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受浸的意義
1,2.(甲)為什麼我們人人都應當關心水浸禮這件事?(乙)簡單來說,你會怎樣回答第2段所提出的問題?
公元29年,耶穌在約旦河受浸。耶和華親自觀察這件事而表示嘉許。(馬太福音3:16,17)三年半之後,耶穌在復活後吩咐門徒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28:18,19)你有按照耶穌的訓示受了浸嗎?抑或你正準備如此行?
2 無論你的情形如何,對受浸一事獲得清楚的了解均十分重要。值得我們考慮一下的問題包括以下幾個:今日基督徒的浸禮與耶穌的浸禮具有同一的意思嗎?聖經論及浸禮的一切話都對你適用嗎?按照基督徒浸禮所含的意義而生活牽涉到什麼事呢?
約翰所施的浸禮
3.約翰的浸禮限於向什麼人施行?
3 在耶穌受浸之前大約六個月,施洗約翰前往猶太的曠野傳道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3:1,2)該地區各處的人聽聞約翰所說的話,遂公開承認自己的罪而由他在約旦河裡為他們施浸。這種浸禮是為猶太人而設的。——使徒行傳13:23,24;路加福音1:13-16。
4.(甲)為什麼猶太人急需悔改?(乙)他們若要避免經歷『火的洗禮』,就必須怎樣行?
4 當時的猶太人急需悔改。在公元前1513年,他們的祖先在西乃山與耶和華上帝訂立了一個國家性的約。但是他們卻沒有負起這個約之下的各項責任,因此被該約所定罪而顯為罪人。他們的情勢十分危急。瑪拉基所預言的「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已臨近了, 在公元70年這日子果然臨到耶路撒冷之上而帶來迅速的毀滅。施洗約翰對純真的崇拜懷有與以利亞相若的熱心,上帝在毀滅未臨到之前差他去『為耶和華預備合用的百姓。』他們需要為自己違反了律法之約的罪而悔改,並且在心靈和頭腦方面作妥準備以迎接上帝的兒子來臨;當時耶和華正將他的愛子差到他們那裡去。(瑪拉基書4:4-6;路加福音1:17;使徒行傳19:4)正如約翰解釋,上帝的兒子會用聖靈為人施浸(他忠心的門徒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初次經歷到這種浸禮)以及用火為人施浸(這場浸禮在公元70年臨到不肯悔改的人身上而為他們帶來毀滅)。(路加福音3:16)為了避免經歷『火的洗禮』,第一世紀的猶太人需要在水裡受浸以象徵他們衷心悔改;他們必須趁機會仍然向他們打開之際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
5.(甲)當耶穌到約翰處受浸時,為什麼約翰提出疑問?(乙)耶穌所受的水浸禮象徵什麼?(丙)耶穌對於履行上帝對他的旨意認真到什麼程度?
5 到約翰那裡受浸的人包括耶穌自己。但是為什麼呢?約翰深知耶穌沒有罪需要承認,因此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嗎?」但是耶穌的浸禮是要象徵一件不同的事。因此他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馬太福音3:13-15)耶穌的浸禮不可能象徵悔罪;他也無需將自己呈獻給上帝,因為他屬於一個業已獻給耶和華的國家。反之,他在三十歲達到猶太人的成年階段時所受的浸禮象徵他將自己呈交給天父以遵行後者進一步的旨意。上帝對「降世為人的耶穌基督」所定的旨意需要他從事與王國有關的活動,同時也犧牲他那完美屬人的生命作為贖價及新約的基礎。(路加福音8:1;17:20,21;希伯來書10:5-10;馬太福音20:28;26:28;提摩太前書2:5,6)耶穌將他的浸禮所象徵的事看得非常認真。他絕沒有容許自己的注意轉移到其他的事務之上。直至他在地上一生的末了他均致力於遵行上帝的旨意。——約翰福音4:34。
歸於死亡的浸禮
6.耶穌也經歷其他什麼浸禮?在什麼時期?
6 與耶穌受浸所象徵的意義一致地,他也經歷另一場浸禮。他知道上帝委派給他的工作會導致他犧牲自己屬人的生命作為祭物,但是他會在死後第三日復活成為靈體。他將這件事稱為一場浸禮。這場「浸禮」開始於公元29年,但是直至他實際死去和復活之後才完成。由於這緣故,在他受了水浸禮之後大約三年,他能夠適當地說:「我有應當受的洗,我是多麼迫切的期待這事的完成。」——路加福音12:50,《新譯》。
7.(甲)誰也受浸歸入死亡?(乙)誰施行這項浸禮?
7 會與基督一同在屬天的王國裡作王統治的人也必須同樣地受浸歸於死亡。(馬可福音10:37-40;歌羅西書2:12)他們在死時永遠捨棄了屬人的生命,正如耶穌所為一般。他們在復活時會與他會合一同在天上統治。這場浸禮不是由人而是由上帝通過他屬天的兒子所施行的。
8.他們也「受洗歸入基督耶穌」是什麼意思?
