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
(Walls)
用磚、石等築成的屏障或外圍。人自從建造房屋和城鎮以來,就修築牆垣,材料、設計、用途都多種多樣。一座建築物的大小和堅固程度主要取決於牆如何建造和用什麼材料建造。
大衛宮殿的牆是用鑿成的石頭建造的。(撒下5:11)同樣,所羅門聖殿的外牆看來是用已在採石場鑿好的石頭建造的,殿裡有部分牆身用雪松木板鋪蓋。(王上6:2,7,15)這些鋪蓋內牆的木板都刻了精細的雕刻,貼了金子。(王上6:29;代上29:4;代下3:4,7)伯沙撒的王宮內牆表面是經過粉刷的。(但5:5)平民的房子的牆壁大都建築得很簡單:材料是曬乾的磚、未鑿過的石頭或粉刷過的木板結構。牆身有時也用白灰水粉飾。(徒23:3)
城牆 在古代,由於怕敵人侵襲,較大的城都會建造護城牆。(王上4:13;賽25:12)在受到襲擊時,小「鄉鎮」的居民(民21:25)會逃到附近有城牆的城裡去。摩西律法區別了有城牆的城鎮和沒有城牆的村莊,並且界定了這兩個地區的房主的權益。(利25:29-31)城牆不但阻隔敵人,保護城裡的居民,而且讓守衛能居高臨下,保護城牆不致被鑿穿、被挖牆腳或被撞城錘撞破。(撒下11:20-24;20:15;詩55:10;歌5:7;賽62:6;結4:1,2;26:9)有時敵軍運用的對策是築壘圍城,在土壘的掩護下破壞城牆。(王下25:1;耶52:4;結4:2,3;21:22;見堅固城)
其他種類 人們通常會砌石牆,把葡萄園和田地圍上,或把羊群或牲畜圈上。(民22:23-25;箴24:30,31;賽5:5;彌2:12;哈3:17)山邊梯田的邊緣也常有圍牆。(伯24:11)這些圍牆比較耐久,多用未鑿過的田間石塊砌成,有時用泥或灰漿黏合。
象徵性的牆壁 聖經有時用牆來打比方,形象地描述安穩的情況和人所受到的保護(撒上25:16;箴18:11;25:28),或象徵分隔(創49:22;結13:10)。保羅寫信給以弗所的基督徒時,就取了分隔的意思,說:「有了基督,我們就和平了。他使雙方合一,又拆毀了在中間隔斷雙方的牆。」(弗2:14)保羅知道耶路撒冷聖殿院子中間的牆上有個告示牌,警告外邦人不可越過這道牆,免得干犯死罪。然而,保羅在公元60或61年寫信給以弗所的基督徒時,他可能用這道牆做暗喻,但不是指這道牆已經實際被拆毀了,因為當時這道牆仍然豎立著。其實,保羅說的是律法之約在過去許多個世紀像牆一樣分隔了猶太人和外邦人。憑著基督在差不多30年前犧牲生命,這道象徵性的「牆」已經被拆毀了。
上帝說他會使耶利米成為堅固的銅牆,對抗敵人。(耶1:18,19;15:20)另一個比喻描述上帝的子民雖然住在沒有城牆的城裡,看似沒有防衛,卻靠著耶和華得到無形的保護,得享太平,安然居住。(結38:11)另一方面,一座城堅不可摧,不是因為有磚和石頭砌成的城牆(賽26:1),而是因為有耶和華做「火牆」(亞2:4,5),或有耶和華以拯救作為銅牆鐵壁。聖經說,從天而降的「聖城新耶路撒冷」有「又高又大」的城牆。城牆是碧玉造的,高144肘尺(64米;210英尺),又有12個根基,用各種寶石裝飾,並且刻上12使徒的名字。(啟21:2,12,1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