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怨懟的精神
「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腓立比書2:14。
1,2.今日有什麼情形在普世存在?有許多人的反應如何?
今日我們正生活在「危險的日子。」在國際、國家和個人方面每日都有各種難題發生,而且時常看來好像無法克服一般。我們目擊到血腥的戰爭、饑荒、致命的流行性疾病、少年和成人的犯罪以及可悲的貧窮。正如聖經的執筆者保羅所預言一般,世人變成「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上帝。」——提摩太後書3:1-4。
2 對這種情形的反應因人而異。有許多見到現今這種罪惡情形的人將其歸咎於上帝。他們覺得他未能採取迅速的行動去補救目前的情形,因此他們遂大發怨言而在實際上說:「主要降臨的應許在那裡呢?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彼得後書3:4)耶穌同父異母的弟弟猶大說:「這些人是私下議論,常發怨言的。」——猶大書16。
3.心地良善的人對世界的情形懷著怎樣的想法?這為他們帶來了什麼有利的結果?
3 可是,心地忠實善良的人卻會和耶利米先知懷著同樣的想法,正如他在耶利米哀歌3:38,39說:「禍福不都出於至高者的口麼?活人因自己的罪受罰為何發怨言呢?」不錯,這些人正因為見到他們四周發生的可憎之事而「嘆息哀哭,」但他們絕沒有歸咎於上帝,反之他們謙卑地像耶利米一樣說:「我們當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再歸向耶和華。我們犯罪背逆。」(以西結書9:4;耶利米哀歌3:40,42)他們懇求耶和華拯救他們;由於他豐盛的慈愛,他聽了他們的呼求而將他們從現今這個邪惡的實物制度拯救出來,並且將他們帶到一個屬靈的「可安歇的水邊,」使他們得以和他的基督徒見證人聚合起來。——詩篇23:2。
4.試舉出幾個原因說明為什麼今日耶和華見證人是一群滿足的人。
4 這些真正的基督徒有最好的理由感覺快樂和滿足。雖然他們生活在199個不同的國家地區中,說著許多種不同的語言和來自不同的背境,他們卻能夠在幾十萬人當中保持和平團結!他們和他們的上帝享有一種親密、寶貴的關係,而且清楚地了解他的旨意。這種了解使他們得以免除一般仍然屬於現今這個邪惡制度的人所遭受的許多痛苦和煩惱;他們可以充滿樂觀地希望在很近的將來便有一個公益的新事物規制來臨。他們很快樂地將這種歡心表現出來,用很多時間鼓勵別人,上門探訪他們,安慰哀傷頹廢的人而促請他們「與上帝和好。」——哥林多後書5:20。
5.(甲)鑒於上帝的百姓所享有的屬靈繁榮,有些什麼問題發生?答案舉出三個什麼理由?(乙)若想免除怨懟的精神,什麼是必須的?
5 既然耶和華的百姓在靈性上有這樣快樂的一種情形存在於他們當中,為什麼使徒保羅須要對腓立比地方的早期基督徒寫道:「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呢?為什麼《守望台》須要討論這個問題而向讀者提出忠告呢?這樣行之所以必要是因為這些基督徒雖已在靈性上獲得自由,卻仍然是不完美的;他們仍然受到亞當所遺傳的肉體軟弱傾向的影響。他們並且仍然生活在現今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裡;他們若不小心便可能受到「世界的精神」所影響,而這種精神也包括怨懟的精神在內。除此之外,每年均有數以萬計的新人開始與耶和華見證人聯絡,他們僅在不久之前才撇下許多在這個邪惡的世界裡常見的惡習。這些人需要付出相當的時間和努力,並得到耶和華的幫助和指引,才能夠完全免除怨懟的精神。一旦免除了這種精神之後,每個個別的基督徒都必須不斷奮鬥以免重倒覆輒,正如聖經的訓示表明:「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腓立比書2:14;哥林多前書2:12。
原因和影響
6.我們需要知道些什麼事以幫助我們免除怨懟的精神?
6 我們若想免除怨懟的精神而將其從基督徒的小組裡消滅,我們就必須能夠看出它在日常生活上及在我們弟兄的交往方面所表現的各種形式。我們也應該知道行成怨懟精神的各種因素和它所具有的破壞影響。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時發怨言的人甚至不察覺自己正在這樣行,或者未能充分體會到它的有害結果。
7.「發怨言」一詞的定義如何?他可能以什麼方式表達出來?
