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和兄弟姐妹相處何以這麼困難?
兄弟鬩牆——這件事有如該隱和亞伯一般古老。其實你並非真的憎惡自己的兄弟姐妹。正如一位青年承認說:「雖然現在感覺不到,但在我內心深處,我認為自己是愛兄弟的。這的確是實情。」
可是,在這種倫常關係的表面之下何以時常隱藏著敵意呢?作家韋伯斯特(Harriet Webster)引述家庭問題專家施懷實(Claudia Schweitzer)的評論說:「每個家庭都有若干資源,有屬於感情的,也有屬於物質的。」然後她補充說:「同胞之間的爭執通常是為了爭奪這些資源的緣故,從父母的愛以至金錢和衣服不等。」例如,卡美爾和她的五位兄弟姐妹分用3間睡房。卡美爾說:「有時我想一個人獨處,希望把兄弟姐妹關在房外,但他們卻賴在房裡。」
兄弟鬩牆的另一個原因也許是由於要分擔家庭種種責任和權利而引起的。較大的孩子也許因為父母期望他們分擔大部分家務而感到憤憤不平。年幼的則也許因為受年長的兄弟姐妹所指揮或嫉妒他們享有較大權利而感覺不悅。英國一位十餘歲的少女嘆息說:『姐姐可以學駕車,我卻不能。我感覺氣惱,於是處處與她為難。』
兄弟不和有時只是由於性格不同的緣故。17歲的黛安談及她的兄弟姐妹說:「你若天天都彼此相見,日復一日。……你若天天看見同一個人做著同一令你心煩的事——你就吃不消了。」年輕的安德烈補充說:「你在家裡時,……你的所作所為把自己的真面目顯露出來。」很不幸的是,『顯露自己的真面目』時常意味到把禮貌、仁慈和機巧都拋諸腦後。
父母偏愛(『媽媽最疼愛你!』)是造成兄弟鬩牆的另一個普遍原因。心理學教授索爾克(Lee Salk)承認說:「父母無法對兒女作完全一視同仁的疼愛,因為兒女是不同的人,而且無可避免的是,兒女會在我們[父母]身上引起不同的反應。」在聖經時代已有事例證明這話的真確。族長雅各(以色列)「愛約瑟過於愛他的眾子」。(創世記37:3)約瑟的兄弟為此而非常妒忌憎恨他。
止息爭端
箴言26:20說:「火缺了柴就必熄滅。」防止林火蔓延的方法時常是藉著掘出防火線——一些砍去所有樹木的地帶。這樣,即使火勢已經開始,通常只能蔓延到這些地區,然後便熄滅了。我們也可以應用類似的原則來防止——或至少緩和——意見上的衝突。方法之一是在爭執爆發之前彼此溝通以求找出折衷辦法。
例如,難題的癥結是缺乏私生活嗎?若然,那麼在爭執未惡化之前,大家可以坐下來規劃出一個實際的時間表。(『我在這些日子或時候獨用房間,你可以在這些時候獨用。』)然後遵從「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項訓示,大家切實尊重協議。(馬太福音5:37)若有事情發生,需要作出調整,要先讓對方知道,而不是未經通知就突然作出改變。
你們為物品的擁有權發生爭執嗎?一位少女訴苦說:「我的繼妹時常沒有徵求我的同意就用我的東西。她甚至使用我的化妝品,還要厚著臉皮說我沒有買到適當的一種!」你可以請父母作最後的調停人。但較好的作法是,在大家平心靜氣的時候一起坐下來商談。不要為個人的「權益」彼此爭吵,反之要「樂於與人分享」。(提摩太前書6:18,《新世》)試在借物方面達成一些大家同意的規則,其中之一可以是,在取用之前總要先徵求物主同意。若有必要的話,要敏於作出讓步。這樣你就能夠在星火燎原之前加以「熄滅」了!
