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書
(Daniel,Book of)
一卷預言書,在英語聖經裡被排在大先知書之列,於以西結書之後。這樣編排是根據希臘語《七十子譯本》和《通俗拉丁文本聖經》而定的。在希伯來語的聖經正典中,但以理書被編在《聖錄》那部分。
執筆者 這卷書清楚表明執筆者就是但以理,說:「巴比倫王伯沙撒元年,但以理在床上做夢,腦海裡看見異象。當時他把夢寫下來,述說事情的始末。」(但7:1)這卷書從第7章至12章都使用第一人稱,顯然出自但以理的手筆。
第1-6章雖使用第三人稱,但並不能因此就否定但以理是執筆者,因為在這一部分,他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報導自己和別人有什麼遭遇。聖經的另一個執筆者耶利米也時常使用第三人稱。(見耶20:1-6;21:1-3;也見耶26,36章)耶利米在他的寫作裡也同時使用第一人稱。(耶1,13,15,18章;見但以理1)
背景與成書時間 但以理書所記各事都發生在巴比倫,其中一個異象是但以理在烏萊河邊的書珊城堡裡看見的。至於他是否實際在書珊,還是僅在異象裡身處書珊,記載並沒有清楚說明。但以理書的成書時間大約是公元前536年,內容涵蓋的時間從公元前618年到公元前536年左右。(但8:1,2)
真實可靠 有些考證家質疑但以理書的可靠性,原因是他們同意公元3世紀異教哲學家波菲利的主張。波菲利敵視基督教,聲稱但以理書是安條克(伊皮法尼)統治期間,一個住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杜撰的。他認為這個杜撰者把一些以往發生的事寫成好像預言一般。可是,從那時直到18世紀早期,但以理書的真實可靠性並未受到嚴重的質疑。耶穌基督本人完全承認但以理的預言,從而證明這卷書是真實可靠的。(太24:15;但11:31)
歷史價值 在死海洞穴中發現的聖經抄本,有好幾份包含了但以理書的片段,最早的一份抄本成於公元前1世紀上半葉。當時但以理書已被人視為聖經的一部分,為猶太人所熟知,因此有不少抄本。既然瑪加伯上這本屬於歷史性質的次經(2:59,60)曾提及但以理從獅子坑得救,以及三個希伯來人不受烈火所傷,可見當時但以理書已普遍被視為聖經的正典。
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的記載也表明,但以理書是真實可靠的。他說亞歷山大大帝進入耶路撒冷時,猶太人拿但以理的預言給他看。這件事發生於公元前332年左右,比馬加比時代早150多年。約瑟夫斯論及這件事,說:「有人拿但以理書給他看,書中預告一個希臘人會摧毀波斯帝國,亞歷山大相信自己就是這個希臘人。」(《猶太古史》第11卷337節[8章5段])歷史也透露,亞歷山大很優待猶太人,據稱就是由於但以理在預言裡預告他的豐功偉業的緣故。
所用的語言 但以理書1:1-2:4上和8:1-12:13是用希伯來語寫的,但以理書2:4下-7:28則是用阿拉米語寫的。論到阿拉米語這部分所用的詞彙,《國際標準聖經百科全書》(第1卷,860頁)說:「我們查考但以理書所用的阿拉米語詞彙,發覺有九成相類似的詞彙是可以馬上從西部閃米特語的銘刻或公元前5世紀甚至更早的紙莎草紙文獻中找到的。其餘的詞彙則見於納巴泰人或巴爾米拉人使用過的阿拉米語,是公元前5世紀之後的一種阿拉米語。雖然至少從理論上說,這一小部分詞彙可能是突然在公元前5世紀之後出現的,我們也同樣有理由認為,這是公元前5世紀的口語詞彙而不是書寫詞彙。但最足信的解釋是,這一成未能獲得證實的詞彙,只是由於我們目前對這種語言認識不夠深的緣故;隨著時間過去,我們肯定能彌補這個空白。」(G.布羅米利編,1979)
但以理書含有一些所謂的波斯詞語。鑑於猶太人跟巴比倫人、米底亞人、波斯人和其他國族的人接觸頻繁,但以理書含有若干波斯詞語是不足為奇的。再者,但以理所使用的外語詞彙大都是官員、衣物和法律一類的詞語,看來當時希伯來語或阿拉米語還沒有這類詞語的對應名稱。但以理書是但以理為同胞寫的,當時他們大都住在巴比倫,也有不少散居其他地方,因此但以理所用的語言是他們都能明白的。
涉及教義 有些考證家因為但以理提及復活一事,就質疑這卷書。(但12:13)他們認為這個教義是後期才發展出來的,或是從異教傳過來的。可是,但以理提及復活,其實跟《希伯來語經卷》別的部分完全一致,當中有經文表示,上帝的僕人相信復活這回事。(伯14:13,15;詩16:10)此外,也有死人實際復活的事例。(王上17:21,22;王下4:22-37;13:20,21)使徒保羅的證言也很有代表性,他指出亞伯拉罕相信死人會復活(來11:17-19),而上帝古代的其他忠僕也期待復活的日子來到(來11:13,35-40;羅4:16,17)。耶穌說:「死人復活的事,其實摩西在荊棘叢的篇章上也說過了。他把耶和華稱為『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路20:37)
