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米
(Aram)
1.閃的兒子,在五個兒子中排在最後。大洪水後挪亞的後代共衍生出七十個家族,阿拉米和他的四個兒子烏斯、戶勒、基帖、瑪施,是其中的五個。他們的後代是阿拉米人或稱敘利亞人。(創10:22,23;代上1:17)
2.基穆理的兒子,拿鶴的孫子。拿鶴是亞伯拉罕的兄弟。因此,阿拉米是亞伯拉罕的姪孫,是以撒的堂姪兒。阿拉米的叔叔彼土利的女兒利百加,是阿拉米的堂姐妹。拿鶴一家沒有跟亞伯拉罕一起離開美索不達米亞,但是幾年後,「有人告訴亞伯拉罕」關於拿鶴子孫的消息,其中提到阿拉米。(創22:20-23;11:27,31;24:4,10)
3.「朔默的兒子」,屬亞設部族。朔默共有四個兒子,都是「宗族首領,也是精挑細選的勇猛之士,又是族長中的首領」。(代上7:31,32,34,40)阿拉米和他的父親都在埃及出生,因為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是「到埃及去的」雅各的子孫。(創46:8,17)
4.《英王欽定本》的馬太福音1:3,4和路加福音3:33提到阿拉米。(見阿珥尼;蘭1)
5.阿拉米用作地名時,無論單獨使用還是跟其他地名合用,都是指阿拉米(本條1)的後代所聚居的地區。
阿拉米 一詞單獨使用時,基本上指敘利亞,通常都譯作敘利亞。(士10:6;撒下8:6,12;15:8;何12:12)範圍包括從黎巴嫩山脈到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北面的托羅斯山脈到南面的大馬士革甚至更南的地方。(見敘利亞)
阿拉米納哈連(詩60篇的題記)通常翻譯成希臘語的「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兩河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司提反談到亞伯拉罕還在迦勒底的吾珥時,說他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徒7:2)多年後亞伯拉罕差遣僕人前往上美索不達米亞(阿拉米納哈連),到拿鶴的城為以撒找個妻子。(創24:2-4,10)巴蘭也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山區比奪。(申23:4;另見民23:7;見美索不達米亞)
阿拉米的巴旦 特指位於上美索不達米亞的哈蘭城一帶的地區。(創25:20;28:2-7,10;見巴旦)
這一帶聚居的都是阿拉米人,即出自閃族的阿拉米後代。此外,烏斯(阿拉米的四個兒子之一)這名用來指應許之地東面的阿拉伯沙漠直到以東邊界一帶。(伯1:1;哀4:21)阿拉米人說的阿拉米語跟希伯來語很接近,後來漸漸成為貿易和外交上的國際語言,通行整個肥沃新月地帶。(王下18:26;見阿拉米語)
雅各顯然因為跟岳父拉班(阿拉米人)在阿拉米住了20年,所以申命記26:5把他稱為「敘利亞人」(字面意思是「阿拉米人」)。此外,雅各的母親利百加是阿拉米人,他的妻子利亞和拉結也是阿拉米人,可見以色列人和阿拉米人的關係確實密不可分。
阿拉米王國 聖經記述以色列國的發展史時,也同時提到阿拉米王國。阿拉米納哈連(美索不達米亞)的王古珊利薩廷,壓迫以色列人八年,直到俄陀聶解救他們為止。(士3:8-10)
阿拉米瑣巴 是一個阿拉米王國,在掃羅統治期間(公元前1117-前1078)跟以色列人為敵。(撒上14:47)這個王國看來位於大馬士革北面,統治範圍北至哈馬,東至幼發拉底河。大衛跟以色列的敵人交戰時,遇上強大的阿拉米瑣巴王哈達德謝,大衛擊敗了他。(撒下8:3,4;代上18:3;另見詩篇60篇題記)在這以後,阿拉米人利遜糾合了一幫人前往大馬士革,並在當地奪得王權,不久這個城就成了阿拉米最重要的城(王上11:23-25),是「敘利亞的首都」(賽7:8)。此後,阿拉米王國一直仇視以色列人,是北方以色列國的宿敵。(見大馬士革)
阿拉米瑪迦 跟阿拉米的幾個王國並列,這些王國有瑣巴、利合、伊施陀。亞捫人從這些王國雇用戰車和騎兵去跟大衛打仗。阿拉米瑪迦的王加入這些受雇的軍隊跟大衛交戰,結果聯軍被大衛打敗,四散奔逃。(代上19:6-15;撒下10:6-14)瑪迦王國很可能位於約旦河東,黑門山在這個王國的北邊。(書12:5;13:11)
基述 是約旦河東的一個阿拉米小國,就在瑪迦的南面,南部邊界延伸至加利利海東邊。瑪拿西部族分得的土地包括基述和瑪迦。(申3:14;書13:11;見基述1)
大衛征服阿拉米王國後,把領土往北延伸至幼發拉底河,離哈蘭(在阿拉米的巴旦)不遠。這樣,隨著大衛的連場勝仗,耶和華應許賜給以色列人在應許之地的疆土,就完全實現了。(申1:7;11:24;書1:4)
關於以色列跟阿拉米的關係,詳見敘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