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
◼ 耶穌被釘在苦刑柱上時喊叫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當時他是否缺乏信心,認為上帝已離棄了他?
有些人讀到載於馬太福音27:46或馬可福音15:34的這段話,就認為耶穌在面臨痛苦的死亡時對上帝的信心發生動搖。其他的人則聲稱耶穌的反應只是人之常情,是血肉之軀的人受到極度痛苦時的掙扎吶喊。可是,我們有充分理由越過人們根據表面情形所作的這種評估。今日雖然沒有人能夠確知耶穌這樣喊叫所牽涉到的一切因素,我們卻可以留意到兩個頗有可能的動機。
耶穌清楚知道,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馬太福音16:21)上帝的兒子在天上時曾經觀察到,甚至不完美的人也能經歷痛苦的死亡而仍然保持忠貞。(希伯來書11:36-38)因此我們沒有理由相信一個完美的人——耶穌——會對他所面臨的遭遇驚惶失措;他也不會認為死於苦刑柱上就意味到他的父已離棄了他。耶穌早已預先知道自己「將要怎樣死」,那便是,被釘死在柱上。(約翰福音12:32,33)他也確知自己在死後第三日會復活過來。那麼,耶穌怎能說上帝已離棄了他呢?
首先,他可能指在一種有限的意義上,耶和華從他的兒子撤去了保護,使耶穌的忠誠受到極度的考驗,讓他在痛苦和屈辱之中死去。但上帝雖任由耶穌置身於撒但所指揮的敵人攻擊之下,這並不意味到他完全捨棄了耶穌。耶和華繼續對耶穌表現疼愛,從他在第三日使耶穌復活過來一事足以見之;這件事是耶穌早知道會發生的。——使徒行傳2:31-36;10:40;17:31。
與上述原因有關的第二個可能理由是,耶穌在柱上所說的話應驗了一個論及彌賽亞的預言。在此之前幾小時,耶穌告訴使徒說事情的發生會「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馬太福音26:24;馬可福音14:21)不錯,他希望實行經上所寫的一切,包括詩篇22篇所寫的事在內。你也許發現,把預言和應驗比較一下頗富於啟迪性,例如詩篇22:7,8——馬太福音27:39,43;詩篇22:15——約翰福音19:28,29;詩篇22:16——馬可福音15:25和約翰福音20:27;詩篇22:18——馬太福音27:35。對於彌賽亞的經歷提供許多預言的詩篇22篇在開頭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因此,耶穌喊出這段話其實進一步應驗了經上的預言。——路加福音24:44。
詩篇的執筆者並不相信上帝已完全排斥或離棄他,因為大衛接著說他會『將上帝的名傳與他的弟兄,』並且鼓勵別人讚美耶和華。(詩篇22:22,23)照樣,熟悉詩篇22篇的耶穌也有理由確信他的父即使容許他經歷到死於柱上的痛苦,卻仍是嘉許他和愛他的。
◼ 箴言30:4問道:「他名叫什麼?他兒子名叫什麼?」這裡所指的是耶和華和耶穌嗎?
這節經文清楚表明,和至高者相比,人的能力是多麼有限。雖然它那修辭性的問題可以問及任何人,但這些問題應該使一個有推理能力的人想到造物主。
執筆者亞古珥問道:「誰昇天又降下來?誰聚風在掌握中?誰包水在衣服裡?誰立定地的四極?他名叫什麼?他兒子名叫什麼?你知道麼?」——箴言30:1,4。
從來沒有不完美的人升過天,回來之後成為無所不知地;也沒有人能控制風、海、或模鑄地球的各種地質動力。因此,亞古珥在實際上等於問道:『有人做過這些事嗎?他的親人有做過嗎?你知道他們名叫什麼嗎?』我們必須答道:「沒有」——可參閱約伯記38:1-42:3;以賽亞書40:12-14;耶利米書23:18;哥林多前書2:16。
故此,我們必須在人類範圍以外,才能找到這位擁有超人能力,可以控制自然界各種力量的個體。然而,我們並非只能夠藉著觀察他的作為而認識他。(羅馬書1:20)這乃是因為他曾把有關自己和他與人交往的資料賜給人類,彷彿他會降臨人間一般。他賜給人的知識是具體明確的。例如,他曾『降臨』西乃山,把律法交給摩西。(出埃及記19:20;希伯來書2:2)他也幫助手下的僕人體會他那充滿意義的名字——耶和華。(出埃及記3:13,14;6:3)後來,他向人類表明耶穌就是他的兒子。這兒子從天而降,把關於造物主的知識進一步向人顯明。——約翰福音1:1-3,14,18。
這應該幫助我們所有人得到正確的結論:像亞古珥一樣,我們無法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真正的智慧。(箴言30:2,3)我們也不能指出有任何人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但是上帝卻能把我們需要的智慧賜給我們。因此,我們應該謙卑地仰望他。他就是至高者,我們知道他名叫什麼。他的兒子曾為了救贖人類而死去,使人可以藉此得著永生。——馬太福音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