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敬虔的惡人執行上帝的判決
「看吧![耶和華]帶著他千千萬萬的聖者來臨,要對一切人行審判,將一切不虔者用不虔的態度所行一切不虔的事定了罪,又將不虔的得罪神的人所說一切頂撞他的剛愎話定了罪。」——猶大書14,15,《新修》。
1,2.許多人不喜歡想到什麼問題?在這方面一個國會議員怎樣論及一個由人設立的法庭?
有許多人不喜歡別人提醒他們有一個宇宙的至高法庭,一個遠高過人類的最高法庭的審判機構,存在。他們不喜歡面對一件無法避免的事實,即無論他們是誰,他們都必須尊重萬物之上的最高法官,全能的上帝耶和華,「審判全地的主。」(創世記18:25)有許多人可能不喜歡想到,如果他們做不敬虔的惡事,這位宇宙的法官會密切地留意,正如聖經所說一般:「你若在一省之中見窮人受欺壓,並奪去公義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詫異,因有一位高過居高位的鑑察,在他們以上還有更高的。」——傳道書5:8。
2 不錯,普通一般人都不想別人提醒他們有一位高過世上一切居高位者的法官在我們所有人之上,無論一個人在這個事物制度的司法或政治界可能具有多麼高的地位。在這方面,1963年十一月十三日紐約《時報》所登載的一位美國議員的談話頗為有趣。在美國,教會和政府是保持分離的;有人曾提議將「上帝乃我所賴」這句話刻在法官席之上,但這個提議被該法庭的大法官所拒絕。在這個俗世法庭上耶和華見證人曾贏過幾十件案子。在對法庭的這項決定所作的答辯中,提議將上述宗教性的話刻在法庭上的國會議員亞殊摩爾(R.T. Ashmore)評論法庭的行動說:「大法官在信中的語氣很清楚地表明這會使最高法院深感不安地意識到在美國的最高法院之上還有一個更高的權威。」但人並不需要在他們的頭頂之上刻著一句話去提醒他們上帝是最高的法官。
3.不敬虔的惡人懷著什麼態度?這帶來什麼後果?
3 若有任何人不想別人提醒他們記得他們需要尊重「審判全地的主,」我們自然可以了解不敬虔的惡人特別不喜歡聽見別人提及人對最高的法官所必須懷具的尊重。為了自私的理由,這些人藐視這位法官所作的公義判決而悍然置諸不理。但這些人有禍了!因為上帝對所有不敬虔的惡人執行判決的日子已經臨近了。
4.猶大書強調什麼警告?
4 耶穌基督的門徒猶大在受上帝感示而寫的信中強調這件事實,並且警告基督徒要竭力為純真的信仰奮鬥,特別是藉著抵抗不敬虔的惡人的引誘。猶大警告說有些不敬虔的惡人甚至會混進上帝的組織裡企圖沾污身體。但在他的信的開始四節中,猶大提出一個受上帝感示的警告,指出這些不敬虔的惡人的末日早已由耶和華上帝對忤逆不忠的以色列人,對不守本位的天使和腐敗到難以言喻而被烈火所滅的所多瑪蛾摩拉人所判處的懲罰預告出來。這些人為了藐視宇宙最高法庭而受的懲罰可以對現今一切不尊重最高的審判者的人作為一個鑑戒。
藐視主治的,毀謗在尊位的
5.(甲)猶大在第八節說什麼?(乙)從什麼意義上說來他所提及的人在「作夢」?結果如何?