有些人聲稱,但以理書的預言是在事情發生後才寫下的,所以其實並非預言。如果他們的主張屬實,這卷書就得等到耶穌在地上傳道的日子過去以後才寫成了,因為書的第9章含有一個與彌賽亞出現和犧牲的預言。(但9:25-27)此外,預言進一步論及世上各國的歷史,直到「終結的時候」,屆時這些國家會被彌賽亞統治的王國所毀滅。(但7:9-14,25-27;2:44;11:35,40)
深具價值 但以理書獨特之處是包含好些有預言性質的時期:從頒布諭旨重建耶路撒冷到彌賽亞出現的六十九個七(年);在第七十個七年內發生的各事,以及隨後耶路撒冷遭受毀滅(但9:24-27);耶穌稱之為「列國的既定時期」的「七期」,他指出他在地上時,這段時期仍然延續下去,直到相當久之後才會結束(但4:25;路21:24);書中還提到1290日、1335日、2300日這三段時期;以及「一期、兩期、半期」。這些與時間有關的預言深具啟發作用,能助人明白上帝怎樣對待自己的子民。(但12:7,11,12;8:14;見列國的既定時期;七十個七的時期)
關於世上各霸權的興衰,從古巴比倫的日子直到上帝的王國永遠毀滅列強的時候,但以理提供了不少細節。預言透露,上帝委任的君王和「聖民」會在王國裡施行統治;這個王國政府會永遠長存,造福所有事奉上帝的人。(但2:44;7:13,14,27)
天使在聖靈啟示下向但以理解釋,他所見的各獸代表不同的世界霸權。(但7:3-7,17,23;8:20,21)這些資料對於幫助人明白啟示錄裡含有象徵意義的各獸有極大的作用。(啟13:1-18;見獸[有象徵意義的])
但以理記述他的三個同伴因為拒絕向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巨大金像下拜,結果被扔進熾熱的火爐裡,但卻蒙上帝拯救。(但3章)這個記載表明,在「外邦人的日期」中,耶和華的敬拜者在第一個世界霸權境內確立了他們在崇拜方面的合法權利,顯明他們有權專一愛戴他們的上帝。基督徒由此看出,羅馬書13:1說要順服「在上當權的」,指的是相對的順服而不是絕對的順服。這個理解跟使徒行傳4:19,20和5:29的報導(使徒們對當權者的態度)是一致的,也加強了基督徒在列國的事務上嚴守中立的決心。雖然這樣的立場可能為他們帶來麻煩,但他們下定決心,不論上帝是否拯救他們脫離困境,甚或容許他們為了緊守忠義而以身殉道,他們也絕不放棄事奉耶和華上帝,惟獨敬拜他。(但3:16-18)
[第339頁的附欄]
但以理書的要點
這卷書含有許多預言,預告世上各政府的興衰,從古代的巴比倫,直到上帝的王國擊碎地上的萬國,然後全權統治世界的時候為止
這卷書由但以理執筆。從公元前617年至公元前537年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但以理一直在巴比倫
雖被擄到巴比倫,但以理和三個同伴對耶和華卻忠貞不渝
他們受訓在尼布甲尼撒的宮廷任職,但拒絕食用御膳和御酒,免得玷污自己;上帝悅納他們,賜他們卓越的知識和洞察力(1:1-21)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拒絕崇拜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巨像;王勃然大怒,但他們堅決地告訴王,他們決不崇拜他的神;王下令把他們綁起來,扔進加倍燒熱的火爐裡;天使救他們脫險,使他們絲毫無損(3:1-30)
官員嫉妒但以理,設謀陷害他;但以理不顧禁令,繼續向上帝禱告,也沒有試圖隱瞞這件事,結果被扔進獅子坑裡;天使救他脫險,使他安然無恙(6:1-28)
預示未來的夢和異象,指向彌賽亞統治的王國
一塊不經人手鑿出來的石頭從山而出,打碎巨像;巨像代表一系列相繼稱霸的世界強國,從巴比倫開始;最後所有國家都被上帝的王國打碎滅絕,取而代之(2:1-49)
高得頂天的大樹被砍下,殘幹被箍住,經過七期;最初應驗在巴比倫王身上,他喪失神志,有七年時間像獸一樣過活,直到他承認至高者擁有統治人類的王權,要把王權賜給誰就賜給誰(4:1-37)
伯沙撒用耶和華聖殿的器皿喝酒,去尊崇他所拜的偶像諸神;字跡突然在牆上出現;但以理奉召前來,無畏地指出王的不是,解釋字的含意,告訴王他的國已賜給米底亞人和波斯人(5:1-31)
異象顯示幾個相繼興起的世界霸權,分別由獅子、熊、豹子、猙獰可怖的十角獸和獸頭上的一隻小角所代表;然後萬古常在者把統治萬民的大權賜給一位好像人子的(7:1-28)
公綿羊、公山羊和小角分別代表繼巴比倫之後興起的各世界霸權;小角與天上軍隊的領袖對抗,結果被非人手之力所滅(8:1-27)
七十個七(年);過了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彌賽亞就會出現,之後會被剪除;有一個七的時間,(亞伯拉罕的)約惟獨對猶太人生效(9:1-27)
北方王與南方王角逐,米迦勒起來施行拯救,以及隨後發生的事(1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