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難題方面學得教訓
很少人像約伯一樣要應付這麼多難題。在一段很短的時間內,約伯失去了家財和生計而變成一貧如洗,兒女全死於非命,最後自己還染上痛苦的惡疾。親友對他避之若浼,妻子更慫恿他「放棄上帝,死掉算了」!——約伯記2:9,《新譯》;19:13,14。
然而,對所有經歷類似考驗的人來說,約伯是個無與倫比的鼓勵來源。他的痛苦經歷帶來了良好的結果,這足以表明,我們若在逆境下受到真正的敬虔——而非自私動機——所推動,保持堅忍,就能夠使耶和華的心歡喜。——約伯記第1、2章;42:10-17;箴言27:11。
同時,對於怎樣處理難題,這項聖經記載也含有些寶貴的教訓。它提供清晰的例證,說明我們對經歷試煉的人應該怎樣——以及不應該怎樣——提出勸告。此外,我們自己若遭遇逆境,約伯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以平衡的方式作出反應。
學會避免提出負面的勸告
如所周知,「約伯的安慰者」這句話是指一個增加別人痛苦的人;他在別人遭逢不幸時,非但沒有表現同情,反而使人有雪上加霜之感。儘管約伯的三個朋友得到這樣的名聲可說是咎由自取,我們卻不應認為他們通通動機不良。他們憑著錯誤的理解,本想幫助約伯。但為什麼他們在這方面卻一敗塗地?他們怎會反而成為撒但的工具,被他利用去破壞約伯的忠誠?
他們所提出的勸告完全基於一項錯誤的假設:只有犯罪的人才會受苦。以利法在第一次發言時說:「無辜的人有誰滅亡?那有正直的人被剪除呢?據我所見,耕耘罪孽的,必收割罪孽;種植毒害的,必收割毒害。」(約伯記4:7,8,《新譯》)以利法誤以為,無辜的人是不會遭受禍患的。他斷言既然約伯遭遇慘痛的災禍,這必然是因為他得罪了上帝。a比勒達和瑣法兩人也硬要約伯幡然悔悟,痛改前非。——約伯記8:5,6;11:13-15。
約伯的三個朋友都沒有表現敬虔的智慧;他們所發表的個人見解甚至令約伯更灰心。以利法竟然說『上帝不信任他的僕人』,並且聲稱約伯公義與否對上帝來說是無關痛癢的事。(約伯記4:18;22:2,3)我們很難想像有什麼議論比這番話更不符事實和更令人灰心!難怪後來耶和華要就這項褻瀆斥責以利法和他的朋友。耶和華說,『你們議論我的話都不是正確的』。(約伯記42:7)但最傷害約伯的話,當時以利法還未說出。
最後以利法竟直接指控約伯。由於他無法迫使約伯認罪,於是他捏造一些他認為約伯犯了的罪狀。以利法問道:「你的罪惡豈不是大嗎?你的罪孽也沒有窮盡;因你無故強取弟兄的物為當頭,剝去貧寒人的衣服。困乏的人,你沒有給他水喝;飢餓的人,你沒有給他食物。」(約伯記22:5-7)這些都是毫無根據的指控。耶和華自己曾把約伯視為「完全正直」的人。——約伯記1:8。
約伯對這些涉及他忠誠的抨擊有什麼反應呢?他感到痛苦、沮喪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些話也促使他決心要證明這些指控是不符事實的。事實上,由於他過度關心洗雪自己,以致他不自覺地開始為自己的際遇埋怨耶和華。(約伯記6:4;9:16-18;16:11,12)這三個朋友通通忽略了問題的真正癥結,他們為約伯是不是義人一事而作的辯論只是浪費時間而已。基督徒可以從這宗徹底失敗的勸告事例學到什麼教訓呢?