7 有一本字典a將「發怨言」一詞的定義列為「發言表示悲傷、痛苦、不滿、非難、遺憾等;歎息;發牢騷。」由此可見怨懟是內心感覺不滿、惱怒或痛苦的一項表示。一個人將自己的苦惱表達出來通常是藉著利用舌頭,雖然有時一個表示憎惡的姿勢或一副不高興的面孔也可以將你的感情傳達給別人。行動時常比言詞更為有利,因此人們會很快察覺到一種不高興的精神,即使實際你一句怨言也沒有發過。
8.(甲)關於控制舌頭的困難,雅各怎樣說?(乙)發怨言的人不能怎樣運用雅各的這段話?一個無意的犯過者怎樣可以從這段話獲得安慰?
8 在亞當的後代當中沒有一個人從未用舌頭犯過罪。為了這緣故,耶穌的門徒雅各在雅各書3:2,8-10說:「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上帝形像被造的人。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可是,沒有人可以抓住這段話作為具有怨懟精神的藉口,因為雅各接著說:「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誠然,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時犯罪,可是習以為常地以我們的舌頭犯罪,以致實際成為一個具有怨懟精神的發怨言者,那就與真正的基督教不符了。在另一方面,我們若努力克服自己在這方面的肉體傾向,但卻有時無意犯了罪,我們便可以從雅各的話獲得安慰。
9.正如耶穌在馬太福音12:34的話表明,什麼甚至比控制舌頭更重要?為什麼?
9 耶穌曾宣布一項無可反駁的事實,說:「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馬太福音12:34)由此看來,控制舌頭和防止它發怨言固然重要,但控制引使人發怨言的思想卻更為重要。舌頭只是將人腦中和心裡的思想用語言表達出來而已。怎樣的思想能夠引使人發怨言呢?
10,11.(甲)試舉出使人發怨言的幾個可能原因?(乙)形成一種怨懟態度的基本原因其實是什麼?
10 驕傲可能是使人發怨言的一個原因。一個人可能自視過高而想自我標榜和提高自己在弟兄眼中的地位,於是他便開始挑剔別人的過失。這樣他想使別人注意他沒有這些缺點,或至少在程度上不致如此嚴重。令一個人也許因為他的弟兄在了解力方面沒有他那么敏捷而感覺不耐,或對於他認為是他們的弱點的地方感覺不悅。另有些遭受某種特殊艱辛的人則可能將自己的情況與小組裡的其他弟兄比較而感覺自憐,於是遂為此而發怨言。想提高工作效率也可能使有些人發怨言,也許他們覺得自己能夠比組織所任命的人將工作做得更好。
11 可是僅在我們將弟兄們發怨言的許多可能原因中的幾個分析一下之後,有一件事實很清楚地呈現出來:在所有的事例中他都是由於太注意自己,太重視自己的感情和地位所致。所以他其實是自私的一種表現,而自私正好是與愛背道而馳的。
12.淪為撒旦的生物怎樣形成一種怨懟的精神?結果如何?
12 在這方面我們最好回想一下淪為魔鬼撒旦的生物是怎會對他在起初所持有的監督高位發生不滿的。聖經將原因透露出來,因為他對那與魔鬼表現同一精神的推羅王說:「你因美麗心中高傲,又因榮光敗壞智慧。」(以西結書28:17)他目空一切地妄想成為宇宙的統治者,這個慾望結果使他反叛主宰耶和華。他開始自視太高而形成了一種怨懟的精神,這種精神很快便以行動表現出來,結果為人類帶來了莫大的悲哀和苦惱。
13.試說明發怨言對於(甲)怨言所指責的人,(乙)聽見怨言的人,(丙)一個較弱或較新的弟兄,(丁)在批評組織時,所發生的影響。
13 雖然並非所有的怨言都會造成這麼不幸的後果,可是甚至最小的不滿表示亦會帶來有害的結果。如果怨言所指責的是一位弟兄和姐妹,這便會使他(她)的名譽在聽者的眼中遭受打擊。這時別人的注意引到一些軟弱的事上,因此所產生的影響是不利和令人灰心的。怨言若是說給一個軟弱或新的弟兄聽,這可能使他感覺如此心灰意冷以致他的信心和他對弟兄的信任都大受打擊。埋怨的對象若是上帝的組織或他所任命的代表,則甚至會有更不利的影響,因為這會破壞別人對組織的安排所懷具的信心,連帶使他們對耶和華的信心大受打擊。
14.發怨言的舌頭對整個小組有什麼影響?以箴言21:19為例說明你的答案。
14 即使一個人由於靈性成熟而將所聽見的怨言不置於懷,因此不致跌倒或在靈性上受到嚴重的影響,與一個喜歡發怨言的人共處仍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發怨言所產生的影響有如將沙放進一副上足滑油的機器裡一般。它會破壞小組的喜樂。這有如一團烏雲突然在水平線上出現一般。他對弟兄的影響與一個好爭吵的妻子對丈夫的影響一樣,正如箴言21:19說:「寧可住在廣野,不與爭吵使氣的婦人同住。」
15.發怨言的人自己怎樣受到影響?
