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統治權衡功過
第2部分:君王如星,興起墜落
君主政體:受世襲的國家元首,例如君王或大帝所統治;王國:以君王或女王為首的君主政體;帝國:通常由多個國家、省分或民族構成的廣大疆土,受一個單一主權所控制,通常以帝王為首。
「當暗拉非作示拿王。」在創世記14章開頭的這句話,聖經首次用上「王」這個字。暗拉非是否正如有些人所稱,是巴比倫著名君王漢穆拉比的另一名字,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確知的是,不論他的身分如何,人為王權的主張並非起源於暗拉非。在此之前數百年,寧錄雖非以王為名,但已顯然是一位君王,他是歷史上第一位人為的君王。——創世記10:8-12。
誠然,我們沒有與寧錄王或暗拉非王有關的出土文物。《新大英百科全書》說:「恩麥巴拉加西(Enmebaragesi),作基什王,他是美索不達米亞最古老的統治者,關於他,有正確的銘刻可稽。」從美索不達米亞的古代城邦基什,演變出一個指統治者的蘇美爾名詞,意思是「大人」。恩麥巴拉加西統治的年代鑑定雖與聖經年代志稍有差別,但與聖經所承認的時期相差不遠,更重要的是,人為統治的發源地與聖經所載的地點相同。
統一江山,以王為首
中國的商朝或殷代通常被認為開始於公元前第18和16世紀之間,雖然年代尚未確定。不論如何,君主政體乃是人為政府的最古老形式,這種政體也非常普及。
「君主」(monarch)一詞來自希臘詞語「蒙羅斯」(moʹnos)意即「獨自一人」,和「艾基」(ar·kheʹ)意即「統治」。因此,君主政體是由一人獨攬大權,掌管江山,作為國家永久元首,皇帝的話就是法律。他成為至高無上的一位。
君主政體通常被認為對統一多國很有幫助。教授中世紀歐洲歷史的芒迪(John H. Mundy)解釋,在中古時代,政治理論「辯稱由於君主政體超越許多特殊政黨,這種制度適合於具有不同和地方權益彼此衝突的廣大地域。」這些「地方權益彼此衝突」的廣大地域往往是軍事征服的結果,因為眾王無一例外是軍事領袖。事實上,歷史家沃倫(W. L. Warren)聲稱,在戰爭中勝利「通常被認為是成功的王權的第一準繩」。
因此,君主政體的統治方式有助於建立世界霸權,例如亞歷山大大帝統治下的希臘帝國、凱撒統治下的羅馬帝國以及近代的大英帝國等。後者在20世紀初期的全盛時代,以單一的政權統管了世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及其四分之一的地域。
披著宗教外袍的君尊
古代許多君王自稱擁有神權。正如歷史家賽賓(George Sabine)指出:「以亞歷山大為首,希臘諸王有名列入希臘各城市的神當中。神化了的君王在東方成了普遍的現象,結果羅馬諸王也加以採納。」他聲稱這種王權神化的信仰在歐洲一直「以一種或另一種形式出現,直至現代」。
在中、南美洲,阿茲特克和印加諸邦被認為奉行神聖的君主政體。在亞洲,直至1946年,已故日皇裕仁才放棄自稱為太陽女神天照的第124代傳人的名銜。
雖然未必所有君王均自稱擁有神權,但大多數都保留君權神授的地位。君王與眾不同,成為神在地上的代表,擁有祭司職任的特別恩寵。芒迪解釋說:「君王本身就是祭司,這個古代主張盛行於西方,使君王成為教會領袖和教皇。」這種宗教觀念「起源於君士坦丁的政教合一主張[公元第四世紀]以及教會同時吸納新柏拉圖學派思想。」在君王加冕時,來自宗教的祝福不但使君權尊嚴大增,同時也賦予他作王的合法地位。
1173年,英王亨利二世開始使用「上帝恩寵之王」的頭銜。這種稱謂導致後來君權神授的主張,意指君權是世襲的。看來君王出生時已蒙上帝恩選。1661年,法王路易十四把這項教義引申至極端程度,目的是要完全控制政府。反對者則被視為得罪他所代表的上帝。他誇稱「朕即國家(L’état c’est moi)!」。
大約在同一時期,類似的主張在蘇格蘭抬頭。那時詹姆斯六世正統治蘇格蘭,他就是後來於1603年登基成為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君王,他寫道:「君王被稱為神……因為他們在地上坐在神的寶座上,神和人的統治權都落在他身上。」我們不知道這種信仰影響詹姆斯下令把聖經譯成英文到什麼程度。但我們的確知道這件事的結果,《英王詹姆斯譯本》仍然受基督新教廣泛使用。
君主專制的時代
從中世紀初期以降,君主政體已成為典型的政府形式。諸王發展了一項不費力和方便的統治方法,那便是把權力授給顯要的封邑地主。這些方法依次地建立了一項政治和軍事制度,稱為封建制度。在交換軍事和其他服務方面,地主要付出他們的大片領地。可是隨著封建地主的權力日益坐大,王國就有可能瓦解成為多個封建勢力集團。
