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道就是真理」
「擘餅」是什麼意思?
基督教《希臘文聖經》中屢次提及耶穌和他的使徒聚會「擘餅」的記載,因此在基督教國內有些人認為自從耶穌復活升天之後他的使徒們和門徒在相會時便擘餅以紀念主耶穌的死,換言之就是慶祝主的晚餐。持有這種見解的人特別倚賴使徒行傳20:7去支持他們的主張:「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保羅……就與他們講論。」
將這節經文作如此解釋能不能從聖經的其他地方獲得支持呢?不能,至少有三個基本的理由。
第一,無論在什麼時候,當聖經提及主的晚餐這個儀式時總是將擘餅和「喝杯」相提並論的。不但馬太,馬可和路加的記載是如此,保羅直接由主耶穌基督領受的記載也是一樣。(參照馬太福音26:26-28;馬可福音14:22-25;路加福音22:19,20;哥林多前書10:16-21;11:23-26)就這個儀式來說,喝杯和擘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所以它們總是相提並論的。若沒有提及杯我們便可以確知這事與紀念基督的死無關。
第二,聖經的記載並沒有表示耶穌要門徒每週舉行儀式紀念他的死。事實上若每週舉行便會大大削減了這個儀式的嚴肅性和重要性。可以與此相比的一件事是上帝古代的百姓奉命紀念他們在摩西的日子由埃及獲得解放一事。他們奉命每逢多久紀念一次呢?每週一次嗎?絕對不是!上帝命令他們每年在同一的日子,尼散月十四日,即他們獲得解放的那一天,舉行這儀式一次。因此我們可以有充分理由斷定主的晚餐這個代替逾越節的儀式也應該每年舉行一次,特別是鑑於耶穌在逾越節的同一日,即尼散月十四日,首次創立這個儀式,所以更應如此。
第三,主的晚餐的目的並不是志在充飢。使徒保羅曾指責哥林多城的基督徒將主的晚餐視為普通的晚餐:「你們聚會的時候算不得吃主的晚餐。因為吃的時候各人先吃自己的飯,甚至這個飢餓,那個酒醉。你們要吃喝,難道沒有家麼?還是藐視上帝的教會?……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聚會吃的時候,要彼此等待。若有人飢餓,可以在家裡先吃,免得你們聚會自己取罪。」——哥林多前書11:20-22,33,34。
所以,由這個原則看來,我們可以斷定當保羅在特羅亞和當地的基督徒聚會擘餅時,他們只不過是同進餐而不是舉行主的晚餐。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由保羅在救活了由三樓的窗口跌死的猶推古之後所做的事進一步看出。聖經的記載說:「保羅又上去,擘餅吃了,談論許久。」(使徒行傳20:11)主的晚餐包括吃一塊無酵餅和啜一口酒。保羅若只是吃了一塊餅的話,我們自然不能說他領受了主的晚餐。但是他所吃的若是普通的一頓晚餐,則他自己的命令表明這件事與主的晚餐完全無涉。所以我們在聖經的《新世界譯本》中讀到:「保羅於是上去開始進餐,吃罷更談論許久,直到天亮然後才離去。」因此我們不能將任何單純的擘餅或進餐視為主的晚餐。
但是有些人喜歡在擘餅這件事上附以一種屬靈的重要性。什麼重要性呢?他們認為這便是猶大所提及的「愛席」:「這樣的人在你們的愛席上與你們同吃的時候正是[藏在水下的]礁石;只知餵養自己,無所懼怕的牧人;沒有雨的雲彩。」以這種說法來解釋「擘餅」是否合理呢?並不。——猶大書12。
究竟這些愛席是什麼,使徒的記載並沒有清楚解釋;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知的,即它們對於基督教的組織說來並不是一項命令;如果當日真的有這樣特別儀式的話,它早已被終止了。我們有以下的幾個理由可以證明擘餅並不是指這些愛席:
第一,在使徒的時代將進餐稱為擘餅是很自然的,因為當時的人在進餐時所食的其實主要是食餅。再者當日烘餅的方法和今日西方所用的方式不同。當日的餅都是烘成扁平的硬餅,因此不易用刀切開,但卻較易用手擘開。今日西方人士所習見很薄而硬的美爾巴多士(Melba toast)或瑞士稱為士比以斯布洛(Spiisbrod)的裸麥薄餅和它們頗相似。因此,所謂「擘餅」只不過是指進餐和進餐的方法而已。這件事本身並沒有什麼象徵性的意義,但「擘餅」一詞卻表明聖經如何正確地將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來。
聖經的譯者每每喜歡在「擘餅」這個詞上附加一些屬靈的意義,但這個詞的希臘原文卻表明他們是錯誤的。希臘文的kláo一字本身並不含有任何宗教性的意義。聖經曾用它來描述耶穌用幾塊餅和幾條魚餵飽一大群人和保羅在船上進食:「他……拿著餅在眾人面前祝謝了上帝,擘開[kláo]吃。」聖經也用它來描述折下橄欖樹上原有的幾根枝子以讓位給野橄欖的枝子,意即捨棄不信的猶太人而代之以相信的外邦人。——使徒行傳27:35;羅馬書11:20。
使徒行傳2:42,46的記載也支持這一點,它論及第一批信奉基督教的外邦人說:「他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為了避免含糊起見,《新世界譯本》在這裡也採用「進餐」和「進食」一詞以代替「擘餅。」因此由以上所說的一切看來,「擘餅」僅是指進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