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著自我犧牲的精神事奉耶和華守望台1993年 | 6月1日
-
-
2.聽見耶穌說他將要受到很多苦楚之後,彼得有什麼反應?耶穌對彼得的話又有什麼反應?
2 耶穌剩下的日子已不多了。可是,彼得卻對這個看來病態的念頭大起反感。他無法相信彌賽亞會真的被人殺死。因此彼得竟敢責備他的主。他懷著一番好意,衝動地勸耶穌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但是耶穌立即拒絕了彼得那錯誤的仁慈,彷彿人必將毒蛇的頭迅速擊碎一般。他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馬太福音16:22,23。
3.(甲)彼得怎樣不自覺地成為撒但的工具?(乙)彼得怎樣是妨礙耶穌行走自我犧牲途徑的絆腳石?
3 彼得不自覺地成為撒但的工具。耶穌斷然拒絕他的提議,好像他在曠野裡回答撒但一樣斬釘截鐵。當時撒但企圖用一種安逸的生活引誘耶穌,讓他不用受苦便安享王位。(馬太福音4:1-10)現在彼得則勸他要顧惜自己。耶穌深知這絕不是他天父的旨意。他的一生必須表現自我犧牲而非自我滿足的精神。(馬太福音20:28)彼得成為妨礙他行走這條路的絆腳石;他那出於好意的同情變成了一個網羅。a可是耶穌清楚看出,如果他懷有一生不用作出任何犧牲的念頭,他就會落入撒但的致命網羅裡而失去上帝的嘉許了。
4.為什麼耶穌和門徒絕不願過一種安逸、舒適的生活?
4 因此,彼得的思想需要受到調整。他對耶穌所說的話代表人的意思,不是上帝的意思。耶穌絕不想過一種安逸悠閒、不用受苦的生活;他的門徒也不應當追求這樣的生活,因為耶穌接著對彼得和其他的門徒說:「人若要跟從我,就當棄絕自己,拿起他的苦刑柱,不斷地跟從我。」——馬太福音16:24,《新世》。
-
-
懷著自我犧牲的精神事奉耶和華守望台1993年 | 6月1日
-
-
a 在希臘文,「絆腳石」(σκάνδαλον,斯坎達蘭)一詞原本是指「網羅中繫著餌的部分,因此也指網羅或陷阱本身」。——《瓦恩新舊約語詞詮釋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