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非販賣上帝的話語
「我們為了錢而傳道。」1991年底,一個退職「電話禱告牧師」這樣說。當時他正接受一項以美國電視佈道家為對象的調查訪問。
該節目主要集中在美國三個電視佈道團之上。節目透露,僅是這三個佈道團,每年從人民身上便騙取了千百萬美元。一個「佈道團」更被人描述為「最新式的募捐廠」。這些佈道團全都涉及許多宗欺詐行為。這令你感到震驚嗎?
宗教受到審察
不僅電視佈道團,甚至正統、廣受歡迎的宗教也受到政府、私人監察機構,以及普羅大眾的審察。在若干事例上,教會所持的證券、教會資助的政治活動,以至高薪教士所過的豪華生活是否恰當,都一一受到質疑。
在差不多2000年前,使徒保羅對基督徒的崇高服事職務作了一項描述。今日,有些什麼宗教領袖與他的描述一致?保羅寫道:「我們不像許多人那樣販賣上帝的話語,反之乃是出於誠懇,不錯,我們受上帝所差遣,在上帝鑑察之下與基督一同說話。」(哥林多後書2:17,《新世》)今日,這段描述對誰適用?
為了幫助你衡量這件事,我們就來仔細看看保羅和他同工的基督徒服事職務是如何獲得資助的。究竟他們跟當時的其他人有什麼不同呢?
第一世紀的周遊傳道員
以一個周遊各地傳教的人來說,保羅的工作並非獨一無二的。在那些日子,許多人甘願風塵僕僕地推廣他們的宗教和哲學理念。聖經執筆者路加論及「有幾個遊行各處、念咒趕鬼的猶太人」。(使徒行傳19:13)耶穌基督譴責法利賽人時補充說:「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馬太福音23:15)耶穌自己便是個周遊傳道員。他訓練各使徒和門徒效法他,不僅在猶太和撒馬利亞傳道,還要傳「到地極」。——使徒行傳1:8。
耶穌的門徒在周遊各地期間遇見一些非猶太裔的傳道者。在雅典,保羅與伊壁鳩魯和斯多亞兩派的哲學家爭辯。(使徒行傳17:18)在羅馬帝國各地,犬儒學派試圖用慷慨激昂的演講說服人。伊希斯和塞拉皮斯的信徒把他們的勢力伸展到婦女和奴隸當中,應許這些人在宗教和社會地位上與自由男子平等。東方崇拜生育的教派乃是希臘羅馬世界各種神祕宗教的起源。這些教派應許人可蒙贖罪,人也可望獲悉神的奧祕,結果吸引了許多信徒跟從假神得墨忒耳、狄俄尼索斯和西布莉。
如何應付開銷?
可是,周遊各地的費用卻相當昂貴。除了運費和船費之外,周遊的人還要負擔糧食、住宿、柴火、衣服和健康護理的需要。當時的傳道者、教師、哲學家和神祕主義者有五個方法滿足他們的需要。(1)受雇教學;(2)從事乏味的手藝;(3)接受別人的慷慨款待和自願捐獻;(4)倚賴富戶維持生活,許多時作他們的教師;(5)行乞。為了裝備自己受人峻拒,犬儒學派的著名托缽僧第歐根尼甚至向無生命的柱像懇求施捨。
保羅認識一些自稱基督徒的傳道員。這些人像若干希臘哲學家,重富輕貧。保羅斥責哥林多會眾說:「如果有人……侵吞、榨取你們,……你們就容忍[他們]。」(哥林多後書11:20,《新譯》)耶穌基督從不榨取別人,保羅和他的同工也沒有。但哥林多的貪婪傳道員卻是「假使徒,行事詭詐」;他們其實是撒但的臣僕。——哥林多後書11:13-15。
耶穌給門徒的訓示杜絕人受雇傳道。他勸告說:「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馬太福音10:8)雖然在那些日子行乞相當普遍,但乞丐卻受人鄙視。耶穌在一個比喻裡描述某個管家心裡說:「討飯呢?怕羞。」(路加福音16:3)因此,我們從沒有在聖經記載裡讀到耶穌的忠信門徒要向人乞錢討飯。相反,耶穌的門徒都按照以下的原則生活:「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帖撒羅尼迦後書3:10。
耶穌鼓勵門徒在兩方面照料自己的需要。首先,像保羅所說,他們可以『靠福音養生』。怎樣靠福音養生呢?就是接受別人的慷慨接待。(哥林多前書9:14;路加福音10:7)其次,他們可以自食其力。——路加福音22:36。
保羅把原則應用出來
保羅怎樣把以上的原則應用出來呢?路加報導使徒的第二次海外傳道旅行說:「於是從特羅亞開船,一直行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亞坡里。從那裡來到腓立比,就是馬其頓這一方的頭一個城,也是羅馬的駐防城。我們在這城裡住了幾天。」這次旅途一切衣食住行的費用都是他們自己負擔的。——使徒行傳16:11,12。
最後,有一個名叫呂底亞的婦人,接受了「保羅所講的話。她和她一家既領了洗,便求我們說:『你們若以為我是真信主的,請到我家裡來住』;於是強留我們。」(使徒行傳16:13-15)可能多少因為呂底亞慷慨接待的緣故,保羅能夠致信腓立比的信徒說:「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上帝;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地祈求。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腓立比書1:3-5。
路加舉出許多例子,表明當時有不少人樂於接待周遊的基督徒同工。(使徒行傳16:33,34;17:7;21:7,8,16;28:2,7,10,14)保羅在感示下所寫的書信也承認這點,並且對別人的款待和捐贈深表感激。(羅馬書16:23;哥林多後書11:9;加拉太書4:13,14;腓立比書4:15-18)然而,保羅和他的同工絕沒有暗示人應當送禮物給他們,甚或在經濟上支持他們。今日,耶和華見證人可以說,他們當中的周遊監督仍保持這種優良態度。
