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真正基督徒都必須是傳福音者
「[要]從事傳福音者的工作。」——提摩太後書4:5,《新世》。
1.第一世紀傳福音者所傳的好消息是什麼?
在今日,作傳福音者是什麼意思呢?你是個傳福音者嗎?「傳福音者」一詞來自希臘文語詞尤安格利斯特斯,意思是「宣揚好消息的人」。自從基督徒會眾在公元33年成立以來,基督教的好消息一直強調上帝的拯救安排,並且宣告耶穌基督會在稍後的時間回來作王統治人類。——馬太福音25:31,32;提摩太後書4:1;希伯來書10:12,13。
2.(甲)在我們的日子,好消息的內容怎樣更為豐富?(乙)今日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負有什麼義務?
2 從1914年起,日增的證據表明,顯示耶穌已復臨和隱形臨在的標記正在應驗中。(馬太福音24:3-13,33)再次,好消息能夠把「上帝的國近了」這項宣告包括在內。(路加福音21:7,31;馬可福音1:14,15)的確,耶穌在馬太福音24:14所說的預言獲得大規模應驗的時候已來到了:「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有人居住的大地,對萬國作一個見證;然後終結便會來到。」(《新世》)因此,現在傳福音的工作包括熱心地向人宣布上帝那已經建立起來的王國,以及這個政府不久便會為順服的人類帶來的種種幸福。所有基督徒都奉命要從事這件工作以及『使人作基督的門徒』。——馬太福音28:19,20;啟示錄22:17。
3.(甲)「傳福音者」一詞含有什麼額外的意思?(可參閱《洞察聖經》,第1冊,770頁,2欄,2段。)(乙)這引起了什麼問題?
3 除了一般的傳講好消息之外,聖經也把「傳福音者」一詞用在一種特別的意義上,意指那些離鄉背井,到未有人傳道的地區宣揚好消息的人。第一世紀有許多在海外工作的傳福音者,諸如腓利、保羅、巴拿巴、西拉、提摩太。(使徒行傳21:8;以弗所書4:11)但是自1914年以來的特別時期又如何?今日耶和華的子民有獻出自己,在當地和海外作傳福音者嗎?
1919年以來的進展
4,5.1914年之後不久,傳福音的工作看來前景如何?
4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結束,當時上帝的僕人從叛道者、基督教國及其政治盟友受到日益猛烈的反對。事實上,真正基督教的傳福音工作在1918年6月幾乎陷於停頓;當時美國守望台社的幾位領導分子被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判處20年的徒刑。上帝的仇敵能夠成功地扼殺宣揚好消息的工作嗎?
5 出人意表的是,社方的主管人員在1919年3月獲釋,後來更進一步得以洗脫使他們被捕下獄的虛假罪名。一旦恢復自由,這些忠貞的受膏基督徒意識到,在他們獲得屬天的獎賞,與基督一同承受上帝的王國之前,他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羅馬書8:17;提摩太後書2:12;4:18。
6.在1919年至1939年之間,傳福音的工作有什麼進展?
6 根據報告,在1919年參加宣揚好消息工作的人尚不及4000。在隨後的二十年間,有好些男子自告奮勇到海外傳福音,其中有些人被派往非洲、亞洲和歐洲各國去。到1939年,在致力於宣揚王國20年之後,耶和華見證人的數目增至7萬3000人。這項在猛烈逼迫之下所獲致的傑出增加與基督徒會眾早期的經歷頗相似。——使徒行傳6:7;8:4,14-17;11:19-21。
7.在公元47年和1939年,對基督徒的傳福音工作來說,有什麼類似的情勢存在?
7 可是,當時大部分耶和華見證人都集中在說英語的基督新教國家裡。事實上,在當年的7萬3000個王國宣揚者中,超過百分之75來自澳洲、英國、加拿大、新西蘭和美國。像在大約公元47年的情形一樣,社方需要設法鼓勵傳福音者多點留意世上較少人傳道的地區。
8.到1992年,基列學校成就了一些什麼事?