1.仁愛的基督徒不會單憑事情的表面就斷定弟兄所遭遇的難題是咎由自取的。苛刻地批評弟兄以往所犯的過失,不論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可以使竭力掙扎的人感到心灰意冷。沮喪的人需要「勉勵」而不是嚴加斥責。(帖撒羅尼迦前書5:14)耶和華想監督成為別人的「避風所」,而非成為跟以利法,比勒達和瑣法相若的「叫人愁煩的安慰者」。——以賽亞書32:2;約伯記16:2,《新譯》。
2.如果沒有確鑿證據,就絕不應提出指控。道聽途說和假設——像以利法的指控一樣——都不是提出責備的可靠根據。比如,長老萬一提出錯誤的指控,他不但可能失去別人的信任,同時也會引起緊張的情緒。約伯聽到錯誤的勸告時有什麼感覺呢?他用這句諷刺性的話道出內心的悲痛:「你對我這個無能的人確實給了不少幫助!」(約伯記26:2,《現譯》)對別人表現關注的監督會幫助「下垂的手……挺起來」,而非使問題進一步惡化。——希伯來書12:12。
3.勸告應該基於聖經,而非基於個人的見解。約伯三個朋友的陳詞非但不盡不實,同時對約伯毫無幫助。他們沒有使約伯親近上帝,反而令他以為,有一道屏障把他和天父隔開。(約伯記19:2,6,8)另一方面,熟練地使用聖經卻能夠解決問題,激勵別人,從而提供真正的安慰。——路加福音24:32;羅馬書15:4;提摩太後書3:16;4:2。
約伯記一書幫助基督徒看出若干易犯的錯誤。對於怎樣向人提出有益的勸告,這部書也提供有益的教訓。
怎樣向人提出勸告
以利戶的勸告——不論內容還是提出的方式——跟約伯三個朋友的勸告截然不同。以利戶用約伯的名字稱呼他;跟他說話時像朋友而非法官。以利戶說:「約伯啊,請聽我的話,留心聽我一切的言語。我在上帝面前與你一樣,也是用土造成。」(約伯記33:1,6)此外,以利戶敏於稱讚約伯的正直行事方式。他安慰約伯說:「我願意以你為義。」(約伯記33:32,《新譯》)除了以這種仁慈方式提出勸告之外,以利戶之所以成功還涉及其他因素。
以利戶耐心等候其他人發言完畢才講話;這樣,在提出勸告之前,他就有機會了解事情的真相。如果約伯是個義人,耶和華會懲罰他嗎?「上帝決不至作惡,全能者斷不至行不義。」相反,以利戶指出:「他目不轉睛地看顧義人」。——約伯記34:10,《新譯》;36:7,《呂譯》。
約伯是否公義真的就是問題的核心嗎?以利戶指出約伯缺乏平衡的看法:「你說:『我在上帝面前更顯為義』,你要往天仰望觀看,細看高過你的雲天。」(約伯記35:2,5,《新譯》)正如天上的雲比我們高得多,耶和華的行事方式也比我們優越。我們不能妄自批評他處理事情的方式。以利戶最後說:「因此人人都應該敬畏他;心中自以為有智慧的,他都不看顧。」——約伯記37:24,《新譯》;以賽亞書55:9。
以利戶的合理忠告幫助約伯懷著正確的態度接受耶和華進一步的訓示。事實上,在37章,以利戶向約伯覆述「耶和華的偉大作為」;這項記載與38至41章耶和華親自對約伯所說的話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顯然,以利戶是從耶和華的觀點去看事物。(約伯記37:14)基督徒可以怎樣效法以利戶的優良榜樣呢?
