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門經與聖經的比較
在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的教友看來,《《摩門經》》是上帝說的話而是與聖經完全和諧一致的。楊格(Brigham Young)在1862年七月十三日的《論文報》(Journal of Discourses)上簡括地將這個意見表達出來說:「《《摩門經》》與聖經絕無矛盾之處,其中有很多地方與聖經相似;總括來說它是聖經的一個有力見證。」既然對《《摩門經》》具有如此堅強的信心,摩門教的教友當不會反對別人把這本經典與聖經作一比較。他們之公開聲稱他們相信這本書的真確性其實便等於邀請別人作一項比較。首先讓我們將這兩本書的背境作一個簡短的比較。
聖經是在超過一千六百年的長時期中寫成的,其中有很多歷史記載均已為不同時期的考古學家的發掘或世俗的歷史家所證實。聖經有數以千計的原文古抄本存留到今日可供語言學家研究。
據摩門教的人士聲稱,《摩門經》所包括的時期為紀元前600年至公元後421年。約瑟·史密夫(Joseph Smith)宣稱有一位天使指引他將一些金版發掘出來並將其譯成英文。他說這些金版並不能供人查閱,因為天使命令約瑟·史密夫除了他所指定的幾個人之外;其他的人都不能觀看。據說當翻譯工作完畢之後天使便將這些金版取去了。
關於《摩門經》我們並不能像聖經一樣找到大量的考古學或歷史證據來證明其中記載的真確性。聖經的產生和寫成並不像《摩門經》那麼充滿神祕。天使並沒有取回上帝在其上寫下十誡的石版,也沒有禁止摩西把它給人看。聖經其餘的寫作也一樣。它們不但公開地陳列出來給人看,而且被人製成抄本傳布到各地。
至高的主宰
假如《摩門經》是上帝的啟示,它的教訓便應該與聖經和諧一致。讓我們看看關於上帝它怎樣說。摩西亞書(Mosiah)三章五節說:「看啊!時候將到,全能之主會掌權統治;他是從永恆至永恆的,他會從天降在人子之間,居於泥造的殿中,並在世人當中施行大奇跡。」在這裡我們看到基督教國各教會所普遍接受的三位一體理論,但約瑟·史密夫卻認為這些教會都是錯誤的。
讓我們再考慮其他幾個例證,看看《摩門經》怎樣斷言上帝與耶穌是同一位上帝。亞瑪書(Aima)11章38,39節說:「西隆再對他說:神子是否即永在之父?亞繆力對他說:是的,他便是天地的永在之父。」摩門書(Mormon)7章7節則提及將讚美「歸於父,子和聖靈,即一位上帝,其幸福永無窮盡。」《摩門經》在尼非三書(3 Nephi)11章14節說耶穌曾自稱「我是以色列的上帝,全地的神,為世人的罪而被殺。」
聖經沒有在任何一處說過這種含有三位一體意味的話。在這方面《摩門經》是與聖經衝突的,聖經絕沒有說父和子是同一位上帝,反之它表明子是上帝所造之物的第一個,他甚至在升天之後亦臣服於上帝之下。哥林多前書15:28清楚地指出,「萬物既服了他,那時,子也要自己服那叫萬物服他的,叫上帝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
耶穌不但沒有自稱為上帝,反而指出他對天父的倚賴和順服,說:「我憑著自己不能作什麼,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我的審判也是公平的,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約翰福音5:30。
希伯來聖經常用「以魯謙」(Elohim神),一字來稱呼這偉大的生命之源。這個字雖是複數形式,這件事本身並不能證明三位一體的理論,因為這個字不僅被用來稱呼唯一的真神,同時亦可以用來稱呼異教的神祇,如士師記16章23,24節所說的大袞神便是一例。當用來指父上帝,即聖經指明名為耶和華的神時,聖經常在「以魯謙。」一字之前加上一個定冠詞HA。這字之所以用眾數形式並非暗示一神之中包含數位,反之乃是以複數表示其莊嚴或偉大,正如在英文中,國王總是自稱為「朕等」一般。
耶穌基督
《摩門經》中有一部分據稱是在耶穌出生之前寫成的,但這幾本書卻屢次提及耶穌,其贖罪祭,復活,受浸,為聖靈所膏,人藉基督得救,人必須對他具有信心等。不斷地提及這些事證明這些書是在耶穌被殺及復活之後寫成的。關於耶穌《摩門經》顯然將時代的先後倒置了。它是與聖經不符的,因為聖經把關於耶穌生平的事跡記載於基督出生之後而不是在其出生之前即已寫好。
《摩門經》既把事情發生的時代先後倒置,因此在敘述時誤用過去式而非未來式的動詞常可見到。例如在尼非二書(2 Nephi)31:6,8論及耶穌基督說:「現在,親愛的弟兄們,我問你們當上帝的羔羊在水中受浸時如何成全(did fulfill,英文用過去式動詞)諸般的義?他既受了浸禮,聖靈便如鴿子降在他身上。」但這些經文卻據稱是在公元前559至545年間寫成的。同樣地,尼非二書33:6節說「我從基督獲得榮耀,因他已救贖我的生命脫離陰間。」假如這本書是遠在基督犧牲之前寫成的,作者又怎可以說基督已救贖了人類呢?
