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
(Humility)
不驕傲,不自大,自覺卑微。謙卑是耶和華悅納的思想態度,絕不是懦弱的表現。
在《希伯來語經卷》,「謙卑」譯自ʽa·nahʹ(阿納赫)這個詞根,意思是「降為卑;受困苦;受壓迫」。其他源於「阿納赫」的詞語可譯做「謙卑,謙和,困苦」等。含有「謙卑」意思的另外兩個希伯來語動詞是ka·naʽʹ(卡納,字面意思是「征服[自己]」)和sha·phelʹ(沙費,字面意思是「卑微」)。在《希臘語經卷》,譯做「謙卑」的詞語ta·pei·no·phro·syʹne(塔皮諾弗羅西內)取自ta·pei·noʹo塔皮諾奧(意即卑微)和phren弗倫(意即思想)。
人如果按照聖經的教誨,認真想想自己跟上帝以及跟別人的關係,好好實踐其中的原則,就能養成謙卑的美德。譯做「謙卑自抑」的希伯來語hith·rap·pesʹ(希特拉佩斯)字面意思是「貶抑自己」。睿智的箴言執筆者說過的一句話也有這個意思:「我兒,如果你為同胞作保……因口中的話語掉進網羅……你就落入同胞手中了。……要放下架子[貶抑自己],纏著同胞央求。……你要自救」。(箴6:1-5)這句箴言的意思是,要放下面子,承認錯誤,化解矛盾,請求寬恕。耶穌勸人不要爭強好勝,倒要像小孩一樣在上帝面前謙卑自抑,為弟兄服務。(太18:4;23:12)
另外,一個人也許是受貶抑,從中學會謙卑的。耶和華告訴以色列人,他讓他們流浪曠野四十年,把他們降為卑,是要考驗他們,要知道他們的心究竟如何。這樣,他們就必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而是靠耶和華所說的每一句話」。(申8:2,3)不少以色列人確實從這個痛苦的經歷學會了謙卑。(參看利26:41;代下7:14;12:6,7)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族,要是不肯謙卑自抑,不肯接受管教去學習謙卑,早晚必受貶斥,自取其辱。(箴15:32,33;賽2:11;5:15)
使上帝歡喜 在耶和華眼中,謙卑這種美德十分可貴。儘管上帝不欠人什麼,他卻本著分外恩典向人大顯慈悲,恩待在他面前謙卑自抑的人。這些人並沒有信賴自己,沒有自誇,一心仰望上帝,渴望遵行他的旨意。雅各和彼得受聖靈啟示所寫的話一點沒錯:「上帝與高傲的人為敵,卻賜分外恩典給謙卑的人。」(雅4:6;彼前5:5)
即使一個人曾經作惡多端,只要他願意在耶和華面前謙卑自抑,求上帝開恩,也必蒙垂聽。猶大王瑪拿西就是一個例子。他曾大力鼓吹假神的崇拜,勾引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行惡,使他們「比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消滅的列國更壞」。可是,耶和華讓瑪拿西被亞述王擄去後,瑪拿西「在他列祖的上帝面前極其謙卑自抑。他不斷向上帝禱告,上帝就應允他的懇求,又垂聽他求恩的話,讓他返回耶路撒冷,恢復王位。瑪拿西這才知道只有耶和華是上帝」。瑪拿西覺悟前非,學會了謙卑。(代下33:9,12,13;另見王上21:27-29)