8 聖經也將受浸歸於耶穌的死亡的人稱為「受洗歸入基督耶穌」。藉著通過基督而來的聖靈,他們與他,他們的元首,結合為一而成為他那受聖靈所膏的教會——「他的身體」——的成員。由於聖靈使他們能夠將基督優越的品格反映出來,聖經可以說他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體了』。——羅馬書6:3-5;哥林多前書12:13;加拉太書3:27,28;使徒行傳2:32,33。
基督的門徒所受的水浸禮
9.(甲)按照馬太福音28:19的吩咐而施行的浸禮在何時首次舉行?(乙)運用這段所提出的問題和經文,試分析耶穌表示受浸的人必須承認什麼事實。
9 耶穌的第一批門徒由約翰為他們在水中施浸,然後將他們轉交給耶穌而成為他的屬靈新婦未來的成員。(約翰福音3:25-30)在耶穌指揮之下,門徒也施行了若干浸禮;這與約翰的浸禮具有同樣的意義。(約翰福音4:1-3)可是,從公元33年的五旬節開始,他們著手執行耶穌的吩咐,「奉父、子、聖靈的名」為人施浸。(馬太福音28:19)你會發覺按照以下所引的經文和問題翻溫一下這件事的意義對你非常有益:
若要『奉父的名』受浸,人必須承認關於父的什麼事實?(列王紀下19:15;詩篇3:8;73:28;以賽亞書6:3;羅馬書15:6;希伯來書12:9;雅各書1:17)
奉「子」的名受浸需要人承認什麼事?(馬太福音16:16,24;腓立比書2:9-11;希伯來書5:9,10)
人必須相信什麼才能奉「聖靈」的名受浸?(路加福音11:13;約翰福音14:16,17;使徒行傳1:8;10:38;加拉太書5:22,23;彼得後書1:21)
10.(甲)今日基督徒所受的水浸禮象徵什麼?(乙)這與耶穌自己所受的浸禮怎樣不同?(丙)當具備聖經條件的人受浸時,他們成為什麼?
10 第一批按照耶穌所頒布的這些訓示而受浸的人是猶太人(以及歸信猶太教的人)。以整個國家而言,猶太人已獻了身給上帝;直到公元36年,他們受到特別的優待。可是,當成為基督門徒的權利向撒馬利亞人和外邦人打開時,他們在受浸之前必須親自對耶和華作一項毫無保留的獻身,以他愛子門徒的身分事奉他。對所有人來說,包括猶太人在內,這繼續是基督徒的水浸禮所含的意義,直至我們今日。這『一種洗禮』對所有成為真正基督徒的人均適用。他們藉此成為耶和華手下的基督徒見證人,上帝所任命的傳道員。——以弗所書4:5,《新譯》;哥林多後書6:3,4。
11.(甲)基督徒的水浸禮相當於什麼?怎會如此?(乙)基督徒藉此從什麼得救?
11 在上帝眼中這樣的浸禮具有很大價值。在提及過挪亞建築方舟使他和家人得以渡過洪水之後,使徒彼得向人指出這件事實。他寫道:「與此相當的東西現今也藉著耶穌基督的復活而拯救你們,那便是浸禮,(不是除去肉體的污穢而是向上帝祈求一個清白的良心。)」(彼得前書3:21,《新世》)方舟是個具體的證據,證明挪亞獻了身遵行上帝的旨意,然後忠心地執行上帝委派給他的工作。這導致他的得救。類似地,人若憑著對復活了的基督懷具信心而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以受浸象徵這件事,然後切實遵行上帝在我們的日子為他僕人所定的旨意,他們便可以從現今這個邪惡的世界得救。(加拉太書1:3,4)他們不再與其餘的世人一同走向毀滅。反之他們已從這條致死的途徑得救,並且蒙上帝賜予一個清白的良心。
履行我們的責任
12.為什麼受浸本身並不足以保證人必定會得救?
12 我們若以為受浸本身可以保證人得救,那便錯了。人必須通過耶穌基督真正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並且在事後切實遵行上帝的旨意而忠心到底,然後浸禮才會具有價值。——馬太福音24:13。
13.(甲)對於受了浸的基督徒應當怎樣運用自己的生命,上帝的旨意是什麼?(乙)在我們的生活上,作基督的門徒一事應當重要到什麼程度?
13 上帝對耶穌的旨意包括他怎樣運用他作為人的生命在內。他要犧牲生命死去而以之作為祭物。在我們的事例上,我們必須將自己的身體呈獻給上帝而過一種自我犧牲的生活。我們必須將生命完全用來遵行上帝的旨意。(羅馬書12:1,2)我們若即使偶然地蓄意在行事為人方面像四周的世人一樣,或將自己的生活集中於自私的活動之上而只對上帝作象徵式的事奉,我們就無疑沒有履行獻身的決定了。(彼得前書4:1-3;約翰一書2:15-17)有一次一個猶太人問耶穌他必須怎樣行才能贏得永生,耶穌提醒他過一種道德清白的生活誠然很重要,但同時指出他需要成為耶穌的跟從者而把作基督門徒一事視為一生的首務。我們絕不能將追求物質看得比這件事更重要。——馬太福音19:16-21。
14.(甲)所有基督徒均負有什麼與王國有關的責任?(乙)正如101頁的插圖表明,我們可以用一些什麼有效的方法執行這件工作?(丙)我們若真正盡心竭力參加這樣的活動,這足以表明什麼?
14 我們也應當記得上帝對耶穌的旨意包括與王國有關的重要活動在內。耶穌自己被膏立為王,但是當他在地上時,他也熱心為王國作見證。我們有一件類似的見證工作要執行,我們有最大的理由要盡心竭力從事這件工作。藉著這樣行,我們表明我們真正體會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和真正愛同胞。此外我們也表明自己與普世的信徒同工團結一致;我們大家都是王國的見證人,一同努力向前追求在王國的領域中得永生的目標。
溫習的討論
● 在耶穌的浸禮和今日的水浸禮之間有些什麼類似的地方和什麼不同之處?
● 約翰的浸禮是為誰施行的?誰受浸歸入死亡?誰『受浸歸入耶穌基督』?
● 履行基督徒水浸禮的責任牽涉到一些什麼事?
[第101頁的附欄或圖片]
你以什麼方式宣揚王國?
逐戶地
藉著回去探訪感興趣的人
在家裡主持聖經研究
在街上
對同學
對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