此外,封建制度剝奪了市民的尊嚴和自由。市民受軍事地主所管理,市民對地主的收入要負主要責任。由於教育和文化的機會受到剝奪,「農奴很少有法律上的權利可以反對他的土地領主,」《柯利爾百科全書》說,「他非得地主同意不能結婚、不能把租賃權傳給繼承人或離開地主的田地。」
在君主專制制度中,統治的方法不一。有些君王封官給個別的人,在認為有需要時又可將之罷免。其他君王授權給當地政府,以習俗和社會壓力施行統治。但這一切方法均有令人不滿之處。可是,17世紀的作家,例如英國的菲爾默(Robert Filmer)爵士和法國的波舒哀(Jacques Bénigne Bossuet)依然擁護專制政體為惟一適當的政府形式。不過,它已餘日無多了。
「諸神」變成傀儡
儘管一般人相信君主只對上帝負責,但日增的壓力使君主要對人為法律、習俗和權威負責。到了18世紀,「君主把十七世紀以來的至高統治權巧立另一修辭學上的名目,」《哥倫比亞世界史》說,可是,它補充說,「在修辭學之下和背後,君主仍然執掌至高統治權。」然後它解釋,「當腓特烈大帝自稱為『國家第一僕人』並且否認神授的君權時,他並未想到放棄權力。」
可是,經過1688年的英國革命和1789年的法國革命之後,極權主義的大勢已去。逐漸地,君主專制被立法或憲法(或兩者)賦予有限權力的虛君政體取而代之。歷史家沃倫引述,與12世紀「王權仍然為君王所擁有,臣民要準備加以接受」正相反,今日大多數君主和女王的政權頗為有限。
當然,有少數君主依然操有頗大的權力。不過,其中多數已失去他們「神權」的光輪,並且安於作為傀儡的角色,權力中心人物,人民受到鼓勵以之為精神效忠對象。虛君制只保留一人統治的統一特色,但同時把真正權力放在立法方面以排除它的消極影響。
虛君制的主張依然受人歡迎。例如近在1983年,尼泊爾國會領袖巴他拉(Krishna Prasad Bhattarai)在尼泊爾聲稱君主乃是『對抗混亂的中流砥柱』,他說,『君王是使全國統一所不可少的。』雖然1987年法國作過最後準備,慶祝法國大革命第200周年紀念,但仍有百分之17的人投票擁護恢復君主政體。一個擁王團體的成員說:「君王是惟一方法,可以統一這個被政治紛爭分裂已久的國家。」
在同一年,《時代》雜誌指出:「人民樂於對皇室效忠,這可能因為君主是這個世俗化時代最後的重要崇拜對象,是惟一具有神祕色彩而仍能激發信念的顯要人物。既然上帝已死,那麼只好女皇萬歲了!」但後來它的觀點較為現實,雜誌補充說,「[英國]女皇的至高權柄大部分有賴於她那華而不實的虛有權力。」
有所欠缺
君主專制政體令人不滿。就其本質而論,他們是不穩的,每個統治者遲早均會死去,必須由繼承者取而代之,而繼承者的獲選往往是由於家系而非由於具有崇高道德或超卓才幹的緣故。誰能保證兒子會和父親一般賢良?如果父親昏庸無能,他的兒子會比他較好嗎?
同時,正如格魯坦尼爾(Cristiano Grottanelli)指出,「儲君的揀選」許多時「沒有嚴格規定,因此在皇室家系的候選成員當中也許會出現角逐情況,一位君王死了之後通常出現一段社會(和天下)混亂時期,實際上和象徵方面莫不皆然」。
由於身為統治者,君主專制政體的效果有賴於那位統治者的效果。他的才幹和優點會從他的政府中反映出來,他的弱點、局限和知識貧乏亦然。即使貴族也是不完美的。暴虐的君王建立暴虐的政府,賢明的君王可能建立較佳的政府,但只有完美的君王才能建立人類所渴望和配得的政府。
議會政制或虛君制也有不足之處。在英國,我們在本世紀目擊它那些並無實權的君主和女王眼巴巴地看著這個一度是世界最大和最強的帝國逐漸解體。
與眾不同的星
君王如星,興而又衰,只有一位是例外。耶穌基督論到自己說,我是「大衛的根,又是他的後裔。我是明亮的晨星」。(啟示錄22:16)由於血統上是大衛王的直系子孫,耶穌有資格成為上帝政府的君王。既是「明亮的晨星」,耶穌也是彼得所說,那出現和導致天亮的「晨星」。——彼得後書1:19;民數記24:17;詩篇89:34-37。
鑑於種種事實,仰望那些墜落中的星——人為君主——的指引是何等不智!反過來,智慧能夠幫助我們把希望寄託於上帝委派的君王耶穌基督之上,他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就是那[超乎所有屬人君王而]獨一不死的。」(提摩太前書6:15,16)他已經興起在天上作隱形的君王,行將帶來一個新世界的清晨。他是一顆星——一位君王——如今興起了,而且永不會衰落!
[第27頁的圖片]
最賢明的人為君王駕崩時也要把政務交在未確知的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