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王國
(Kingdom of God)
耶和華至高統治權的具體表現,也就是上帝對宇宙眾生行使統治權的方法或工具。(詩103:19)「上帝的王國」這個詞組特別指體現上帝的至高統治權而建立的王國政府,這個政府由上帝的愛子耶穌基督領導。
在《希臘語經卷》中,譯做「王國」的希臘語ba·si·leiʹa(巴西利阿)指「王國,領土,由君王治理的地區或國家;王權,權柄,主權,統治權;王的威嚴、頭銜和尊榮」。(《希臘語分析詞典》,1908,67頁)馬可和路加經常使用「上帝的王國」這個詞組,對應的詞組「天上的王國」則在馬太的記載裡出現過大約30次。(比較太19:23,24和可10:23及路18:24;見天條下的「屬靈的天」;王國)
就架構和功能來說,上帝的王國完完全全是個「神治國」(英語是theocracy,源自希臘語the·osʹ提奧斯,即「神」,以及kraʹtos克拉托斯,即「統治」),也就是由上帝統治。「神治國」顯然是個生造詞,最先在1世紀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的《駁斥阿比安》(第2卷,164,165節[17段])中出現。約瑟夫斯論及在西奈建立的以色列國說:「有些人把最高的政治權力授予君主,有些授予政治寡頭,有些則授予民眾。我們的立法者卻對這些政體毫無興趣,反而引進了一個新的統治模式,如果容我造個新詞來表達,大可以稱之為『神治國[希臘語the·o·kra·tiʹan泰奧克拉蒂安]』,意即把統治權全交在上帝手裡。」當然,要成為一個完完全全的「神治國」,這個政府就不能由人間的立法者比如摩西授權,而必須由上帝親自授權和建立才行。聖經表明,以色列國的情形就是這樣。
詞源 「王」這個詞(希伯來語meʹlekh梅萊克)顯然在普世洪水後才出現於人間的語言中。第一個地上的王國是由寧錄建立的,他「嗜獵逞強,跟耶和華作對」。(創10:8-12)後來,到了亞伯拉罕的日子,大大小小的城邦和國家紛紛成立,自立為王的人也多了起來。不過,除了身兼祭司的撒冷王麥基洗德(他預表彌賽亞[創14:17-20;來7:1-17])的王國之外,當時地上大小的王國既不是代表上帝統治,也不是由上帝建立的。此外,許多人更把他們崇拜的假神奉為王,認為這些神能把統治權授予凡人。在大洪水以後寫成的《希伯來語經卷》裡,耶和華用「王[梅萊克]」這個頭銜來稱呼自己,其實是採用了人類自創的頭銜。上帝採用這個詞,正好表明人應該仰望和服從的「王」是他,而不是人間那些狂妄自大的統治者,也不是人造出來的神。(耶10:10-12)
事實上,遠遠早於人在地上建立任何王國,甚至遠遠早於人的存在,耶和華就一直是宇宙的至高統治者;天上的億萬天使都視他為真神為造物主,敬重和服從他。(伯38:4-7;代下18:18;詩103:20-22;但7:10)因此,不管用哪個頭銜作為稱呼,耶和華從創造萬物的起頭就理所當然地被視為至高的主宰,他的旨意也是至高無上的。
上帝在人類歷史早期的統治 第一對男女亞當和夏娃同樣知道耶和華是真神,是創造天地的上帝。他們承認耶和華有權頒布命令,有權吩咐人做某些事或不可做某些事,有權分配土地給人居住和耕作,而且可以授權人去管理其他活物。(創1:26-30;2:15-17)儘管亞當能造新詞(創2:19,20),也儘管他承認耶和華擁有至高統治權,然而沒有證據顯示他創出「王[梅萊克]」這個頭銜來稱呼他的上帝和創造主。
創世記頭幾章表明,上帝在伊甸園裡對人施行仁愛的統治,絕不苛刻專制。上帝跟人的關係就像父子那樣,所以兒子該怎樣服從父親,人也該怎樣服從上帝。(參看路3:38)上帝沒有要求人遵守繁瑣的法律條文(參看提前1:8-11);他的要求都有目的,而且十分簡單。沒有證據顯示,亞當覺得自己一舉一動都受到監察;相反,上帝看來是按時或按需要去跟完美的亞當交談的。(創1-3章)
上帝定意以新的方式體現他的統治權 人類始祖受上帝一個靈體兒子唆使,公然違抗上帝的命令,也就等於違抗上帝的權柄。(創3:17-19,見樹木條下的「用做比喻」)上帝在靈界的敵對者(希伯來語sa·tanʹ薩坦)挑起爭議,質疑耶和華的宇宙至高統治權是否正當。(見耶和華條下的「最大的爭議涉及是非問題」)既然爭議是在地上挑起的,因此按理也得在地上解決。(啟12:7-12)
耶和華上帝向最初的叛徒宣判刑罰時,用包含象徵意義的話預告,他定意要藉著一個「苗裔」徹底粉碎反叛的勢力。(創3:15)為了對付這股反叛的勢力,耶和華決定以新的方式體現他的統治權。「王國的神聖祕密」(太13:11)逐步揭露出來,顯示這個新的方式牽涉到建立一個附屬的政府,由代表上帝的一個統治者領導。基督耶穌和蒙揀選跟他一起統治的人所構成的王國,必實現關於「苗裔」的應許。(啟17:14;見耶穌基督條下的「在上帝的旨意中擔任重大角色」)自從上帝在伊甸園提出這個應許以來,關於王國「苗裔」的旨意怎樣逐步實現,不但成了聖經的主題,也有助於人明白耶和華對他忠僕及世人採取某些行動的原因。
