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牧人」與「另外的羊」
「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約翰福音10:16。
1.「好牧人」怎樣與「雇工」不同?
好牧人與雇工不同,後者所關心的只是他所獲得的薪酬。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約翰福音10:11-13
2.(甲)耶穌說「好牧人為羊捨命」,他所指的是他自己經歷的什麼事而言?(乙)耶穌為了造益什麼人而捨棄他那屬人的生命?
2 在中東的牧野放羊是有相當危險的。我們記得牧童大衛有一次為了保護他父親耶西的羊而殺死一隻熊和一隻獅子。(撒母耳記上17:34-36)耶穌談及狼會來傷害羊。為了將狼趕走,牧人可能有受到身體傷害的危險。好牧人不會像雇工一樣為了自己的安全而逃跑,反之他會保護羊免受猛獸的侵害。「好牧人」甚至甘願「為羊捨命」以免失去僅一隻羊。耶穌提及這件事是要預言他會為耶和華的「羊」犧牲他那屬人的生命。但是耶穌甘願符合「好牧人」的這個條件。他的天父耶和華上帝,地上一切「羊」的擁有者,則甘願讓他的兒子為他所深愛的「羊」犧牲屬人的生命。耶穌將他那屬人的「生命」獻上作為一個贖價祭物以便將人類從死亡的魔掌中贖回;這種死亡是人類從犯了罪的亞當承受而來的。
3.(甲)據約翰福音10:14,15說,耶穌將自己比作天父的什麼?(乙)為了將亞伯拉罕的應許與「小群」分享,耶穌甘願怎樣行?
3 「好牧人」也十分熟悉羊群中每一隻羊,並且為每隻羊起一個個別的名字;他會以羊的名字呼喚牠們到他那裡以便撫愛牠們或照料牠們的需要。耶穌深知中東牧人的這個特色,因此他接著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約翰福音10:14,15)耶穌將自己視為一隻比喻性的「羊」;他乃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29)在聖經的最後一本書啟示錄中,他被稱為「羔羊」達28次之多。耶和華曾吩咐亞伯拉罕將兒子以撒獻上作為祭物;亞伯拉罕表示願意如此行,但耶和華卻為他預備了一隻公羊去代替以撒。耶穌意識到這隻公羊便預表他。(創世記22:1-13)以撒獲得亞伯拉罕的應許,並且將其傳給雅各。耶穌像以撒一樣承受了亞伯拉罕的應許,並且甘願犧牲生命以便將應許與他的「小群」分享。
4.耶穌有將「小群」從他天父的手中「抓去」嗎?耶穌對這「小群」懷有什麼看法?
4 因此,顯然耶穌對於幫助在「羊圈」——亞伯拉罕之約的安排——中的「小群」得救一事極感關注。他將他們視為來自天父的一項寶貴恩賜而對他們十分珍視。正如他說:「我的父將他們給了我,我的父所給了我的比一切都大,誰也不能從父手裡抓去。」——約翰福音10:29,《新修》,註腳譯文。
「我另外有羊」
5.什麼顯示耶穌所關心的並非僅是拯救與羊相若而有希望獲得屬天生命的人?
5 即使基督教國的各教會也許不同意,耶穌所關心的其實並非僅是拯救一些有希望獲得屬天生命的人。耶穌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約翰福音10:16)那末,這些『另外的羊』是誰呢?
6.(甲)關於「這圈」和『另外的羊』,基督教國的各教會有什麼主張?(乙)耶穌在路加福音23:43提及樂園一事以及他那關於綿羊和山羊的比喻顯示什麼?