在耶穌誕生於伯利恆之前124年,《摩門經》已經記載當時的人呼求說:「憐憫我們,將基督贖罪的寶血施於我們身上使我們的罪過得赦免,我們的心得潔淨;因我們信賴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他創造了天地萬物;他將降臨於人子之中。」(摩西亞書4:2)遠在耶穌的,血尚未流出之前,當上帝的百姓仍需藉牛羊的血除罪的時候,人又怎能懇求上帝用基督贖罪的血使他們的罪獲得赦免呢?
為什麼聖經中的希伯來文聖經並沒有像《摩門經》一樣提到耶穌所獻的贖罪祭和復活呢?上帝是否把這件重要的事實只向北美洲的居民顯示而忽略了他所鍾愛的希伯來先知呢?摩西亞書3:13節說:「上帝差遣他的聖先知到萬民中間,要向萬國、萬族、萬民傳揚這些事;凡信基督的人皆可來,接受贖罪的恩典。」若是如此,為什麼在摩西亞書於紀元前124年寫成之前的其他先知並沒有提及這些事呢?
假如說今日的聖經由於抄寫者的錯誤以致在希伯來文聖經中把耶穌基督的名字及所獻的贖價遺漏了,那簡直是無法置信的。希伯來文聖經若曾談及這些事,無疑希臘文聖經的作者必定會提及。今日我們所用的聖經已藉著與原文的古抄本比較而成為非常純淨,它們與使徒時代的聖經根本很少差異。令人懷疑的其實不是聖經的真確性而是《摩門經》的正實性。
雖然「聖經」這個字的希臘文Biblia在基督之後才被人開始用來稱呼聖經,據說寫成於基督降生之前500年的《摩門經》卻已採用這個名稱了。在尼非二書29章3,10節說:「外邦人要說:聖經!一本聖經!我們已有一本聖經,因此不能再有其他的聖經了。但是不要因為你有聖經就以為這包括我所有的話。」「聖經」這個名詞的希臘文Biblia一字意即「叢書」或「小冊子」(複數),所指的乃是上帝所感示的寫作的總集,並且是已經被釘裝成書本形式的。假如尼非二書是在基督降生之前數百年即已寫成的話,那麼當時根本就尚未有這樣的一本聖經總集存在。這是《摩門經》的另一個矛盾之處。
引用聖經的經文及辭句
《摩門經》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點是它時常引用聖經的經文或採用酷似聖經《英王雅各譯本》的辭句。這部譯本是在約瑟·史密夫的時代最流行的譯本。聖經原本是用希伯來文,亞拉美文和希臘文寫成的,直至公元後十六世紀才被人分為章節。但在《摩門經》所直接引用的經文中,章節的劃分是和《英王雅各譯本》一樣的。除了有時加多幾個字之外,它所引證的經文的辭句通常與《英王雅各譯本》完全相同。例如尼非一書20,21章和以賽亞書48,49章完全一樣;尼非二書7,8章跟以賽亞書50至52章2節相同,尼非二書12章至24章與以賽亞書2至14章一樣;尼非二書27:25-35和以賽亞書29:13-24一樣;摩西亞書14章和以賽亞書53章一樣;尼非三書24章和瑪拉基書3章一樣;尼非三書25章跟瑪拉基書4章一樣,而摩隆尼書(Moroni)10:9-17則在基本上與哥林多前書12:8-11節相同。這裡只不過是《摩門經》從《英王雅各譯本》所作的許多從聖經直接引證的一小部分而已。
很有趣的一點是,《摩門經》中常有些據稱生活在基督之前數百年的人物運用一些在基督之後寫成的《希臘文聖經》所含的辭句。例如保羅在希伯來書13:8所說的話至少被用了五次,他說:「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至永遠是一樣的。」在《摩門經》中這句話首次出現於尼非一書10:18,雖然這本書據稱是在使徒保羅之前六百多年寫成的。它說:「他昨日今日一直至永遠是一樣的。」跟著這句話也出現於尼非二書27:23,亞瑪書31:17,摩門書9:9和摩隆尼書10:19。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53所說關於基督受膏的門徒底復活的話也在《摩門經》中的好幾個地方出現。保羅說:「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請留意摩西亞書16:10和保羅這句著名的話多麼相似:「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與此大同小異的辭句也出現在亞瑪書40:2和41:4,而這兩本書據稱都是在耶穌之前寫成的。
