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按上帝的要求處事待人
1-3.(甲)聽到泰爾這個古城的名字,很多基督徒也許會想到什麼?(乙)希蘭王跟以色列人有什麼關係?(丙)我們從泰爾的事例學到什麼?
聽到泰爾這個古城的名字,你會想到什麼呢?很多基督徒也許會想到跟泰爾有關的聖經預言怎樣應驗。在亞歷山大大帝率領下,希臘大軍把泰爾位於大陸的部分夷為平地,「刮淨」那裡的頹垣廢石,「扔進海裡」,築成堤道,通往後來建成的島城,最後徹底摧毀了泰爾。(以西結書26:4,12;撒迦利亞書9:3,4)可是,提到泰爾會不會也令你想到,在對待會眾的弟兄姊妹方面,有什麼該做和不該做的事呢?
2 為什麼泰爾的下場這麼可悲呢?「泰爾再三再四地叛逆,還把所有俘虜交給以東,沒有記念弟兄的盟約……。我要降火焚燒泰爾的城牆」。(阿摩司書1:9,10)以往,當希蘭作泰爾王的時候,他很喜歡大衛,於是提供各樣建築材料,讓以色列人建造所羅門的聖殿。後來,所羅門王更與希蘭王立約,把加利利地的一些城市送給他做禮物;希蘭王稱所羅門為「弟兄」。(列王紀上5:1-18;9:10-13,26-28;撒母耳記下5:11)可是後來泰爾卻背信棄義,「沒有記念弟兄的盟約」,竟將上帝的一些子民賣作奴隸。這一切,耶和華都看在眼裡。
3 住在泰爾的迦南人對上帝的子民冷酷無情,結果受上帝懲罰。我們從中學到什麼呢?我們學到一個重要的教訓,是跟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弟兄姊妹有關的。在本書的前幾章,我們探討過十二先知書中不少處事待人的原則,例如要以公平合理的手法做生意,品行要貞潔等。其實,關於上帝希望我們怎樣待人,十二先知書還有很多勸告值得深思。
不要幸災樂禍
4.為什麼說以東人是以色列人的兄弟?可是,以東人怎樣對待自己的兄弟?
4 我們可以從上帝怎樣譴責以色列的鄰國以東,學到重要的教訓。上帝說:「你兄弟遭殃的日子,你不該瞪著眼看;猶大人滅亡的日子,你不該幸災樂禍」。(俄巴底亞書12)泰爾人是以色列人生意上的兄弟,但以東人卻是跟以色列人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因為以東人的祖先以掃,跟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是孿生兄弟。耶和華也曾說以東人是以色列人的兄弟。(申命記2:1-4)因此,以東人看見猶太人落在巴比倫人手裡,吃盡苦頭,竟然幸災樂禍,實在太不應該了。(以西結書25:12-14)
5.在什麼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像以東人那樣對弟兄姊妹幸災樂禍?
5 以東人毫無手足之情,所以不蒙上帝悅納。不妨問問自己:我對待弟兄姊妹的方式,上帝喜歡嗎?如果我跟某個弟兄有嫌隙,我會怎麼看他,怎樣待他呢?假設有弟兄得罪了你,或者跟你的親人發生過摩擦,你會因此懷恨在心,認為自己「有理由」對他不滿,不肯主動跟他和解嗎?(歌羅西書3:13;約書亞記22:9-30;馬太福音5:23,24)要是這樣,我們所言所行就難免會顯出這種不滿,例如對他不理不睬,故意避開他,或者背後說他的壞話。又假設有一天這個弟兄犯了錯,受會眾的長老糾正和勸誡,你會怎樣待他呢?(加拉太書6:1)這時候,你會像以東人那樣幸災樂禍嗎?上帝希望你怎樣對待弟兄姊妹呢?
6.除了不做撒迦利亞書7:10所說的惡事,我們還要聽從彌迦書7:18的什麼勸告?
