。每逢聖經用阿利福一字時,所指的總是將膏油抹在身上,例如在浴後,患病或死去時。(馬太福音6:17;馬可福音6:13;16:1;路加福音7:38,46;雅各書5:14)但是克里奧一字卻僅是用在一種屬靈、神聖和比喻性或象徵性的意義上,因此配被譯作「膏」,正如我們在路加福音4:18見到:「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除了《新世》界譯本之外,極少譯本首尾一貫地將這兩個希臘字加以分別。
譯者在準確性方面所遭遇的另一項挑戰與希臘文的「現在祈使法」有關。a這表示一種連續或反覆的行動。大部分聖經譯者都沒有留意到這個特點。例如,差不多所有譯本都將路加福音11:9,10譯成如此:「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但是這樣的譯法根本沒有將耶穌的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