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聽比喻,也要明白意思
你們所有人要聽我說,要明白意思。——馬可福音7:14
1,2.為什麼很多人不明白耶穌的話的意思?
有時,我們雖然聽到別人說話,也注意到他們的語氣,但是不明白對方的意思。要是這樣,我們有沒有聽見可能不會有很大分別。(哥林多前書14:9)同樣道理,雖然很多人聽過耶穌講話,也懂得耶穌所說的語言,但不是人人都明白耶穌的意思。要是不明白意思,就不能從耶穌的教導受益了。因此,耶穌對群眾說:「你們所有人要聽我說,要明白意思。」(馬可福音7:14)
2 為什麼很多人聽不明白耶穌的話呢?其中有些人是因為動機不正確,而且已經有了成見。談到這樣的人,耶穌說:「你們為了拘守傳統,竟用取巧的手段來廢棄上帝的誡命。」(馬可福音7:9)其實,他們不想明白耶穌的意思,不想改變自己的看法和行為。他們雖然聽見了耶穌說的話,但是聽不進去。(請讀馬太福音13:13-15)我們呢?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虛心接受耶穌的教導?
接受耶穌的教導而獲益
3.為什麼耶穌的門徒能夠明白他的話?
3 我們要向耶穌的謙卑門徒學習。談到他們,耶穌說:「你們的眼睛多麼有福,因為看得到;你們的耳朵多麼有福,因為聽得見。」(馬太福音13:16)為什麼門徒明白耶穌的話,其他人卻不明白呢?原因有三個:第一,門徒不明白就會發問,並弄清楚耶穌的話的含意。(馬太福音13:36;馬可福音7:17)第二,門徒明白了基本的真理後,還希望了解更多。(請讀馬太福音13:11,12)第三,門徒希望在生活上運用耶穌所教的知識,並用這些知識來幫助別人。(馬太福音13:51,52)
4.想明白耶穌說的比喻,就要留意哪三方面?
4 我們想明白耶穌的比喻,就要效法他的忠心門徒,留意以下三方面。第一,願意花時間學習和沉思耶穌的話,查找參考資料加深理解,不懂就問。這樣,我們就有知識。(箴言2:4,5)第二,要想想這些知識跟自己學過的道理有什麼關係,對自己有什麼益處。這樣,我們就有悟性。(箴言2:2,3)第三,要將知識化作行動。這樣,我們就有智慧。(箴言2:6,7)
5.請說說,知識、悟性和智慧,這三樣有什麼分別。
5 知識、悟性和智慧,這三樣有什麼分別?我們可以用以下事例來說明。請想想,你站在馬路中間,一輛汽車正向你開過來。第一,由於有知識,你知道這是汽車。第二,由於有悟性,你明白繼續站在馬路中間,就一定會被撞倒。第三,由於有智慧,你迅速躲開。聖經說,「要保護實用的智慧」,這樣,你就能保全性命。(箴言3:21,22;提摩太前書4:16)
6.查考耶穌說過的七個比喻時,我們會問哪四個問題?(參看附欄)
6 這篇和下一篇課文會談談耶穌說過的七個比喻。講解每個比喻時,我們會問以下問題:比喻有什麼含意?(知識)耶穌為什麼說這個比喻?(悟性)怎樣用這些知識幫助自己和別人?(智慧)關於耶和華和耶穌,我們從這個比喻學到什麼?
芥籽的比喻
7.芥籽的比喻有什麼含意?
7 請讀馬太福音13:31,32。芥籽的比喻有什麼含意?芥籽代表上帝王國的信息,也代表傳講這個信息所產生的結果,那就是基督徒會眾。「芥籽是一切種子中最小的」,意味著基督徒會眾在公元33年成立時人數很少,不過幾十年之後,人數迅速增長,出乎意料。(歌羅西書1:23)耶穌說「天上的飛鳥也來在枝子上棲息」。飛鳥是指正直人,他們在基督徒會眾裡找到靈糧、得著安舒和保護。(參看以西結書17:23)
8.耶穌為什麼說芥籽的比喻?