6 耶和華通過撒迦利亞勸勉我們,切勿「心裡圖謀惡事,彼此誣害」。(撒迦利亞書7:9,10;8:17)假如我們認為自己或者親人受到冒犯,就更要留意這個勸告。這時候,我們很容易會在心裡「圖謀惡事」,然後付諸行動。可是,上帝希望我們效法他,像他那樣甘心寬恕,不念舊惡。你還記得彌迦怎樣描述耶和華嗎?他說上帝樂意「赦免罪過,寬恕……人的過犯」。a(彌迦書7:18)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怎樣做,表明自己聽從這個勸告呢?
7.為什麼我們不該把別人的冒犯記在心上?
7 當然,自己或者家人受到冒犯,心裡並不好受,但問題真的這麼嚴重嗎?聖經曾經指出,基督徒可以採取哪些步驟去化解矛盾,跟人和解。不過,解決問題的上上之策始終是:寬恕別人,不再斤斤計較。不妨問問自己:「既然耶穌吩咐基督徒要寬恕別人『七十七次』,這一次不就是寬恕人的機會嗎?乾脆把事情忘掉豈不是更好嗎?」(馬太福音18:15-17,21,22)即使問題現在看來挺嚴重的,但一千年後回頭看,那又算什麼呢?傳道書5:20道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道理。經文說,一個人辛勞過後享用佳肴美酒,「他不會常常掛慮自己一生的年日,因為上帝使他滿心歡喜」。這個人歡歡喜喜地享受當前的美福,人生的種種煩惱也就拋諸腦後了。我們可以向這個人學習嗎?我們要是著眼於基督徒團體所享的種種福分,就不會對弟兄間的嫌隙耿耿於懷了。在新世界裡,我們根本不會想起這些瑣事。有了這種心態,我們自然不會把別人的冒犯記在心上,也不會對人幸災樂禍。
實話實說
8.在什麼情況下,說實話也許不容易?
8 十二先知書強調的另一個重點是,上帝希望我們的言行盡都真誠信實。毫無疑問,我們人人都很努力傳講「好消息的真理」。(歌羅西書1:5;哥林多後書4:2;提摩太前書2:4,7)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跟家人和弟兄姊妹無所不談,內容無所不包,要總是說實話也許不容易。為什麼呢?
9.我們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說半真半假的話?這時候,我們該想想什麼問題?
9 我們人人都說過不該說的話,做過不該做的事,對不對?如果事後我們被人質問或指責,自然會感到難堪,甚至有點內疚。正因為這樣,我們可能不願意承認錯失,或者諸多「辯解」,說些似是而非的話,不惜歪曲事實來為自己開脫。另外,遇上尷尬的情況,我們可能會避重就輕,只說些對自己有利的話,或者故意隱瞞某些細節,希望把事情輕輕帶過。要是這樣,即使我們說的不算假話,卻已製造了假象。我們大概不會像時下一般人那樣說謊不眨眼,但我們說的都是「實話」嗎?(以弗所書4:15,25;提摩太前書4:1,2)如果基督徒故意用巧妙的措辭誤導弟兄姊妹,使他們相信一些不盡不實的事,你認為上帝會有什麼看法呢?
10.十二先知怎樣描述以色列國和猶大國中的一種普遍情況?
10 十二先知清楚知道,一個人即使獻了身給耶和華,有時也會掩耳不聽耶和華的吩咐。何西阿說出了上帝對當日一些人的看法:「他們必被搶奪!因為冒犯我。我雖然救贖他們,他們卻說謊詆毀我。」有些人不但說謊詆毀上帝,還肆意用「咒詛、欺騙」的手段來歪曲事實,誤導別人。(何西阿書4:1,2;7:1-3,13;10:4;12:1)何西阿這些話是在北方以色列國的首都撒馬利亞寫的。那麼,猶大國的情況會不會好一點呢?且看看彌迦怎麼說:「城裡的富戶常用暴力,城裡的居民愛說假話,人人油嘴滑舌,說話詭詐。」(彌迦書6:12)請留意上帝的先知多麼嚴厲地譴責「愛說假話」「油嘴滑舌,說話詭詐」的人。因此,儘管基督徒不會蓄意說謊,也該問問自己:我有時也會油嘴滑舌、說話詭詐嗎?上帝希望我怎樣運用舌頭呢?
