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像亞伯拉罕一樣信心堅定嗎?
「人的兒子來到的時候,在地上真的找得到這樣的信心嗎?」——路加福音18:8。
1.為什麼在今天保持堅定的信心絕不容易?
在今天,要保持堅定的信心絕不容易。世界向基督徒大施壓力,要分散他們的注意,使他們不再專注於屬靈的事。(路加福音21:34;約翰一書2:15,16)許多人要在戰爭、災殃、疾病、飢餓折磨之下掙扎求存。(路加福音21:10,11)在好些國家,世俗精神十分強烈;人要按照自己的信仰而生活,就會被人視為不合情理,甚至狂熱極端。除此之外,許多基督徒為了信仰而飽受迫害。(馬太福音24:9)耶穌在差不多2000年前提出的問題,在今天無疑十分適切:「人的兒子來到的時候,在地上真的找得到這樣的信心嗎?」——路加福音18:8。
2.(甲)為什麼基督徒必須有堅定的信心才行?(乙)在信心方面,誰的榜樣值得我們留意?
2 可是,如果我們要在現今生活幸福,在將來得享上帝應許的永生,就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才行。使徒保羅引用耶和華對哈巴谷所說的話,寫道:「『我手下正義的人由於信心就可以活著』,並且,『如果他退縮,我的魂就不喜悅他』。……人沒有信心,就不可能完全取悅上帝。」(希伯來書10:38-11:6;哈巴谷書2:4)保羅勸勉提摩太說:「務要爭戰,為信仰作美好的爭戰,穩固地持定永遠的生命;你得蒙呼召,……是為了得到永遠的生命。」(提摩太前書6:12)既然如此,我們怎樣才能養成堅定不移的信心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大可以回顧一下一個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人;這個人的信心至今仍然深受世上三大宗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所推崇。這個人就是亞伯拉罕。為什麼他的信心這麼卓越不凡呢?今天我們能夠效法他嗎?
服從上帝的指引
3,4.為什麼他拉帶著家人從吾珥遷到哈蘭去?
3 聖經很早已提及亞伯拉罕(原本叫亞伯蘭)這個人。創世記11:26說:「他拉……生了亞伯蘭、拿鶴、哈蘭。」他拉和家人住在迦勒底的吾珥;這是美索不達米亞南部一個富庶的城市。可是他們卻沒有在這個城定居下去。「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萊[撒拉],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們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裡。」(創世記11:31)亞伯拉罕的兄弟拿鶴也帶著家人遷到哈蘭。(創世記24:10,15;28:1,2;29:4)可是,他拉為什麼要從繁榮富庶的吾珥遷到遙遠的哈蘭去呢?
4 亞伯拉罕之後2000多年,忠心耿耿的司提反在猶太公議會面前作證。他解釋他拉一家何以作了這次異乎尋常的遷徙,說:「我們的父祖亞伯拉罕在美索不達米亞,還沒有在哈蘭居留,榮耀的上帝在他面前出現,對他說,『你要出來,離開本地和親戚,往我將要指給你看的地去。』他就出來,離開迦勒底人的地,在哈蘭居留。」(使徒行傳7:2-4)耶和華透露了他對亞伯拉罕所定的旨意之後,他拉甘心順服,帶著家人遷到哈蘭去。
5.亞伯拉罕在父親死後遷到什麼地方去?為什麼?
5 他拉一家在他們的新家鄉定居下來。若干年後,亞伯拉罕談及「我本地」,他所指的是哈蘭一帶而不是指吾珥。(創世記24:4)可是,哈蘭並沒有成為亞伯拉罕的永久家鄉。司提反指出,「[亞伯拉罕的]父親死後,上帝叫他從那裡遷居,來到你們現在所住的這地」。(使徒行傳7:4)亞伯拉罕服從耶和華的指引,與羅得一起渡過幼發拉底河,進入迦南地。a
6.耶和華對亞伯拉罕作了什麼應許?
6 耶和華為什麼要亞伯拉罕遷到迦南去呢?原因跟上帝對這個忠信男子所定的旨意有關。耶和華曾對亞伯拉罕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記12:1-3)亞伯拉罕的子孫會成為大國,受耶和華所保護,並且擁有迦南地作為產業。這是個多麼美好的應許!但是亞伯拉罕要在一生中作出巨大改變,才能承受這塊土地。
7.為了承受耶和華的應許,亞伯拉罕必須甘願作出什麼改變?