8 戰時上帝的僕人雖受到種種限制和逼迫,但這並不能阻止耶和華強有力的聖靈推動他們為將來更大的擴展作準備。1943年,當第二次世界大戰仍在激烈進行之際,上帝的組織設立了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目的是要把好消息傳播得更廣遠。到1992年3月為止,這所學校派出了6517位海外傳道員到171個國家地區去。除此之外,有許多男子受到訓練去照料守望台社的許多海外分社。按1992年的統計,在97位分社委員會統籌者當中,有75位受過基列學校的訓練。
9.在促進傳福音和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上,什麼訓練計劃曾擔任重要角色?
9 除了基列學校之外,還有其他訓練計劃裝備耶和華的子民去擴展和改良傳福音的工作。例如,普世各地的耶和華見證人會眾均設立神治傳道訓練班。這項安排,連同每週的服務聚會,訓練了數百萬王國傳道員以有效的方式從事公開服事職務。此外,王國服事職務訓練班對長老和服事僕人提供極有價值的訓練,使這些人能夠以較佳的方式照顧人數日增的會眾。先驅服務訓練班曾幫助許多全時的傳福音者在傳道工作上更有效能。近年來,社方在不同的國家舉辦服事職務訓練班以幫助未婚的長老和服事僕人成為現代的提摩太。
10.上帝組織所提供的這一切優良訓練帶來了什麼結果?(包括附框的資料。)
10 這些訓練帶來了什麼結果呢?1991年,耶和華見證人擁有四百多萬王國宣揚者,在212個國家地區裡積極向人傳道。可是,跟1939年的情形不同,現在有超過百分之70的傳道員來自天主教、東正教、非基督教或其他的國家;在這些國家裡,英語並不是主要的語言。——請參看附框「1939年以來的擴展」。
何以成功
11.使徒保羅表明,他在傳福音方面的成功其實是誰的功勞?
11 耶和華見證人並不將這一切擴展的功勞歸於自己。相反,他們對工作的看法跟使徒保羅一樣,像他在寫給哥林多人的信中所解釋一般。「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上帝。因為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你們是上帝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哥林多前書3:5-7,9。
12.(甲)在成功的基督徒傳福音工作方面,上帝的話語擔任什麼角色?(乙)上帝將誰立為基督徒會眾的元首?表明我們順服他的首領權的一個重要方式是什麼?
12 耶和華見證人所經歷的驚人增加無疑是由於他們受上帝祝福的緣故。這乃是上帝的工作。他們深知這件事實,因此他們繼續努力研讀上帝的話語。他們傳福音時所傳講的一切道理都以聖經為根據。(哥林多前書4:6;提摩太後書3:16)他們傳福音得以成功的另一個要訣是:既然上帝將主耶穌基督立為會眾的元首,他們便完全承認基督的權威。(以弗所書5:23)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也表現同一的態度,他們與耶穌立為使徒的人通力合作。這些人,連同耶路撒冷會眾的其他長老,組成了第一世紀基督徒的治理機構。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運用這群成熟的基督徒去解決各種爭論和指揮傳福音的工作。由於保羅熱心跟上帝的這項安排合作,他所探訪的會眾均得以繼續增長。(使徒行傳16:4,5;加拉太書2:9)今日的情形也一樣,傳福音者只要緊守上帝的話語,熱心與來自治理機構的指引合作,就必然能夠在服事職務上成功。——提多書1:9;希伯來書13:17。
看別人比自己強
13,14.(甲)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2:1-4向我們提出什麼勸告?(乙)當我們從事傳福音的工作時,為什麼將這個勸告緊記在心十分重要?
13 使徒保羅對尋求真理的人懷有真摯的愛心,他從沒有表現自大的精神或種族的偏見。因此,他能夠勸勉信徒同工要「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1-4。
14 同樣,今日真正的基督徒傳福音者在對待不同種族、不同背景的人時不會表現自命不凡的態度。一位來自美國、奉派在非洲作海外傳道員的耶和華見證人說:「我深知我們並非比別人優越。也許我們較有錢,受過較多學校教育,但他們[當地的人]卻有些特長是我們所不及的。」
15.奉派在海外工作的人能夠怎樣對未來的門徒表現真正的尊重?
