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時代的聖殿
公元30年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見殿裡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也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因此猶太人問他說:『你既作這些事,還顯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呢?』耶穌回答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翰福音2:13-15,18,19。
也許你會問,既然這間建築物能夠容納這麼多賣買在其中進行,它究竟有多大呢?事實的真相便是:聖殿其實並不是一間樓房而是一群以聖殿的聖所為中心的建築物。聖經的原文將這件事實表明得很清楚。聖經的作者以兩個不同的字,「海爾隆」(hierón)和「尼奧斯」(naós),來分別兩者。「海爾隆」指聖殿庭院的全部範圍,而「尼奧斯」則僅指聖殿的本身,即代替曠野中的會幕的聖所。因此約翰告訴我們耶穌發現所有這些買賣正在「海爾隆」中進行。可是當耶穌將自己的身體比喻為一間聖殿時,他所用的乃是「尼奧斯」一字,意即聖殿中的「聖所。」(請參閱英文《新世界譯本》的腳註。)
使徒時代的一批聖殿建築物是由希律王所建的。這個荒淫殘暴的以杜明(Idumean)族昏君由於時常傷害猶太人的宗教感情和兇殘的濫殺,例如他曾殺了自己的妻子瑪利安,一位亥斯蒙尼族(Hasmonaean)的公主,而為他的猶太臣民所極端憎恨。為了討好他們以及滿足他的自大狂,他建議為他們重建聖殿,因為那時聖殿在經過五百年的滄桑之後已顯得相當陳舊殘破了。
由於不信任希律,這無疑是頗有理由的,猶太人堅持要他先準備好所有的建築材料以證明他的誠意,而希律亦順應了他們的要求。為了這件建築工程,他僱用了10,000個技巧熟練的工人和1000名受過特別訓練的祭司。為了使猶太人不致一時沒有聖殿,拆毀舊殿和建築新殿的工作都以逐步和片斷的方式進行。由於這緣故,許多人在提及耶路撒冷的聖殿時只說有兩間而不是三間,即所羅門,所羅巴伯,和希律的聖殿。這尤其是當時一般猶太人的習慣。他們對希律王是如此憎恨以致雖然他準備了一切建築材料和負擔所有的工程費用,這些猶太人在他們的寫作中卻從不將他的名字和聖殿相提並論。
希律將聖殿的範圍擴大了一倍。為了這樣行他不但剷平了一片廣大的石地,並且以巨大的石塊填寬了摩利亞山頂的四邊,有些地方所填築的石牆竟高達160呎。聖殿的聖所本身在一年半的時間內便完成了,而其他的主要建築物則在八年中陸續完成。不過外圍的浩大建築工程則一直繼續到它在公元70年被毀之前六年才修築完畢。至於建築的工程開始於何時,約西佛斯給了兩個不同的日期。但鑑於在公元30年猶太人說這間聖殿已建築了四十六年,它必定在公元前17年開始動工。——約翰福音2:2。
聖殿的方位是面東背西,從外至內劃分為神聖程度逐漸增加的七個區域:(1)外邦人的庭院;(2)外院;(3)婦女院;(4)以色列院;(5)祭司院;(6)聖所;(7)至聖所。大概說來每一個院子都按照著它的神聖程度而比較外的一個稍高一點;每院均有一套門戶或入口處以及一些附屬的樓房。在整個聖殿區域總共設有廿四個望哨的崗位由祭司和利未人負責看守巡查。