8 耶穌為什麼說這個比喻?耶穌用芥籽驚人的生長做比喻,說明上帝的王國會怎樣擴展,給人保護,無可阻擋。自從1914年以來,上帝在地上的組織有驚人的增長。(以賽亞書60:22)歸附上帝組織的人在屬靈方面受到保護。(箴言2:7;以賽亞書32:1,2)儘管仇敵不斷阻撓,上帝在地上的組織卻繼續增長。(以賽亞書54:17)
9.(甲)我們從芥籽的比喻學到什麼?(乙)關於耶和華和耶穌,我們從這個比喻學到什麼?
9 我們從芥籽的比喻學到什麼?我們可能會遇到以下情況,例如在自己住的地區耶和華見證人很少,或者我們熱心傳道,卻看不到什麼成果。這時候,我們緊記上帝的王國能衝破一切障礙,就會有力量忍耐下去。舉個例,埃德溫·斯金納弟兄在1926年來到印度時,當地只有很少耶和華見證人。起初,傳道工作進展十分緩慢,困難重重。但是斯金納弟兄繼續傳道,後來他看到上帝王國的信息衝破了巨大的障礙。現在,印度有超過3萬7000個耶和華見證人經常傳道,2013年共有10萬8000人參加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另一個例子也可以說明,上帝在地上的組織有驚人的增長。1926年,贊比亞(尚比亞)的傳道工作才剛剛起步。現在,該國已經有超過17萬個傳道員,共有76萬3915人參加2013年的耶穌受難紀念聚會。換句話說,每18個贊比亞居民就有1個參加了這個聚會。當地的增長實在驚人!
酵的比喻
10.酵的比喻有什麼含意?
10 請讀馬太福音13:33。酵的比喻有什麼含意?這個比喻同樣跟傳講上帝王國信息的成果有關。比喻中的麵團是指世上各國各族,發酵是指上帝王國的信息通過傳道廣泛傳播。芥籽發芽生長是清楚可見的,但酵跟芥籽不同,酵的作用起初是不能察覺的,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看到。
11.耶穌為什麼說了酵的比喻?
11 耶穌為什麼說這個比喻?耶穌想說明,上帝王國的信息必定會廣泛傳播,而且發揮力量改變人心。今天,這個信息已經傳遍四方,「直到地極」。(使徒行傳1:8)不過,上帝王國信息的作用有時並不明顯,起初甚至看不出來。雖然如此,這個信息的的確確發揮著作用,不但吸引很多人歸附上帝,而且感化他們改變了自己的品格。(羅馬書12:2;以弗所書4:22,23)
12,13.請舉例說明,上帝王國的信息怎樣廣為流傳,就像比喻中的麵團發酵一樣。
12 傳道工作所發揮的作用,往往要經過很多年才能看到。舉個例,早在1982年,當時仍在巴西分部辦事處服務的一對夫婦弗朗茲和瑪吉特到一個小鄉鎮傳道。最初跟他們學習聖經的人,包括一個婦人和她的四個兒女。婦人的大兒子當年只有12歲,而且十分害羞。弗朗茲和瑪吉特來跟他們研讀聖經時,他時常躲起來。後來,這對夫婦被派到別的崗位服務,不能繼續教他們了。25年後,弗朗茲和瑪吉特再次回到這個小鄉鎮。他們看見什麼呢?當地已經成立了一群會眾,有69個傳道員,當中13個是正規先驅,並有一個新的王國聚會所。那個害羞的男孩呢?他現在是這群會眾的長老團統籌者!這不是像酵的比喻所說的一樣嗎?上帝王國的信息發揮作用,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看到這一切,弗朗茲和瑪吉特感到十分鼓舞。
13 在某些國家,傳道工作受法律限制。雖然如此,上帝王國的信息卻一直在這些國家發揮無形的力量感化人。儘管我們不完全知道上帝王國的信息怎樣傳播,但傳道工作的成果常常令人驚喜。就以古巴為例,上帝王國的信息在1910年傳到該國。羅素弟兄也在1913年探訪過當地的基督徒。不過,傳道工作起初進展得十分緩慢。現在呢?現在,古巴有9萬6000多個傳道員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有22萬9726人參加2013年的耶穌受難紀念聚會。換句話說,每48個古巴居民,就有1個參加了這個聚會。在某些國家裡,儘管傳道工作沒受法律禁止,但也不容易進行。雖然如此,上帝王國的信息也可以在這些地區廣為流傳。a(傳道書8:7;11:5)
14,15.(甲)我們從酵的比喻學到什麼?(乙)關於耶和華和耶穌,我們從這個比喻學到什麼?
