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棚節
(Festival of Booths,Festival of Tabernacles)
也稱為「收藏節」;在利未記23:39被稱為「耶和華的節期」。至於以色列人該怎樣慶祝這個節期,上帝的指示記載於利未記23:34-43,民數記29:12-38和申命記16:13-15。這個節期在以他念月十五至二十一日舉行,在二十二日則舉行莊嚴集會。以他念月(即提斯利月;相當於公曆9-10月之間)原本是猶太聖曆的第一個月,但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之後,以他念月成了聖曆七月,以前的七月亞筆月(即尼散月;相當於公曆3-4月之間)則成了聖曆一月。(出12:2)以色列人收集了「地上的出產」(包括莊稼、油和酒)以後,就慶祝住棚節。(利23:39)「在年底慶祝[的]收藏節」就是指這個節期。在第八天舉行的聖會,莊嚴地結束了年中舉行的一連串的節期。(出34:22;利23:34-38)
住棚節其實是以色列人耕作年度的主要部分的結束,因此是個歡樂的時期,也是對耶和華表示感恩的時候,感激上帝所賜的一切豐富收成。而且,他們僅在五天之前才舉行過贖罪日,感覺自己跟耶和華關係和好。雖然惟獨男子才有義務要出席這個節期的慶祝,但他們通常整家人參與其事。節日期間,他們要住在棚子(希伯來語suk·kohthʹ蘇科特)裡七天。通常每家住一個棚子。(出34:23;利23:42)棚子可以搭在房屋的院子裡、屋頂上,聖殿的院子裡、廣場上,以及離城少於一安息日路程的道路上。棚子要用「美樹的果子」、棕櫚樹的葉子、茂密樹的枝子和楊樹枝搭。(利23:40)在以斯拉的日子,以色列人用橄欖葉、油樹葉、香桃木葉(散發出異常馥郁的香氣)、棕櫚葉和其他樹木的葉子來搭這些臨時的棚子。既然人民不論貧富,都住在棚子裡,舉行節期的七天內就都在棚子裡進食,而且棚子都一律用採自山區郊野的同樣物料搭建,這有助於強調,節期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尼8:14-16)
節期前一天,即以他念月十四日,前來守節的人即使不是全部,也大都已抵達耶路撒冷。以他念月十四日是預備日,如果那天剛巧是一週的安息日,人民可以提早一點作準備。人人都忙於搭棚、自潔、料理自己帶來的祭物,並趁機彼此歡聚。棚子遍布耶路撒冷城並城內各處的道路和園子,以及四週一帶,另有一番風格獨特、充滿畫意的情景。果子和樹葉色彩繽紛,香桃木芬芳撲鼻,使城裡喜氣洋洋的氣氛更見濃郁。在初秋的傍晚,人人都熱切期待聽見吹號聲從雄踞山上的聖殿響起,宣布節期開始。
在這個節期獻上的祭物,數目超過年中其他任何節日所獻的。第一天為國民獻上13頭公牛,之後每天減一頭,七天共計70頭;此外,還要獻上119頭綿羊羔、公綿羊和山羊,另加穀祭和澆祭一同獻上。在這七天當中,前來守節的人還會獻上數以千計的祭物。(民29:12-34,39)在第八天,以色列人不可從事任何勞動,要拿一頭公牛、一隻公綿羊、七隻一歲的公綿羊羔獻做全燒祭,獻給耶和華做火祭。除了同獻的穀祭和澆祭,還要獻一隻山羊做贖罪祭。(民29:35-38)
每逢安息年,祭司要在住棚節期間向全體人民朗讀律法。(申31:10-13)大衛編排了祭司分二十四班次在聖殿供職,第一個班次很可能是在住棚節之後開始供職的。所羅門建造的聖殿,也很可能是於公元前1026年的住棚節期間舉行啟用禮的。(王上6:37,38;代上24:1-18;代下5:3;7:7-10)
喜樂地感恩可說是住棚節的顯著和基本特色。耶和華要他的子民以他為樂。他吩咐說:「[要]在你們的上帝耶和華面前歡樂」。(利23:40)以色列人在這個節期為所得的收成表示感恩;他們不但有糧食充飢,也有油和酒去增添生活的樂趣。節日期間,他們可以沉思一下:他們的繁榮和所享的各種美物,並不是憑自己的力量得來的。相反,這全因為他們的上帝耶和華眷愛他們,使他們興盛繁榮。以色列人應當深思這些事,要不然,就如摩西所說,他們可能會「忘記你的上帝耶和華。他把你從埃及地領出來,脫離了奴役之家」。摩西也提醒以色列人:「你要回想你的上帝耶和華,因為你得財富的力量是他賜給你的。他賜給你,無非是要履行他向你祖先發誓所立的約,就像今天一樣。」(申8:14,18)
上帝吩咐以色列人要在棚子裡住七天,「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把以色列人從埃及地領出來的時候,曾經使他們住在棚子裡。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利23:42,43)他們可以懷著喜樂和感恩的心情,回想耶和華上帝怎樣在曠野照顧和庇護他們,「領[他們]走遍遼闊可畏的曠野,就是有毒蛇蠍子出沒之地、乾旱無水之地;又從堅硬的燧石中引出水來給[他們]喝;又在曠野把[他們]祖先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他們]吃」。(申8:15,16)上帝不斷恩待他們,照顧他們,達到無微不至的地步。他們的確有理由為此歡欣鼓舞。