外邦人的庭院
整個聖殿區域均被一道其上築有柱廊的高大石牆所環繞。牆內的面積約佔十五至二十畝,因此大約相當於紐約市的楊基運動場和馬球場的面積總和。a 外邦人的庭院乃是由於這個部份准許外邦人進入而得名。在這裡耶穌曾兩度,一次在他從事傳道工作的初期,另一次則在他的傳道工作行將結束之時,將一些把天父的聖殿改變為生意場所的人驅趕出去。——約翰福音2:13-17;馬太福音21:12,13。
總其有八度或十度大門通進聖殿區域裡:西邊有四度或五度,南邊有兩度或三度,東邊及北邊則各有一度。當耶穌以君王的身份凱旋地進入耶路撒冷城時,他無疑從聖殿圍牆東北邊的大門進入聖殿區域內,而他被帶到彼拉多之前則是由西南方的一度門出去。由於有這許多度門,外邦人的庭院成了一個通道,行人常常喜歡穿過其中而不願在聖殿牆外繞道而行。
沿著東邊是一道寬四十五呎,高四十呎的有蓋走廊,稱為所羅門的柱廊。它共有三行大理石的柱子,由於雕刻的精美而稱為「哥林多式」。耶穌曾在『冬天在這裡行走過』;這同時是早期基督徒聚集崇拜的地方。在西邊和北邊亦築有類似的走廊。在這些走廊裡設有許多座位,祭司和其他的人可以在那裡向人講解律法。當耶穌十二歲在聖殿裡與人討論律法時,他無疑便在這些走廊之一裡。——路加福音2:46-49。
橫在西,東,北三邊的柱廊雖然壯觀,和南方以希律為名的皇家柱廊比較起來卻不免相形見絀。這個走廊擁有164根哥林多式的巨柱,每一根的圓周是如此巨大以致需要三個人張開雙臂才能合抱;這些柱子排列成四行。
在聖殿西北方牆外的高地上築有一座俯瞰聖殿全區的安東尼亞塔(Tower of Antonia)。在耶穌和使徒的日子它是羅馬士兵的駐紮處,其中有一條地下隧道通到聖殿的外邦人庭院。這使士兵們可以在任何騷動發生時,例如有一次當暴民企圖殺害使徒保羅時,立即出來鎮壓。塔的名字乃是為了紀念希律的朋友馬可·安東尼而起的。——使徒行傳21:31-40。
在外院之內
穿過寬闊的外邦人庭院我們便來到聖殿的外院了。在它的邊界之外不遠的地方築有一道有入口的矮牆,稱為「疏列」(Soreg)。牆上放有幾塊巨大的石頭,其上寫著以下的警告:「沒有任何外邦人可以進入聖所四週的欄桿和圍牆內。犯者一經發覺即難逃死刑的懲罰。」保羅之所以在聖殿被暴民圍毆乃是因為猶太人謠傳他將一個外邦人帶進這個區域內。知道有這樣一道隔籬的牆使我們更加了解保羅說耶穌『拆毁了外邦人與猶太人中間的牆』的話。——使徒行傳21:20-32;以弗所書2:14。
從東邊看過去,外院的前部是婦女院。除了奉獻祭物的時候以外,平時婦女只准進到聖殿的這部份。除了其他的物件之外,婦女院中設有幾個財寶櫃,耶穌曾站在一個這樣的財寶櫃旁稱讚一個盡將自己所有獻給上帝的寡婦。從婦女院有一道半圓形的樓梯通到以色列院,在入口處有一個極巨大的門,名叫尼坎那門(Gate of Nicanor)。這道樓梯有十五級,詩篇中十五首『上行之詩』據說便是為之而作的。在節日中,當祭司和利未人逐步向以色列院進發時,他們便逐級誦唸這些詩篇。——路加福音21:1-4;詩篇120-134。
在以色列院的範圍內還剩下四個神聖程度不同的地區,即以色列院的本身,祭司院,聖所和至聖所。從各方面看來,以色列院和祭司院實際上是一個院子。它們處在同一的平面上,中間只以一道矮牆劃分。這個區域不但包括許多儲藏室和準備祭物的房間,同時還有,據哈帕氏的《聖經辭典》(Harper’s Bible Dictionary)說,「一個利用泉源和地下水池儲備舉行宗教儀式和沖洗祭牲所需之水的驚人水道系統。」有些人相信猶太高等參議院的會議廳亦在這個區域裡。
