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末世」禱告
「你們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路加福音21:36。
1.(甲)路加在什麼地方首次提及禱告或「祈禱」?(乙)耶穌怎樣答覆門徒所提出的請求:「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雖然路加福音很早即已提及禱告一事(在1:13,關於撒迦利亞對上帝「祈禱」),耶穌在第十一章才相當詳細地討論這個問題。在這章的開始,耶穌答覆他的一個門徒所作的請求:「主阿,求你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路加福音11:1,《新譯》)耶穌回答說:
「你們禱告的時候,要說:『父阿,願你的名被尊為聖,願你的國降臨;我們需用的食物,求你每天賜給我們;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饒恕所有虧負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入試探。』」——路加福音11:2-4,《新譯》。
2.(甲)耶穌怎樣尊上帝的名為聖?這與什麼經文一致?(乙)今日世上的情形怎樣與此截然不同?上帝會怎樣糾正這種情形?
2 這段話與上一篇文章所提及的列王紀上8:41-43和以賽亞書56:6-8的一個相似之點是,請留意耶穌如何重視他父的聖名。在今日的世界裡,耶和華的名無疑並沒有被人尊為聖。國家主義、自私自利和自我放縱的精神,「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以及其他類似的情況使上帝的名被人羞辱或完全忽視。(提摩太後書3:5)因此上帝必須使他自己的名成聖以實現這個禱告。(以西結書36:23)當基督耶穌所統治的上帝王國採取行動打擊列國和他們的統治者時,正如詩篇第二篇所描述一般,這種可恥的情況便會一掃而空了。
3.在這方面,彼得提出什麼警告和應許?
3 現正應驗的聖經預言清楚表明,這些事會在業已逼近眉睫的耶和華的大日子中發生。因此我們最好留意彼得在上帝感示之下所提出的勸勉和警告:
「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彼得後書3:12-14。
4.在主禱文中,最先兩項祈求怎樣彼此有密切關係?關於其他的祈求,這幫助我們看出什麼?
4 當所有這些事成就時,上帝的名便會獲得完全洗雪和被尊為聖了。由於這緣故,路加福音11:2所載的兩項祈求彼此有密切關係而在主禱文中居於首位。在我們的日子和不久的將來,這乃是真正的大事。將它們謹記在心可以幫助我們對禱告接著所提及的我們個人每日的需要與難題懷有比較平衡的看法。成為以自我為中心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我們要避免如此行。反之我們會首先問問自己:我必須懷有什麼態度和採取什麼行徑才能與上帝在他的道中顯示的旨意一致而榮耀他的名?
堅持到底,終於得償所願
5.(甲)在耶穌所說的比喻中,關於所用的角色有一項什麼通則?試舉個例說明。(乙)在路加福音11:5-8,我們見到什麼角色?他們做了些什麼事?
5 在報導過主禱文之後,路加接著敘述耶穌所作的一個比喻,其中含有一項不尋常的特色。通常,當比喻含有一個或多個角色時,每個角色均與所影射的人物很相似。例如,在路加福音15:11-32的浪子比喻中,一個角色代表天父;我們見到浪子的父親的所說所為之後,便可以毫無困難地看出他很適切地影射天父。可是,耶穌在以下所說的比喻卻並非如此:
「比方你在半夜跑去朋友家裡迫切叩門,請求說:『朋友,請借三個餅給我吧;因為剛有一個朋友從遠處來探我,我卻沒有什麼可以招待他。』那個人在屋裡應聲說:『請別騷擾我,大門已經鎖上了,我們一家大小也早已上了床,怎好再起來拿餅給你呢?』我告訴你們,那人即使不念朋友之情,但是倘若你堅持到底,繼續叩門,他最後總會起來,滿足你的願望。」——路加福音11:5-8,當代福音。
6.其中一個角色怎樣與耶和華形成對比?耶穌藉此強調什麼?
6 我們在這裡見到,有能力滿足請求者的需要的人起初斷然拒絕採取任何行動,說:「請別騷擾我。」他十分不情願。他並沒有表明自己像天父一樣,反之他的態度與天父迥然不同。耶穌藉此使比喻的含義更為有力。家人已經上了床的男子若願意起來將鄰人所需的東西給他,他的鄰人就無須「堅持到底」了。這便是耶穌想強調的要點。
7,8.耶穌進一步所說的話怎樣證實這點?這怎樣對我們大有鼓勵?
