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羅尼迦
(Thessalonica)
馬其頓的重要港口,公元50年左右,保羅在這裡建立了一群基督徒會眾。今天,這地方叫薩洛尼卡(或塞薩洛尼基)。(見下冊749頁圖片)起初,一個鄰近的小鎮泰爾梅(意思是「溫泉」)連同其他城鎮,共約26個,被卡山得一舉殲滅,後來卡山得於公元前316年或前315年在原址興建了帖撒羅尼迦城。他以妻子的名字為這個城命名,而他的妻子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妹妹。這個新建的城位於哈爾基季基半島的西邊,在塞爾邁庫斯錫努斯灣畔(現今稱為薩洛尼卡灣),坐落在兩條大道的交會處,一條朝北通向多瑙河,另一條(羅馬人修築的埃納提亞大道)延伸數百公里橫貫馬其頓直達亞得里亞海。
公元前2世紀中葉之前,馬其頓劃分為四個區,帖撒羅尼迦是第二區的首府。若干年後,馬其頓成為羅馬行省,行省政府就以帖撒羅尼迦為施政中心。因此,當使徒保羅和西拉來到這個位於腓立比西面120公里(75英里)的城市時,眼前的是個繁華重鎮。
一連三個安息日,保羅在帖撒羅尼迦的猶太會堂傳道。結果,好些猶太人和大群歸信猶太教的希臘人都成為信徒,跟保羅和西拉在一起;當中有「不少顯要的婦女」。(徒17:1-4)聖經沒有記述保羅在當地逗留了多久,不過他和同伴既然要找工作維持生活,顯然他們逗留的日子也不短。保羅身為使徒,在屬靈方面為別人服務,自然有權要求別人接濟他,但他卻樹立榜樣,「自食其力」。(林前9:4-18;帖前2:9;帖後3:7-12)保羅之所以這樣做,部分原因可能是當地有些人懶惰成性。他在帖撒羅尼迦逗留期間,腓立比的弟兄兩次送來不同的禮物,供給他所需要的。(腓4:16)
後來,帖撒羅尼迦的一些猶太人不喜歡保羅所傳的信息,就招攬市集廣場上遊手好閒的惡棍,結夥成群,襲擊耶孫的家,想捉拿保羅。他們找不到保羅,就把耶孫和別的信徒拉去見治城官(希臘語「波利塔克斯」,徒17:5-9;Int)。值得留意的是,在帖撒羅尼迦和附近出土的昔日碑文曾用「波利塔克斯」來指當地的一些官員。
為了保羅和西拉的安全,帖撒羅尼迦的弟兄乘夜打發二人到比里亞去。保羅在那裡發現比里亞人「比帖撒羅尼迦人開明,非常熱切地接受神聖的話語,天天細心考查聖經,要對證所聽見的事」。可是,反對保羅的猶太人不久就從帖撒羅尼迦來到比里亞,挑唆群眾,引發騷亂。保羅只好再次暗地裡離開。(徒17:10-15)
保羅離開帖撒羅尼迦還不到一年,就在哥林多寫了第一封信給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他曾差遣提摩太去安慰和鼓勵他們,當收到提摩太帶回來的喜信後,就寫信稱讚帖撒羅尼迦的弟兄,說他們「成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徒的榜樣」。保羅也勉勵他們不要因受到迫害而灰心喪氣。(帖前1:1-8;3:1-13;4:1)帖撒羅尼迦前書很可能是保羅受上帝啟示寫下的第一封書信,也很可能是《希臘語經卷》中繼馬太福音之後最早寫成的一卷書。沒多久保羅就寫了第二封信給帖撒羅尼迦會眾,提醒他們不要被假導師引離真道。(帖後1:1;2:1-3)
無疑,有多年的時間,每逢保羅取道馬其頓,都會順道去看望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徒20:1-3;提前1:3)聖經指名提到兩個帖撒羅尼迦人,亞里達古和西公都,他們陪同保羅一起到海外傳道。(徒20:4;27:2)底馬在羅馬撇棄保羅往帖撒羅尼迦去,帖撒羅尼迦可能是底馬的家鄉。(提後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