7 亞伯拉罕離開吾珥時,撇下了一個富庶繁榮的城市,也撇下了他父親的大家庭;在族長時代,這些都是重要的安全保障。他離開哈蘭時,跟父親的家族(包括他兄弟拿鶴一家)分手,遷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抵達迦南之後,他並沒有在城裡定居,靠城牆給他保護。為什麼沒有呢?亞伯拉罕進入迦南之後不久,耶和華對他說:「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創世記13:17)當時亞伯拉罕已75歲,妻子撒拉則65歲;他們兩人都很樂於聽從上帝的訓示。「憑著信心,他僑居在應許之地,像在異鄉一樣,……住在帳幕裡。」——希伯來書11:9;創世記12:4。
在今日信心堅定,像亞伯拉罕一樣
8.考慮到亞伯拉罕和其他古代見證人所立的榜樣,我們應當努力培養什麼?
8 希伯來書第11章提及基督教之前的許多「見證人」,說他們像一大片「雲彩一樣」;這些見證人包括亞伯拉罕和他一家在內。考慮到上帝這些古代忠僕的信心,保羅鼓勵基督徒「脫下各樣的重擔,脫下容易纏住我們的罪[缺乏信心]」。(希伯來書12:1)不錯,缺乏信心的罪可以很「容易纏住我們」。但在保羅的日子,在我們的日子,真基督徒能夠效法亞伯拉罕和其他古人的榜樣,養成堅定不移的信心。保羅論及自己和基督徒同工說:「我們不是退縮以致遭受毀滅的人,卻是有信心而使魂得以存活的人。」——希伯來書10:39。
9,10.有什麼證據顯示,今天有許多人也像亞伯拉罕一樣,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心?
9 誠然,世界已經改變了,現今的情形跟亞伯拉罕的日子已大為不同。可是,我們所事奉的仍然是「亞伯拉罕……的上帝」,而他是永不改變的。(使徒行傳3:13;瑪拉基書3:6)耶和華在今日配受人崇拜,就像在亞伯拉罕的日子一樣。(啟示錄4:11)許多人把自己完全獻給耶和華;為了遵行上帝的旨意,他們像亞伯拉罕一樣,甘願在一生中作出一切必需的改變。去年總共有31萬6092人公開表明自己獻身給上帝,「奉父親、兒子、聖靈的名」受浸。——馬太福音28:19。
10 這些新基督徒,大部分都無需離鄉背井、遠赴外地,才能履行自己的獻身決定。可是,在屬靈的意義上,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卻彷彿要長途跋涉一般;他們需要作出很大的改變。例如在毛里求斯,一個名叫愛爾莎的女子以前是行法術的,人人都害怕她。後來一位特別先驅開始跟愛爾莎的女兒研讀聖經,愛爾莎也因此有機會「從黑暗轉向亮光」。(使徒行傳26:18)愛爾莎見到女兒對聖經很感興趣,於是同意跟見證人研讀《我的聖經故事書》。見證人跟她一週研讀三次,因為她不斷需要鼓勵。行玄祕術並沒有為她帶來快樂,相反,她經歷到許多個人煩惱。可是,她終於能夠擺脫邪靈的纏擾,歸附純真的崇拜。每逢有人求她為他們施法術,她就告訴他們只有耶和華才能夠保護他們免受惡事所傷。愛爾莎現在已受浸成為見證人;在她的親友當中,有14個人也接受了真理。
11.獻身給耶和華的人甘願作出什麼改變?
11 去年有許多人獻身事奉上帝,大部分都無需作出這麼巨大的改變。但是所有人都一度在靈性上死去,然後得以在靈性上活過來。(以弗所書2:1)他們雖然活在世上,卻不再屬於這個世界。(約翰福音17:15,16)像具有「天上」「公民身分」的受膏基督徒一樣,他們彷彿是「僑居、寄居的人」。(腓立比書3:20;彼得前書2:11)由於愛上帝,愛鄰人,他們毅然改變自己的生活,好跟上帝的標準一致。(馬太福音22:37-39)他們不再自私自利,不再追求物質,也不覺得要在這個世界力求滿足自己。相反,他們把目光集中在應許的「新天新地」之上,耐心等候「有正義住在其中」的新世界來臨。——彼得後書3:13;哥林多後書4:18。
12.去年,有什麼活動表明,耶穌在臨在期間,的確能夠「在地上……找得到[真正]的信心」?