5 面對著上帝的這項警告,猶大指出,有些人會置若罔聞而繼續生活在一個耽於肉慾的幻想世界裡,妄以為他們可以在上帝的組織裡沾污身體而仍舊不致受罰。猶大寫道:「這些做夢的人也像他們污穢身體,輕慢主治的,毀謗在尊位的。」(猶大書8)這些不敬虔的作夢者妄以為他們可以將上帝怎樣處置惡人的聖經教訓置諸不理。他們對於最高的審判者在哥林多前書6:18吩咐人「要逃避淫行」的命令毫不尊重。反之,他們千方百計找尋行淫的機會,而且以為他們能夠避免受罰。但這樣的念頭僅是夢想而已!這是致命地不合現實的。當他們面對著最高的審判者所作的不利判決時,他們那耽於肉體逸樂的迷夢便會突然被粉碎了。他們所不尊重的法官將會讓他們知道他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可以任意放縱情慾的幻想世界裡;他們會從迷夢中驚醒過來而發現法官正在向他們執行他所預告的判決。
6.什麼促成了他們不敬虔的惡行和進一步表明這樣的人配受上帝所預告的懲罰?
6 這些不道德的作夢者遭受這種懲罰是罪有應得的,這可以由他的「輕慢主治的」和「毀謗在尊位的」一事進一步表明。他們對宇宙的主宰耶和華上帝和他的愛子,「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毫不尊重。(啟示錄19:16)因為他們對宇宙最高的主宰也瞧不起,他們毀謗在尊位的自然是一件意料中的事。
7.(甲)「在尊位的」是誰?(乙)猶大所警告的人怎樣表明他們對於來自耶和華的榮耀毫不尊重?
7 這些「在尊位的」是誰呢?他們必定是一些從耶和華上帝和「萬主之主」耶穌基督獲得尊榮的人。據以賽亞書60:1,2說,耶和華會將「他的榮耀」賜給屬靈的以色列的餘民,受膏的基督徒。因為「耶和華的榮耀」照臨在他們身上,他們興起將王國好消息的光芒傳播到整個為人所居的大地。(馬太福音24:14)鑑於上帝通過他的愛子賜給他們的顯赫光榮,他們應該受人尊重。耶穌基督亦曾表示過這點;他論及他的受膏門徒說:「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約翰福音17:22)受膏的餘民當中擔任監督職位的人無疑更獲得一種額外的榮耀或尊榮,因此配得「加倍的敬奉。」(提摩太前書5:17)現在既有許多屬於「大群」「另外的羊」階級的人也擔任監督的職位而代表餘民或「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階級,這些主持人也由於持有代表受膏的餘民的職位而從上帝獲得榮耀;他們也應當受到適當的尊重。(馬太福音24:45-47)很應當地,上帝的百姓尊重受膏的餘民和所有由「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任命去照料耶和華見證人的小組的監督,並且衷力與他們合作。但是沾污肉體的作夢者卻藐視耶和華的主宰地位和不尊重留在耶和華的榮耀。他們毀謗享有這樣的榮耀的人,特別是一些蒙偉大的審判者耶和華授予特別職位的人。像使徒約翰在信中提及的丟特腓一樣,他們用惡意的言論詆毀「在尊位的。」——約翰三書9,10。
8,9.(甲)猶大為什麼將他所警告的人和米迦勒的思想態度作一對照?(乙)魔鬼爭奪摩西的屍體的目的何在?米迦勒怎樣表現他的能力與溫和?
8 猶大接著將這些不敬的作夢者的態度與耶穌基督在未降世為人而稱為米迦勒時的思想態度作一對照。「天使長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與魔鬼爭辯的時候尚且不敢用毀謗的話罪責他,只說:『[耶和華]責備你吧!』但這些人毀謗他們所不知道的;他們本性所知道的事與那沒有靈性的畜類一樣,在這事上竟敗壞了自己。」——猶大書9,10。
9 由於毀謗上帝的僕人,這些作夢者狂妄地做著一件甚至連上帝自己的兒子在與魔鬼為了摩西的屍體而爭執時尚且不敢做的事。摩西死於尼波山的比斯迦山頂,而魔鬼想獲得他的屍體。魔鬼知道人有崇拜遺物的傾向,因此無疑想利用摩西的遺骸創立一種新的宗教崇拜以腐化上帝的百姓。當米迦勒與魔鬼抗爭時,他並沒有用惡言毀謗後者,雖然魔鬼並不持有任何上帝所賜的尊榮。他沒有越在上帝所定的時間之先。反之他尊重偉大的審判者和將斥責撒但的權利留給他。他只是謙卑地說:「[耶和華]責備你吧!」雖然米迦勒的語氣很溫和,他卻表現了他的能力,因為他勝過了魔鬼而繼續保有摩西的遺骸,並如聖經所表示一般將其埋葬了。——申命記34:5,6。
10.受警告的人怎樣與米迦勒和聖潔的天使截然不同?因此他們的行徑表明什麼?