祭司院相當於以往曠野的會幕之外的庭院。在中央對正聖所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銅祭壇,高十五呎,壇底的面積是五十方呎。壇的右方有一個龐大的「銅海」,其中充滿了獻祭時所需的水。它並不像所羅門的聖殿中的銅海一樣安放在十二隻銅牛背上,反之它被放在十二隻巨大的獅子背上。
聖所
聖所(naos)的地板比祭司院的地面高出十二級,主要的部份高九十呎和寬九十呎。像所羅門的聖殿一樣,它的兩旁有若干廂房,中央是寬卅呎,長與高各六十呎的聖所以及一個三十呎正方的至聖所。由於聖所和至聖所的四周有三層高的樓房,其上並有「頂閣樓,」因此兩者的內部體積和外部體積有相當的差異。
在聖所裡有一張放置陳設餅的金桌子,一箋金燈臺和一個金香壇。在聖所和至聖所之間有一張厚達數寸和精工刺繡的雙重帳幕將兩者隔開。在耶穌斷氣時這張帷幕被撕裂為二。——馬太福音27:51。
在至聖所裡並不像所羅門的聖殿一樣有一個精金的約櫃。在原來放置約櫃的地方有一塊石版,大祭司每年一度在贖罪日以牲畜的血洒於其上。考古學家研究的結果已確定了希律所築的聖殿的至聖所原址;根據傳統那正是亞伯拉罕準備將以撒獻上和天使向大衛顯現指示他向亞勞拿購地為耶和華建築聖殿的同一地點。今日在這個地方有一間回教寺,即著名的圓石頂寺(Dome of the Rock)。
約西佛斯曾論及這間聖殿說:「它的外表具有令人瞠目歎為觀止的一切條件。它的四壁都蓋滿了金片,因此當太陽照射在其上時,它所反映的光芒是如此強烈耀眼以致觀者簡直無法正視,猶之乎人不能忍受太陽的強烈光輝而必須轉眼他望一般。」在沒有鋪上金片的地方則有光滑潔白的大理石反映太陽的光芒。在希律王所建造的許多宏偉的建築物當中,無疑以耶路撒冷的聖殿最為宏偉華麗。
難怪耶穌的門徒曾對它的華美表示驚嘆。可是耶穌卻預見到將來的事而回答說:「你看見這大殿宇麼?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毁了。」毁滅的厄運果然不久便臨到它之上。所羅門的聖殿存留了420年,所羅巴伯的聖殿則留存了500年,可是希律的聖殿卻存留了不到九十年。當羅馬大軍在公元70年圍攻耶路撒冷時,雖然並非提多將軍所願,聖殿卻被烈火所焚毀。但其中的許多財寶則被搶救出來送到羅馬。——馬可福音13,1,2。
以上關於聖殿的許多事實可以使一般愛好聖經的基督徒能夠更清楚地想像和了解載於四福音和使徒行傳的許多事蹟。
當耶穌復活和升天之後,由耶穌基督和他的十四萬四千個肢體組成的屬靈的聖殿便開始被建造了,因為他在那時已被奠定為主要的房角石。從那時起已不再需要有任何實際的聖殿存留在地上。今日這個屬靈的聖殿正由一小群「餘民」在地上代表著,而「萬國的珍寶」,即對上帝抱善意的人,正陸續湧進其中。他們齊心一致地對耶和華作純真的崇拜,由此將遠超過任何實際的聖殿曾帶給他的榮耀歸於他的聖名。——彼得後書2:4-10;哈該書2:7;啟示錄7:9;14:1-3。
[腳注]
a 關於此點的資料來源,約西佛斯,猶太教的《因靈教義集》(Mishnah )和考古學均屢次互相抵觸,但荷李氏(Hollis)在所著的《希律聖殿之考古》(The Archaeology of Herod’s Temple)一書中曾將這些差異很可能由於聖殿以逐漸的方式築成以及當時的人對聖殿所懷的觀點不同而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