11.十二先知指出,上帝希望我們的言談是怎麼樣的?
11 除了通過先知告訴我們不該做什麼事,上帝也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事。撒迦利亞書8:16說:「你們要彼此說真實的話,在城門口按事實審判人,排難解紛,促進和睦。這是你們該做的事。」在撒迦利亞的日子,長老聚集在城門口為人民斷案,主持公道。(路得記4:1;尼希米記8:1)當然,我們不是只在嚴肅的場合才說實話。撒迦利亞敦促我們,除了在審判官面前說實話,還要「彼此說真實的話」;也就是說,不管交談的對象是配偶是家人,還是會眾的弟兄姊妹;不管談話的方式是面對面、通過電話,還是其他媒介,我們都要實話實說。我們身邊的人期望我們說的全是真話,這個期望一點也不過分。另外,基督徒父母應該諄諄教誨兒女為人要誠實,不可弄虛作假。這樣,孩子長大後也會記住:上帝期望他們時刻都說真話,口裡沒有詭詐。(西番雅書3:13)
12.我們從十二先知書學到什麼處世為人的道理?
12 不論什麼年紀,我們都應該堅守真理,凡事誠實,好表明自己聽從撒迦利亞的勸教,「愛真理與和平」。(撒迦利亞書8:19)在耶和華看來,他的愛子耶穌完全體現了瑪拉基先知所說的話:他「開口說真理的律法,嘴裡沒有不義,持守平安和正直與我同行」。(瑪拉基書2:6)今天,耶和華對我們的要求會不會低一點呢?要記住,我們今天可以讀到整本聖經,包括從十二先知書學到很多處世為人的道理,不是應該做得更好嗎?
要棄絕暴力
13.彌迦書6:12指出,上帝古代的子民當中還存在什麼問題?
13 彌迦書6:12指出,上帝古代的子民虧待同胞,他們「愛說假話,人人油嘴滑舌,說話詭詐」。不但這樣,經文還說:「城裡的富戶常用暴力」,可見暴力問題也十分嚴重。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中可以學到什麼?
14,15.住在上帝子民周圍的民族有怎樣的名聲?
14 且看看住在上帝子民周圍的民族有怎樣的名聲。首先談談以色列東北面的亞述。那鴻怎樣描繪亞述的首都尼尼微呢?他說:「這座殺人流血的城有禍了!滿城欺詐劫掠,搶奪不休。」(那鴻書3:1)亞述人素來以窮兵黷武、極盡兇殘而臭名遠播。例如,他們會把戰俘剝皮或活活燒死,弄瞎他們的眼睛,割去他們的鼻子、耳朵或手指。《神祇、墳墓、學者》(英語)說:「在人類歷史上,尼尼微人留下的是戰爭和暴行的血腥記錄,他們濫殺無辜,肆意搶掠,作威作福,欺凌弱小。」事實上,約拿書的記載證實了這一點。尼尼微城的王(他顯然知道甚至曾經參與城中的暴行)聽了約拿傳達的信息後,呼籲城中的居民悔改,說:「不論人畜,都要披上粗布。人人都要盡力呼求上帝,回頭棄絕惡行,住手不再作惡害人。」(約拿書3:6-8)b
15 然而,兇殘成性的不僅是亞述人,猶大國東南面的以東也不相上下,應受懲罰。他們做了什麼惡事呢?「以東必淪為荒涼的曠野,因為他們傷害猶大人,在猶大境內殺害無辜,流血害命。」(約珥書3:19)以東人有沒有聽從警告,改弦易轍呢?沒有。大約兩百年後,俄巴底亞提到以東,說:「提幔[以東的城市]啊,你的勇士必然驚慌,因為……你竟傷害你的兄弟雅各,所以你必然蒙羞,永被剪除。」(俄巴底亞書9,10)上帝的子民又怎樣呢?