14 我們從酵的比喻學到什麼?我們知道世上還有很多人沒聽過上帝王國的信息,但沉思酵的比喻,就可以明白為什麼不用過度擔心,因為耶和華正在控制全局。那麼,我們應該做什麼呢?聖經說:「你在早晨就要撒種,不到晚上不可歇手;因為你不知道哪裡有成果,或是這裡,或是那裡,或是兩處都好。」(傳道書11:6)此外,我們也應該常常為傳道工作禱告,特別是在受限制國家的傳道工作,求耶和華賜福。(以弗所書6:18-20)
15 如果目前我們看不到工作成果,也不用灰心。千萬不要以為「這日的事微不足道」。(撒迦利亞書4:10)工作成果最終可能遠遠超過我們所期望的。(詩篇40:5;撒迦利亞書4:7)
商旅和隱藏的珍寶的比喻
16.商旅和隱藏的珍寶這兩個比喻有什麼含意?
16 請讀馬太福音13:44-46。商旅和隱藏的珍寶這兩個比喻有什麼含意?在耶穌的日子,有些商旅為了得到最優質的珍珠,不惜千里迢迢去印度洋。比喻中的商旅是指一些虔誠的人。為了滿足屬靈需要,他們甘願付出很大的努力。「一顆貴重的珍珠」就是指寶貴的上帝王國真理。商旅知道這顆珍珠價值非凡,於是「馬上」賣掉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珍珠。另外,耶穌也說有人發現了藏在野地裡的珍寶。這個人跟商旅不同,他沒有特意尋找珍寶。不過,他跟商旅一樣,為了得到珍寶而甘願賣掉一切所有。
17.耶穌為什麼說了商旅和隱藏的珍寶這兩個比喻?
17 耶穌為什麼說這兩個比喻?耶穌想說明,人會通過不同途徑得到聖經真理。有些人曾經付出很大努力,四處尋找。有些人沒有尋找,就有機會認識真理,也許是別人告訴他們的。無論通過什麼途徑認識真理,他們都看出真理價值非凡,而且為了持守真理,甘心作出很大的犧牲。
18.(甲)我們從商旅和隱藏的珍寶這兩個比喻學到什麼?(乙)關於耶和華和耶穌,我們從這兩個比喻學到什麼?
18 我們從商旅和隱藏的珍寶這兩個比喻學到什麼?(馬太福音6:19-21)請認真地想想:我的態度跟這兩個人一樣嗎?我像他們那樣珍視真理嗎?為了持守真理,我願意作出犧牲嗎?我會不會為了日常事務或其他事而分心呢?(馬太福音6:22-24,33;路加福音5:27,28;腓立比書3:8)我們找到真理,內心的喜樂越大,就越渴望以真理為生活的重心。
19.下一篇課文會談談什麼?
19 我們要留意耶穌的比喻,也要明白這些比喻的含意。此外,還要在生活中將學到的道理用出來。下一篇課文會談談另外三個比喻,看看我們從中可以學到什麼。
a 以下國家曾有類似的經歷:阿根廷(2001《年鑑》186頁);東德(1999《年鑑》83頁);巴布亞新幾內亞(2005《年鑑》63頁)和魯濱遜·克魯索島(《守望台》2000年6月15日刊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