帶領人走正路 凡在上帝面前謙卑自抑的人,都必蒙上帝指引。以斯拉身負重任,要帶領一千五百多個以色列男丁從巴比倫返回耶路撒冷,隨行的還有祭司、殿役以及婦孺。此外,他們還帶同大量金銀回鄉,供修葺耶路撒冷聖殿之用。由於路途艱險,他們本來極需軍隊護送,可是以斯拉不想求助於波斯王,因為這就表示他們信靠人而不是信靠上帝了。況且,以斯拉曾對波斯王說:「我們的上帝必伸手保護所有向他求福的人」。以斯拉於是宣告禁食,叫人民在耶和華面前謙卑自抑,向上帝求助。結果上帝應允了他們的請求,一路上保護他們,使他們免受埋伏的敵人攻擊,安然抵達耶路撒冷。(拉8:1-14,21-32)但以理先知被擄到巴比倫後,上帝大大恩待他,差天使賜給他一個異象。但以理之所以蒙恩,是因為他在上帝面前謙卑自抑,專心尋求指引和悟性。(但10:12)
謙卑能帶領人行走正道,使人得尊榮;誰受貶抑誰受抬舉,全在乎上帝。(詩75:7)「失敗以先,人心高傲;榮耀之前,必有謙卑。」(箴18:12;22:4)因此,自命不凡、貪圖虛榮的人終必一敗塗地。猶大王烏西雅就是一個例子,他僭越狂妄,企圖奪取祭司的職分。聖經說:「他一強盛,就心高氣傲,自招敗亡。他對耶和華他的上帝不忠,竟闖進耶和華的殿,要在香壇上燒香。」烏西雅向阻止他的祭司發怒,頓時長了痲瘋。(代下26:16-21)烏西雅沒有謙卑自抑,結果走上歪路,落得悲慘的下場。
助人應付逆境 謙卑能發揮作用,助人應付逆境。謙卑使人在患難中堅持下去,能忍受得住,繼續為上帝服務。大衛王一生飽受磨難,為了逃避掃羅王的追殺,不得不亡命天涯。儘管這樣,他卻從沒有對耶和華發過半句怨言,也沒有妄自尊大,企圖凌駕耶和華所膏立的人。(撒上26:9,11,23)後來大衛跟拔示巴通姦,得罪耶和華。上帝的先知拿單嚴厲責備大衛,他就在上帝面前謙卑自抑,誠心認罪。(撒下12:9-23)之後,一個名叫示每的便雅憫人當眾咒罵大衛;大衛的將領亞比篩看不過去,想把這個輕慢國君的狂徒殺掉。可是大衛卻十分謙卑,對亞比篩說:「我的兒子,我親生的骨肉,尚且要取我的性命,何況一個便雅憫人呢?……也許耶和華親眼看見了,耶和華就再次恩待我,取代今天的咒罵。」(撒下16:5-13)後來大衛統計以色列的人口,違背耶和華的旨意。聖經報導:「大衛統計完人口,心裡自責,於是對耶和華說:『我做了這件事,犯了大罪。……我做了十分愚蠢的事。』」(撒下24:1,10)雖然大衛受到懲罰,卻沒有因此失去王位。大衛謙卑受教,結果蒙耶和華再三恩待。
上帝的美德 謙卑是耶和華上帝的美德。當然,上帝之所以謙卑,不是因為他的地位比誰低,或者要聽命於誰。上帝垂顧卑微的罪人,大顯慈悲,充分體現出謙卑的美德。上帝願意俯就罪人本身就很難能可貴了,他竟還犧牲愛子為人贖罪,多麼謙卑!耶和華上帝容忍罪惡六千多年,在人類始祖犯罪後讓他們繁衍後代。憑著上帝的分外恩典,亞當的後代得蒙慈悲,有希望得享永生。(羅8:20,21)這一切在在證明,謙卑實在是上帝的可貴品德。
大衛王從上帝所賜的分外恩典,看出上帝多麼謙卑,並滿懷感激。耶和華救他脫離仇敵之手以後,大衛歌頌上帝說:「你把你的救恩給我作盾牌,你的謙卑使我昌大。」(撒下22:36;詩18:35)儘管耶和華坐在天上至高之處,威儀凜然,聖經卻形容他說:「有誰能比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有誰能比這位住在高處的主?上帝紆尊降貴,俯察天地,從塵土中提拔寒微的人,從灰坑中抬舉貧窮的人,讓他跟尊貴的人同坐,跟上帝子民中的尊貴人同坐。」(詩113:5-8)