16.阿摩司和哈巴谷指出,上帝古代的子民中有什麼歪風?
16 在北方以色列國的首都撒馬利亞,情況又怎樣呢?阿摩司傳達耶和華的話,說:「看看其中極度混亂的局面,看看裡面種種詭詐的事。他們在樓堡裡積蓄暴力和搶掠的事,根本不懂得怎樣做正直的事。」(阿摩司書3:9,10)你可能認為,既然耶和華的聖殿在猶大國,那裡的情況理應好一點吧。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因為身處猶大國的哈巴谷也不得不求問上帝:「我求你救我脫離暴行,你到什麼時候才施行拯救呢?你為什麼要我看見壞事?你為什麼目睹苦難也坐視不理?為什麼搶掠和暴行常在我面前?」(哈巴谷書1:2,3;2:12)
17.上帝的子民當中暴力充斥,原因也許是什麼?
17 暴行在上帝的子民中日見猖獗,是不是因為受到亞述和以東等國的不良影響呢?所羅門曾警告國民要提防受到惡人的影響,說:「不要妒羨殘暴的人,也不要選擇他的任何道路。」(箴言3:31;24:1)耶利米也毫不含糊地告訴同胞:「耶和華說:『你們千萬不要仿效列國的行徑』」。(耶利米書10:2;申命記18:9)
18,19.(甲)如果哈巴谷活在今天,他會怎樣看世上的暴力?(乙)你對暴力的行徑又有什麼看法?
18 如果哈巴谷活在今天,見到這個暴力泛濫的世界,肯定會十分吃驚,對嗎?今天,很多人從小就接觸暴力。就連小孩愛看的卡通片也加入了暴力的鏡頭:不是你要把我粉身碎骨,就是我要把你置諸死地。等小孩再大一點,「升級」到玩電子遊戲的階段,就更學會以殺人為取勝之道。如果要勝出,就得打倒對手,擊斃他,炸死他,消滅他。雖然如此,有人卻認為用不著大驚小怪:「這都不過是遊戲而已」。但想想看,一個人整天坐在家中的電腦前或終日流連於電子遊樂場,長期沉浸在渲染暴力的電子遊戲中,試問他的心態和行為能不受熏染嗎?聖經說得一點沒錯:「殘暴的人勾引同胞,必領他走不善之道。」(箴言16:29)
19 既然哈巴谷當日被迫看見苦難和暴行,都感到十分悲痛,不妨想想:「如果我請哈巴谷一起看我愛看的電視節目,他會覺得好看、會感到自在嗎?」「如果一些所謂的運動比賽含有暴力成分,參賽者要像古代的格鬥士那樣穿著盔甲上陣,哈巴谷會覺得這是不容錯過的節目嗎?」在某些運動比賽中,很多人認為最刺激的環節,就是看見運動員或陷於瘋狂的觀眾互相鬥毆。在一些國家,以戰爭或武術為題材,標榜血腥與暴力的電影和錄像帶大受歡迎。有人辯稱,這只是反映真實的歷史和文化而已。問題是:暴力的行徑因此就可以接受了嗎?(箴言4:17)
20.瑪拉基道出了耶和華對哪一類暴力的看法?
