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安排
(Administration)
為執行任務或實現目標而進行有系統的管理與督導。
歷代志上26:30譯作「治理」的希伯來語pequd·dahʹ(佩庫達)的詞根pa·qadhʹ(帕卡德)意思是:「探望;顧念」。(得1:6,Rbi8 腳注)「佩庫達」有時也譯作「代理;監督」。(代下24:11;民3:32;另見王下11:18,Rbi8 腳注;見監督)
在人類歷史的起頭,上帝授權完美的人亞當照管地球,管理地上各樣的活物。(創1:26-28)人類反叛上帝後,尤其是大洪水降下以後,族長制發展起來,成為主流。族長處理家事,管理家業,也確保家裡的人遵守道德。
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四十年間,摩西按照上帝的意思處理以色列國的事務,樹立了良好的管理模式,包括把權力下放給可靠的人。(出18:19-26)在祭司團裡,大祭司肩負首要的管理職責(民3:5-10),但其他人也獲授權監管不同範疇的事務(民3:25,26,30-32,36,37;4:16)。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以後,士師在上帝的指引下治理以色列國。(士2:16,18;得1:1)
後來,以色列國有了君王,管理安排更趨完善。在大衛王的統治下,以色列國有相當細密的管理架構,官員直接聽命於君王,不同官員負責不同事務,治理以色列四境。(代上26:29-32;27:1,16-22,25-34)大衛王在位期間,也完善了祭司團的編制,包括委任人管理聖幕的事務,又委任官長、審判官、守門人、歌手和樂手,把祭司編成24班,輪流在聖幕供職。(代上23:1-5;24:1-19)所羅門的管理架構更進一步擴大,建造聖殿的管理安排是個明顯的例子。(王上4:1-7,26,27;5:13-18)
同樣,列國也發展出複雜的管理架構。尼布甲尼撒王為他所立的金像舉行落成典禮時,出席官員的級別劃分得相當細緻,管理架構可見一斑。(但3:2,3)尼布甲尼撒立但以理「統治」(源自阿拉米語sheletʹ示萊特)巴比倫省;在但以理轄下,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負責「管理」(阿拉米語ʽavi·dhahʹ阿比達)巴比倫省的政務。(但2:48,49)
《希臘語經卷》不時提到管家和監督的職分,指明在上帝的子民當中那些負責執行上帝已宣告的旨意的監督,必須以合宜的方式行使上帝授予的權力,好好履行自己的職責。(路16:2-4;林前9:17;弗3:2;西1:25;多1:7)向上帝負責固然重要(詩109:8;徒1:20),可是聖經也強調監督管理會眾時,也該為會眾的好處著想。(彼前4:10;見管家)
從公元33年起,上帝設立了什麼「管理安排」?
上帝賜下分外的恩典,在指定的時間,按照既定的旨意,設立了一個「管理安排[希臘語oi·ko·no·miʹan伊科諾米安,字面意思是『家庭管理』],把一切召集起來,使天上的和地上的都由於基督而重歸一體」。(弗1:10;另見路12:42,Rbi8 腳注)上帝從公元33年五旬節起實施這個「管理安排」,目的是要他手下所有聰慧的受造物團結合一。上帝「管理安排」的頭一個階段是把「天上的」召集起來,即揀選一些人到天上去,承受上帝王國作為產業,並以耶穌基督為元首。(羅8:16,17;弗1:11;彼前1:4)「管理安排」的第二個階段是把「地上的」召集起來,即揀選人在未來地上的樂園裡享永生。(約10:16;啟7:9,1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