耶穌基督心裡謙卑 耶穌基督在地上時謙卑地為上帝服務,樹立了最傑出的榜樣。在離世前的最後一個晚上,耶穌拿毛巾束腰,親自為十二使徒洗腳,還用毛巾擦乾;這些粗活一般是由下人或奴隸做的。(約13:2-5,12-17)耶穌對門徒說:「誰高舉自己,就必降為卑;誰謙卑自抑,就必受抬舉。」(太23:12;路14:11)那天晚上使徒彼得也在場,清楚記得耶穌怎樣言傳身教,虛懷若谷。因此,他後來勸勉基督徒說:「你們所有人都要以謙卑相待,好像束腰服事人一樣……所以,你們要在上帝大能的手下謙卑自抑。這樣,到了既定的時候,他就會抬舉你們。」(彼前5:5,6)
使徒保羅鼓勵基督徒要學習耶穌的精神態度。耶穌是上帝的兒子,降世前在天上跟天父耶和華在一起,地位崇高;可是他甘願捨了自己,取了奴隸的形態,成了人的模樣。保羅說:「不但這樣,他[耶穌]見自己成了人的樣式,就謙卑自抑,服從至死,甚至死在苦刑柱上。」耶穌說謙卑的人必受抬舉,他自己的經歷充分證明這句話一點不假,正如使徒保羅繼續說:「所以上帝把他提升到更高的地位,惠然賜給他凌駕其他一切名字的名字。」(腓2:5-11)
更令人佩服的是,儘管基督的地位崇高,操掌天上地上的一切權柄,有能力實現上帝對地球的旨意(太28:18;6:10),但他在千年統治結束後卻仍舊表現謙卑。聖經說:「到一切都順服了他,那時候,兒子也要順服使一切都順服兒子的上帝。這樣,對眾生來說,上帝就是一切。」(林前15:28)
耶穌基督說:「我性情溫和,心裡謙卑。」(太11:29)他向耶路撒冷的居民表明自己是君王時,正好應驗了關於他的一個預言。聖經說:「看哪!你的王到你這裡來了。他是正義的,已經得救。他謙卑自抑,騎著驢,就是騎在母驢的子畜上,在一頭公驢上。」(亞9:9;約12:12-16)耶穌在天上被大大擢升後,準備就緒要跟上帝的仇敵作戰。聖經預告,到時他必接獲命令,必「大放光彩,無往不勝,為真理、謙卑、正義,策馬直前」。(詩45:4)因此,謙卑的人都該歡欣,所有受高傲之輩壓迫和欺負的人都該雀躍。上帝的應許使他們大得安慰:「地上遵守上帝法令的謙和人啊,你們都要尋求耶和華,追求正義,力求謙和。也許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你們可以隱藏起來。」(番2:3)
耶和華向以色列人宣告耶路撒冷快要遭受毀滅時,一方面向國中謙卑的人發出警告,另一方面也提出安慰,保證他必在指定的時候為他們主持公道。耶和華說:「那時候我要從你那裡鏟除高傲自誇之輩,你在我的聖山上也不再高傲。我必在你那裡留下一群謙卑自抑的人,他們必投靠耶和華的名。」(番3:11,12)許多人必因謙卑而得救,正如聖經說:「謙卑的人,你必拯救;高傲的人,你必敵視,使他們卑微。」(撒下22:28)因此,我們可以堅信,為真理、謙卑、正義策馬直前的君王耶穌基督,必拯救在他和天父耶和華面前謙卑自抑的人。
基督徒務要培養謙卑 使徒保羅勸基督徒要穿上新品格,這種品格是「按著創造這種品格的上帝的形像,漸漸更新的」。保羅接著說:「這樣,你們既然是上帝所揀選的人,是聖潔蒙愛的,就要穿上憐恤之情、仁慈、謙卑、溫和、堅忍。」(西3:10,12)保羅以基督的榜樣激勵基督徒,說:「要謙卑,看別人[上帝的其他僕人]比自己優越。」(腓2:3)保羅再一次勸他們:「你要關心別人,像關心自己一樣。不要心高氣傲,倒要甘於卑微。不要自以為聰明。」(羅12:16)
