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哈達
(Ben-hadad)〔哈達德之子〕
敘利亞王的名字,聖經提及三個敘利亞王。哈達德是掌管風暴的神,敘利亞和周邊地區的人都崇拜這個神。
1.敘利亞王;是聖經提到的第一個敘利亞王。便哈達是塔琳門的兒子,希旬的孫子,曾跟以色列王巴沙立約。巴沙在耶路撒冷北面不遠處的拉瑪加強防衛,猶大王亞撒因而心感不安,於是賄賂便哈達,要求他廢除跟巴沙所立的約,並出兵攻打北方的以色列國,迫使巴沙從拉瑪撤兵。便哈達收下猶大王宮寶庫和聖殿寶庫裡的財寶後,就攻打以色列,侵佔了拿弗他利地和加利利海一帶的好幾個城鎮。巴沙果然撤兵,回到首都得撒。(王上15:16-21;代下16:1-6)這件事大約在公元前962年發生。(歷代志下16:1提到的「第三十六年」,顯然指從公元前997年王國分裂後算起的第三十六年。)(見亞撒1)
2.另一個敘利亞王;是聖經提到的第二個敘利亞王。便哈達作王時,以色列王亞哈在位(約公元前940-前920)。大約在亞哈死前五年,「敘利亞王便哈達」率領三十二個王(顯然是他的附庸諸侯),前往圍攻撒馬利亞,命令亞哈王無條件投降。(王上20:1-6)亞哈召集境內的長老來商議,長老都勸亞哈抗敵。亞哈在上帝的指引下,乘敘利亞軍隊準備攻城前,便哈達和眾王在所搭的棚裡喝得爛醉之際,用戰略出其不意地襲擊敘利亞軍營並乘勝追擊。(王上20:7-21)
便哈達王聽信謀臣的話,以為耶和華是「山神」,在平地跟以色列人作戰必能取勝,就在第二年率領軍隊到了亞非克。亞非克可能是加利利海東面的一個市鎮。(見亞非克5)敘利亞軍隊已經重整旗鼓,由官長代替三十二個王帶領軍隊。敘利亞王顯然認為官長們會更團結一致,更願意服從命令,也因為有晉升的機會,也許比那些有權力的王更賣力。可是,便哈達所信靠的宗教和軍事策略對以色列人毫不奏效。以色列人雖然兵力薄弱,卻得到先知的預先警告,又蒙全宇宙的王耶和華上帝支持,結果再次大獲全勝。敘利亞人被打得潰不成軍,便哈達逃進亞非克。可是,亞哈竟因便哈達的一個承諾而放走了這個危險的敵人。便哈達答應:「我父親從你父親奪得的眾城,我都歸還給你。你可以隨意徵用大馬士革的街道,正如我父親徵用撒馬利亞的街道一樣。」(王上20:22-34)
這個便哈達跟巴沙和亞撒日子的敘利亞王是否同一個人,還是僅僅指他的兒子或孫子,學者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如果便哈達一世(亞撒時代)就是亞哈日子甚至約蘭日子的同一個便哈達(約公元前917-前905),那麼他在位的日子就起碼有45年或甚至更長。當然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過,鑑於便哈達向亞哈作出上述承諾,有些人認為亞哈日子的敘利亞王應該是便哈達二世。(王上20:34)這個承諾從表面上看,意思應該指便哈達的父親從亞哈的父親暗利手中奪得一些城鎮。如果奪取城鎮的是巴沙統治期間的便哈達一世,那麼,便哈達二世(亞哈統治期間的便哈達)的父親就是便哈達一世(或許只是前任君王)。同樣,亞哈的「父親」也可能僅指前任君王,不一定有血緣關係或同一世系。(見伯沙撒)
不管怎樣,從便哈達對亞哈的承諾中提到撒馬利亞看來,敘利亞人奪取以色列眾城一事只可能在暗利的日子發生,因為撒馬利亞是暗利建造的,並立為以色列的首都。徵用「街道」很可能指設立市集,促進商業發展。