希伯來書3:8,11引證詩篇95:8,11說:「[你們]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他發怒試探他的時候一樣,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請看看據說寫於公元前82年的亞瑪書12:35跟這句話如何相似:「誰硬著心而犯罪,看啊,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同一章的36,37節將這段話複述了一次。同一章的27節採用了保羅在寫給希伯來人的信中所說的另一句話:「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這句話載於希伯來書9章27節。
有時《摩門經》中的一節經文包含來自聖經中幾個地方的辭句。例如亞瑪書34:36說:「我知道,因為主說他並不住在人手所造的不潔的廟宇,反之他住在義人的心中;他又說義人會在他的國裡坐席而不再離去;他們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上帝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裡這句話原本是司提反在使徒行傳7:48說的。耶穌說義人會在上帝的國裡坐席的話記載在路加福音13章29節。將衣裳洗白一事則與啟示錄7章14節相同。另一例子是《摩門經》9:9:「我們豈不是讀過上帝在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都是一樣的,而且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嗎?」這些辭句是來自希伯來書13章8節及雅各書1章17節的。雖然據稱摩門在基督之前四百年在北美洲說過這段話,但這些辭句的來源卻是顯而易見的。
《摩門經》說基督在復活及升天之後曾向北美洲的人以肉身顯現過。但他向這班人所說的話其實大部分都是直接引自《英王雅各譯本》他在巴勒斯坦對人所說的話。例如尼非三書12:3-18,21-28,31-45,簡直和馬太福音5:3-18,21-28,31-45差不多完全一樣。同樣地,你若把尼非三書13章跟馬太福音6章;尼非三書14章和馬太福音7章比較一下便可以看出它們是相同的。耶穌若真的對北美洲的人說過這些話而由不同的作者以不同的文字記載下來的話,這種完全的雷同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在整本《摩門經》中,從據說寫成於耶穌出生之前600年以至在他出生之後400年寫成的記載,我們可以找到大量記在聖經中的耶穌的話。例如耶穌在約翰福音10:9,14,16論及他的羊的話可以在尼非一書22:25見到,但這本書卻據說是在基督出生之前588年寫成的。亞瑪書31:37引用耶穌在路加福音12:22所說的話,雖然這本書據稱是在耶穌出生之前74年寫成的。耶穌在馬太福音16:19對彼得說:「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我們可以在希利門書(Helaman)10:7見到同一段話:「看啊!我把權柄賜給你,凡你在地上關禁的,在天上也要關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這些話據說是耶穌生前23年寫的。值得一提的另一點是,彼得在使徒行傳3:22-25論及耶穌的話,除了些少更改之外,全部記在尼非三書20:23-25。據摩門教說這些話是耶穌在公元34年對北美洲的人說的。但它們要聖經《英王雅各譯本》的酷似表明了這些話的來源。
由於大量引用聖經的《英王雅各譯本》,《摩門經》將這部譯本在馬太福音6:13的杜撰經文也包括在內,這節經文的後半部「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這句話已被人公認是後人所附加的。可是尼非三書13章13節卻含有這節經文。同樣地,馬可福音16:17,18的杜撰經文也出現於摩門書9:24。
在將《摩門經》與聖經作過一項比較之後,我們獲得了一個必然的結論:它與聖經並不相符,其中的道理亦與聖經衝突。它之所以能如楊格所說「其中有很多說話與聖經相同」乃是因為它大量借用聖經的辭句的緣故。再者,它之所以聽起來和流行的《英王雅各譯本》頗為相似也是由於它採用該譯本的古典英文的緣故。
和記錄詳盡的摩西五經,美妙絕倫的詩篇,充滿智慧的箴言,及富於造就性和教導性的保羅書信比較起來,《摩門經》只不過是一本內容貧乏,毫無靈感而冗長到令人生厭的偽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