7 耶穌接著所說的話清楚表明這點:「禱告也是一樣:要不斷祈求,就給你們;要恆心尋找,就必找到;要不停叩門,門就為你而開。」(路加福音11:9,《當代福音》)然後耶穌在結論中以對比指出:「你們雖然如此壞,尚且曉得把好的東西給孩子,何況天父,豈不更會賜聖靈給那些求他的人嗎?」——路加福音11:13,《當代福音》。
8 請想想那因為「堅持到底,」甚至在半夜獲得他所需的東西的人!由於他堅持到底,他終於得償所願。這無疑鼓勵我們將耶穌在比喻中提出的教訓付諸實行:『要不斷祈求——尋找——叩門。』不要因為你所從事的宣揚王國或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受到持續不斷的反對,或由於生活在分裂的家庭裡,或因為你的某個個人弱點比你所想像的更為根深蒂固而需要繼續奮鬥,就灰心放棄,不再禱告或在信心上軟弱下來。
9.我們在使徒行傳4:24-30和使徒行傳5:41,42見到什麼恆切禱告和堅忍不拔的榜樣?
9 我們必須一方面恆切禱告,同時也採取適當的行動;這樣行的一個好例證見於基督教會的早期。當彼得和約翰向弟兄報告他們在猶太公會前所經歷的反對之後,弟兄們一同向上帝禱告;這個禱告載於使徒行傳4:24-30,但請特別留意第29節的話:「主[耶和華]阿,他們恐嚇我們,現在求你鑑察,也賜你僕人們大有膽量,傳講你的道。」(《新譯》)不久之後,使徒們再次被抓到猶太公會面前;他們受到鞭打之後,使徒行傳5:41,42的記載說:「他們離開公會,心裡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他們就每日在殿裡,在家裡,不住的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這些使徒當中,沒有一個所經歷的反對像使徒保羅所受的那麼持續不斷,而他卻公開聲明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書4:13。
『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10.在提及另一個強調禱告的比喻之前,路加報導耶穌說了一段什麼話?這指向什麼雙重的應驗?
10 耶穌結束他在地上的傳道工作之前不久,他提出一個甚至更不尋常的例證,在比喻中運用對比去強調他的教訓,正如路加報導說:「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加福音18:1)可是,我們會首先考慮一下什麼促使耶穌作這個比喻。(饒有趣味地,路加時常提及耶穌為何說某些比喻的原因,例如我們在路加福音18:9和19:11留意到。)回顧路加福音17:22-37,我們留意到路加報導耶穌論及當他「被這世代棄絕」時情形會怎樣。(路加福音17:25)耶穌的這段話有一部分與馬太福音24章所說的相似;他的話在他當日獲得一項應驗而導致猶太事物制度的結束,可是他的話卻在我們今日,目前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期」,有一項更大的應驗。——但以理書12:4。
11.(甲)今日的情形怎樣與挪亞和羅得日子的情形相似?(乙)耶穌特別指出什麼事實?在今日有類似的情形存在嗎?
11 在今日這個世代,一般人當中的情形又如何呢?不錯,情形正變得愈來愈好像挪亞的日子;當日「上帝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地上『滿了強暴』。(創世記6:12,13)可是耶穌並沒有提及這些事,反之他提及另外一些甚至更具重要性的事。什麼事呢?當時的人專注於日常生活的各種事務,例如『吃喝嫁娶』等。在「羅得的日子」情形也一樣,但耶穌進一步列出諸如買賣、耕種和建造一類的事。(路加福音17:26-29)當時的人對於罪惡和暴亂的猖獗並不感覺關注或不安,反之他們懷著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於挪亞藉著言論和建造方舟的行為所作的有力見證,「他們[一般人]毫不理會。」(馬太福音24:39,《新世》;彼得後書2:5)今日一般人的態度也與此無異,特別是他們對於馬太福音24:14預言會在普世進行的宣揚上帝王國的工作所懷的態度。大部分人對此毫不感興趣;他們有太多其他的事佔去他們的時間與精神。請也留意耶穌在論及上述兩段時期時所強調的要點;他指出最後的判決會出乎意料地突然來臨,「把他們全都滅了。」——路加福音17:27,29。
12.根據路加福音17:31-37,我們可以獲悉什麼和怎樣行?
12 今日只有比較少數人關心世界的情勢而樂於留意上帝的道對這些事的主張。我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之一。如果,正如路加福音17:31-37所指示,你意識到你需要不再屬於或支持現今的事物制度,你也不再企圖自私地「保全生命」,就千萬不要再耽延了。要採取立場擁護耶和華和他的王國。要將你的一生,包括目前和將來,呈獻給耶和華以遵行他的旨意。不要留戀你所撇下的東西。「要回想羅得的妻子。」(路加福音17:32)反之,要表明你,像耶穌所說一般,「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約翰福音17:14-17。
13.載於路加福音18:2-5的比喻所含的要點是什麼?
13 現在我們來看看路加福音18:2-5所載的比喻。再次比喻提及一個懇求的人,這次是個寡婦;此外也有一個有能力滿足她的需要的人,一個『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世人的法官』。他最後勉強為寡婦申冤,正如他說,「只因這寡婦煩擾我。」寡婦無疑堅忍不拔,由此表明我們需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14.(甲)與「不義的」法官截然不同地,耶穌說上帝會怎樣行?(乙)關於時間,我們可以從這個比喻獲悉什麼?
