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用比喻教人
耶穌斥責法利賽人時看來是在迦百農。在同一天較後的時間,他離開自己所住的房子,步行到附近的加利利海去,那裡有許多人聚集起來。他在那裡登上船,划離岸邊,然後開始教導岸上的人有關天國的道理。耶穌運用一連串的比喻如此行,每個比喻都是根據一些為人熟知的事物而作的。
首先,耶穌論及一個撒種者撒種的比喻。他所撒的種子,有些落在路旁,後來被飛鳥吃掉。有些落在土淺的石地上,由於根未能深入泥土裡,幼苗抵受不住猛烈的陽光,便枯萎凋謝了。還有些種子則落在荊棘叢中,荊棘長起來時,便把植物擠住了。最後,有些種子落在好土上,結出果實來,有些一百倍,有些六十倍,有些三十倍。
在另一個比喻裡,耶穌把上帝的王國比作一個撒種的人。隨著日子過去,那人每天睡覺醒來,種子都不斷生長。那人並不明白其中究竟。種子自行發芽長大,結出穀粒來。穀粒成熟了,那人便去收割。
耶穌在第三個比喻中論及一個人撒好種在田裡,但是當他睡覺的時候,仇敵來把稗子撒在麥子當中。僕人問他是否須要把稗子拔出來,那人卻回答說:『不必,恐怕你拔稗子的時候,連麥子也拔了出來。姑且讓兩樣一齊生長,直至收割來到。那時,我要告訴收割的人,先將稗子拔出來用火焚燒,麥子則要收在倉裡。』
耶穌對岸上的群眾繼續作演講時,他另設了兩個比喻。他解釋「天國」好像人種在田裡的一粒芥菜種。雖然它是所有種子中最小的,可是卻長成為蔬菜中最大的。它成為一棵樹,有飛鳥在樹枝上棲身。
今日有些人提出異議,認為有些種子比芥菜種還要小。可是,耶穌並非教授植物學的常識。在他的日子,加利利人所熟悉的種子中,芥菜種的確是最小的。因此他們可以領悟耶穌以此為例去說明驚人的生長。
最後,耶穌把「天國」比作婦人將其混進三斗麵粉裡的麵酵。他說,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全團麵粉都發起來。
耶穌說完這五個比喻之後,便解散群眾,返回他所住的房子去。不久之後,他的12個使徒和其他的人前來找他。
從耶穌的比喻得益
門徒在耶穌向岸邊的群眾演講完畢之後前來找他,因為他們對耶穌所運用的新教導方法感到好奇。雖然他們以往也曾聽過耶穌用比喻教人,但他從未試過像這次用那麼多的比喻。因此他們問道:「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
耶穌這樣行的原因之一是要應驗預言者所說的話:「我要開口說比喻,我要宣揚從定基以來一直隱藏的事。」(《新世》)但事情並非至此為止。耶穌運用比喻有助於將人的內心情況顯露出來。
其實,一般人對耶穌的興趣僅限於他所說的故事和所行的奇跡;他們沒有將他視為主而不自私地跟從他。他們不想改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也不想自己的生活方式受到干擾。他們不願讓王國的信息對他們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
因此耶穌說:「我用比喻對他們講話,因為他們看卻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以賽亞的預言,正應驗在他們身上,他說:『……因為這人民的心思遲鈍。』」(《新譯》)
耶穌繼續說:「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可以看見;你們的耳朵是有福的,因為可以聽見。我實在告訴你們,曾經有許多先知和義人想看你們所看見的,卻沒有看到,想聽你們所聽見的,卻沒有聽到。」(《新譯》)
不錯,12使徒和那些與他們一起的人都有受教的心,因此耶穌說:「屬天王國的神聖奧祕是賜給你們去了解的,卻沒有賜給那些人。」(《新世》)由於門徒渴望了解比喻的真意,於是耶穌向他們解釋有關撒種者的比喻。
耶穌說:「種子就是上帝的道,」土地則是人的心。至於落在路旁硬地的種子,他解釋說:「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
在另一方面,落在石地上的種子,就是人聽了道,歡歡喜喜地接受了,可是,由於上帝的道沒有在他們的心裡生根,這些人在面對考驗或逼迫時便跌倒了。