15 無可置疑的是,我們跟別人分享好消息的時候,如果我們對別人表現真正的尊重,他們就會比較容易接受聖經的信息。海外傳道員若表明自己很樂於生活在他奉派去協助的人當中,這也會有幫助。過去38年一直在非洲工作的一位成功海外傳道員解釋說:「我深深感覺到這就是我的家鄉,會眾裡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每逢我回加拿大度假,我並不真正感覺自己回到家裡。到最後一個禮拜左右,我就急不及待地想回到非洲去了。我一向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告訴我的聖經學生和弟兄姊妹我多麼高興回到他們身邊,他們也很高興見到我喜歡 跟他們在一起。」——帖撒羅尼迦前書2:8。
16,17.(甲)許多海外傳道員和當地的傳福音者毅然接受什麼挑戰以求在服事職務上更有效能?(乙)一位海外傳道員由於能夠說當地的語言而有什麼經驗?
16 有些傳道員發覺當地某些地區有許多說外國語言的人聚居在一起,他們便設法學會這些人的語言,藉此表明他們「看別人比自己強」。一位海外傳道員評論說:「在南非,具有非洲背景和歐洲背景的人有時在彼此之間有互不信任的感覺。但是,你若能說當地的語言,這種感覺很快就會消除了。」我們與人分享好消息的時候,說對方的語言大大有助於打動他們的心。但是我們必須作出很大努力,而且謙卑地鍥而不舍才行。一位在亞洲國家服務的海外傳道員解釋:「我時常說錯話,但還是硬著頭皮繼續說;我也常常因為所犯的錯誤給別人笑。忍受這一切實在不是容易的事。乾脆放棄看來容易得多。」可是,對上帝和鄰人的愛心卻幫助這位海外傳道員堅忍不拔。——馬可福音12:30,31。
17 可以了解的是,人們見到一個外國人試圖用他們的語言把好消息跟他們分享,他們會受到感動。有時這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好結果。在非洲的萊索托,一位海外傳道員在一間掛毯店裡用塞蘇杜語跟一個女職員談話。來自另一個非洲國家的一位政府官員正在店裡參觀,無意中聽見兩人的談話。他走過來熱烈稱讚海外傳道員,後者於是用這個政府官員的本國語言對他說話。官員問道:「既然你也會說斯瓦希里語,你何不來[我的國家],在我們的人民當中工作呢?」海外傳道員機巧地回答說:「我會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但我是個耶和華見證人,目前我們的工作在閣下的國家裡是受禁止的。」官員回答說:「請不要以為我們所有人都反對你們的工作。我們當中有許多人都喜歡耶和華見證人。也許有一天你能夠在我們的人民當中隨意教導人,不受什麼拘束。」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海外傳道員很高興獲悉,該國政府已容許耶和華見證人享有崇拜的自由了。
甘願犧牲權利
18,19.(甲)在什麼重要方面保羅努力效法主耶穌基督?(乙)請敘述一個經驗(本段課文所提及的或你自己的)去說明,我們必須避免讓任何事使我們與之分享好消息的人跌倒。
18 使徒保羅寫道:「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在此之前,他剛論及我們必須避免使別人跌倒,說:「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上帝的教會,你們都不要使他跌倒;就好像我凡事都叫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哥林多前書10:31-33;11:1。
19 保羅甘願為了他向之傳道的人的益處作出犧牲,許多傳福音者表現同一的精神而贏得很大的祝福。例如在一個非洲國家裡,一對海外傳道員夫婦為了慶祝他們的結婚周年,到當地一間旅館吃一頓飯。既然聖經並不禁止人適量喝酒,起初他們打算在用膳時叫一點酒。(詩篇104:15)但是後來他們還是決定不喝酒,以免冒犯了當地的人。作丈夫的回憶說:「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遇到一個男子,是在那間旅館當廚師的,我們跟他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很久之後,他告訴我們:『你們還記得,有一次你們來旅館吃飯嗎?我們都在廚房門後望著你們。教會的傳教士告訴我們,喝酒是不對的。可是,他們來旅館吃飯,卻隨意叫酒喝。因此我們決定,如果你們叫酒,下次你們來向我們傳道,我們就不聽了。』」今日,這個廚師和另外幾位在旅館工作的人均已受浸成為見證人。
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20.為什麼我們必須堅忍不拔地作熱心的傳福音者?許多人正接受什麼喜樂的特權?