10 可是不敬虔的惡人卻想在上帝的組織裡從事沾玷身體的勾當,而且雖然地位遠低過米迦勒,卻膽敢毀謗「在尊位的。」米迦勒和天使們卻沒有口出惡言。因此使徒彼得作了一個對比說:「他們膽大任性,毀謗在尊位的也不知懼怕,就是天使,雖然力量權能更大,還不用毀謗的話在主面前告他們。」(彼得後書2:10,11)由於如此狂妄不敬,這些人表明自己已失去了推理的能力而受獸性的情慾所控制。他們變成好像沒有理性的禽獸一樣,在被宰殺之後沒有任何復活的希望。這種毀滅將會攫住所有不敬虔的惡人。——彼得後書2:12,13。
像該隱,巴蘭和可拉一樣
11.猶大怎樣接著將不敬虔的作夢者比作古代一些著名人物?
11 猶大接著將這些玷污身體的作夢者比作人類家庭中一些不尊重最高的審判者的著名人物;「他們有禍了,因為行了該隱的道路,又為利往巴蘭的錯誤裡直奔,並在可拉的背叛中滅亡了!」——猶大書11。
12.(甲)該隱採取什麼途徑?結果如何?(乙)聖經所預言的不敬虔的惡人為什麼像該隱一樣?我們必須怎樣對待這種人?
12 該隱,人類家庭中的一個老大哥,見到上帝悅納亞伯所作的正確崇拜。他非但沒有仿效亞伯作正確的崇拜和懷具純正的動機,反而憎恨他的弟弟而將其害死。雖然上帝警告該隱他正自找苦吃,該隱卻將警告視若無睹。(創世記4:6,7)這項目無法紀的行動表明該隱對至高的審判者毫不尊重。正如該隱的動機完全錯誤,那些想將上帝的恩典化作行為放蕩的藉口的人也一樣。由此引誘別人走上一條只會帶來永遠毀滅的道路,他們好像該隱一樣犯了殺人罪。(約翰一書3:12)耶和華咒詛該隱,而且在洪水的時候他的後代完全被鏟除。步該隱後塵的人有禍了!千萬不要對他們屈服。反之要抵抗他們!
13.(甲)在摩西的日子魔鬼利用誰去腐化以色列人?用什麼方法?(乙)巴蘭遭遇什麼下場?行動像他一樣的人又如何?
13 另一個古代著名的惡人是巴蘭;魔鬼曾利用他去腐化曠野中的以色列人。巴蘭的家鄉在比奪,古代的碑銘表明這是位於幼發拉底河上游的一個市鎮。a巴蘭是當地一個受以色列的上帝耶和華所承認的先知。但他這個先知卻和摩西有天淵之別!摩西熱愛上帝的百姓;巴蘭對他們和上帝加於他們身上的榮耀卻毫不尊重。當摩押王巴勒派使者到米索不達米爾催請巴蘭回去用巴比倫的魔術咒詛耶和華的百姓時,巴蘭並沒有堅決地拒絕。他終於對王再度提出的酬報屈服。因此他遂前往對以色列施咒。由於這樣行,他衝上了一條將他帶進謬誤之中的道路。他三次企圖咒詛以色列,但每次耶和華都使咒詛變成祝福。由此表明「斷沒有法術可以害雅各,也沒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巴蘭的祝福並不是出自本心的。既然無法咒詛以色列,他遂設法腐化上帝的百姓,對巴勒提議他若能夠引誘以色列人信奉偽宗教和放縱獸性的情慾與摩押的女子行淫,上帝便會甚至咒詛他自己的百姓。巴勒聽從了這項惡毒的提議。由於以色列人的放蕩行為,他們當中有24,000人在摩押平原的什亭地方被瘟疫所殺。(民數記25:1-9;啟示錄2:14)為了貪圖私利而甘願咒詛或腐化以色列人的巴蘭終於死在那些他打算咒詛的人手上。(民數記31:8)像巴蘭一樣的人有禍了!想藉著行淫和放縱獸性的情慾腐化上帝的任何子民的人有禍了!——民數記22:1-24:25;申命記23:3-5。
14.可拉是誰?為什麼他是一個鑑戒?