保羅寫信給哥林多的基督徒時,說了類似的話:「我雖然自由,沒有受任何人轄制,卻甘願做各人的奴隸,為要贏得更多人。對猶太人,我就做猶太人,為要贏得猶太人。對律法之下的人,我雖然不在律法之下,還是好像律法之下的人,為要贏得律法之下的人。對沒有律法的人,我就做沒有律法的人,為要贏得沒有律法的人。上帝的律法,我不是不必守;基督的律法,我確實要守。對軟弱的人,我就做軟弱的人,為要贏得軟弱的人。對什麼人,我就做什麼人,無論如何都要救些人。」(林前9:19-22)要做到保羅所說的,一個人得有真正的謙卑才行。
促進和睦 謙卑促進和睦。謙卑的人不會為了堅持自己所謂的「權利」,就跟基督徒弟兄爭執。使徒保羅說,雖然他什麼事都可以做,但他只會做強化別人的事。假如他做的事令弟兄良心不安,他就寧願不做。(羅14:19-21;林前8:9-13;10:23-33)
一個人也必須謙卑才會實踐耶穌的勸告,寬恕冒犯自己的人,跟人保持和睦。(太6:12-15;18:21,22)假如有人得罪別人,他會不會聽從耶穌的吩咐,主動向對方認錯、請求寬恕,就得看他是不是謙卑了。(太5:23,24)另一方面,受到冒犯的人要是來找他,他也必須有謙卑有愛心,才會承認過失,立刻改正,跟人和解。(太18:15;路17:3;另見利6:1-7)表現謙卑為人帶來平安,也為上帝的組織締造和平,相比之下,個人的榮辱與面子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另外,一個人把謙卑付諸行動,也能進一步強化這種可貴的特質。
會眾團結的要素 謙卑有助於基督徒以自己所有的為足,保持喜樂,不走極端。正如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章指出,基督徒是互相依存的,而這種關係主要建基於服從,謙卑以及甘心順從上帝的組織安排。因此,會眾裡的男子固然要明白,「追求監督的職分,就是嚮往善工」,但也要當心,不可為了滿足野心而追求某些職分,例如在會眾裡施教,因為做導師的「要受更嚴厲的審判」。(雅3:1;提前3:1)
不論男女,會眾裡人人都應該順從在他們當中帶頭的人。對於各種工作分配以及職責委派,他們都該耐心等候耶和華,因為人受抬舉全出於上帝。(詩75:6,7)利未部族可拉的一些兒子說:「寧可在我上帝的殿中看門,不願在惡人的帳幕裡盤桓。」(詩84:10)真正的謙卑是需要時間培養的。聖經不但列明監督必須具備什麼資格,還規定不可任命新近成為基督徒的人做監督,「恐怕他驕傲自大,就難逃魔鬼所要受的刑罰」。(提前3:6)
假意謙卑 聖經提醒基督徒,不該只做表面工夫,假意謙卑。一個愛裝模作樣,故作謙卑的人,久而久之會「思想順應肉體,就妄自尊大」。另外,真正謙卑的人不會以為,人能否進上帝的王國在於吃什麼喝什麼,或者不吃什麼不喝什麼。聖經表明,一個人可以根據健康的理由或者良心的緣故,決定吃什麼喝什麼,或者不吃什麼不喝什麼。可是,如果他認為自己能否得到上帝的悅納,主要在乎吃喝什麼,觸摸什麼,守什麼宗教節慶的話,就大錯特錯了。這表示他根本看不出,這些都是人「自定崇拜的要求,假意謙卑。這樣苦待身體,表面上很有智慧,其實對於克制肉體的慾望毫無價值」。(西2:18,23;羅14:17;加3:10,11)
假意謙卑可以使人變得越來越自負,因為覺得可以靠自己營造正義的形象;或者覺得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殊不知他騙得了人,卻騙不了耶和華。這樣的人如果讓自驕心繼續滋長,終必蒙羞,自討苦吃。高傲的人必降為卑,甚至自取滅亡。(箴18:1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