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地
(Plowing)
關於聖經時代的希伯來農夫用的是什麼犁,說法很多,主要都是參照他們四周國家的文物圖像以及近代阿拉伯地區農夫所用的犁。有些犁構造簡單,即把一根木棍(尖端也許是金屬的)和一條轅木綁在一起,由一頭或幾頭牲畜拉著走。這種犁應該只能劃開土壤表層,不能用來翻土。當然,由於沒有具體的證據,所以誰都無法斷定古代以色列人沒有用過構造比較複雜的犁來耕作。
夏日炎炎,土地曬得又乾又硬,所以農夫一般會等秋雨冬雨落下,土壤變軟,才開始犁地和撒種。在犁地的季節,不管天氣是寒冷多變還是陰雲密布,勤勞的農夫都不會停止工作,但懶惰的人卻會找藉口不幹活。農夫在該犁地時不犁地,結果沒有收成,是不會得到別人同情的。(箴20:4;傳11:4)當然,即使在犁地的季節,以色列的農夫也要守安息日。(出34:21)
律法規定,牛和驢不可同軛犁地,顯然是考慮到牠們的力氣和步速都不同。(申22:10)一般來說,犁是用一對牛去拉的。(路14:19;伯1:14)一塊田可以由幾個人一起犁,每人趕一對牛,一個跟著一個,犁出平行的溝。根據列王紀上19:19,以利沙因為正趕著第十二對牛(也是最後一對),所以即使停下來,也不會阻礙別的人幹活。以利沙離開那塊田後,用木犁生火,把一對牛獻作祭物。(王上19:21)W.M.湯姆森在《聖地與聖書》(J.格蘭德修訂,1910,121頁)指出,要一夥人犁的地,只要一個人撒種就已經足夠。
用做比喻 聖經時常以犁地這種日常活動去打比方。有一次,非利士人說服參孫的妻子,要她從丈夫那裡套出謎底;參孫說他們是用他的「母牛犢犁地」,意思是他們利用本該為參孫出力的人去為他們效勞。(士14:15-18)阿摩司說,人在山岩上犁地是白費心機;同樣道理,以色列的首領罔顧公平正義,奢望藉此得著好處,簡直就是痴心妄想。(摩6:12,13)何西阿書10:11顯然用犁地(對母牛犢來說,犁地比踩穀要辛苦得多)來說明,叛道的猶大國必辛苦勞碌,受盡外邦統治者的壓迫。耶利米書4:3,4和何西阿書10:12,13說,猶大人和以色列人應該像農夫那樣好好犁地、除掉荊棘,意思是說,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為自己開墾耕地,軟化並洗淨自己的心(參看路8:5-15)。這樣,他們就必獲得上帝所賜的美福,不會白費力氣,作物歉收了。
以賽亞書28:23-29講述農夫耕作的方法,就是犁地、耙地、撒種、脫穀,全都井然有序、目標明確,以此比喻耶和華的行事方式,說明他「所定的旨意奇妙,他所行的無不成功」。沒有人會整天犁地、老是鬆土,因為這兩個工序只是為撒種而做的準備而已。同樣,耶和華也不會一味管教懲罰他的子民,因為管教的目的在於軟化他們的心,讓他們能接受上帝的勸勉和指導,因而得福。(參看來12:4-11)犁耕的深度得看土壤的硬度,脫穀除糠要用輕型還是重型的器具,也得視乎穀物的種類。同樣,上帝總是按照他子民的不同需要和實際情況去對待他們,煉淨他們,好除掉一切雜質,可見上帝的智慧多麼深廣。(參看賽21:10;1:25)
一座城「像田一樣被人耕犁」,是指這座城徹底被毀,淪為廢墟。(耶26:18;彌3:12)以色列說有人在她背上「犁出長長的溝」,是形容自己如何受盡眾多仇敵冷酷無情的踐踏和苦待,她彷彿把自己的背「當做地,……被他們踏著走過去」。(詩129:1-3;賽51:23;另見詩66:12)阿摩司書9:13-15是復興的預告,到時土地必因耶和華賜福而無比豐饒,莊稼竟然在下一個犁地季節來到時還未收完。(參看利26:5)
耶穌說過「工人得報酬是應該的」,意思是他的門徒到誰家傳道,就可以住在誰家,吃喝家主所供給的。使徒保羅也指出,為傳道工作辛勞的人有權要求別人提供物質的援助,就像犁地的人可以合理地期望分享收穫一樣。不過,保羅卻寧願放棄這個應得的權利,選擇親手工作謀生,讓受他教導的人「免費得到好消息」。(路10:7;林前9:3-10,15,17,18)
耶穌基督曾用犁地一事來強調,全心全意履行基督徒的責任多麼重要。有一個人說自己要跟隨耶穌,但先決條件是要先向家人道別;耶穌回應說:「手扶著犁又向後看的,絕不適合進上帝的王國。」(路9:61,62)犁地的人要是沒有專注於眼下的工作,犁出來的溝肯定不直。同樣,接受邀請跟隨耶穌的人要是不專注於好好履行基督徒的義務,也不適合進上帝的王國。上帝的兒子以身作則,表明跟至親維繫關係遠不及忠心地執行上帝的旨意那麼重要。(可3:31-35;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