可是,如果你的兄弟姐妹由於個性不同而做出一些令你不高興的事,那又如何呢?其實你根本無法改變這件事。因此要學會「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弗所書4:2)與其誇大兄弟姐妹的過錯和缺點,不如表現基督徒的愛心,因為愛能夠「遮掩許多的罪」。(彼得前書4:8)不要對他們不仁或加以惡待,反之,要棄絕「惱恨、忿怒、惡毒、毀謗」。再者,「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歌羅西書3:8;4:6。
『不公道!』
一位少女抱怨說:「我妹妹想要的所有東西,全部如願以償。但我想要的,父母卻完全不予考慮。」這話聽起來很熟悉嗎?可是,請留意「所有東西」和「完全」這兩個極端的字眼。情形真的那麼可怕嗎?其實並不然。即使如此,期望別人以絕對平等的方式對待兩個不同的人可說是合乎現實的想法嗎?當然不是!父母可能只是按照你們個別的需要和氣質作出反應而已。
父母若特別寵愛某個孩子,這豈不是不公道嗎?不一定,請想想雅各何等疼愛他的兒子約瑟。何以故呢?因為約瑟是他已故的愛妻拉結所生的。因此,雅各對這個兒子感到特別親密豈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嗎?雅各雖疼愛約瑟,卻絕沒有忽略其他的兒子;他也對他們的福利表現真正的關懷。(創世記37:13,14)因此,他們嫉妒約瑟是沒有理由的。
你的父母也許與你的兄弟或姐妹特別親密,可能是由於興趣相近、性格相似或其他因素的緣故。這並不是說他們不愛你。你若為此感到憤慨或嫉妒,要意識到這只是由於你被自己那不完美的心所勝而已。要努力克服這種感覺。只要你自己的需要已獲得滿足,又何必為兄弟姐妹看來受到特別優待而憤憤不平呢?
兄弟姐妹——一項福分
這句話有時似乎很難令人相信——特別是在兄弟姐妹激惱你的時候。年輕的黛安有七個兄弟姐妹,她提醒我們說:「有兄弟姐妹是一件樂事,這樣你就不愁沒有談伴或沒有人和你分享樂趣了。」
安瑪莉和她的兄弟安德烈補充說:「你雖然能和朋友出外遊玩,兄弟姐妹卻隨時可以和你作伴。你若想遊戲、運動或逛公園,隨時有人陪你。」唐妮看出另一個切合實際的好處,說:「你會有人和你分擔家務。」有些人把兄弟姐妹描述為「特別顧問和聽者」,因為「他們了解我」。
年齡稍長,你便會在與別人相處方面經歷到如今與兄弟姐妹相處的同樣難題。嫉妒、財產權、不平待遇、缺乏私生活、自私、性格不同——這些難題乃是人生的一部分。因此,學會跟兄弟姐妹相處是在人際關係上一項極佳的訓練。
17歲的安德烈很同意聖經在約翰一書4:20所說的話,他說:「你若不能與看得見的人和睦共處,又怎能與看不見的耶和華和睦共處呢?」兄弟姐妹之間的不和是不時會發生的事。但是你可以學會分享、溝通及讓步。這樣的努力會帶來什麼結果?你很可能會看出,有兄弟姐妹畢竟不是那麼糟。
供討論的問題
◻ 何以兄弟姐妹之間時常會有衝突發生?
◻ 你可以怎樣避免因為私生活及物品的擁有權而與兄弟姐妹發生爭執?
◻ 何以父母有時會特別寵愛某個孩子?你覺得這一定是不公道嗎?
◻ 獨子處於不利地位嗎?
◻ 有兄弟姐妹有些什麼好處?
[第52頁的精選語句]
「父母無法對兒女作完全一視同仁的疼愛,因為兒女是不同的人。」——心理學教授索爾克
[第54頁的附欄]
『我是個獨子』
這若是你的處境,未必一定對你不利。例如,好處之一是,既然其他青年人都經歷與兄弟姐妹相處的難題,你卻可以隨意挑選你的密友(當然,要得到父母同意)。你也可以有較多時間研讀、沉思,或發展個人在某方面的特長和才幹。——可參閱第14章討論寂寞的文章。
年輕的托馬斯談到另一個好處,說:「由於是獨子,我得到父母全部的注意。」誠然,父母的過度關注可以使青年人變成以自我為中心。但父母若能在這方面表現平衡,他們的關注卻可以幫助你更快成熟及較易與成年人相處。
可是,既然沒有兄弟姐妹與你分享東西,這便會有形成自私傾向的危險。耶穌勸告說:「你們要給人。」(路加福音6:38)因此,要試與親戚朋友分享東西。學會敏於留意別人的需要,在可能範圍內盡力予以協助。別人一定會對你的慷慨表示體會。這樣,你便會發現你雖然是獨子,卻絕不孤單。
[第53頁的圖片]
我時常為自己沒有一個姐妹感到遺憾;然而這也有若干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