14 法官與路加福音11:7所說的男子頗相似,在此我們再次見到一個與上帝完全不同的人。請也留意耶穌進一步評論上帝會怎樣行,並將他與「不義的」法官作一對照。上帝『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終久必會給他們申冤。』他要「快快的」如此行。(路加福音18:6-8)這段評論對我們頗有啟迪。由於這緣故,我們必須按照上帝的觀點去看各事,不論是個人的私事抑或他旨意的成就方面。正如彼得解釋說:「主[耶和華]決不耽延他的應許,像有些人以為他是耽延的一樣;其實他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滅亡,卻願人人都悔改。」正如先知報導,耶和華論及他所賜的異象的應驗說:「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彼得後書3:9,《新譯》;哈巴谷書2:3;也可參閱啟示錄6:10,11。
15.我們可以怎樣將這個教訓應用在個人的難題上?我們必須避免什麼?
15 在個人的難題方面,我們可以肯定,上帝若看來遲遲沒有聽允我們的祈求,這絕不是由於他沒有能力或不願如此行的緣故。我們若像寡婦一樣受到冤屈或逼迫,我們怎樣表現我們堅信上帝必定會為我們申冤呢?我們必須不但繼續祈禱,同時也必須繼續跟從一條忠心的行徑。我們若為了避免逼迫而妥協,那末,我們就自然無需繼續禱告了。這不但表示我們缺乏信心,同時也表明我們不再是上帝手下的基督徒僕人。——哥林多後書11:23-27;提摩太後書3:12。
16.我們可以怎樣將路加福音18:8所提出的問題視為個人的挑戰而使自己得益?
16 耶穌以一個問題結束他的評論:「然而人子來的時候,在世上找得到這種信心麼?」這可能看來頗為奇怪。(路加福音18:8,《新譯》)他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雖然這看來暗示當他回來時信心並不常見,我們卻不能因此就認為當時地上完全沒有真正的信心存在。反之,我們可以將此視為一項個人的挑戰。無論我們獻身作耶和華的僕人已有多久,我們均不應該認為我們自然可以保持信心。(哥林多前書10:12,13)我們不但必須聽從路加福音11:9的勸告,『不斷祈求——尋找——叩門,』同時也必須像耶穌對我們今日的人所強調一般,務要「謹慎、儆醒」。這需要我們在各方面保持堅忍,一面抵抗外界的冷淡和反對所形成的壓力,同時也要克服自己內在的弱點。——馬可福音13:32-37;14:38。
17.最重要的是,我們應當祈求什麼?我們這樣行是跟從誰的榜樣?
17 要不斷懷著信心禱告,使你能夠證明忠貞而不致退縮。(希伯來書10:39)在受到猛烈的試煉時,要不斷禱告。正如耶穌在他遭遇最大的需要時所為一般,最重要的是要祈求上帝的旨意成就。(馬太福音26:38-44)上帝悅納這樣的禱告。他容許我們提出祈求以表明我們懷有深切的關注,熱烈的渴望和真摯的動機。他雖然忍耐多時,卻必定會在時機成熟時快快為我們申冤。——詩篇55:16,17;羅馬書1:9-12。
「時時儆醒,常常祈求」
18.(甲)耶穌在預言的末了提出什麼坦率的警告和勸勉?(乙)我們可以怎樣逃避一切將要來臨的事?
18 與以上所述一致地,路加福音報導耶穌在結束關於他當日和我們日子的預言時警告我們要提防放縱私慾,讓「貪食醉酒並今生的思慮累住[我]們的心,[上帝執行最後判決的]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我們身上]。」然後他很坦率地說:「你們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為了什麼目的?]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加福音21:34-36)這並不是說我們要隱遁山林,反之我們必須避免懵然不覺地落在網羅中或站在錯誤的陣營裡。反之我們必須時時刻刻熱切禱告,並且努力行事與我們的禱告一致,以求能夠「站立在人子面前」而贏得他的嘉許。
19.關於禱告,我們可以對自己提出一些什麼有益的問題?尼希米所立的榜樣可以怎樣對我們有所幫助?
19 既然聖經向我們提出這麼多勸勉要我們堅忍不拔,你禱告頻常到什麼程度呢?你是否僅在固定的時間,例如進食時或在聚會中,才向上帝禱告?你的禱告只是出自你的頭腦而用你的嘴唇表達出來,抑或你熱切而發自內心地「不斷祈求」,有時也許伴以「說不出來的嘆息」?(羅馬書8:26)無論你有什麼需要,你都能夠像尼希米在國王面前不受人察覺地所行一般:「我[立即]默禱天上的上帝。」(尼希米記2:4)他懷著信心所作的禱告得蒙垂聽。但要記得,雖然別人的禱告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卻沒有人能夠在禱告中代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