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屆基列學校畢業典禮
他們「使耶和華笑逐顏開」
在2011年9月10日,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舉行第131屆畢業典禮,出席的畢業生、他們的親朋好友和其他賓客共有9063人。當天的節目包括演講、示範和訪談。典禮開始時,講者和畢業學員都既興奮又緊張,但聆聽過精彩的節目後,在場所有人的心情都輕鬆了,而且笑容滿臉。
斯蒂芬·萊特是耶和華見證人中央長老團的成員,也是畢業典禮的主席,他發表了第一個演講。萊特弟兄運用一些聖經經文,指出耶和華上帝有一個「身體」,並仔細分析耶和華怎樣運用他「身體」的不同部分,例如眼、耳、手和臂膀。
首先,萊特弟兄引用歷代志下16:9,經文說:「耶和華的眼目環顧全地,要顯大能幫助那些全心歸向他的人。」他鼓勵學員要繼續全心事奉耶和華,也要效法上帝,著眼於別人的優點。接著,萊特弟兄引述彼得前書3:12,經文指出耶和華的耳傾聽義人懇切的祈求。他勸勉學員要跟耶和華保持良好的溝通,也要緊記上帝很樂意垂聽他們的禱告。
之後,萊特弟兄解釋以賽亞書41:13,經文記述耶和華的一個保證:「我,就是你的上帝耶和華,正握著你的右手,對你說:『你不要怕,我必幫助你。』」接著,萊特弟兄充滿感情地說:「經文提到耶和華做了一個感人的舉動,就是伸出他的手,握著我們的手。」他勉勵學員,不管遇上什麼困難,都要接受耶和華的幫助,千萬不要拒絕。學員也要效法耶和華,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最後,萊特弟兄讀出以賽亞書40:11,並請聽眾想像經文描述的情景,感受耶和華對我們的溫情。萊特弟兄說:「耶和華張開臂膀招集我們,把我們抱在懷裡。」我們應該怎樣回應上帝的愛呢?他勸勉學員,任何時候都要像小綿羊一樣溫馴,這樣耶和華就會願意把他們抱在懷裡。
「我們的這個珍寶,是放在瓦器裡」
這是中央長老團成員戴維·斯普萊恩發表的演講,內容根據哥林多後書4:7發展。經文提到的「珍寶」是什麼?是知識?是智慧?他說:「都不是,使徒保羅所說的珍寶是指『把真理顯揚』的『職務』。」(哥林多後書4:1,2,5)斯普萊恩弟兄提醒學員,他們在過去5個月努力學習,就是為了作妥準備去執行一個特別的傳道任務。這個任務十分值得重視。
斯普萊恩弟兄解釋,「瓦器」是指我們的血肉軀體。他把泥土造的瓦器跟黃金造的器皿作對比。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很少使用黃金器皿,但卻常常使用瓦器。如果我們把貴重的東西放在金器裡,別人就可能會把不少注意力放在那個器皿之上。斯普萊恩弟兄說:「你們不該令學生把注意力放在你們身上。作為海外傳道員,你們應該將自己視為平凡的瓦器,帶領人歸向耶和華。」
斯普萊恩弟兄繼續說,在聖經寫作的時代,有些瓦器是防火的,有些更塗上厚厚的釉料,以防碎裂。同樣,海外傳道員(現稱特派傳道員)抵達傳道地區後,很快就會變得像塗上厚厚釉料的瓦器。對於別人的批評或冒犯,他們會變得沒那麼敏感或在意。斯普萊恩弟兄說:「你們會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堅強。」耶和華沒有把寶貴的傳道職務交託給天使,卻交給了我們這些瓦器。「這顯示耶和華對你們有信心,」斯普萊恩弟兄說。
「你能跟馬賽跑嗎?」
中央長老團成員塞繆爾·赫德問學員:「你們能跑多久?跑多快?」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呢?赫德弟兄指出,學員的情況跟耶利米先知有相似之處。耶利米曾要應付很多挑戰,感到十分吃力,但他之後還要面對更大的考驗。因此,耶和華問他說:「你跟步行的人一起奔跑,尚且疲累,又怎能跟馬賽跑呢?」(耶利米書12:5)
赫德弟兄把經文應用在學員身上,他說:「你們也許覺得要應付這麼多考試,就好像在跟馬賽跑,但其實你們只是在跟人賽跑。當你們到了新的傳道地區,就真的是跟馬賽跑了。到時你們會面對比想像中更大的挑戰。你們能應付得來嗎?基列的培訓使你們獲得裝備,能夠『跟馬賽跑』而不疲累。」他鼓勵學員繼續在屬靈方面訓練自己,保持良好的讀經和禱告習慣。
赫德弟兄說,有些學員可能會在傳道地區遇上冷淡的反應或其他令人灰心的事,有些則可能會受疾病困擾或自覺力有不逮。然而,他們一定會得到所需的力量,能夠克服任何逆境而不致疲累。赫德弟兄說:「不論你們跟人還是跟馬賽跑,都要信賴上帝。他那大能的手必定能帶領你們衝過終點,使你們成為成功的海外傳道員,為耶和華帶來榮耀和讚美。」
其他演講的摘要
「要盡量多借」約翰·埃克蘭是美國分部委員會的成員,他分析了一段跟以利沙先知和一個寡婦有關的記載。(列王紀下4:1-7)在這個記載中,寡婦的債主要把她兩個兒子抓去賣做奴隸。當時,寡婦家裡只剩下一小瓶油,以利沙就叫她向鄰居借空的容器,並說:「要盡量多借。」接著,耶和華通過以利沙施行奇跡,令寡婦借來的所有容器都盛滿油。寡婦把油賣掉後,得到的錢不但足夠還清債務,還可以維持家人的生活一段時間。
本屆的畢業學員可以從這段記載學到什麼呢?那個寡婦向人借容器時,想必沒有左挑右選。埃克蘭弟兄說:「看來凡是能夠盛油的容器她都會借,而且越大越好。」他敦促學員要接受任何工作,不論工作是大是小,「千萬不要左挑右選」。他也提醒學員,寡婦最終得到多少福分,主要視乎她有多努力按照以利沙的指示去做。這可以說明什麼道理呢?我們會得到多少福分,主要視乎我們對工作顯出多大的熱心和信心。他說:「不要怕苦怕累啊。」