14 可拉是另一個典型的惡人,他的悲慘下場可以作為後人的鑑戒。他是個利未人和享有很好的工作權利;可是他卻仍不滿足。他想獲得更大的尊榮。可拉不服耶和華所作的任命,公開反對摩西和大祭司亞倫,並且誘使流便支派的一些首領也一同反叛。雖然可拉和流便支派的這些人均從埃及被救出來,他們卻未能進入應許之地。他們都慘遭橫死。當時地面裂開將有些人活埋,另一些則被烈火所滅。這乃是耶和華上帝所執行的一項判決。(民數記16:1-35;26:10)反叛上帝的神治安排的人有禍了!
15.藉此猶大向基督徒提出什麼警告?我們必須怎樣?
15 因此猶大對基督徒提出警告,指出在他們中間會有些像該隱,巴蘭和可拉一樣的敗類。他們所預表的人必不能逃過聖經所預言的毀滅。「他們有禍了。」這也是我們今日的一個警告,提醒我們類似的人會企圖混入上帝的組織裡。我們必須竭力為信仰奮鬥以抗拒他們。
口蜜腹劍的身體玷污者
16.猶大怎樣描述一些想沾污身體的人的奸狡?
16 為了進一步警惕基督徒,猶大論及這些與禽獸無異的人說:「這樣的人在你們的愛席上與你們同吃的時候正是礁石;他們牧人只知餵養自己,無所懼怕;是沒有雨的雲彩,被風飄蕩,是秋天沒有果子的樹,死而又死,連根被拔出來;是海裡的狂浪,湧出自己可恥的沫子來;是流蕩的星,有墨黑的幽暗為他們永遠存留。」——猶大書12,13。
17.什麼虛偽的外表和動機使魔鬼的這些臣僕好像巉石一般?因此除非我們提防他們,不然便可能造成什麼結果?
17 這些魔鬼的臣僕偷偷地混進上帝純潔的組織裡故意裝出一副愛弟兄的模樣;因此他們好像藏在水裡使船觸礁的巉石一般。除非我們「竭力為信仰奮鬥」以保持一個清白的良心,這些人便可能將些不堅穩的人帶到「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的地步。(提摩太前書1:19)。在猶大的日子這些想玷污身體的人懷著不良的動機參加愛席。使徒所作的記載並沒有描述這些筵席是怎樣的,不過今日的基督徒已不再按照它們古代的形式舉行這些筵席了。今日上帝的百姓卻聚集起來舉行屬靈的筵席,例如環務,區務,全國或國際大會等。甚至在這些聚會中魔鬼也企圖使一些玷污身體的敗類混進上帝的百姓當中將一些粗心大意,信心不穩的人擄去,藉著不道德將他們帶到滅亡的地步。因此我們務要留心戒備。
18.為什麼在描述這些人時猶大提及(甲)牧人?(乙)雲?(丙)樹?(丁)浪?(戊)星?
