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憐恤之心」
現今是有史以來最苦難深重的年代。無數人正在受著饑荒、疾病、貧困、罪行、內亂和天災的折磨,亟須別人的憐恤和援助。什麼是憐恤?憐恤就是憐憫、同情,就是深深明白別人面對的困難或苦況,並渴望出手相助。憐恤之情就像和煦的陽光,叫悲傷的心靈得著安慰,痛苦得以舒緩,精神重新振作。
我們可以通過說話和行動去表現憐恤之情,例如多關心別人,並隨時願意為有需要的人效力。我們幫助的對象,不必局限於自己的親朋好友,能把不認識的人也包括在內就更好了。耶穌基督向來富於憐憫,他在發表登山寶訓時說:「你們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人,有什麼獎賞呢?」又說:「所以,在一切事上,你們希望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得怎樣待人。」(馬太福音5:46,47;7:12)
耶穌的這句話又叫「金規」,記錄在聖經裡。許多人都同意,聖經最能教導人怎樣表現憐恤之心。聖經一而再地指出,我們有義務要幫助那些由於種種原因而需要獲得幫助的人。我們閱讀聖經就可以看出,這本書的作者,也就是我們的造物主耶和華上帝,他在表現憐恤之心方面樹立了最高的典範。
例如,聖經這樣說:「[上帝]為孤兒寡婦主持公道,又愛護僑居的人,賜給他們衣食。」(申命記10:18)聖經也指出,耶和華「為受欺壓的人主持公道,賜食物給飢餓的人」。(詩篇146:7)鑑於外地移民通常比較貧困,耶和華定下了這樣的誡命:「要待僑居你們那裡的外族人像本地人一樣,要愛他如己」。(利未記19:34)
然而,要時刻顯出憐恤之心,並非總是易事。在給歌羅西基督徒的信中,使徒保羅說:「要脫去舊品格和舊行為。要穿上新品格。這種品格是藉著確切的知識,按著創造這種品格的上帝的形像,漸漸更新的。……你們既然是上帝所揀選的人,是聖潔蒙愛的,就要穿上憐恤之情」。(歌羅西書3:9,10,12)
由此可見,憐恤之情是要努力培養的。基督徒都希望穿上「新品格」,而憐恤之情就是「新品格」的一部分。保羅生活於殘暴的古羅馬社會,難怪他鼓勵其他信徒要徹底改變自己的品格,努力成為更富同情心和憐恤之心的人。
既能造福自己,又能造福他人
有人認為,表現憐恤之心的人軟弱無能,容易受人欺負。這種想法正確嗎?
絕不正確!憐恤之情背後的原動力,是我們對別人所懷的深摯愛心,而上帝就是這種愛的源頭和化身,正如聖經說:「上帝就是 愛。」(約翰一書4:16)耶和華的的確確是「慈悲的父親,也是賜一切安慰的上帝」。(哥林多後書1:3)在原文中,「慈悲」一詞的基本意思是「同情和憐憫遭遇困境的人」。事實上,耶和華連「忘恩負義的惡人,他也善待」!(路加福音6:35)
我們的造物主也要求我們表現憐恤之心,仁厚待人。我們在彌迦書6:8讀到:「世人啊,上帝已經指示你什麼是善。耶和華對你有什麼要求呢?無非是要你行公正,愛仁慈」。箴言19:22說:「忠貞的愛是世人可貴的特質」。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完美地反映他天父的品格,他也勸勉門徒說:「你們總要慈悲為懷,像你們的父親慈悲為懷一樣。」(路加福音6:36)《呂振中譯本》對這節經文的譯法是:「你們要有憐憫的心,正像你們的父有憐憫的心一樣。」
我們很有理由要表現憐恤之情,因為這樣做能帶來豐富的獎賞。箴言11:17所說的話,常常在我們的生活中獲得證實。經文說:「仁慈的人叫自己得益處」。我們懷著憐恤之心幫助有需要的人,在上帝看來,那無異於替他做事。上帝會因為敬拜他的人表現憐恤之心而施恩給他們,作為回報,不管他們的善行是大是小。所羅門王在聖靈啟示下這樣說:「誰恩待寒微人,就等於借給耶和華;他怎樣厚待人,上帝就怎樣回報他。」(箴言19:17)保羅也寫道:「因為你們知道,無論是為奴的還是自由的,耶和華都會照各人的善行賞賜各人。」(以弗所書6:8)
