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知道耶和華的想法?
誰知道耶和華的想法,好指教他呢?可是我們確實有基督的思想。——哥林多前書2:16
1,2.(甲)許多人發覺怎樣做並不容易?(乙)關於我們的想法和耶和華的想法,我們須緊記什麼?
你有沒有發覺,要明白別人的想法並不容易呢?如果你結婚不久,可能會覺得很難完全了解配偶的想法。事實上,男子的思維甚至說話方式,都跟女子很不一樣。有些民族的男女雖然說同一種語言,卻各有自己的方言。再說,文化和語言不同,思維和行為也會有別。可是,你對別人的認識越多,就越有機會明白對方的想法。
2 我們的想法跟耶和華有很大差別,一點都不出奇。耶和華通過先知以賽亞告訴以色列人:「我的思想跟你們的思想不同,我的道路跟你們的道路也不一樣。」耶和華接著用比喻道出這個事實,說:「正如天比地高,我的道路也比你們的道路高超,我的思想也比你們的思想高明。」(以賽亞書55:8,9)
3.哪兩種方法能幫助我們跟耶和華親密?
3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就連嘗試了解一下耶和華的想法也不應該呢?不。雖然我們絕不可能完全明白耶和華的一切想法,可是聖經鼓勵我們要跟耶和華親密。(請讀詩篇25:14;箴言3:32)想進一步親近耶和華,一個方法是認真留意聖經中關於他的作為。(詩篇28:5)另一個方法是認識「基督的思想」,因為基督是「那不能見的上帝的形像」。(哥林多前書2:16;歌羅西書1:15)我們要是撥出時間研讀聖經,沉思其中的記載,就能比較了解耶和華的品質和想法。
避免一種錯誤傾向
4,5.(甲)我們必須避免什麼錯誤的傾向?為什麼?(乙)古代的以色列人曾有什麼錯誤的想法?
4 當沉思耶和華的作為時,我們需要避免一種傾向,就是按人的標準判斷上帝。詩篇50:21顯示,人有這種傾向。這節經文記述耶和華說:「你以為我一定跟你一樣。」這正如大約175年前一個聖經學者所說:「人們很容易會按自己的標準論斷上帝,認為他們要遵守的律法,上帝也要遵守。」
5 千萬不要按自己的標準衡量耶和華,或一廂情願地認定耶和華是一位怎樣的上帝。為什麼我們必須避免這樣做呢?因為我們如果用這種狹窄、不完美的眼光去看上帝,那麼當我們研讀聖經時,就會覺得耶和華在某些事上似乎做得不對。古代的以色列人就曾這樣想,對耶和華看待他們的方式妄下結論。請留意耶和華對他們所說的話:「你們必說:『耶和華行事不公正。』以色列家啊,請聽,我行事不公正嗎?不是你們行事不公正嗎?」(以西結書18:25)
6.約伯看出什麼?我們從他的經歷得到什麼教益?
6 想避免按自己的標準判斷耶和華,就須承認,我們的觀點相當狹窄,有時還非常錯誤。約伯就需要明白這點。約伯飽受痛苦的時候,曾感到灰心沮喪,還變得有點自我中心,以致看不清更重要的事。但耶和華仁愛地幫助他開闊視野。耶和華向約伯提出了七十多個問題,但沒有一個是約伯答得上的,由此耶和華幫助約伯清楚看出自己所能明白的多麼有限。約伯十分謙卑,願意糾正自己的觀點。(請讀約伯記42:1-6)
養成「基督的思想」
7.我們分析耶穌所做的事,對於明白耶和華的想法有什麼幫助?
7 耶穌的所言所行全都完美地效法天父。(約翰福音14:9)因此,我們探討耶穌所做的事,能幫助我們明白耶和華的想法。(羅馬書15:5;腓立比書2:5)現在讓我們分析福音書的兩個記載。
8,9.根據約翰福音6:1-5的記述,耶穌在什麼情況下問了腓力一個問題?為什麼耶穌這樣問?