「他們是我們的食物」威廉·塞繆爾森是基列學校和各訓練班統籌部的監督。他根據民數記14:9發表這個演講,並強調約書亞和迦勒的好榜樣。這節經文使用「食物」一詞,意思是以色列人會很容易戰勝迦南地的居民,而這個經歷會強化以色列人的信心,使他們繼續有力量執行上帝的旨意。學員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塞繆爾森弟兄說:「你們執行傳道職務期間,要記住考驗能夠強化你們的信心,並使你們有力量繼續履行任務。」
「他們信心穩固,能經得起未來的風暴嗎?」薩姆·羅伯遜是基列學校的導師,他在演講中分析使徒保羅提出的一個警告。保羅說有些人「信心盡毀,就像船遇海難沉沒一樣」。(提摩太前書1:19)羅伯遜弟兄鼓勵學員幫助別人對耶和華上帝建立穩固的信心,就像下了錨的船一樣穩固。他說:「你們好像一個鐵匠。」為什麼呢?鐵匠會把一個個鐵環焊接在一起,成為船錨的鐵鏈,有了這條鐵鏈,船就可以安全地停泊在海中。同樣,海外傳道員要幫助聖經學生培養各種屬靈特質,從而得救。
羅伯遜弟兄說,彼得後書1:5-8所提到的八個特質,就好比這條鐵鏈的環。海外傳道員要是幫助聖經學生看出耶和華怎樣顯出這些特質,學生就更容易對耶和華養成深摯的愛。這種愛會使他們跟上帝的關係牢不可破,也能令他們抵受得住各種考驗信心的風暴。
講述經歷和訪談
邁克爾·伯內特是基列學校的另一位導師,他請畢業學員講述並重演一些最近的傳道經歷。本屆學員曾在商場、機場和逐戶傳道時向遇到的人傳講聖經信息,甚至能夠跟打錯電話的人作見證。這些經歷令與會者聽得趣味盎然。
接著,美國伯特利家庭成員邁克爾·漢森,請三個擁有多年海外傳道經驗的弟兄說說感受。這三個弟兄是斯蒂芬·麥克道爾、馬克·努瑪爾、威廉·亞索夫斯基。他們分別曾在巴拿馬、肯尼亞和巴拉圭做海外傳道員。三位弟兄對海外傳道工作的感想,跟這個環節的主題十分吻合,就是「因遵行耶和華的旨意而滿心歡喜」。(詩篇40:8)馬克·努瑪爾憶述,他和妻子從海外傳道工作得到什麼喜樂。他們覺得,能夠跟當地的弟兄姊妹締結友誼,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此外,看見弟兄姊妹樂意服從指示,在生活上作出很大的改變,並且得到耶和華賜福,這些也是喜樂的來源。努瑪爾弟兄告訴學員,將來他們一定會得到很大的喜樂。
之後,一個學員代表第131屆畢業生讀出一封感謝信,信的內容十分感人。在典禮結束前,萊特弟兄鼓勵畢業生要行事明智。這樣,他們就能「使耶和華笑逐顏開」。這些畢業生在他們的崗位上忠貞地事奉上帝,耶和華看見必定會高興不已,眉開眼笑。(以賽亞書65:19)
[第31頁的附欄或地圖]
本屆統計數字
學員來自的國家:10
平均年齡:34.7
受浸平均年數:19.0
全時服務平均年數:13.5
[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學員奉派前往以下國家
海外傳道地區
貝寧
巴西
保加利亞
布隆迪
喀麥隆
加拿大
中非共和國
德國
加納
香港
印度尼西亞
肯尼亞
利比里亞
立陶宛
馬來西亞
莫桑比克
尼泊爾
巴拿馬
巴拉圭
塞拉利昂
斯洛伐克
南非
美國
委內瑞拉
[第30頁的圖片]
畢業學員重演一個傳道經歷
[第31頁的圖片]
守望台基列學校第131屆畢業生合照
以下名字由前排開始,從左到右排列。
(1) Lesch, C.; Lesch, N.; Shakarjian, P.; Shakarjian, T.; Budden, R.; Budden, K.; Nash, T.; Nash, L.
(2) Tremblay, E.; Tremblay, C.; Garvey, D.; Garvey, G.; Gaunt, R.; Gaunt, P.; Lau, J.; Lau, J.
(3) Davis, S.; Davis, S.; Sargeant, J.; Sargeant, J.; Fonseca, C.; Fonseca, S.; Thenard, E.; Thenard, A.
(4) Petratyotin, A.; Petratyotin, R.; Reyes, N.; Reyes, N.; Eisiminger, B.; Eisiminger, S.; Hacker, J.; Hacker, C.
(5) Hartman, E.; Hartman, T.; Goolia, W.; Goolia, K.; Thomas, J.; Thomas, E.; Okazaki, N.; Okazaki, M.
(6) Mills, C.; Mills, A.; Benning, L.; Benning, T.; Sobiecki, S.; Sobiecki, T.; Gagnon, L.; Gagnon, E.
(7) Hansen, B.; Hansen, M.; Fahie, A.; Fahie, M.; Dalgaard, J.; Dalgaard, J.; Andersson, M.; Andersson,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