18 猶大用多麼適切的字眼形容這些口蜜腹劍的敗類,他們好像只顧滿足自己的口慾而對羊群漠不關心的牧人一般。他們有如中看不中用的雲。農夫們相信它們會降下急需的甘霖。但這些雲卻是沒有用的,在它們未能降下所需的雨水之前便被風吹去了。它們對於增加農作物的生產毫無價值。這樣的人像沒有果子的樹一般,因為他們毫無上帝聖靈的果實。他們並沒有結出果子榮耀上帝,因此他們會和巴勒斯坦那些不結果子的果樹遭受同一的待遇——被人連根拔出,永遠毀去,因為它們毫無希望了。由於沒有上帝的聖靈,這些人像海中攪起污泥的波浪一樣狂野。這些人並不以聖經為指南而跟從一條固定的途徑,因此他們像沒有固定軌道而四處遊蕩的星一般。他們絕沒有任何光榮的地位在上帝的王國裡為他們保留著,因為猶大說他們的結局乃是永遠「墨黑的幽暗。」
19,20.(甲)以諾怎樣預言到不敬虔的惡人的末日?(乙)我們從以諾的預言必然獲得什麼無可避免的結論?上帝怎樣將不敬虔的人的惡行定了罪?
19 在很久以前以諾曾預言到這些忤逆不忠和不尊重至尊的審判者的人說:「亞當底七世孫以諾也指著這些人說預言說:『你看吧,主帶著他千千萬萬的聖者來臨,要對一切人行審判,將一切不虔者用不虔的態度所行一切不虔的事定了罪,又將不虔的得罪神的人所說一切頂撞他的剛愎話定了罪。』」——猶大書14,15,《新修》。
20 這個關於上帝對一般詆毀至尊的審判者的人施行懲罰的預言首先是由亞當的七世孫以諾所說的。以諾很榮幸能夠預言到上帝對所有不敬虔的惡人所執行的判決。聖經並沒有說明以諾的預言究竟怎樣在希伯來文聖經之外經過許多世紀而留傳下來。可是這個預言一直沒有在聖經裡出現,直至耶和華上帝感示猶大將其記錄下來。以諾的預言表明在大巴比倫遭受毀滅的日子和哈米吉多頓大戰中這些不敬虔的惡人只可能受到一種判決:被上帝聖潔的天軍所永遠毀滅,而主持這件行刑工作的主要聖者乃是主耶穌基督。(啟示錄18:1-24;19:11-16)執行判決的日子已經臨近了,耶和華正讓不敬虔的惡人將自己顯露出來。這樣他便根據他們對他的聖名和王國所犯的許多不敬虔的惡行定了他們的罪。
挑剔和發怨言者
21.猶大所警告的這些人說些什麼話?他們的動機如何?
21 這些不敬虔的惡人說些令人震驚的「剛愎話。」這乃是意料中的事,因為猶大繼續寫道:「這些人是私下議論,常發怨言的,隨從自己的情慾而行,口中說誇大的話,為得便宜諂媚人。」(猶大書16)由於並非真正的敬虔,他們批評挑剔上帝的整個組織。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情況並不滿足;他們若不能隨自己的意思行事,他們便用詆毀不敬的說話發怨言了。像可拉一樣,他們追求權勢。他們喜歡盛氣凌人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以為自己了不起。他們選出某些人來諂媚巴結,想拉攏關係以佔便宜。他們的目的乃是自利,他們對至尊的審判者毫不尊重,所以被他判處毀滅。
22.(甲)猶大提醒基督徒要記得使徒的什麼警告?(乙)聖經所預言的這些人企圖在上帝的百姓當中從事什麼勾當?
22 因此不敬虔的罪人企圖腐化耶和華的組織中的個別分子或使他們對上帝和他的組織的愛冷卻並不是一件出乎意料之外的事。猶大說:「親愛的弟兄阿,你們要記念我們主耶穌基督之使徒從前所說的話;他們曾對你們說過,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而行。這就是那些引人結黨,屬乎血氣,沒有[靈性]的人。」(猶大書17-19)猶大指出使徒們曾預言過將會有些受著自私的慾望所推動的人出現企圖誘使我們離開上帝的愛。彼得便是曾經論及「末世」而發出這樣一項警告的使徒之一。(彼得後書3:1-4)雖然上帝正在普世推行一件團結的工作。這些譏誚的人卻想在上帝的百姓當中從事一件分化的工作。由於缺乏靈性,他們對宣揚上帝王國的傳道工作並不熱心。反之他們將精力用來說一些引起爭端的壞話。
常在上帝的愛中
23.(甲)猶大向基督徒提出什麼忠告?(乙)我們怎樣才能留在上帝的愛中?