像以利戶一樣,監督尤其需要表現體恤和仁慈,記得自己也是不完美的人。他們最好仔細聆聽,並在提出勸告前確知全部事實和了解事情的真相。(箴言18:13)再者,藉著查閱聖經和聖經書刊,他們能夠確定自己懷有耶和華對事情的看法。——羅馬書3:4。
約伯記除了載有這些給長老的實用教訓之外,這部書也教導我們怎樣以平衡的方式面對種種難題。
怎樣才不致對逆境作出錯誤反應
約伯的苦難使他大受打擊,虛假的安慰者也使他深感挫折。約伯十分苦惱,意志消沉。他嗟嘆說:「願我生的那日泯滅,……我厭惡我的性命。」(約伯記3:3;10:1,《新譯》)約伯不知道撒但才是罪魁禍首,他以為是上帝使他遭受這些災禍的。事情看來很不公平,因為連他——雖然是個義人——也要受苦。(約伯記23:10,11;27:2;30:20,21)這種態度使約伯無法看出其他有關的問題,以致他貿然批評上帝對待人類的方式。耶和華問道:「你怎能廢棄我所審斷的?怎能定我為有罪,好顯出你自己為義呢?」——約伯記40:8,《新譯》。
每逢遭遇逆境,我們即時的反應也許是認為自己是無辜的,約伯顯然也是這樣。常見的反應是問道:「為什麼偏偏是我倒楣?其他人——那些比我壞得多的人——為什麼竟可以生活得無憂無慮?」藉著沉思上帝的話語,我們可以將這些消極思想排除。
與約伯不同,我們能夠看出事情所牽涉的較大爭論。我們知道撒但「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5:8)正如約伯記一書表明,撒但使我們遭遇各種難題;如果他能夠用這個方法破壞我們對上帝的忠誠,他就額手稱慶了。撒但決心證明自己的聲稱:我們只會在環境順利時才作耶和華的見證人。(約伯記1:9-11;2:3-5)我們有勇氣忠貞不二地擁護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從而證明魔鬼是個說謊者嗎?
耶穌以及耶和華手下其他無數忠僕的先例足以表明,在現今這制度之下,遭遇某種形式的苦難是無法避免的。耶穌曾說,他的門徒必須甘願『拿起自己的苦刑柱』。(路加福音9:23,《新世》)我們個人的「苦刑柱」也許就是約伯所遭遇的一個或多個災禍:疾病、親者去世、抑鬱、經濟難題、不信者的反對等。無論我們要面對什麼難題,事情總有積極的一面。我們可以將自己的境況視作表現堅忍和效忠耶和華的機會。——雅各書1:2,3。
耶穌的使徒正是這樣行。五旬節之後不久,使徒們因為傳講耶穌而被鞭打一頓。他們不但沒有灰心,反而「歡歡喜喜」地離開公會。受苦本身並非樂事;令使徒們感到高興不是受苦,而是因為「他們算是配得為[基督]的名受辱」。——使徒行傳5:40,41,《新譯》。
當然,我們遭遇的難題並非全是由於我們事奉耶和華才臨到我們身上的。至少到某個程度,我們的難題可能是自招的。或許我們本身並沒有犯錯,但難題卻使我們在靈性上失去平衡。無論情形是怎樣,表現與約伯相若的謙卑態度可以幫助我們看出自己在什麼方面有所欠缺。約伯對耶和華承認說:「我說了我所不明白的」。(約伯記42:3,《新譯》)承認自己過失的人有較大可能在日後不致重蹈覆轍。正如箴言說:「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箴言22:3。
最重要的是,約伯記提醒我們,難題是不會永遠持續下去的。聖經說:「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耶和華]給他的結局,明顯[耶和華]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雅各書5:11)我們可以確信,耶和華同樣會獎賞他手下在今日對他保持忠心的僕人。
同時,我們熱切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所有種類的難題——一切「以前的事」——都會成為過去。(啟示錄21:4)在這日子未來到之前,約伯記可以成為我們的寶貴指南,幫助我們懷著堅忍,用智慧應付我們的難題。
[腳注]
a 雖然聖經說:「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這並不意味到人所受的苦必然是上帝給他的報應。(加拉太書6:7)在這個受撒但支配的世界裡,義人往往比惡人面對更多難題。(約翰一書5:19)耶穌曾告訴門徒,「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馬太福音10:22)疾病或其他種種不幸可能發生在上帝手下任何忠僕的身上。——詩篇41:3;73:3-5;腓立比書2:25-27。
[第28頁的圖片]
「你要往天仰望觀看,細看高過你的雲天。」藉此以利戶幫助約伯明白,上帝的行事方式比人優越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