15 除了對聽者有一種令人沮喪的影響之外,怨言對發牢騷的人本身也有不利的影響。他會感覺不滿、不樂,時常在發了怨言之後更感覺良心不安。古代的智者在上帝感示之下的確說得不錯:「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箴言21:23。
「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16.保羅表明我們應當尋求誰的幫助以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我們的思想應該集中在什麼之上?
16 既然怨懟是發自心和腦的,我們必須適當地控制我們的思想以及將其指引到具有造就性和鼓勵性的事上。使徒保羅表明我們必須尋求耶和華的幫助才能如此行,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不錯,你在這方面若有弱點,要毫不遲疑地懇求耶和華幫助你克服它。這種懇切的祈求必定會蒙他垂聽,於是他便會賜給你內心的安寧和滿足以代替你以前那種怨懟不滿的精神。可是保羅接著指出懇求的人必須作一種與他的禱告一致的努力,說:「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4:6-8。
17.(甲)為什麼我們須要不斷奮鬥才能實行保羅在腓立比書4:8所說的話?(乙)當我們開始對我們弟兄的過失感覺惱怒不悅時,我們應該怎樣行?
17 因此保羅強調我們不但必須控制我們的舌頭,同時也必須控制自己的思想而將其集中在我們弟兄的美好善良和可愛的事上。我們墮落的肉體傾向總是先看別人的弱點;這往往使我們忽視了他所具有的許多美好、可愛和可讚的品質。再者,既然在我們任何一個人身上找出弱點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怨懟的神精自然不難找到使其繼續燃燒的燃料。這便是為什麼我們必須不斷努力控制自己的思想的緣故。當我們留意到一些使我們感覺嫉妒或不悅的事時,我們應該將其立刻排諸腦外,並開始想及一些美好的品質。在起初這樣行並不容易,但憑著耶和華的幫助和你自己的努力,你會能夠和你的弟兄形成一種更密切的關係,而且更深刻地體會到他們對耶和華的忠誠。當然,你自己也會快樂得多而更受人歡迎。
18.(甲)據保羅對哥林多人和羅馬人所說的話指出,發怨言的人犯了什麼錯誤?(乙)因此誰會較易於克服怨懟的態度?
18 發怨言的人所著重的是肉體和肉體的弱點,因此在這方面,他行事好像一個靈性上的嬰兒一般。他沒有留意到弟兄所表現的忠誠和仁愛,反而只看見墮落有罪的肉體。哥林多的小組便犯過這樣的錯誤,因此保羅對他們寫道:「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裡為嬰孩的。……在你們中間有嫉妒分爭,這豈不是屬乎肉體,照著世人的樣子行嗎?」(哥林多前書3:1,3)在羅馬書8:5他解釋其理由說:「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所以你會發現一個人若藉著經常研究聖經、參加聚會、禱告和積極從事耶和華的工作而充滿上帝的聖靈,他會比一個不經常從事這些屬靈活動的人遠較易於克服發怨言的傾向。
個人的怨懟
19.怨言可以分為哪兩大類?
19 在分析怨懟這個問題時,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大類:(1)對個人的怨懟和(2)性質較嚴重而牽涉到耶和華的組織或旨意的怨懟。我們會首先討論個人性質的怨對,然後下一篇《守望台》文章會討論第二種怨懟。
20.個人性質的怨對絕大多數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他們通常是預謀的嗎?
20 個人性質的怨懟大部份是由細微的誤解和個性的衝突造成的。一個寡言和性格孤獨的姐妹可能對另一個遠較坦率的姐妹感覺不悅,而且可能將她的不悅告訴別人。個人的習慣、風俗和行動可能被有些人所接納,但卻使另一些人感覺非常不高興而有時表示不滿。以大部分而論,這些怨言都不是預謀的,反之他們是被一些可惱的瑣事臨時激發的。這樣行的人時常輕率地發言,而且常常在事後感覺懊悔。我們可以想什麼辦法去免除這種怨懟呢?
21.特別是鑑於耶穌在馬太福音6:14,15所說的話,我們對於弟兄們的細微過失應該懷有怎樣的看法?
