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中國家克服困難,『照顧家人』
使徒保羅說:「人不照顧親屬,尤其是不照顧自己家裡的人,其實就等於否認信仰,比不信的人還不如。」(提摩太前書5:8)今天,即使生活在富裕國家,養育兒女也不是容易的事,何況在發展中國家,養家活口就更難上加難了。
例如在非洲,貧苦家庭隨處可見。許多人找不到工作。一旦有工可做,夫婦可能要雙雙出外工作,才能維持生計,僅僅糊口。家主可能要離開妻兒幾個月、甚至幾年,到外地謀生。此外,在非洲也很難找著合適的住所。許多非洲家庭人數眾多,居住環境狹窄。他們的房子缺乏基本設備,衛生情況通常不大理想。
此外,當地的風俗習慣、世襲傳統和流行見解也許跟上帝的話語聖經背道而馳。請考慮有些人對婚姻和教養兒女的看法。有些家主認為,他們只需支付房租和兒女的學費,就完成責任了。由於這個緣故,他們的妻子,有時甚至較年長的兒女,都要出外工作,才能得到必需的食物和衣服。
除此之外,有些丈夫認為「我掙回來的是我的,你掙回來的也是我的」。這往往使那些有分掙錢養家的妻子憤憤不平。一個坦桑尼亞婦人抱怨說:「我丈夫把金錢全花在喝酒上,分毫也沒有用來照顧家庭和兒女。我跟他一樣要出外做工,工作時間甚至比他更長。他卻把大家掙回來的錢通通據為己有,說這是他的錢,是他應得的。」
可是,基督徒會跟從上帝的話語過於本地的習俗和流行見解。在照顧家人方面,聖經向我們提供有益的指引。例如聖經指出,「不是孩子該為父母積蓄,而是父母該為孩子積蓄。」(哥林多後書12:14)因此,敬畏上帝的男子要是有工作能力,就不可好吃懶做、游手好閒,倚賴妻子和兒女掙錢維持家人的衣食所需。一家之主必須負起責任,供給家人食物和衣服。——哥林多前書11:3。
誠然,丈夫的收入也許不足以維持家人的一切需要。如果妻子要出外工作,基督徒男子並不會感到不滿。他會尊重妻子,把她視為「伴侶」。(瑪拉基書2:14,《現譯》)丈夫也不會無情地奪去妻子的血汗錢,肆意揮霍而毫不理會妻子的感受。相反,基督徒丈夫會跟妻子『彼此商量』,一起計劃怎樣以最佳的方式運用金錢,好造益全家人。(箴言13:10)要是可能,丈夫甚至容許妻子像聖經時代「才德的婦人」一樣,在財政方面享有相當程度的自由。(箴言31:10,11,16)如果夫婦在照顧家庭方面跟從聖經的勸告,整家人就會感覺知足和快樂。
應付失業之苦
請考慮一下失業的問題。由於工作難覓,入息低微,很多非洲家庭的家主不得不離家遠行,到煤礦場、工廠、農場或種植園去尋找工作。基督徒男子要是這樣做,就可能跟信徒同工完全隔絕,並暴露在極度不良的交往之下。(箴言18:1;哥林多前書15:33)由於家主不在家,妻子和孩子沒有人在靈性上帶頭,也失去感情上的支持。儘管他們盡力而為,仍可能受到不利的影響。頗諷刺的是,很多男子長期離家,反而引起他們原本想避免的難題:生計窘迫。
一個母親說:「我丈夫離家做掘金工人。他本來打算做一個月或最多兩個月就回來。誰知道一別就一年!我獨自照顧六個兒女,還要付房租。由於我健康不好,我要支付醫院的費用。我們需要衣服,每天也要吃飯,我卻沒有工作。那段日子我痛苦極了!最吃力的是,我要獨自照顧孩子的靈性——家庭研讀、聚會、傳道。幸好有耶和華的扶持,我們總算熬過這段苦日子。」
有些母親為了工作決定離開家人幾個月。有些女子往來各地推銷貨品,很少留在家裡。於是,年長的兒女不得不代父母照顧弟妹、準備膳食、料理家務,甚至施行管教。結果,他們的屬靈活動難免受到影響。母親作這樣的選擇為家人帶來多麼沉重的擔子!