23 因此上帝忠心的見證人應該跟從什麼途徑呢?猶大回答說:「親愛的弟兄阿,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猶大書20,21)猶大曾在較早的時候祈求上帝的憐憫與和平繼續增加;為了使這個禱告實現在耶和華的百姓身上,他們必須「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愛中。」藉著什麼方法呢?藉著努力研究上帝的聖道,與小組的神治傳道訓練班一同經常閱讀聖經。參加所有的聚會。藉著幫助別人認識上帝那純潔公義的新事物制度以加深上帝的道在我們生活上的影響。千萬不要停止培養更多聖靈的果實。要「在聖靈裡禱告,」以祈求一些與上帝的旨意相符的事,包括獲得更多的聖靈在內。我們若這樣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愛中,結果必定會通過耶穌基督享有更大的憐恤,和平與慈愛。我們需要這樣行才能完成宣揚王國好消息的工作而將更多人從大巴比倫解放出來。我們也需要上帝的憐憫,因此當我們見到別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時,我們也必需憐憫別人。
24,25.(甲)我們必須向誰表現憐憫?因此我們必須將什麼人分辨清楚?(乙)我們怎樣向他們表現憐憫?猶大怎樣表明這是一件很緊急的事?
24 因此猶大寫道:「有些人存疑心,你們要憐憫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搭救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猶大書22,23)為了這樣行,我們必須分辨清楚那些人配得上帝的憐憫和那些人是沒有希望的獸性作夢者,他們的滅亡早已由所多瑪被烈火所滅一事預表出來。這樣的人,由於他們所發的怨言,使一些不堅定的人對於這是否耶和華的組織充滿疑惑。這些疑惑的人可能被發怨言者的誇大之詞所動搖以致停止參加耶和華的百姓的聚會。因此猶大勸我們要憐憫這些信心動搖的人。我們絕不可以將他們置諸不理。反之要忍耐地努力造就他們的信心。但是我們必需迅速地採取行動,正如救火員從一間燃燒著的房屋裡將受困的人搶救出來一般;所以我們必須將他們「從火中搶出來。」
25 有些人可能對不道德的作夢者屈服以致玷污了真正基督徒的身份。(彼得後書2:18)但雖然我們憎惡「被情慾沾染的衣服」我們卻憐憫那些穿這樣的衣服的人而力圖幫助這樣的人恢復靈性的健康。
26.(甲)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必須怎樣?(乙)猶大所說的差不多像禱告的話怎樣向我們指出避免跌倒的方法?(丙)請將不敬虔的惡人的結局與留在上帝愛中的人的權利作一對照?
26 當幫助別人強化他們的信心時,我們必須不斷「竭力為信仰奮鬥,」抵抗所有不敬虔的發怨言者,挑撥離間者和任何將上帝的恩典當作藉口而在小組裡放蕩不檢的敗類。藉著堅定不移地從事這樣的奮鬥,我們可以信賴上帝保護我們不致跌倒。但願榮耀都歸於他:「那能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歡歡喜喜站在他榮耀之前的,我們的救主獨一的上帝,願榮耀,威嚴,能力,權柄,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他,從萬古以前,並現今,直到永永遠遠。阿們。」(猶大書24,25)猶大的話差不多可說是為耶和華的百姓對他而作的一個禱告,求他支持和保護我們不致跌倒,如果我們「竭力為信仰奮鬥」以求常常在他的愛中的話。雖然所有不敬虔的罪人都會遭遇他們的末日,正如至高的審判者早已預告一般,我們卻會有榮幸永遠生活下去而將耶和華應得的榮耀歸於他。
[腳注]
a Ernest Wright所著之Biblical Archaeology,第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