不管以色列各城是在什麼情況下或什麼時候被征服的,聖經的記載看來都顯示,亞哈日子的便哈達是另一個人,所以可以稱他為便哈達二世。便哈達原本答應要歸還他父親從以色列人手中奪取的城鎮,看來這個承諾並沒有完全兌現,因為在亞哈統治以色列的最後一年,他跟約沙法結盟出征,試圖從敘利亞人手中收復基列的拉末(在約旦河東面),可是沒有成功。便哈達二世顯然就是聖經中那個沒有記名的「敘利亞王」,他命令「三十二個戰車長」在戰場上集中攻擊亞哈。(王上22:31-37)約蘭王在位期間,敘利亞王差遣軍隊的元帥乃縵到以利沙那裡治療痲瘋病,這個敘利亞王也必定是便哈達二世。敘利亞王崇拜琳門神(便哈達一世的父親塔琳門的名字含有這個神的名字)。(王下5:1-19)
雖然元帥得蒙醫治,但是便哈達依然敵視以色列,不久就派兵壓境。(王下6:8;另見23節)以利沙一次又一次把敵軍所走的路線預先告訴以色列王,令便哈達開始懷疑軍中潛藏內奸。當敘利亞王得知是以利沙把他「在臥室裡所說的話」都告訴了以色列王,就派重兵到多坦捉拿以利沙。以利沙求上帝施行神跡,使軍兵暫時瞎眼,然後把他們帶到以色列的首都撒馬利亞城中。經過這次戰事,加上敘利亞軍得到寬待並最終獲得釋放,敘利亞人就不再侵犯以色列,但便哈達的野心並沒有收斂。(王下6:9-23)
便哈達一心要推翻以色列國,於是再度召集軍隊圍攻撒馬利亞,導致城內發生非常嚴重的饑荒。(王下6:24-29)有一天黃昏,耶和華使敘利亞軍隊聽到大軍逼近的聲響,他們草率地以為以色列王約蘭雇用了赫人和埃及人來相助,所以立即逃回敘利亞,撇下所有的軍用器械和糧草衣物。(王下7:6,7)
便哈達二世患病在床,以利沙到大馬士革執行上帝交給他先師以利亞的任務。(王上19:15)便哈達派哈薛帶四十匹駱駝的禮物去找先知,求問病情能不能好轉。以利沙告訴哈薛,王一定會死,但哈薛必作王。第二天,哈薛令便哈達窒息而死,自己登上了王位。(王下8:7-15)
3.哈薛的兒子,敘利亞王。(王下13:3)在約哈斯的日子(公元前876-約前860),便哈達三世顯然跟父親一起壓迫以色列人,侵佔以色列的城鎮。耶和華於是賜給以色列人「一個拯救者」,就是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約公元前859-前845)和繼任君王耶羅波安二世(約公元前844-前804)。(王下13:4,5)約阿施擊敗敘利亞人三次,「從哈薛的兒子便哈達手裡,奪回了父親約哈斯在戰爭期間失去的城鎮」,應驗了以利沙最後所說的預言。(王下13:19,23-25)耶羅波安二世把父親未完的戰事繼續下去,乘勝追擊敘利亞人,收復以色列的邊境,拯救了以色列。(王下14:23-27)在耶羅波安征戰的過程中,聖經沒有再提到便哈達三世,也許當時他已經不在世了。
先知阿摩司(於耶羅波安二世在位期間說預言)所說的「便哈達的樓閣」,指的是大馬士革的王宮。(摩1:3-5;另見王下16:9)大約兩個世紀後,耶利米也同樣提到「便哈達的樓閣」。(耶49:23-27)
古代碑銘有便哈達的史實 撒縵以色三世的一塊碑銘記述了跟敘利亞人的一場戰爭,銘文說:「哈達德謝(他自己)滅亡了。平民(字面意思:小人物之子)哈薛篡奪了王位。」(《古代近東文獻》,J.普里查德編,1974,280頁)因此,撒縵以色三世看來把便哈達二世叫做「哈達德謝」(亞述語「阿達德-伊德里」)。
扎基爾石碑記述了「哈薛的兒子,阿拉米王巴爾哈達」帶頭發動的一場報復行動,他集結敘利亞眾王一起討伐「哈馬特和盧阿特王扎基爾」。由此可見,考古學再次證明哈薛的兒子便哈達三世是真實人物。(《古代近東文獻》,655頁)
1940年,名為麥勒卡特的石碑於敘利亞北部的阿勒頗北面約6公里(3.5英里)出土,雖然銘文不全都清晰可讀,但其中寫道:「巴爾哈達……為他的主麥勒卡特立了一個石碑。」(《古代近東文獻》,655頁)至於銘文提到的巴爾哈達到底是便哈達一世、二世、三世,還是別的便哈達,就無法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