20 這個邪惡制度的末日正迅速臨近,但世上還有很多人渴望聽見好消息;因此每個基督徒均急需孜孜不倦、堅忍不拔地向人傳福音。(馬太福音24:13)你能夠增加自己在這件工作上的參與,像腓利、保羅、巴拿巴、西拉和提摩太一樣在一種特別的意義上成為傳福音者嗎?許多人正在這樣行;他們毅然投入先驅的行列,並且甘願到需要較大的地方服務。
21.「有一道通往活動的大門」怎樣向耶和華的子民打開?
21 近來,在非洲、亞洲和東歐的若干國家,雖然耶和華見證人的工作在當地曾受到限制,現在卻有廣大的傳福音地區向我們開放。像使徒保羅的情形一樣,「有一道通往活動的大門」向耶和華的子民打開。(哥林多前書16:9,《新世》)例如,最近抵達非洲莫桑比克的海外傳道員發覺,想研讀聖經的人多到他們無法應付。我們多麼高興,從1991年2月11日以來,耶和華見證人的工作已獲得該國的法律認可了!
22.不論我們當地的地區是否做得很頻密,我們所有人都必須決心怎樣行?
22 在許多一向容許我們享有崇拜自由的國家裡,我們的弟兄也繼續增加。不錯,無論我們住在什麼地方,我們都『有許多主工要做』。(哥林多前書15:58)既然如此,讓我們繼續明智地運用剩下的時間,『從事傳福音者的工作,徹底完成我們的服事職務』。——提摩太後書4:5,《新世》;以弗所書5:15,16。
你能夠解釋嗎?
◻ 傳福音者是什麼?
◻ 1914年之後,好消息的內容怎樣更為豐富?
◻ 自1919年以來,傳福音的工作有什麼進展?
◻ 傳福音工作的成功是由什麼重要因素促成的?
[第19頁的附欄]
1939年以來的擴展
請考慮一下來自三大洲的例證,這三個大洲均有受過基列訓練的海外傳道員被派到當地工作。根據報告,1939年西非洲僅有636個王國宣揚者。到1991年,這個數目已增至20萬人,分布在西非洲的12個國家裡。海外傳道員對於南美洲各國的驚人增長也有很大貢獻。例如巴西,1939年該國只有114位王國宣揚者,到1992年4月已增至33萬5039人。海外傳道員抵達亞洲各國之後也促成了類似的增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日本的小群耶和華見證人受到猛烈逼迫,他們的工作陷於停頓。後來在1949年,13位海外傳道員抵達,著手把工作重新組織起來。在那年,全日本只有為數不及10個本地的傳道員報告參與外勤服務,但在1992年4月,傳道員的總數達到16萬7370人的高峰。
[第21頁的附欄]
基督教國與語言的難題
基督教國有些傳教士的確作出認真的努力去學習外國語言,但是有許多傳教士卻期望當地人民說他們的歐洲語言。正如杰弗里·穆爾豪斯在《傳教士》一書中解釋:
「難題是,他們時常把學習一種土語僅視為翻譯聖經的工具而已。不論是個別的傳教士還是雇用他們的聖經會,都很少留意使傳教士能夠流利地用當地的語言對原住民說話;而這樣行其實是使兩個人能夠彼此深深了解的惟一方法。每個傳教士都學會講幾句當地的土語。……除此之外,談話通常以所謂的洋涇濱英語——一種可怕而荒謬可笑的語言——進行,大家都認為非洲土人採用訪者所說的英語乃是理所當然的事。在最壞的情況下,這可說是種族優越感的另一項表現。」
1922年,倫敦的東方與非洲研究學會就語言的難題發表了一份報告。該報告說:「我們認為,一般傳教士對當地語言的熟練程度……低到令人遺憾,甚至可說是危險的地步。」
守望台社的海外傳道員一向把學習當地語言視為必需,這有助於解釋他們在海外傳道工作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