耶穌接著解釋那些落在荊棘叢中的種子,就是人聽了道,後來被今生的憂慮、財富和宴樂所擄去,這些事物將他們完全「擠住」,以致他們不能在真道上貫徹始終。
最後,耶穌指出落在好土裡的種子就是那些懷有良好內心情況的人;他們聽了真道之後把道持守住,忍耐地結出果實來。
門徒能夠聽見耶穌親自解釋他的教訓是多大的福分!耶穌希望人明白他的比喻,藉此將真理傳授給他們。因此他問道:「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床底下……嗎?」當然不是,『是放在燈台上。』然後耶穌補充說:「所以,你們應當[留心]怎樣聽。」
獲得更多教益
門徒從耶穌獲悉撒種者的比喻的意思之後,還想進一步學習。他們請求耶穌說:「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
門徒的態度與岸邊群眾的態度多麼截然不同!群眾並不切望獲知耶穌的比喻的真意,他們對耶穌所提出的教訓僅是一知半解便感到滿足了。耶穌將海邊的聽眾與他手下好學不倦的門徒作一對照,說:
「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由於門徒對耶穌的教訓表現熱切的興趣和關注,因此他們能夠從耶穌獲得更多教益。耶穌回答門徒的詢問時解釋說:
「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期];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耶穌講解完比喻的各項特色之後,接著描述事情的最終結局。他說在事物制度的末期,收割的人,意即天使,會把與稗子相若的假基督徒從真正的「天國之子」分別開來。「惡者之子」會被判處毀滅,上帝王國之子——「義人」——則會在天父的國裡發出光來。
耶穌接著向他那些好學的門徒另外設了三個比喻。首先,他說:「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他繼續說:「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
耶穌自己便好像那發現隱藏珍寶的人一般,又像那尋得貴重珍珠的商人一樣。他彷彿變賣一切,放棄了在天上的尊貴地位,成為一個卑微的人,並且在地上作人時甘願忍受諸般凌辱和惡毒的逼迫,由此證明他有資格成為上帝王國的統治者。
耶穌的跟從者也面對類似的挑戰,他們也必須變賣一切以求贏得與基督一起作王統治,或成為王國的地上臣民的偉大獎賞。我們真的把承受上帝的王國視為比人生的任何事物更有價值,視之為無價之寶或貴重的珍珠嗎?
最後,耶穌把「天國」比作一個聚攏了各樣水族的魚網。漁夫將魚分別出來,把不適用的丟掉,好的則留下來。耶穌表示在事物制度的末期,情形便會這樣;天使會將惡人從義人分別開來,惡人會注定遭受毀滅。
耶穌親自發動這項捕魚工作,並吩咐第一批門徒要「得人如得魚」。在天使的監察之下,捕魚的工作延續了多個世紀之久。最後,拉「網」的時候來到,這「網」象徵地上所有以基督教自居的組織。
雖然不適用的魚會被丟棄而遭受毀滅,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有機會被算作『好魚』而得蒙保全。藉著效法耶穌門徒的榜樣,切望加深自己的知識和了解,我們不但能夠從耶穌獲得更多教益,同時也可以贏得上帝所賜的永生。馬太福音13:1-52;馬可福音4:1-34;路加福音8:4-18;詩篇78:2;以賽亞書6:9,10。
◼ 耶穌在何時及何地以比喻對群眾發表演講?
◼ 耶穌告訴群眾哪五個比喻?
◼ 何以耶穌說芥菜種是所有種子中最小的?
◼ 何以耶穌說話時運用比喻?
◼ 耶穌的門徒怎樣表明他們與群眾截然不同?
◼ 耶穌怎樣解釋撒種者的比喻?
◼ 耶穌的門徒與岸邊的群眾有何不同?
◼ 比喻中的撒種者、田地、好種、仇敵、收割、收割的人各預表誰或什麼?
◼ 耶穌另外作了三個什麼比喻?我們可以從中學得什麼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