此外,體恤之心能夠促進和睦,平息紛爭;既有助消除誤解,也使人敏於寬恕。人與人之間出現誤會並不稀奇,因為我們有時都會詞不達意,未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覺,我們所做的事也可能會被人誤解。當誤會出現時,體恤之心就會大派用場,發揮保持和睦的作用。一個素來有體恤之心的人,別人通常都樂意寬恕他。體恤之心可以幫助人實踐保羅給基督徒的這個勸告:「無論誰有理由對人不滿,都要繼續彼此包容,彼此甘心寬恕。」(歌羅西書3:13)
化感覺為行動
憐恤之心還能發揮減輕痛苦的作用。正如先前提到,人有憐恤之心,就會同情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就會因別人痛苦而難過。有憐恤之心的人不忍看見他人受苦,並會採取實際行動,幫助人紓厄解困。
基督徒有憐恤之心,就是效法耶穌了。耶穌從沒有因事務纏身,就無法在靈性和物質上幫助別人。他一旦察覺別人需要幫助,就會懷著憐恤之心伸出援手。
有一次,耶穌看見一群在屬靈方面十分貧乏的人,當時他有什麼反應呢?「他看見群眾,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被人剝削,四處流離,好像綿羊沒有牧人一樣。」(馬太福音9:36)一個聖經學者說,這節經文中譯做「憐憫」的那個詞,指的是「一種觸動人極深的情緒」。人們認為,在所有表達「同情」或類似意義的希臘語當中,這是其中一個語氣最強烈的詞語。
基督徒也懷有跟基督類似的憐憫心腸,別人需要物質援助也好,需要屬靈協助也好,他們總會迅速給予照應。使徒彼得寫道:「你們人人都要思想一致,體恤別人,懷有弟兄之情、憐恤之心」。(彼得前書3:8)有一個窮困的基督徒家庭,因為家人的健康問題,不得不遷往另一個地方生活。當地的信徒給這家人一所房子住,並免除他們六個月的租金。做丈夫的憶述:「他們天天來看望我們,鼓勵我們,待我們就像家人一樣。」
真基督徒不會因為對方是陌生人,就收起關懷之心。相反,他們樂意用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財物來幫助素不認識的人。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那群志願人員是耶和華見證人,他們所幫助的正是一個他們毫不認識的人。
可想而知,基督徒會眾是一個瀰漫著憐恤之情和忠貞之愛的團體。會眾成員在愛心的推動下,隨時留意機會幫助別人。會眾裡的孤兒寡婦,面對著生活的種種困難,可能很需要你的關心和同情。他們生活窮困,沒有足夠的醫療護理,居住環境或許也不大好。你能夠雪中送炭,幫他們一把嗎?
以下是希臘一對夫婦的經歷。做丈夫的中了風,跟妻子一起給送到一所離家很遠的醫院去。他們一向靠種植橘子來賺取微薄的收入,但現在兩人都身在醫院,誰來收割那些橘子呢?當地的基督徒會眾用行動表現愛心,他們把橘子收割了,賣了,於是這對夫婦就得到所需的金錢,不用再憂心忡忡了。
表現憐恤之情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許多富體恤之心的基督徒都看出,有時候愁苦的人最需要的,是有人探望他們,懷著同情心聽聽他們訴苦,並用聖經的話安慰他們。(羅馬書12:15)
來感受一下氣氛
普世的基督徒會眾是個讓人得享平安和安慰的地方,當中的成員富於憐憫,彼此以仁慈相待,互相體恤。真基督徒知道,憐恤之心可以吸引人,冷漠無情則使人反感。因此,他們努力效法他們的天父,實實際際地向人表現憐恤之心。
耶和華見證人熱切邀請你到他們當中,親自體驗一下這種互相關愛和體恤的氣氛。他們深信,你必定喜歡跟他們這些熱情友善的基督徒來往。(羅馬書15:7)
[第5頁的圖片]
保羅鼓勵歌羅西的基督徒穿上憐恤之情
[第7頁的圖片]
耶穌一旦察覺別人需要幫助,就會懷著憐恤之心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