6 基督教國的各教會聲稱耶穌所談及的「羊圈」只含有猶太籍的基督徒,而『另外的羊』則是成為基督徒的非猶太人或外邦人;相信的猶太人和相信的外邦人均在一個屬靈的圈裡在一個牧人之下成為「一群」。但是這個主張與論及這問題的其他經文並不一致。雖然使徒約翰沒有在他的福音記載中提及,耶穌卻曾談及過在他的王國治下會有一個地上樂園,而且他表示除了「小群」與他一同承受天國的門徒之外還有其他的人也是他的「羊」。在耶穌論及他未來的臨在和事物制度終結的「徵象」的預言中,根據馬太的記載,他以關於綿羊和山羊的比喻作為結束。這些「綿羊」是與他們所善待的基督屬靈「弟兄」不同的。——路加福音23:43;馬太福音24:3;25:31-46。
7.為什麼約翰能夠清楚記得耶穌所說的關於綿羊和山羊的比喻而體會到「這圈」裡的羊的數目?
7 使徒約翰很熟悉這個比喻,因為他和他的兄弟雅各以及彼得和安得烈曾私下向耶穌問及末世的「徵象」,而約翰曾聽見這個預言的全部。(馬可福音13:3,4)因此,當約翰把耶穌論及『另外的羊』的話記錄下來時,他很可能記得耶穌論及綿羊和山羊的比喻。耶穌曾將啟示錄賜給年老的使徒約翰,透露屬靈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會只含有144,000個成員。因此約翰深知容納「小群」的「羊圈」,只會包括得救者當中一個很有限的數目而已。
8.使徒保羅將屬靈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比作一棵樹的什麼?在先模方面,這棵「樹」的主幹預表什麼?
8 在羅馬書第11章,使徒保羅將屬靈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比作一棵經過培植的橄欖樹的枝子。這棵象徵性的橄欖樹的根則由族長亞伯拉罕,血統上的以色列人的祖先,所預表。因此樹幹預表接續亞伯拉罕的其他族長,包括以撒、雅各和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十二個族長在內。(使徒行傳7:8)從樹生出的枝子則預表受過割禮的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猶太成員。這些人自然有希望承受亞伯拉罕的應許;這個應許論及有一位「後裔」來到,地上萬族均會藉這個後裔得福而享有永生的希望。由於這緣故,受過割禮的猶太人首先有機會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的成員。
9.象徵性的「枝子」屬於什麼性質?因此誰是真正的「樹根」?誰是樹幹?
9 現在我們知道這個「後裔」其實是一個屬靈的後裔;這個後裔從耶和華上帝而生,藉此得以成為他屬靈的兒子。耶和華便是屬靈的橄欖樹的真正「樹根」。他的兒子耶穌基督是更大的亞伯拉罕,耶和華上帝,的「後裔」的主要成員。因此耶穌由這棵象徵性的橄欖樹的樹幹所預表。由此看來,這棵樹的「枝子」預表耶穌的忠心門徒;他們得以與他同作後嗣,成為屬靈的『亞伯拉罕後裔』的次要成員。那末,「枝子」的數目是否無限的呢?
10.保羅怎樣在羅馬書11:11-32表明象徵性的橄欖樹只有數目有限的枝子?
10 使徒保羅表明在屬靈的橄欖樹上只會有數目有限的「枝子」。他怎樣表明這點呢?因為他指出,當有樹枝被折下時,樹並不會長出另一條自然的枝子。反之,會有一條來自野橄欖樹的枝子被接上去。因此,移植野橄欖樹的枝子並不會增加樹枝的數目。在這棵樹的樹幹上,枝子的數目會仍舊一樣。這樣,當受過割禮的實際猶太人由於不肯接受耶穌基督為更大的亞伯拉罕的主要後裔而從屬靈的橄欖樹上被折下來時,非猶太藉或外邦籍的枝子便被接上去以代替被折下來的自然「枝子」。——羅馬書11:11-32。
11.保羅怎樣在加拉太書3:26-29表明,在羊圈裡的屬靈以色列人並沒有猶太人和外邦人之分?
