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我怎樣才能避免經常受責?
「我經常要吃啞巴虧。不論是屋門沒有鎖上,爐子沒有關掉,東西沒有放好,工作沒有做完,通通都是我雷蒙的錯。」——雷蒙。
你年幼的時候,有時可能覺得,家人總是把所有不愉快的事情都歸咎於你。在上一篇「青年人問」的文章裡,我們也承認,父母有時的確反應過激,很快就武斷地把難題怪罪孩子。a他們這樣做,可能是由於疼愛孩子的緣故,又可能是受著嚴重的情緒困擾。當然,不論原因是什麼,老是要背別人的黑鍋確是一件痛苦和羞辱的事。
無可否認,既然你是不完美的,就不時會犯錯。(羅馬書3:23)加上你還年輕,缺乏經驗,有時也難免會判斷錯誤。(箴言1:4)所以要是你真的犯了錯,承擔罪責無疑是天經地義的事。——傳道書11:9。
你因犯錯而遭父母責備,你該有什麼反應?有些青年會為自己找藉口,力辯自己是無辜的。他們可能抱怨父母總是要他吃啞巴虧。結果怎樣?父母由於氣憤,又想孩子知錯,只有用更嚴厲的方式訓斥他們。聖經勸勉說:「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箴言1:7,8)要是你勇於承認過失,知錯能改,你就可以從錯誤學得教訓了。——希伯來書12:11。
要跟父母「商議」
要是你根本沒有犯錯,又或者責備過於嚴厲,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你可能會感到憤憤不平,甚或覺得,反正都要挨罵,不如索性我行我素,胡作非為好了。(傳道書7:7)但泄憤的行動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可參閱約伯記36:18。)箴言15:22道出了處理這類事情的較佳方法,說:「不先商議,所謀無效。」不錯,想改變父母對待你的方式,最好還是開誠布公,讓他們知道你的感受。
正如聖經指出,你首先要把握「合時」的機會才跟父母詳談。(箴言15:23,《新譯》)作家克萊頓·巴爾博提議說:「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待雙方心平氣和,情緒冷靜時才討論問題。」此外,聖經還警告說:「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15:1)所以,你跟父母說話時,態度要溫文有禮。記得你的目標是要他們諒解你,而不是要揪他們辮子,所以不要輕易大動肝火。(箴言29:11)你也不要反斥父母(說:「你總是把我當做出氣筒!」),要設法向他們解釋你的感受。(「我沒有做錯,卻要受責,我覺得十分難受。」)——可參閱創世記30:1,2。
要是父母因為誤會你而向你大發雷霆,你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跟父母解釋。耶穌年幼時,他父母也曾因為不見了他而十分激動,但耶穌並沒有惡言相向,相反,他冷靜地向父母訴說情由。(路加福音2:49)所以,要是有難題發生,何不嘗試以成熟的態度跟父母解決事端?要知道,他們之所以感覺不悅,是因為疼愛你的緣故,所以要以尊重的態度聆聽父母說話。(箴言4:1)你要待他們心境平靜的時候,才向他們說出你的感受。
『該省察自己的行為』
為什麼有些父母很輕易就怪罪孩子呢?老實說,有時難題是年輕人咎由自取的。箴言20:11說:「孩童的行動是否清潔正直,憑他的行為就可以把他自己顯明出來。」(《新譯》)在父母的心目中,你一向的為人是怎樣?你的「行為」表明你是「正直」,辦事認真的人嗎?還是顯出你做事馬虎,不負責任呢?如果是後者的話,你就難怪父母誤會你了。上文提到的年輕人雷蒙,在談到父母對他諸多挑剔時承認說:「坦白說,他們懷疑我,不是全無道理的。」
要是你也面對同樣的處境,你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努力改善自己過往的形象,學會做事認真和盡責。父母一旦看見你的改變,自然會開始信任你。
雷蒙的經歷就表明這點。他因為沒記性,朋友和家人都叫他做「馬大哈」(「善忘專家」)。你的父母有沒有指責你「孩子氣」、「吊兒郎當」,或冠以一個相關的綽號呢?作家凱思琳·麥科伊指出,父母可能以為這樣做「可以針對孩子的弱點,叫他們知錯能改」。但其實這樣做只會叫他們記恨在心。雖然這樣,雷蒙也看出他的綽號不是無中生有的。他承認說:「我總是只注意一件事,不理會周圍的事物,所以不時遺失鎖匙或學校作業,有時也忘記了做家務。」
雷蒙於是決心改變過來。他說:「我開始學會負起責任,好好分配工作時間。例如,我計劃了一個時間表,作較深入的個人研讀。我看出耶和華不但關注人所做的大事,也留意他們所做的小事。」(路加福音16:10)雷蒙把聖經原則實踐出來,終於洗脫了善忘的臭名。你何不也試試這樣做?要是父母給你的綽號叫你感覺不快,不妨坦白跟他們談談,讓他們可以了解你的感受。
父母要是看來偏愛某個孩子
有時父母老是責怪你,可能是因為偏愛某個孩子的緣故。雷蒙說: 「哥哥和姊姊晚上很遲才回家,爸媽總不過問,但要是我遲到回家,就定要挨罵了。」一個名叫艾伯特的圭亞那男子指出,他在成長期間也曾有類似的感覺。他覺得媽媽管教他,比管教哥哥嚴格得多。
可是,情形未必如他們所想像一般。父母讓較大兒女有較多自由是很自然的事,這絕不是因為他們偏心,而是因為他們知道,較大的兒女有能力承擔較多責任。況且,他們這樣做可能還有其他特別原因。正如艾伯特承認,父母不會體罰哥哥,是因為他「個子小、身子弱」。所以,父母若偏愛某個孩子,可能他特別需要人照顧和能力有限嗎?
當然,父母有時真的會特別寵愛某個孩子。(請參閱創世記37:3。)艾伯特談到他體弱多病的哥哥時說:「媽媽特別寵愛他。」慶幸的是,基督徒的愛心是張開的。(哥林多後書6:11-13)所以,就算你的父母「特別寵愛」某個孩子,這絕不表示他們不愛你。問題是,他們真的由於盲目偏愛某個孩子,所以才時常向你無理取鬧嗎?要是情況真的這樣,就讓他們知道你的感受好了。記得要以冷靜和合理的態度,舉出具體的例子,說明你為什麼覺得他們偏心,以及你對他們這樣做有什麼感覺。也許他們會樂意聽你的傾訴。
問題家庭
無可否認,不是所有情況都可以輕易就逆轉過來。有些父母真的喜歡無理取鬧。要是他們有情緒難題,又或者是癮君子,就尤其會有這樣的難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坦誠相告可能也無補於事。那麼,你惟有記得,父母的難題不是你能力可以控制的,你只有向外求助。但謹記要繼續尊敬父母,避免跟他們發生不必要的衝突。(以弗所書6:1,2)箴言22:3說:「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b
你可以找家庭以外的人幫助你,例如,跟一個成熟的人,也許基督徒長老談談。他給你的仁愛關懷足以抵消你經常受責的挫折感。你也要「親近上帝」。(雅各書4:8)因為,即使別人無故指責你,但「[上帝]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9,14)知道你在上帝眼中是寶貴的,你就有力量忍受種種無理的責難了。
[腳注]
a 請參閱1997年7月22日刊的「青年人問……為什麼老是說我錯?」一文。
b 請參閱《儆醒!》1990年2月8日刊的「青年人問……我可以怎樣應付別人的辱罵?」以及1996年10月22日刊的「摒棄惡語,代以良言」一系列文章。
[第21頁的圖片]
承認過失有助我們從錯誤汲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