21 首先,我們必須看清楚這些怨懟的真相:他們是瑣屑、無關重要、許多時甚至是幼稚的。其實你並沒有發怨言的真正理由,只不過某個弟兄或姐妹做事沒有按照你認為應當的方式去做而已。我們認真地想想耶和華怎樣看這些「弱點」無疑會對我們有所幫助;我們會意識到他很樂意寬恕和赦免這些弱點。耶和華豈不是不計較你的許多過失而寬大地赦免你嗎?你豈不是原諒你自己的短處而屢次懇求耶和華寬恕,也許都是為了同一的弱點而求嗎?正如耶穌在馬太福音6:14,15指出,獲得耶和華寬恕的一個必要條件便是我們自己先寬恕別人:「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22.試說明因別人的微小過失而發怨言其實是缺乏愛心的表現。
22 所以,我們若因為弟兄這些微小的過失而對他們存有芥蒂,並且將這些過失向別人指出而誇大他們,我們便實在是缺乏愛心和寬恕了。這無疑不是效法我們的天父上帝。在描述愛這種品質時上帝的道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哥林多前書13:4,5;彼得前書4:8,9)有鑑於此,我們自然不難了解為什麼聖經吩咐我們要「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弗所書4:2。
23.我們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微小的不滿?
23 所以我們若要「不計算人的惡,」我們便有基督徒的義務要忘記這些微小的不滿而將其完全排出腦外。不要讓他們發展到不合理的程度,反之要在他們尚未有機會生根發芽之前便將其鏟除。要消滅怨懟的精神,這樣你便可以為自己和別人免去很多的苦惱。
24.耶穌說我們應該怎樣處理較嚴重的個人糾紛?
24 可是,有時一個弟兄或姐妹可能真正有不滿別人的理由。不論有意地抑或無意地,一個弟兄可能做了一件在某方面傷害了你的事;由於這件事的性質,你發現無法將其忘懷。你可能發現它使你深感苦惱,甚至使你對耶和華的事奉也受到影響。就是為了應付這一類的情形,耶穌在馬太福音18:15給予我們明智的忠告:「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25.(甲)對弟兄感覺十分不滿的人絕不應該怎樣?為什麼?(乙)試說明為什麼聽從馬太福音18:15的訓示是非常明智的。
25 即使你真正有不滿的理由,你亦絕不應該向別人訴苦,指責你弟兄的行動以致將爭端在小組裡散播出去。這非但不會促進和睦,反而會使整個小組都受到困擾,甚至在弟兄們中間形成分裂。這無疑不會對得罪了你的弟兄有什麼幫助,而且他亦必定從別人間接聽到你所發的怨言。發怨言非但不會使人重歸於好,反而會使事態更惡化,正如箴言所指出一般:「屢次挑錯的,離開密友。」(箴言17:9)怨懟的態度絕不能對任何人有所幫助,正當的方法是在私下去見這位弟兄,心平氣和地將問題與他討論一下。你可能發現他甚至不察覺到他得罪了你,若是這樣的話,你可以想像他會多麼高興你直接與他商量而非在小組裡到處向人訴苦。
26,27.(甲)當弟兄懇求寬恕時,被冒犯的人有什麼義務?達到什麼程度?(乙)試說明保羅在歌羅西書3:12-14所作的訓示在一切個人糾紛中均對我們有所幫助。
26 當你的弟兄謙卑地懇求你原諒時,你有義務接受他的道歉而寬恕他,正如你的天父寬恕了你一般。愛是一項永遠無法還清的債務。(羅馬書13:8)有一次使徒彼得問耶穌說:「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耶穌回答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馬太福音18:21,22)我們若在對待弟兄方面慷慨地表現友愛、仁慈和寬恕,我們便會獲得很大的歡欣和快樂,並且能夠免除具有破壞和離間作用的怨懟精神。憑著對耶和華懷具深刻的體會,並且對他和我們的弟兄懷有真摯的愛,我們便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生命的「較重要的事物」之上而非許多屬於現今這不完美的事物制度的瑣事之上。——腓立比書1:10,《新世》。
27 在結束這項討論時,讓我們留心聆聽和努力實行保羅在許多年前給予歌羅西人的訓示。我們若這樣行,我們便會獲得很大的幫助而使我們得以免除各種屬於個人性質的怨懟。保羅訓勉說:「所以你們既是上帝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寬饒恕。主[耶和華]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在這一切之外,要有著愛心,[因為愛是完美的團結之鏈]。」——歌羅西書3:12-14。
[腳注]
a 《韋氏新國際詞典》,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