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與帶來更大的快樂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只看事物的外表。可是當我們成長,比較老練和富於世故的時候,我們便會體會到「閃爍的一切並不是黃金」這句話的真諦。然而,若沒有上帝的道指引我們,我們便會因所見事物的外表而固執著某些錯誤的觀念。
例如在我們追求快樂的一件事上,由於我們接收他人的饋贈會使我們非常快樂,於是我們很容易忽視除了接受禮物外還有其他因素,例如完成一項艱鉅的工作,亦會使我們感到快樂。可惜這件事實往往被人忽視,因為如果我們過於重視接受,我們便會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施與之上了。
但是我們智慧和仁慈的造物主並不希望我們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饋贈之上。為什麼呢?因為更大的快樂來自我們的施與,正如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說:「施比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新世》。
為什麼施與會比接受更為快樂呢?因為人的品格中最偉大的就是愛。當我們表現愛的時候,愛有一種力量會使我們快樂,這是真的,因為我們是照著上帝的形象被造而「上帝就是愛。」既然施與帶來快樂,造物主耶和華上帝鑑於自己成為『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的賜予者,他會感覺多麼快樂!所以他被稱為「快樂的上帝」是很適當的。我們在這方面努力仿效他,便可以體會到耶穌所說的更大的快樂。在這方面盡力仿效造物主的兩個人,就是耶穌基督和使徒保羅。他們將自己的性命完全貢獻出來,實際上他們使自己一貧如洗不過是為了使他人富足。——約翰一書4:8;雅各書1:17;提摩太前書1:11;哥林多後書6:10;8:9。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施與會帶來更大的快樂,為什麼慷慨好施的人是這麼少呢?這是由於我們祖先的罪的緣故。他們故意不順從上帝,結果將自私的傾向留傳給他們的後代,因此我們很容易忽視愛心和施與他人的重要性。——創世記8:21。
同時我們由於顧己的天性而都懷有一種過度慎重的恐懼。這種天性的本身是對的,但是我們若不控制,它便會克制我們慷慨的品質。當我們不過於重視自己的利益時,這表明我們戰勝了自私的恐懼,克服對將來的過於憂慮。儘管我們的資財微薄,施與表示我們對上帝的信靠。他使我們今日能夠慷慨施與並不會使我們明天有欠缺。這樣,我們便好像耶穌所注意的那個寡婦一樣。她把她所有的捐入聖殿的錢庫裡。他的捐輸暗示她信賴耶和華上帝不會使她在明天挨餓。對上帝的信賴免除過度的憂慮,這些都是使人快樂的要素。——路加福音21:1-4。
施比受更為快樂這原則並不一定只限於施與金錢方面,不然就只有物質富有的人才有最大的可能性得到快樂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可以把自己一切有價值的東西施與給其他有此需要的人。其中之一就是時間。當別人探訪我們或抽時間以某種方法幫助我們時,這會使我們快樂,不是嗎?要想得到更大的快樂我們必須將自己的時間給予別人。所以耶穌稱讚他右手邊的「綿羊,」因為他們不單只給他飲食,衣著和住屋,並且獻出他們的時間,當他有病時照料他,他入獄時,探望他。不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是需要時間的。——馬太福音25:34-36;雅各書1:27。
實際上,我們常常慷慨地抽時間探訪一個配受或需要或有病的朋友會為我們帶來意外的喜樂。美國東部的一個老婦就是一個好的例子,她患了關節炎,久臥病床,不能行動和失明。那些探觀她的人都因為她的明理,體貼和樂觀的性情而感覺得到很大的裨益。
再者,我們還可以把自己所懷有的知識給予那些有此需要的人。我們若能夠指示一個問路的駕車者如何到達他的目的地,我們不是會感覺快樂嗎?因此那些懷有聖經知識了解上帝的旨意的人當他們找到和幫助一些體會到需要知識的人知道怎樣達到永生的目的地時,他們便會獲得這種快樂!——約翰福音17:3。
不要忽視快樂來自我們本身的施與。很簡單的方式甚至微笑,也可以做到這點。對一個膽怯,猶疑不決,憂鬱和沮喪的人微笑可能會生很大的作用。說鼓勵的話,作友善的招呼都是我們施與的方法,我們知道施與會帶來更大的快樂。
曾經有人開罪了你或冒犯你嗎?在這事上你亦可以體會到藉著你的施與和藉著你寬恕他的過錯會帶給你更大的快樂。倘若需要的話,要寬恕七十個七次!拒絕寬恕——無疑是心懷嫉妒和憤恨以奪去自己的快樂。即如聖經說「遮掩人過的,尋求人愛。」請勿忘記寬恕之所以會帶來快樂是有一個特別原因的,因為這樣我們才可以懷著清白的良心祈求上帝寬恕我們!——箴言17:9;馬太福音6:14;18:22。
我們不能逃避承認上帝的原則是合理的。接受會帶來快樂,但是更大的快樂則來自施與,盡你所能把你自己和你所有的給予那些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