11 因此很適當地,我們不應當將代表亞伯拉罕之約的樹上的枝子視為血統上的猶太人和異族的外邦人;反之他們應當全被視為屬靈的以色列人。使徒保羅很清楚地表明這點。他討論過亞伯拉罕的應許和亞伯拉罕的後裔之後接著說:「你們因著信,在基督耶穌裡都作了上帝的兒子。你們所有受洗歸入基督的人,都是披戴基督的,並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作奴僕的或自由人,男的或女的,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體了。如果你們屬於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按照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加拉太書3:8,16,26-29,《新譯》。
12-14.(甲)保羅在加拉太書4:21-31指出誰是加拉太基督徒的屬靈母親?(乙)因此,保羅有強調「這圈」的「小群」所含的任何猶太成份嗎?
12 使徒保羅在公元50-52年寫信給加拉太人。這在耶和華將律法的約釘於他兒子耶穌基督受死的柱上之後至少十七年。可是,在加拉太小組裡有些基督徒卻想返回以摩西為中保在亞拉伯西乃山訂立的舊律法之約的奴役下。他們想藉此附和許多反對基督徒的猶太人;後者仍然依附屬地的耶路撒冷和那一度企圖殺死耶穌的希律大帝在城中所建的物質聖殿。這個耶路撒冷由亞伯拉罕的婢女夏甲所影射。對一般仍然想留在摩西律法的奴役下而不願接受耶穌基督為更大的摩西的猶太人來說,這個耶路撒冷有如他們的母親一般。因此保羅論及這件事說:
13 「那在上面的耶路撒冷是自由的,她是我們的母親,……弟兄們,你們是按著應許作兒女的,好像以撒一樣。……所以,弟兄們,我們不是婢女的兒女,而是自由的婦人的兒女了。基督釋放了我們,為了要使我們得自由。於以你們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役的軛控制。」——加拉太書4:21至5:1,《新譯》。
14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並不是猶太人或以色列人。他是亞伯拉罕的自由婦人撒拉的兒子,是雅各的父親;雅各後來也以以色列為名,並且成為猶大的父親。屬於「小群」而在好牧人耶穌基督的「這圈」裡的基督徒好像以撒一樣是亞伯拉罕的應許的承受者。由希伯來人(不是猶太人)以撒的母親撒拉所預表的屬天耶路撒冷乃是他們的屬靈母親。
15,16.耶穌有在約翰福音10:16-18說他必須將『另外的羊』帶進一個「圈」裡才能使他們有「一個牧人」嗎?
15 耶穌在討論過含有集體的亞伯拉罕後裔的「羊圈」之後將注意轉向另一方面。他接著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得]回來。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得]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約翰福音10:16-18。
16 我們留意到耶穌並沒有說他『必須將另外的羊領進』「這圈」裡,反之,他說他們「要合成一群」,因為他們會只有「一個牧人」。
17.既然耶穌在談及「這圈」之後很平順而毫無間斷地接著談及『另外的羊』,有些人可能認為怎樣?但這一定是正確的結論嗎?
17 由於耶穌在論及「這圈」之後很平順地接著論及『另外的羊』,讀者可能以為這兩項行動是緊接著發生的,在兩者之間無需經過根長的時間,無疑不會是許多世紀的時間。再者,由於這緣故,同時根據基督教會在使徒日子擴展的歷史,讀者可能認為耶穌的話必然是指將非猶太人(外邦人)帶進「這圈」裡。因此,有些人可能以為耶穌在此並非作一個長程的預言而論及在很久之後才發生的事。但這樣的想法並不一定是正確的結論。這種看法並沒有將「這圈」和「一群」分別出來。——可參閱啟示錄7:8,9。
18.耶穌能夠作長程的預言嗎?地上萬族得福必須等待什麼事先成就?