20 另外,瑪拉基針對猶太人以詭詐待妻子一事道出耶和華的看法時,也帶出了一個相關的問題。他說:「『上帝憎恨離婚。』這是以色列的上帝耶和華說的。『他也憎恨人讓衣服沾滿惡事。』」(瑪拉基書2:16)學者對「讓衣服沾滿惡事」這句話在希伯來原文裡的意思,各有不同的見解。有的認為是指兩個人惡鬥時,衣服沾滿了血跡。無論如何,瑪拉基顯然是在譴責人對配偶使用暴力;也就是說,瑪拉基把問題延伸到家庭暴力的層面,指出這是上帝憎恨的惡事。
21.基督徒在什麼場合也不該使用暴力?
21 一個基督徒在家裡使用暴力,不論是身體上還是言語上的傷害,都跟在公開的場合使用暴力同樣可鄙可責。任何形式的暴力,上帝都看在眼裡。(傳道書5:8)雖然瑪拉基主要指責人虐妻,但苛待孩子或年老父母的人同樣應受嚴厲的譴責。反過來說,如果做妻子的以粗暴的方式對待丈夫、孩子或者父母,也是不可原諒的。當然,人人都是不完美的,家人的關係有時變得緊張在所難免。我們也許會被人激怒,心中有氣,但聖經的忠告是:「你們發怒,卻不要犯罪;不要到日落還在動怒」。(以弗所書4:26;6:4;詩篇4:4;歌羅西書3:19)
22.我們怎麼知道,即使周圍的人性情暴戾,我們仍然可以出污泥而不染?
22 有人也許為自己的暴戾性情辯解,說:「這有什麼辦法,我的家人都是用拳頭解決問題的」,或者說:「我們這個地區、這種文化的人就是這樣的,容易激動,脾氣暴烈。」但要知道,彌迦譴責當日「常用暴力」的富戶時,顯然不認為這些人既然生於充滿暴力的社會,也就情有可原了。(彌迦書6:12)在挪亞的日子,「暴行遍及全地」,他的兒子都在充滿暴力的環境中長大。但他們有沒有習染暴力的行為呢?一點都沒有!聖經說,挪亞「蒙耶和華恩待」,挪亞的兒子顯然都效法他,才得以渡過洪水,保全性命。(創世記6:8,11-13;詩篇11:5)
23,24.(甲)什麼有助於我們棄絕暴力?(乙)我們要是按上帝的要求對待別人,他會怎樣看我們?
23 在普世各地,耶和華見證人以愛好和平見稱,絕不訴諸暴力。他們樂於遵守凱撒的法律,不參與任何暴行。(羅馬書13:1-4)他們「把刀劍打成犁頭」,力求跟人和睦相處。(以賽亞書2:4)他們努力「穿上新品格」,深知基督徒的新品格有助於他們棄絕暴力。(以弗所書4:22-26)他們當中的基督徒長老也樹立好榜樣,不論是實際還是言語上,都「不打人」。(提摩太前書3:3;提多書1:7)
24 毫無疑問,按上帝的要求處事待人是我們能夠做到,而且必須做到的事。何西阿說:「誰有智慧,能明白這些事?誰有判斷力,能辨明這一切?耶和華的道路是正直的,正義的人要在其中行走」。(何西阿書14:9)
a 據一位聖經學者指出,譯做「寬恕過犯」的希伯來詞語原是個暗喻,說的是「一個人專心走路,路旁的東西他都不注意,如同視而不見。這不是說[上帝看不見我們的罪過],而是說他不會記下我們的過失,不打算跟我們算賬。上帝樂於寬恕,不愛挑剔」。
b 在尼尼微城東南面35公里外,有一個城市叫加拉(尼姆魯德),是亞述王亞述納西拔重建的。今天,加拉的古城牆在英國博物館展出,旁邊有一段文字說明是這樣寫的:「亞述納西拔將每次征戰的細節,包括怎樣用極其殘酷的方式對待俘虜,都詳盡地紀錄下來。亞述軍隊每攻陷一個城市,就把城中的俘虜一個個地吊死或釘死在柱上。……有些少男少女更被活生生地剝皮。」——(《聖經考古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