12 亞伯拉罕遷到迦南之後,他和家人形勢孤單,全賴耶和華給他們支持和保護。可是,新近受浸的31萬6092個基督徒卻絕不孤單。當然,正如耶和華全力支持亞伯拉罕,他也以他的靈支持、保護這些新基督徒。(箴言18:10)此外,他也通過一個生氣蓬勃、成員遍布世界各國的「國族」去支持他們。這個「國族」的人口甚至超過今日世上若干國家。(以賽亞書66:8,《新世》)去年,這個國族的公民數目達到588萬8650人的最高峰;他們都表明自己具有活的信心,努力把上帝的應許告訴鄰人。(馬可福音13:10)為了找著感興趣的人,他們總共花了11億8666萬6708小時執行這件工作。結果他們能夠跟許多渴望培養信心的人主持了430萬2852個聖經研究。在這個「國族」裡,有69萬8781人參與先驅服務;有些全時這樣做,有些則用一個月或多個月的時間這樣做。這些人藉此把自己的熱心進一步表現出來。(去年耶和華見證人傳道活動的細節,見12-15頁。)耶穌曾問道:「人的兒子來到的時候,在地上真的找得到這樣的信心嗎?」憑著以上的驕人記錄,見證人對耶穌的問題作出了積極有力的回應。
飽經試煉,仍保持忠貞
13,14.請描述亞伯拉罕和他的親人在迦南經歷的一些艱辛。
13 亞伯拉罕和家人寄居迦南的時候曾屢次經歷艱辛。不只一次,那地鬧嚴重的饑荒,他們只好離開迦南,下到埃及去。不但如此,埃及的統治者和基拉耳(近迦薩)的統治者,都曾試圖把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據為己有。(創世記12:10-20;20:1-18)後來亞伯拉罕手下的牧人跟羅得的牧人發生糾紛,導致兩家人決定分道揚鑣。亞伯拉罕宅心仁厚,讓羅得先揀選所要的地區。羅得選擇了在約旦河地區定居;當時那塊土地十分肥美,彷彿伊甸園一般。——創世記13:5-13。
14 後來,遙遠的以攔王連同盟友,前來攻打西訂谷五個城市的國王,羅得也受到連累。外地的諸王擊敗了當地的國王,掠去很多戰利品,包括羅得和他的財物在內。亞伯拉罕一聽到消息,就無畏地帶著手下追趕這些外來的王,結果不但把羅得一家救回,連當地國王的財物也一併奪回。(創世記14:1-16)但這卻不是羅得最慘痛的經歷。當時所多瑪城道德墮落、醜聲遠播,羅得卻為了某個理由在這個城定居下來。b(彼得後書2:6-8)後來有兩個天使向他們發出警告,這城即將遭受毀滅了,羅得於是帶著妻子女兒匆匆逃生。可是,羅得的妻子卻不理會天使的明確指示,結果被鹽覆蓋而死於非命。有一段時期,羅得和兩個女兒只好住在瑣珥的一個洞穴裡。(創世記19:1-30)這些事件必然令亞伯拉罕大為痛心;鑑於羅得原本是跟亞伯拉罕一家一起遷入迦南的,他的不幸遭遇令亞伯拉罕更感難過。
15.亞伯拉罕住在異地的帳幕裡,雖然經歷種種艱辛,卻顯然能夠避免懷有什麼消極的想法?
15 亞伯拉罕有沒有感到後悔,認為自己和羅得本該留在吾珥,跟家族在一起,就安全得多嗎?或者認為他該留在哈蘭,跟兄弟拿鶴在一起會好得多嗎?他有沒有想過自己該在有圍牆保護的城裡落葉歸根,而不是住在帳幕裡嗎?他作出很大犧牲,長年在異地流浪,他有懷疑自己這樣做是否值得嗎?論到亞伯拉罕和他一家,使徒保羅說:「他們如果老是想念自己所離開的地方,本來是有機會回去的。」(希伯來書11:15)可是他們卻沒有回去。雖然飽受艱辛,他們仍然留在耶和華要他們去的地方。
在今天保持忍耐
16,17.(甲)今天許多基督徒面對什麼困難?(乙)基督徒懷有什麼積極態度?為什麼?