18 耶穌具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因此能夠作出他那關於綿羊和山羊的比喻,雖然這個比喻要等到一千九百年後才實現。他是應許的『亞伯拉罕後裔』的基本成員,因此他對於拯救地上的萬國萬族,使他們藉著後裔永遠得福一事深感關注。萬民的得福必須等待基督手下144,000個分子共同形成的集體『亞伯拉罕後裔』先告完成。正如歷史事實表明,這件事需要十九個世紀的時間才能完成。誠然,得福的人會是萬國萬族中與綿羊相若的人,但他們會是基督手下『另外的羊』,因為他們並不屬於承受亞伯拉罕應許的人所構成的「這圈」。因此他們無法成為屬靈的以色列人;反之,相對地說來,他們是外邦人。
19.鑑於啟示錄第七章在上文所說的話,啟示錄7:9-17所描述的大群人是由誰構成的?
19 與此一致的一件事實是,正如啟示錄7:1-8所描述,使徒約翰在看見屬靈的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受印之後,接著在異象中看見數目沒有限定的「大群人」。這些人並非屬靈的以色列人,因此他們屬於『另外的羊』階級。約翰看見他們站在上帝的寶座前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也歸與羔羊。」聖經透露這些人會得以渡過「大災難」,並且在耶和華上帝的聖殿中晝夜對他作神聖的服務。「好牧人」對這些『另外的羊』也予以仁愛的照顧,因為我們讀到:「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啟示錄7:9-17。
20.關於「大群人」的異象在何時及何處開始獲得應驗?這由當時的什麼事表明出來?
20 與啟示錄第七章所論及的事發生的先後次序一致地,在1935年春天,亦即『事物制度的末期』在1914年開始之後20年,關於在啟示錄的異象中出現的「大群人」,有一項解釋提出來。這件事發生於1935年五月三十一日在美國首都舉行的一個大會中。當時守望台聖經書社的社長盧述福作了一個題名為「大群人」的演講,解釋這群人怎樣不是一個次要的屬天階級而是一個屬地的階級;他們是「好牧人」手下的『另外的羊』。這些資料後來在《守望台》雜誌中發表。當時「好牧人」的確開始將他手下的『另外的羊』領來;他們開始聽見他的聲音和跟從他,因為在獲悉啟示錄7:9-15的解釋之後,次日有840個人以水浸禮象徵他們通過基督將自己呈獻給上帝。這些人當中大部份均自認屬於基督『另外的羊』的「大群人」階級。
21.(甲)因此,除了「小群」之外,「好牧人」也為誰捨命?(乙)這個牧人怎樣得回他的生命?這將誰的愛表露無遺?
21 「好牧人」也為這些『另外的羊』「捨命」,雖然這些人並不屬於承受亞伯拉罕之約的人所屬於的「羊圈」中。身為亞伯拉罕「後裔」階級成員之一的使徒約翰寫道:「他[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約翰一書2:1,2)天父耶和華上帝由於他的兒子如此行而深愛他。「好牧人」耶穌深深體會到這件事,因此他在一些恨他的猶太人面前說:「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得]回來。」(約翰福音10:17)天父在「好牧人」死後第三日將他從死裡復活,藉此將他對這位自我犧牲的「好牧人」所懷的愛心表露無遺。這樣,上帝的兒子遂得回他的「命」,但他所得的乃是屬天的生命。
22.直至耶穌說出約翰福音10:18所載的話的時候,為什麼雖然人企圖害死他,卻沒有人將耶穌屬人的生命從他奪去?
22 直至耶穌談及『另外的羊』之時,人們一直試圖將這位「好牧人」殺死。但他從來沒有做過任何使他配在人手中死去的事。由於這緣故,他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得]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約翰福音10:18。
23.耶穌在什麼時候主動地捨棄他那屬人的生命?為什麼?
23 數月之後,他提出證明這句話的證據。在耶穌於客西馬尼園被人出賣的晚上,當他的門徒彼得試圖用刀保護他時,耶穌說:「你以為我不能求我的父,他就馬上給我派十二營以上的天使下來麼?如果這樣,經上預言這事必須發生,怎能應驗呢?」(馬太福音26:53,54,《新譯》)耶穌讓使徒從他身旁逃去之後,他主動地將自己交在那些前來逮捕他和試圖將他處死的群眾手中。耶穌這樣行並非將他的生命棄若敝屣。
24.關於耶穌的生命,他從天父獲得什麼權柄?雖然人試圖阻止耶穌行使這項權柄,他們所作的最後努力卻怎樣歸於失敗?