8 請想像以下情景。公元32年接近逾越節的時候,耶穌的使徒剛剛走遍加利利向人傳道,富於成果。他們忙完這一切活動後都感到十分疲倦,耶穌於是帶他們到加利利海東北岸一個僻靜的地方。可是有幾千人跟隨他們到那裡去,耶穌就醫治群眾,又教導他們許多事。之後,有一個問題產生了。在這個偏僻的地方,這一大群民眾哪裡得著吃的呢?耶穌看出當前的需要,於是問腓力這個在當地土生土長的門徒,說:「我們到哪裡買餅給這些人吃呢?」(約翰福音6:1-5)
9 為什麼耶穌問腓力這個問題呢?是因為耶穌不知道該怎麼辦嗎?當然不是。到底耶穌有什麼想法呢?當時使徒約翰也在場,他說:「[耶穌]這樣說是要試試腓力,其實他自己知道要怎樣做。」(約翰福音6:6)耶穌是要看看門徒的屬靈長進如何。他提出那個問題,就能激發門徒的思想,讓他們有機會表明自己對他的能力有信心。可惜門徒不但錯過了這個機會,而且顯示出自己的觀點十分狹窄。(請讀約翰福音6:7-9)耶穌接著向他們表明,他能成就一件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的事:耶穌用奇跡餵飽了數以千計飢餓的人。(約翰福音6:10-13)
10-12.(甲)耶穌為什麼沒有一開始就應允希臘婦人的懇求?請解釋。(乙)現在我們會分析什麼?
10 這個記載幫助我們明白耶穌在另一件事上的想法。耶穌餵飽了這大群人後不久,就和使徒北上,越過以色列的邊境,去到泰爾和西頓境內。在那裡,他們遇見一個希臘婦人,這個婦人懇求耶穌醫治她的女兒。耶穌沒有一開始就應允婦人的懇求,但因為婦人鍥而不舍,耶穌就對她說:「先讓兒女吃飽才行。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馬可福音7:24-27)
11 為什麼耶穌沒有一開始就幫助這個婦人呢?是不是要試驗婦人,像試驗腓力一樣呢?也就是說,耶穌是否要看看婦人的反應,讓她有機會表明自己有信心呢?耶穌的聲調雖不見於聖經,但他的語氣一定不會令婦人感到灰心喪氣。耶穌用了「小狗」這個比較委婉的詞來比喻婦人的族人,讓婦人聽起來不會感到難受。耶穌這樣做,也許是要試驗婦人對所求的事有多認真,就像做父母的心裡願意給孩子他想要的東西,卻沒有一開始就明示自己願意,好試驗孩子是否真的想得到所求的東西。無論如何,婦人一表明自己對耶穌有信心,耶穌就樂意按婦人的懇求幫助她。(請讀馬可福音7:28-30)
12 我們從福音書的這兩個記載得到寶貴的教益,得以深入了解「基督的思想」。現在讓我們分析這些記載怎樣幫助我們更了解耶和華的想法。
耶和華對待摩西的方式
13.了解耶穌的想法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13 我們了解耶穌的想法,就會比較容易明白聖經中某些看來令人費解的記載。就以耶和華有一次對摩西所說的話為例。當以色列人造了一個金牛犢像來崇拜後,耶和華對摩西說:「我看這群人,真是一群硬著頸項的人。現在你暫且由著我,我要向他們發怒,滅盡他們。我要使你成為大國。」(出埃及記32:9,10)
14.摩西對耶和華的話有什麼反應?
14 聖經的記載接著說:「摩西就求耶和華他的上帝息怒開恩,說:『耶和華啊,何必向你的子民發怒呢?他們原是你用大能大力和強壯的手從埃及地領上來的。為什麼讓埃及人說,「他領他們離開,其實存心不良,想要在山嶺中殺死他們,把他們從地上滅盡罷了」?求你息怒,改變主意,不要降禍給你的子民。求你顧念你的僕人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經指著自己向他們發誓說:「我要使你的苗裔增多,有如天上的星。我指示你的這塊土地,我全都要賜給你們的苗裔,讓他們得著萬世的產業。」』於是耶和華改變主意,不照他所說的降禍給他的子民。」(出埃及記32:11-14)a
15,16.(甲)耶和華說的一番話讓摩西有機會怎麼做?(乙)耶和華「改變主意」是什麼意思?
15 耶和華真的需要摩西糾正他的想法嗎?當然不需要!雖然耶和華說他打算怎樣做,但這並不是他所作的最後判決。其實耶和華是要試驗摩西,正如後來耶穌試驗腓力和那個希臘婦人一樣。上帝讓摩西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b耶和華委任了摩西做自己和以色列人之間的居間人,而耶和華也重視這項安排。此外,耶和華想看看:摩西會不會因以色列人的頑劣而感到灰心呢?他會不會借此機會請耶和華放棄以色列人,並使他的後代成為大國呢?
