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
(Weaving)
把兩組紗線縱橫交錯地織成布料的過程。織成布匹長度的縱向紗線是經線,與這組紗線相交的另一組紗線是緯線。緯線與經線互相交錯而組織起來。(利13:59,和合)編織通常是婦女的工作,但顯然也有男人從事這個行業。(王下23:7;代上4:21)希伯來人、埃及人和別的民族所用的織機基本上只是個架子。(士16:13,14;賽19:1,9,10)
古代的織機有豎織機和水平織機。有一種豎織機由兩根直立的木棍組成,頂上架著一根橫梁。經線自橫梁垂下,並以重物墜直。有的豎織機不用重物,而是在織機下面裝一根橫木。有些豎織機的這根橫木可以轉動,用來捲起織好的布。水平織機一般是在地面立四根木樁,把兩根相隔一定距離的平行橫木分別固定在木樁上,再把經線張掛在兩根橫木之間。歌利亞的矛桿有「織布機的軸」那麼粗,「軸」指的可能就是這種粗重的橫木。(撒上17:4,7)
織機上的經線通常會相間歸集成兩組,提升其中一組,就可在上下兩組之間形成「梭道」。緯線在梭子(牽引緯線的工具棒)牽引下從上面那組經線表面穿過,再從同一組經線的下面穿回來。這樣就需要兩條「梭道」。簡易的水平織機用一條扁平的「分紗桿」將所有經線一條上一條下地相間分為兩組。轉動「分紗桿」就會產生一條「梭道」,讓緯線可以穿過。而下面的那組經線被一個個線圈(「線綜」)一條條地連到一根「提綜棒」上,「提綜棒」放在經線的上面,提起「提綜棒」就會產生另一條「梭道」,讓緯線可以從經線中再穿回來。緯線每次穿過經線後,都要用打緯刀把緯線向織好的那邊壓緊。編織工用梭子把緯線穿過經線。熟練的編織工運梭如飛,所以約伯說:「我的日子比梭還快」。(伯7:6)
織到所需的長度以後,織布工人就把布捲起,剪斷經線。(賽38:9,12)編織用的材料通常有獸毛(出36:14;太3:4)、羊毛和細麻(參看箴31:13)。
不同顏色的經線、緯線可以織出各種花紋的布。有時,某種顏色的緯線可能只穿過部分的經線。(創37:23;撒下13:18;箴7:16)織布工人可能用不規則的方式編織——把一組緯線從上面壓過一根經線,再從下面挑過兩根經線,依此規律從布的一邊織到另一邊;接下來的另一組緯線則壓過兩根經線,挑過兩根經線,再壓過一根經線,依此規律從布的一邊織到另一邊;以此類推,就像今天織製的華達呢(斜紋織物)一樣。只要變更織法,即使經線和緯線同色,也能織出有花紋的布。例如,亞倫的白色上等細麻祭袍就是「間隔編製」的。(出28:39,呂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