24 耶穌從天父獲得權柄去採取這條途徑,但他可以自由決定是否如此行。他是否有權再次藉復活得回他的生命有賴於他是否自願犧牲生命。因為他的確犧牲生命而死去,他的天父賜給他權柄再次從能夠將他自死裡復活的那一位得回他的生命。天上和地上沒有任何勢力可以制止耶穌憑著這項權柄再次得回他的「命」。因此,雖然在耶穌死於柱上及被埋葬之後,總督將遮蓋墓門的大石用印封上,並且派兵駐守墳墓以防止門徒將耶穌的屍體竊去,這些行動卻無法阻止耶穌在第三日行使上帝賜給他的這項權柄。——馬太福音27:62至28:15。
25.既然耶穌並沒有由於忤逆上帝而失去他屬人的生命,他怎樣能夠將其用來造福人類?
25 耶穌其實奉他天父的命令行這一切事。因此在他死後第三日,耶和華上帝發出命令將他那順服的愛子從死裡復活過來,使他再次獲得生命而在靈界與他的天父同處。既然耶穌並沒有因為忤逆上帝而失去他屬人的生命,他也獲得享有完美屬人生命之權;他可以將此在上帝天上的聖殿中獻給耶和華而為全人類的罪作挽回祭。
26.(甲)這為地上萬族打開機會使他們能夠怎樣行?(乙)屬於耶穌手下『另外的羊』階級的「大群人」特別從什麼時候開始得福?
26 這樣,世上萬國萬族的人藉著『亞伯拉罕後裔』的主要成員得福的途徑便向所有人打開了。(創世記12:1-3;22:15-18)好牧人手下「大群」『另外的羊』藉著耶穌基督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上帝,並且以水浸禮象徵這項獻身時,他們便開始藉著亞伯拉罕的後裔而「得福」。他們與亞伯拉罕的後裔的受膏餘民一同聽從好牧人的聲音而跟從他。他們特別在1935年於華盛頓舉行的大會中開始如此行。自那時以來,受膏的餘民歡迎所有『另外的羊』,並且正如耶穌所預言,他們在「一個牧人」之下成為「一群」。
27.除了渡過「大災難」的「大群人」之外,誰也會成為好牧人手下的『另外的羊』?在什麼時候?
27 在「一個牧人」,業已登基的耶穌基督,的千年統治期間,人類所有被贖的死者均會從死亡的沉睡中復活而有機會成為好牧人手下『另外的羊』;他們會藉此而「得福」。這些人會包括「羊圈」(代表亞伯拉罕之約的安排)以前的『看門者』施洗約翰在內。(約翰福音10:1-3)耶穌會帶領順服的人到「生命水的泉源」。渡過將臨「大災難」的「大群人」會造福億萬復活的死者,使這些人也可以得喝生命水的泉源。(啟示錄7:9-17)屆時所有與綿羊相若的人都能夠與「大群人」一同說:「救恩是從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和羔羊來的!」——啟示錄7:10,《新譯》;20:11-14。
[第25頁的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耶和華為他的「羊」所作的安排
(1)「好牧人」:為「羊」捨命的耶穌基督
(2)『看門者』:將「牧人」介紹給「羊」的施洗約翰
(3)「羊圈」:王國之圈——亞伯拉罕之約的
(4)安排圈裡的「羊」:來自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小群」
(5)「羊的門」:耶穌
(6)「陌生人」、「盜賊」、「雇工」:變節的背教者和假牧人
(7)『另外的羊』:承受王國屬地領域的「大群人」和其他的人
(也可參閱英文《守望台》1946年五月十五日刊,147-1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