後來增添的特色 後來以色列人增添了一個習俗,《希臘語經卷》曾暗示過(約7:37,38),但《希伯來語經卷》卻沒有提及。這習俗就是到西羅亞池取水,在早上獻祭時跟酒一起倒在祭壇上。大部分學者認為,以色列人在節期的七天都這樣做,到第八天就停止了。祭司會拿著一個金瓶到西羅亞池去(如果節期的第一天是安息日,水就取自聖殿的一個金瓶,瓶裡的水是前一天從西羅亞池取來的)。取水的祭司會算準時間,當在聖殿供職的祭司準備好把祭物放在壇上時,他就拿著從西羅亞池取來的水抵達。取水的祭司一穿過聖殿的水門進入祭司院,祭司們就會吹號三次,宣布他已抵達了。瓶裡的水會被倒進一個連接祭壇底部的盆裡,酒也同時被倒進盆中。接著,聖殿的歌手在樂手伴奏下高唱「頌讚詩篇」(詩113-118篇)。這時,到聖殿崇拜的人向祭壇揮舞棕櫚樹的枝子。也許這個儀式使慶祝節期的人想起以賽亞的預言:「你們必從救恩的水泉歡歡喜喜地打水。」(賽12:3)
另一個儀式跟這點相似。在七天的節期中,祭司每天都列隊環繞祭壇而行,同時唱道:「耶和華啊,求你拯救!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成功!」(詩118:25)在第七天,他們環繞祭壇走七次。
拉比所保存的資料顯示,住棚節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特色。像到西羅亞池子取水的習俗一樣,耶穌在世的日子,猶太人已在住棚節舉行這個儀式了。儀式在節期的第一天(即提斯利月十五日的結束,提斯利月十六日的起頭)開始,並在接著的五晚連續舉行。預備工作在聖殿的女院進行。院子裡豎起四座巨大的金燈台,每座燈台有四個金碗。出自祭司世系的四個少年拿著大瓶油爬上梯子,用油倒滿十六個金碗。祭司的舊衣被用來作燈芯。據猶太作家說,這些燈的燈光十分明亮,從很遠的地方都可以看見,甚至照亮了耶路撒冷城中民居的院子。有些男子,包括若干長老在內,拿著火把在音樂伴奏下載歌載舞,讚美上帝。
有一件往事值得一提:耶羅波安背叛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作王統治北方的十個部族。之後,他為了阻止人民到耶路撒冷守住棚節,看來就自行(在第八 個月而非第七 個月)在國中慶祝這個節期。當然,祭物是獻給金牛犢的,金牛犢則是耶羅波安違抗耶和華的命令而擅自設立的。(王上12:31-33)
聖經的記載提及耶穌說:「最後一天,也就是節期的大日子,耶穌站著高聲說:『誰渴了,就該到我這裡來喝。誰信從我,就像聖經所說的一樣:「他內心深處會有活水的江河流出來。」』」(約7:37,38)耶穌的話很可能是指著住棚節所含的屬靈意義說的,同時也可能暗指從西羅亞池取水的儀式。稍後耶穌對猶太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誰跟隨我,就絕不在黑暗裡行走,反而擁有生命的光。」(約8:12)他的話也許暗指在住棚節期間,聖殿區燃點的燈火照亮了耶路撒冷的民居一事。耶穌對猶太人說了這番話之後不久,就遇到一個生來失明的男子,當時耶穌所說的話可能把住棚節和其間的照明安排跟西羅亞池聯繫起來。他首先向門徒指出自己「是世界的光」,然後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把泥塗在那個盲人的眼睛上,對他說:「到西羅亞池去洗一洗吧。」(約9:1-7)
在住棚節期間,人們揮舞棕櫚樹的枝子。這使我們想起耶穌死前不久騎驢進入耶路撒冷的情景。當時雖然不是住棚節而是逾越節之前,群眾卻揮舞著棕櫚樹的枝子,夾道歡迎耶穌。(約12:12,13)後來,使徒約翰在異象裡看見上帝手下14萬4000個奴隸,額上都蓋了印。他告訴我們:「這些事以後,我觀看,見有一大群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所有國族、部族、民族、語言來的,站在寶座和綿羊羔面前,身穿白袍,手拿棕櫚枝。他們不斷大聲呼喊說:『我們得救,全靠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以及綿羊羔。』」(啟7:1-10)
以色列人耕作年度的主要部分和年中各個節期,以住棚節作為結束實在十分適當。這個節期充滿了喜樂的氣氛,人人都從耶和華大能的手中得享豐盛的美物,感到心情舒暢,生氣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