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頭地」會為你帶來快樂嗎?
今日的商業世界和社會具有高度的競爭性。正如有些人所謂,『這是一場老鼠競賽。』一般人都力爭上游,若非為了金錢便是為了權勢。地位為人所渴求。這真的會帶來快樂嗎?
羅倫斯·J·彼得博士與雷門·侯爾在他們合著的《彼得原則》一書中評論說,每個組織均有個金字塔式的結構(尖頂上是首長的職位),每個成員以一般而言均渴望獲得更高的地位。銜頭愈響亮,地位便愈高。然而,該書的兩位作者說,結果是人人終歸攀上他所不能勝任的水平。一個人可能在擔任較輕的職責方面很能幹,但機構卻時常將這樣的人擢升到一個他們無法負擔得來的職位。
該書提出好幾個帶點幽默,但卻非常現實的例證,其中之一是:
「E.丁格在列氏汽車修理行任職時是一名幹勁十足、頭腦靈活的學徒,並且很快便升級為熟練技工。當任此職時他在尋找不易發現的毛病方面顯出異常的本領,並不厭其煩地修理它們。他被升為修理廠的工頭。
「但此時他愛好玩弄機械及凡事要求十全十美的個性卻變成缺點了。無論修理廠忙到什麼樣子,他都會拿起任何他視之為有趣的工作來做。『我們總會將它辦妥的』,他說……。
「他經常干涉他人的事。難得見他坐在辦公桌上。通常他忙於修理拆開的汽車,而本該執行這件工作的人則在旁觀看,其他工人則閒著等待他打發做新的差事。結果廠內工作不時堆積如山,時常弄到一團糟,並且交貨日期永不準時。丁格……以前是個能幹的技工,但現在卻是個不勝任的工頭。」
那些升到他們不能勝任的水平的主管或職員,彼得將他們的情況稱為「最終位置併發症狀」。他們由於力不從心而感到挫折。無論他們意識到原因與否,他們每每患上潰瘍症,血壓高及多種健康上的難題,甚至產生奇異的精神錯亂。他們的上司往往不願將他們降級以致令他們「丟面子」,於是他們遂無限期地留在他們那無法勝任的職位上。這等人在一般不察覺他們力不勝任的人當中享有地位,可是他們感覺快樂嗎?
這種情形並非新事。所羅門王,古代最睿智的君主,觀察過世人的職業與抱負。他作出結論說:「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道書4:4。
對於競爭,所羅門王在箴言一書也有所評論。他說:「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嫉妒[或競爭]是骨中的朽爛。」(箴言14:30)這點足以說明何以潰瘍症及別的身體疾病時常發生在那些明爭暗鬥,不住追求更高地位的人身上。
當然,一個人盡力而為,凡事全心全力地去作——所謂「竭盡所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將事情做得更好而有更大的成就,這樣行並無不妥。然而聖經向我們提供值得致力的目標而非財富或地位。它勸勉說:「無論作什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耶和華]作的,不是給人作的。因你們知道從[耶和華]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歌羅西書3:23,24)真正的賞賜,包括內心的安寧和滿足,比帶來憂慮的地位更勝一籌。
耶穌基督警告人要提防對地位的追求,說:
「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罷。』你就羞羞慚慚的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坐。』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路加福音14:8-10。
追求地位是不智的,追求財富亦然。使徒保羅描述那些以追求財富為一生目標的人的結局。他寫信給同工提摩太說:「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9,10)這些愁苦可能是身體上,精神上或靈性上的,並可以導至很大的苦惱及喪失生活上真正需要的東西。
在另一方面,耶穌並不是說人不應當擁有金錢或享受一些人生美好的物質東西。他絕非苦行者或隱士。他常到人們家中飲食,其中一些是富有的人;人們邀請他吃飯和參加婚宴。他有一件衣服使釘他的兵士認為值得由四人均分,但卻由於是一件無縫的衣服,以致他們不欲將其撕開而糟蹋了,因此遂為之拈鬮以決定歸於誰。(路加福音5:27-29;19:1-6;約翰福音2:1-10;19:23,24)當然,耶穌曾因為享用這等美物而遭人非議。他回答他們說:
「[施洗]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馬太福音11:18,19)耶穌在此事上所保持的平衡態度及他的行為表明他絕沒有追求財富或地位。事實上他的反對者才是追求這些事物的人,並根據他們那腐敗的觀點來論斷他。
因此沒有人應該批評別人擁有金錢或生財有道。此乃別人的私事。他的地位與財富也不應為別人所羨妒。倘若這人並非不忠實,他能支配其財富而非讓財富支配他的話,他便可以感覺知足。這等人會運用自己所有去幫助別人。事實上,使徒保羅勸人不應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反之應當自重及具有人生目標。他說基督徒應當『安靜工作,吃自己的飯』,並且人人都應當「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帖撒羅尼迦後書3:12;以弗所書4:28。
藉著學習及應用聖經的明智原則(這乃是深懂人性的造物主的道)我們可以深感滿足,並且可以避免很多追求財富與地位的人所受到的『刺傷』。——提摩太前書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