絕不倚靠別人的慷慨
保羅絕不倚靠別人的慷慨。他學會了一門手藝。他必須長時辛勞工作,薪酬卻並不高。保羅抵達哥林多作海外傳道員時,「遇見一個猶太人,名叫亞居拉,……妻百基拉。……保羅就投奔了他們。他們本是製造帳棚為業。保羅因與他們同業,就和他們同住做工。」——使徒行傳18:1-3。
後來在以弗所,保羅仍然辛勤工作。(可參閱使徒行傳20:34;哥林多前書4:11,12。)保羅可能擅於用來自他家鄉的纖毛(製造帳篷用的粗糙山羊毛)織造帳篷。我們不難想像保羅坐在凳子上,俯身在工作台上邊剪邊縫,直至深夜。工場也許並沒有很多喧音,因此保羅能夠一面說話,一面工作。他可能有機會向雇主、雇員、奴隸、顧客及朋友作見證。——可參閱帖撒羅尼迦前書2:9。
保羅這位海外傳道員絕沒有利用他的服事職務謀利,也沒有令人感覺他靠上帝的話語養生。保羅告訴帖撒羅尼迦人說:「你們自己原知道應當怎樣效法我們。因為我們在你們中間,未嘗不按規矩而行,也未嘗白吃人的飯,倒是辛苦勞碌,晝夜做工,免得叫你們一人受累。這並不是因我們沒有權柄,乃是要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效法我們。」——帖撒羅尼迦後書3:7-9。
二十世紀效法保羅的人
直至今日,耶和華見證人仍緊緊跟從保羅的優良榜樣。長老和服事僕人都不受薪,也沒有從他們服務的會眾獲得津貼。相反,他們像其他人一般,大部分從事世俗工作以維持家人的生活。從事全時服務的先驅傳道員也自食其力,許多人只為了滿足生活的基本需要而工作。每年都有些見證人自費到僻遠的地區宣揚好消息,因為這些地區通常很少有人傳道。假如當地有家庭招待他們吃飯或留宿,他們會感激地接受,但他們絕不會濫用別人的慷慨。
耶和華見證人從事的傳道和教人的工作都是義務的。他們從不為此收取費用。不過,他們卻樂意接受別人捐助普世的見證工作,並且會把捐款轉交守望台社。(馬太福音24:14)見證人的服事職務在各方面都是不牟利的。像保羅一樣,他們人人都能夠真正說:「我……白白傳上帝的福音給你們。」(哥林多後書11:7)耶和華見證人絕沒有「販賣上帝的話語」。
[第27頁的附欄]
如何捐獻資助宣揚王國的工作
◻ 資助環球見證工作的捐款:許多人把所要捐的錢投入注明:「資助社方環球見證工作的捐款——馬太福音24:14」的捐款箱中。每月會眾會把這些捐款寄給美國紐約布洛克林守望台社世界總部,或最鄰近的分社辦事處。
◻ 禮物:自願的捐款直接寄給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25 Columbia Heights, Brooklyn, New York 11201或當地守望台社分社辦事處。珠寶首飾或別的貴重物品也可撥作捐獻,但要附上函件表明這些物品是無條件贈送的。
◻ 有條件的捐款安排:把守望台社立為財產受託人,直至捐者去世為止。捐者若有需要,款項可隨時交還捐者。
◻ 保險:指定守望台社為人壽保險或退職金/撫恤金的受益人。事前應知會守望台社。
◻ 銀行帳戶:按當地銀行規定,以守望台社為銀行往來帳戶、存款證明書、退職金帳戶的受託人,或是信託基金的受益人。事前應知會守望台社。
◻ 股票債券:把股票債券無條件捐給守望台社,或作出安排把收益繼續捐贈給守望台社。
◻ 房地產:把可供出售的房地產無條件捐贈守望台社,或捐者僅保留一所房子供自己在世時居住。把房地產捐贈守望台社前應與該社聯絡。
◻ 遺囑信託:通過合法的遺囑把美國賓雪法尼亞州守望台聖經書社立為遺產繼承人,或是一項信託基金的受益人。以宗教組織為信託基金的受益人可能在納稅時得享特惠。應把一份遺囑或財產信託的副本寄交守望台社。
若要獲得更多這方面的資料,請致信Treasurer’s Office,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25 Columbia Heights, Brooklyn, New York 11201或向當地守望台社分社辦事處查詢。
[第29頁的附欄]
小孩也慷慨捐輸
年僅十一歲的蒂芬妮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一所學校的女學生。最近,這位年輕的耶和華見證人寫了一篇題名為「美國教育」的文章。結果,她的見證人父母收到校長寄來的這封信:
「在美國教育周期間,我們通過校內通話裝置將每級一篇優秀文章朗讀出來。我很高興今天早上讀出蒂芬妮的文章。她的確是個很出色的女孩子,鎮定、自信、聰穎而親切。我很少看見一個六年級學生同時具有這麼多優良的特質。蒂芬妮實在是我們學校的資產。」
蒂芬妮在作文比賽中贏得了第一名。後來,她寫信給守望台社,說:「我獲獎很可能是由於《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這本書的緣故。……我運用書中論及教育那幾章的資料。……我十分感謝你們出版這本實用而具啟發性的讀物。這次比賽使我贏到七美元。我現在將這7美元,連同另外13美元,合共20美元,捐作推廣普世傳道工作之用。……我長大之後希望能在伯特利從事志願服務。」
[第26頁的圖片]
保羅很多時靠製造帳棚維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