16 摩西的回應顯示出他對耶和華有信心,堅信耶和華是公正的上帝。摩西的反應表明他關注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耶和華的聖名,不希望上帝的名被污衊。在這件事上,摩西表明自己明白「耶和華的想法」。(哥林多前書2:16)結果呢?由於耶和華沒有說他一定要怎麼做,聖經說上帝「改變主意」。在希伯來語裡,這句話的意思可以指上帝原本打算降禍給整個以色列國族,但最後並沒有這樣做。
耶和華對待亞伯拉罕的方式
17.對於亞伯拉罕的請求,耶和華怎樣表現出很大的耐心?
17 關於耶和華讓手下僕人有機會表明自己對他的信心和信賴,另一個例子見於亞伯拉罕就所多瑪城所作的請求。聖經記述,耶和華讓亞伯拉罕提出一連八個問題,可見耶和華實在有很大的耐心。當時亞伯拉罕甚至激動地說:「把義人跟惡人一併處死,讓義人和惡人一同遭殃,這絕不是你處事的作風!你絕不會這樣做。審判全地的主難道會行事不正嗎?」(創世記18:22-33)
18.我們從耶和華對待亞伯拉罕的方式學到什麼?
18 關於耶和華的想法,我們從上述記載學到什麼呢?耶和華是否需要亞伯拉罕跟他推理,才能做正確的決定呢?不。當然,耶和華本可以一開始就說出他作這個判決的原因,可是,耶和華容許亞伯拉罕提出這些問題,就能給亞伯拉罕時間看出上帝的判決多麼合理,讓他逐漸明白上帝的想法。這也能讓亞伯拉罕看出耶和華的憐恤和公正多麼卓越。耶和華對待亞伯拉罕確實像對待朋友一樣。(以賽亞書41:8;雅各書2:23)
我們學得的教益
19.我們怎樣做,就是效法約伯?
19 關於「耶和華的想法」,我們學得什麼教益呢?要讓上帝的話語幫助我們正確地明白耶和華的想法,不要用自己狹窄的觀點、不完美的標準和想法去判斷耶和華。約伯說:「[上帝]不像我是個人,讓我可以回答他,又讓我們可以彼此爭訟。」(約伯記9:32)要是我們漸漸明白耶和華的想法,就會像約伯一樣不禁讚嘆說:「看哪!這不過是上帝作為的邊緣。關於他,我們聽見的,是多麼微弱的聲音!這樣,他雷霆般的大能,誰能了解呢?」(約伯記26:14)
20.要是我們在聖經裡讀到一些難明的記載,就該怎麼做?
20 我們在聖經裡要是讀到一些難明的記載,令我們對耶和華的想法尤其感到費解,那該怎麼做呢?要是經過仔細查考以後,仍然找不著清晰的答案,就可以視之為一個考驗,看看自己對耶和華有多信賴。要記住,有時我們對聖經裡某些記載可能會感到費解,這時我們就有機會表明自己對耶和華的特質有深刻的認識,而且確信他的行動必定會反映這些特質。要謙卑地承認我們不可能明白上帝所做的每一件事。(傳道書11:5)我們有這種態度,就會很認同使徒保羅以下的話:「上帝的厚恩、智慧、知識多麼高深!他的判決多難測透!他的道路多難追尋!『誰知道耶和華的想法?誰做過他的謀士呢?』『誰先給了他,以至他非回報不可呢?』因為一切都是由他而來,靠他而有,為他而立。願榮耀永遠歸於他。阿們。」(羅馬書11:33-36)
[腳注]
a 民數記14:11-20記述了一件類似的事。
b 一些學者指出,在希伯來語原文裡,出埃及記32:10中譯做「你暫且由著我」的習用語也許意味著,摩西可以「站在」耶和華和以色列人中間,替以色列人求情。(詩篇106:23;以西結書22:30)無論如何,很明顯的一點是,摩西坦然地向耶和華直抒自己的看法。
你還記得嗎?
● 我們怎樣做,就能避免按自己的標準判斷耶和華?
● 了解耶穌所做的事怎樣有助於我們跟耶和華親密?
● 你從耶和華跟摩西的對話學到什麼?從他跟亞伯拉罕的對話又學到什麼?
[第5頁的圖片]
關於耶和華的想法,我們從他對待摩西和亞伯拉罕的方式學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