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縛犯人的器具
(Bond)
使受到約束限制的東西,例如手銬、腳鐐、鎖鏈;聖經原文用來指這類東西的詞(複數形態)可指監禁;也可引申為起約束作用或維繫團結的力量、影響。在聖經時代,人們用不同器具限制囚犯的活動,包括手銬、腳鐐、枷鎖,以及把他們關進監牢裡。
在聖經裡,希伯來語nechoʹsheth(內霍謝特)常指「銅」,多翻作「銅鐐」,因為當時的腳鐐大都是用銅或青銅造的,雖然也有木造和鐵造的。(撒下3:34;王下25:7)在利比亞的圖克拉,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對鐵鐐,樣子很像亞述王宮浮雕上所描繪的。鐵環的直徑是13厘米(5英寸),足以圍住腳踝,兩環由鐵條連接,鐵條全長18厘米(7英寸),只能讓人邁出一小步,實在舉步維艱。指「腳鐐」的希臘語是peʹde(佩德),源自pous(普斯,指腳)一詞。(路8:29)
希伯來語動詞ʼa·sarʹ(阿薩爾)指「捆綁;綁;囚禁」(士16:5;結3:25;王下23:33),是以下三個指束縛的詞的詞根。ʼE·surʹ(埃蘇)指「繩索」(士15:14),moh·se·rohthʹ(莫塞羅特)和ma·soʹreth(馬索雷特)都指「束縛」(詩2:3;結20:37)。希臘語de·smosʹ(德斯莫斯)指「鎖鐐」(路8:29),synʹde·smos(辛德斯莫斯)則譯作「維繫團結」或「繫在一起」(弗4:3,Int)。
人們也用鎖鏈來捆鎖犯人。表示鎖鏈的兩個希伯來語(rethu·qahʹ雷圖卡,rat·tohqʹ拉托克)源自ra·thaqʹ(拉塔克)這個詞根,意思是「鎖住」。(鴻3:10)表示鎖鏈的希臘語是haʹly·sis(哈利西斯,可5:3,4)。
在基督教創立以前的許多忠心見證人飽受捆綁和牢獄之苦。(來11:36)雅各的兒子約瑟在埃及時,「人用腳鐐傷他的腳,用鐵鏈把他鎖住」。(詩105:18)大利拉先後用七條濕潤的筋條和新繩捆綁參孫,試圖讓非利士人捉住他,但都被參孫輕而易舉地掙斷了。可是,參孫最終喪失了力氣,被敵人捉住,用兩個銅鐐鎖著。(士16:6-12,21)耶利米被聖殿總管巴施戶珥用枷鎖住,被猶大的首領關進「監牢」裡。(耶20:2,3;37:15)
猶大王瑪拿西對耶和華不忠,耶和華就讓亞述王用銅鐐鎖住他。尼布甲尼撒王把西底家王擄到巴比倫去,並用銅鐐鎖住他。(王下25:7;代下33:11;耶39:7;52:11)尼布甲尼撒的侍衛長尼布撒拉旦,釋放耶利米,解開他的手銬。(耶40:1,4)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人捉住和捆綁,押去見亞那,亞那再把他押到該亞法去,當時耶穌仍被綁著。公議會審訊耶穌後,決定把耶穌綁起來,押去交給彼拉多。(約18:12,13,24,28;可15:1)掃羅在歸信基督教之後以使徒保羅為人所知,他曾四出搜捕基督徒,要把他們綁起來押到猶太最高法庭去。(徒9:2,21)彼得被兩條鎖鏈鎖著,夾在希律的兩個士兵中間,這是羅馬人看守囚犯的一貫做法。(徒12:6,7)
保羅在羅馬第一次被囚期間,寫了幾封信給基督徒,信中提到自己被囚在獄中,說自己做了「帶著鎖鏈的大使」。(弗6:20;腓1:7,13-17;西4:18;門10,13)不過,使徒行傳28:16-31記述,保羅當時仍然有若干行動的自由,既可寫信,也可接待訪客,向他們傳道。後來保羅獲釋,但不久又再度被捕。他在羅馬第二次被囚,再次被鎖鏈鎖住,最後更被處決。(門22;提後1:16;2:9;4:6-8)
用做比喻和象徵 在聖經裡,「束縛」和「鎖鏈」這些詞語常用來比喻監禁或某種的限制。談到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一事,聖經預告錫安會被捆綁,頸項上繫著繩索。(賽52:2)雖然不少被擄的人可以在異地建造房屋,享有相當程度的自由,卻不能自由地返回錫安或耶路撒冷。(耶29:4,5)
上帝用「永恆的鎖鏈」把忤逆的天使「囚在黑暗裡」。(猶6)聖經也說他們被送進「漆黑的坑裡」。(彼後2:4)但聖經表明,他們沒有完全失去行動的自由。他們仍可操縱人,甚至還可到天上去。不過,米迦勒和他的天使把他們摔到地上以後,他們就不能再到天上去了。(可1:32;啟12:7-9)手裡拿著無底深淵鑰匙的天使將用一條大鎖鏈捆綁魔鬼撒但,把他摔到無底深淵裡去,直到一千年完了,才把他釋放一會兒。(啟20:1-3)既然天使不是血肉之軀,這條大鎖鏈顯然指一股起約束作用的力量,但到底是什麼力量,就不得而知了。
有一個婦人十八年來身體軟弱,彎腰曲背,耶穌治好了她之後,說她是被撒但捆綁的。(路13:11,16)西門試圖用錢買聖靈的恩賜,彼得就指責他是「不義的枷鎖」。(徒8:23)
淫婦的手像鐐銬,男人被誘去跟隨她,「彷彿愚人戴腳鐐受罰」。(傳7:26;箴7:22)
以西結說以色列人「受約所束縛」,含有正面的意思,表示契約具有約束力。(結20:37)締結婚約的人被視為受律法「約束」。(羅7:2;林前7:27,39)聖經說愛「能完美地維繫團結」。(西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