16 今天的基督徒也同樣保持忍耐。在現今這最後的日子,真基督徒從事奉上帝得到很大喜樂,但他們的生活卻絕非一帆風順。雖然他們生活在一個屬靈樂園裡,他們仍舊經歷種種經濟壓力,就像四周的鄰人一樣。(以賽亞書11:6-9)許多人在國家的戰爭中無辜受害,有些則遭受無妄之災而陷於赤貧之中。除此之外,他們成為不受歡迎的少數分子,這也為他們帶來不少難題。在許多國家,他們努力向人宣揚好消息,一般人的反應卻極為冷淡。在另一些國家,敵人「藉著律例架弄殘害」,對他們大肆攻擊,「將無辜的人定為死罪」。(詩篇94:20,21)在有些國家,基督徒雖然沒有受人攻擊,更因為道德高尚而受人讚賞,但他們也意識到自己與同學同事大為不同,就像亞伯拉罕住在帳幕裡,跟周遭大部分人住在城裡不同一樣。不錯,基督徒生活在世上,卻「不是世界的一部分」;這樣做絕不容易。——約翰福音17:14。
17 那末,我們後悔自己獻了身給上帝嗎?我們但願自己像周遭的人一樣,是世界的一部分嗎?我們為了事奉耶和華而作的犧牲,我們覺得不值得嗎?絕不然!與其緬懷過去,我們清楚看出,跟我們現今和未來所享的福分比較,我們所作的犧牲就微不足道了。(路加福音9:62;腓立比書3:8)除此之外,世上一般人快樂嗎?事實的真相是,世上有許多人正在尋找我們已經擁有的答案。我們跟從上帝通過聖經給人的指引,他們卻不願聽從,到頭來自食其果。(詩篇119:105)我們享有基督徒的交誼,跟信徒同工和睦共處,其樂融融;世上很多人渴望享有這種快樂,卻未能如願。——詩篇133:1;歌羅西書3:14。
18.基督徒表現與亞伯拉罕相若的勇氣,最後帶來什麼結果?
18 誠然,有時我們不得不鼓起勇氣,像亞伯拉罕追趕擄去羅得的敵軍一樣。但是只要我們奮勇向前,耶和華就會祝福我們所作的努力。例如在北愛爾蘭,教派之間的衝突促成了很深的仇恨;人要嚴守中立,就得有很大勇氣才行。當地忠信的基督徒留意聽從耶和華給約書亞的吩咐:「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上帝必與你同在。」(約書亞記1:9;詩篇27:14)過去多年來,他們一直無畏地緊守立場,結果贏得了當地居民的尊重。今天他們在全國各地都能夠公開傳道,毫無限制。
19.基督徒樂於留在什麼地方?只要他們跟從耶和華的指引,就可以滿懷信心地期待獲得什麼結果?
19 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情勢,只要跟從耶和華的指引,就可以堅信最後的結果必然會為他帶來榮耀,也為我們帶來長久的裨益。即使面對許多考驗,要作許多犧牲,我們仍然決心留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事奉耶和華,跟基督徒同工相親相愛,和睦共處。這樣,我們就能夠滿懷信心地瞻望未來,期待享有上帝所應許的永遠前途。
[腳注]
a 羅得是亞伯拉罕兄弟的兒子。他父親去世之後,亞伯拉罕很可能把這個姪兒收為子嗣。——創世記11:27,28;12:5。
b 有人認為,羅得曾被四個國王擄去,獲救之後為了安全理由遷進所多瑪城裡居住。
你記得嗎?
◻ 為什麼我們必須有堅定不移的信心?
◻ 亞伯拉罕怎樣表明自己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心?
◻ 獻身的人怎樣在生活上作出必需的改變?
◻ 即使我們要面對各種難題,為什麼我們仍然樂於事奉上帝?
[第7頁的圖片]
為了承受上帝的應許,亞伯拉罕甘願在一生中作出巨大改變
[第9頁的圖片]
證據顯示,耶穌在臨在期間,的確能夠「在地上……找得到[真正]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