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的日子
(Day of Jehovah)
指耶和華殲滅仇敵,彰顯自己的聖名,拯救他子民的那段特別時期,不是指24小時的一日。這既是上帝對惡人執行判決、戰勝仇敵的日子,也是義人得蒙拯救,宇宙的至高主宰耶和華的名大受顯揚的日子。因此,在雙重的意義上,這名副其實是耶和華的大日子。
聖經描述,耶和華的日子是爭戰的日子,大而可畏的日子,充滿黑暗和怒火,是憤怒、苦難、困厄、荒涼、驚恐的日子。上帝通過阿摩司先知質問悖逆不忠的以色列人,說:「耶和華的日子對你們有什麼意義呢?」答案很清楚:「那是黑暗的日子,人不見光明。人彷彿躲避了獅子,又遇上了熊;進了房子,手靠著牆,還被蛇咬。」(摩5:18-20)上帝告訴以賽亞說:「看哪!耶和華的日子快要來到。那是個殘酷的日子,充滿盛怒和怒火」。(賽13:9)「那日是憤怒的日子,是苦難困厄的日子,是刮風荒涼的日子,是漆黑昏沉的日子,是密雲幽暗的日子」。(番1:15)在這個苦難的日子,錢財對人毫無價值。「他們要把銀子扔在街上……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金銀不能救他們」。(結7:19;番1:18)
上帝的先知再三發出警告,表明時勢緊急,耶和華的日子已迫在眉睫。「耶和華的大日子臨近了,臨近了,飛快而來。」(番1:14)「那日子快到了,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本國的居民都要惶恐不安,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快到了,已經臨近了!」(珥1:15;2:1,2)
上帝曾執行判決的其他「日子」 從上述這些預言的內容以及後來發生的事來看,「耶和華的日子」有時也指古時至高主宰耶和華執行判決的其他日子,但規模相對較小。例如以賽亞曾預告在「萬軍之主耶和華的日子」,會有什麼災禍臨到不忠的猶大國和耶路撒冷中那些「自高自大」的人。(賽2:11-17)以西結警告以色列國中背棄上帝的先知,他們別以為可以靠著加強防衛,就能「在耶和華日子的戰爭中站立得住」。(結13:5)耶和華通過西番雅先知預告,他必伸手打擊猶大國和耶路撒冷,親自處置首領和王孫,他們無論如何也逃不了。(番1:4-8)公元前607年,「耶和華的日子」果然臨到耶路撒冷的居民。
猶大國和耶路撒冷遭災受禍期間,四周國族(包括以東人)竟幸災樂禍,表明他們多麼仇視耶和華和他子民。因此俄巴底亞先知說預言抨擊他們:「耶和華打擊列國的日子臨近了。你怎樣待人,人必怎樣待你。你必照你所做的得報應。」(俄1,15)正如聖經所預告,「耶和華的日子」和如火的毀滅後來同樣臨到了巴比倫和埃及。(賽13:1,6;耶46:1,2,10)
後來,上帝通過瑪拉基先知預告另一個「耶和華可畏的大日子」,指出「先知以利亞」必先來到。(瑪4:5,6)當然,原本的以利亞先知生活在瑪拉基說這個預言之前五百年。公元1世紀,耶穌在地上時清楚表明聖經預告要來的「先知以利亞」其實指施浸者約翰。(太11:12-14;可9:11-13)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耶和華的日子」確實近了。公元33年五旬節,彼得指出當天上帝的靈傾注下來一事正好應驗了約珥的預言(珥2:28-32),而這件事同樣是在「耶和華顯赫的大日子」來到以前發生的。(徒2:16-21)公元70年,彼得提到的「耶和華的日子」終於來到。猶太人棄絕上帝的兒子,還口口聲聲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因此耶和華藉羅馬軍隊之手對他們執行判決,聖經的預言果然應驗。(約19:15;但9:24-27)
然而,聖經顯示有一個「耶和華的日子」還在前頭。猶太人從巴比倫獲釋返回耶路撒冷之後,耶和華通過撒迦利亞先知預告「耶和華的日子快到了」,到時他不只是召喚某個國家而是「聚集萬國攻打耶路撒冷」。之後,他也要「前去攻打那些國家」,把他們殲滅。(亞14:1-3)使徒保羅受聖靈啟示,將「耶和華的日子」和基督的臨在相提並論。(帖後2:1,2)彼得論及未來的「新天新地,有正義住在其中」時,同樣提到「耶和華的日子」。(彼後3:10-13)
所有人都應該關心,誰能安然渡過耶和華的大日子這個問題。約珥先知問道:「耶和華的大日子非常可畏,誰能承受得住呢?」然後說:「耶和華必做他子民的庇護所」。(珥2:11;3:16)上帝樂意向人施恩,可惜只有少數人願意聽從西番雅的勸告,向上帝尋求庇護。西番雅說:「要趁判決還沒有執行,日子還沒有如糠飛逝,耶和華還沒有發怒打擊你們,耶和華發怒的日子還沒有到,就要採取行動。地上遵守上帝法令的謙和人啊,你們都要尋求耶和華,追求正義,力求謙和。也許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你們可以隱藏起來。」(番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