當然,要是經濟情況惡劣,父母的一方可能迫於無奈,要離鄉背井出外謀生。在聖經時代,雅各的兒子不得不離開家人,前往埃及買糧。(創世記42:1-5)如果今天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家主必須仔細衡量這份工作所帶來的經濟收益,以及與家人長期分離會對靈性和感情產生什麼不利影響。許多家庭寧願捱窮也不願跟家人長期分離。他們把保羅在提摩太前書6:8的話緊記在心:「只要有維持生命和遮蓋身體的東西,我們就知足了。」——比較箴言15:17。
事實上,父母許多時無需闊別家人,也能應付人浮於事的情勢。藉著採取主動和動動腦筋,有些人得以為自己製造就業機會,提供有用的服務。a(比較箴言31:24。)雖然一般人覺得卑微的工作不體面,有些人卻願意接受這些工作,藉此維持家人的生活。(以弗所書4:28)使徒保羅本身就「日夜勞苦」作工,免得成為別人的經濟擔子。(帖撒羅尼迦後書3:8)今天的基督徒男子可以跟從保羅的榜樣。
受教育的問題
另一個難題牽涉到受教育這件事。在有些僻遠地區,許多父母為了讓兒女接受適當教育,不惜送他們到親屬家裡寄住。跟父母分離的兒女往往很難經常參加聚會或參與外勤服務。由於缺乏適當的管教,他們很容易成為不良交往的犧牲品。結果,許多年輕人捨棄了基督徒的生活方式。
無可否認,世俗教育有相當價值。可是,聖經表明屬靈的教育比世俗教育更有價值。上帝把提供屬靈教育的責任交託給父母。(申命記11:18,19;箴言3:13,14)可是,父母要是跟兒女長期分離,就很可能無法「不斷用耶和華的管教和思想規正」養育兒女了。——以弗所書6:4。b
要是本地所提供的教育機會看來不足夠,父母也許要親自把一些基本的技能傳授給兒女。此外,『偉大的教師』耶和華向我們提供不少幫助。(以賽亞書30:20)耶和華見證人在當地的會眾提供多項教育安排。不少會眾設立識字班。神治傳道訓練班也是個很實用的課程,可以鍛鍊孩子的閱讀和說話能力。
對生兒育女懷有平衡觀點
家庭裡要是兒女眾多,養兒育女就會相當吃力了。非洲的夫婦時常說他們喜歡小孩子,因此他們認為兒女多多益善!他們把兒女視為經濟資源,卻沒有能力供給眾多子女的生活所需。
當然,聖經指出「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篇127:3)可是請留意詩篇執筆者寫這段話的時候,以色列人適值太平盛世。後來猶大國發生大饑荒和戰爭,有兒女的人苦不堪言。(耶利米哀歌2:11,20;4:10)鑑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生活困難,有責任心的基督徒該嚴肅地分析一下,自己實際能夠提供多少個孩子的衣食住行。計算過花費之後,許多夫婦決定限制兒女的數目而非盲目跟從傳統。c——比較路加福音14:28。
顯然,現在正是「難以應付的兇險時代」。(提摩太後書3:1-5)隨著這個事物制度的終結日益臨近,發展中國家的家庭壓力無疑會有增無減。可是,只要緊緊跟從上帝話語的原則,家主就能夠成功地在身體上和靈性上照顧家人的需要,因為耶和華曾應許忠心事奉他的人:「我決不離棄你,決不撇棄你。」(希伯來書13:5)不錯,即使生活在貧窮的國家裡,基督徒也可以克服困難,照顧家人!
[腳注]
a 請參閱本刊的姊妹雜誌《儆醒!》1994年10月22日刊「在發展中國家裡為自己開創工作」一文。
b 如果想獲得進一步的資料,請參閱《守望台》1983年2月15日刊的「讀者來函」。
c 《儆醒!》1993年2月22日刊(英語版),「家庭計劃——世界性的問題」一系列的文章曾就這方面提供有益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