上帝願意把大權交給受造物這一點很有意思(太28:18;啟2:26,27;3:21),因為上帝的大仇敵所挑起的爭議,重點就在於受造眾生是否衷心地愛戴上帝,是否忠貞地服從上帝的領導。(見忠義條下的「涉及宇宙間最大的爭議」)上帝可以這麼信任受造眾生,授予他們這麼大的權力,這有力地證明耶和華的統治確實具有正義的力量,從而證明他的至高統治權是正當的,仇敵的指控根本毫無根據。
事實證明人類需要上帝的統治 從人類在伊甸園反叛上帝,到大洪水的日子,地上的情形每況愈下,清楚顯示人類的確需要上帝的領導。從一開始,人類社會就出現不和、打鬥以至殺人的事。(創4:2-9,23,24)聖經並沒有透露,亞當犯罪後曾經怎樣行使族長的權柄,管理日漸增多的子孫,直到他於930歲去世為止。到了亞當第七世孫的日子,不敬虔的行為顯然已十分普遍,令人震驚。(猶14,15)在挪亞(生於亞當死後約120年)的日子,不法的事更日見猖獗,「暴行遍及全地」。(創6:1-13)當時,一些靈體違背上帝的旨意,擅自來到地上跟女子苟合,進一步助長了歪風。(創6:1-4;猶6;彼後2:4,5;見巨人)
雖然地球成了反叛上帝的中心,耶和華卻沒有放棄地球的主權。上帝降下大洪水,淹沒大地,表明他仍舊有權而且有能力在地上執行他的旨意,就像在宇宙其他地方所做的一樣。在降下大洪水以前,上帝表明他樂意指引和領導那些尋求他的人,例如亞伯、以諾、挪亞。挪亞的事例足以表明上帝怎樣對甘心順服他的人施行統治,他吩咐和指引挪亞該怎樣做,保護和賜福給他和他的家人。另外,我們從中也看到上帝的確有能力主宰地上的活物,包括飛禽和走獸。(創6:9-7:16)同樣,耶和華也清楚表明,他絕不會讓叛逆的人無休止地敗壞地球,相反,必在他認為適當的時候對惡人執行正義的判決。耶和華還表明自己操有至高的權柄,能控制地球的一切元素,包括大氣層。(創6:3,5-7;7:17-8:22)
大洪水以後的早期社會及其弊病 大洪水過後,族長制看來是人類社會的基本架構,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社會的穩定和秩序。人要「遍滿地面」,不但要繁衍增多,還要逐步遷移散居,最終遍布世界各地。(創9:1,7)這樣的發展其實有好處,有助於防止社會出現嚴重問題,把問題一般局限於家庭圈子之內,避免了因人口稠密或環境擁擠而不時出現的糾紛。可是,擅自在巴別建塔的人卻反而慫恿人聚居一處,不要「分散在全地上」。(創11:1-4;見語言)同時,寧錄捨棄族長制,自立為王,建立了第一個「王國」(希伯來語mam·la·khahʹ曼拉卡)。寧錄是古實人,出身含族,卻入侵閃族的土地亞述,在那裡建城。(創10:8-12)
上帝使人的語言混亂,令本來聚居示拿平原的人不得不分散開去。不過,人類各家族遷居各地以後,卻繼續沿襲寧錄開創的統治模式。在亞伯拉罕的日子(公元前2018-前1843),大大小小的王國紛紛建立,從小亞細亞的美索不達米亞一直到埃及。在埃及,一國之君叫「法老」而不叫「王」(梅萊克)。然而這些王國並沒有為人類社會帶來和平。列國的王很快就結成同盟,窮兵黷武,四處擄掠。(創14:1-12)在一些城鎮,過路的人甚至受到同性戀者襲擊。(創19:4-9)
無疑,為了安全理由,人們都聚居起來(參看創4:14-17),而且不久就看出非建造城牆不可,後來更要設防,抵抗敵人入侵。可稽考的最早期世俗歷史,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即寧錄最初立國的地方)的歷史,都充斥著人際間的衝突、貪婪、明爭暗鬥及殺人流血的事。聖經以外已發現的最古老法典,例如《伊什塔爾法典》《埃什努納法典》《漢穆拉比法典》等,顯示當日人們的生活已經非常複雜,社會衝突引發的問題包括配偶不忠、偷竊、詐騙、襲擊和毆打事件。另外,還有經商困難、產業和租務糾紛、債務和利息問題、醫療失誤和費用高昂,以及其他數之不盡的問題。儘管漢穆拉比稱自己為「賢君」「十全十美的君王」,他施行的統治和制定的法律,像古代其他王國那樣,根本無法解決有罪的人類所面對的種種問題。(《古代近東文獻》,J.B.普里查德編,1974,159-180頁;另見箴28:5)在這些王國裡,宗教勢力強大,但人們崇拜的不是真神耶和華。祭司跟統治階層關係密切,深得君主器重,可惜人民的道德水平並沒有因而提高。古代宗教經典的楔形文字銘刻既不包含任何道德指南,也沒有任何內容能激勵人的靈性;其中描繪的神不是愛爭吵,好勇鬥狠,就是貪婪成性,罔顧正義的原則。的確,人要享有和平快樂,就得寄望耶和華上帝的王國。
對亞伯拉罕和他的後代行使統治權 當然,跟從耶和華上帝的人也有自身的問題,難免跟別人發生摩擦。可是,他們卻得到上帝的幫助,能按照上帝的正義標準去解決問題,保持堅忍,不致受到腐化;另外,還受到上帝保護和強化。(創13:5-11;14:18-24;19:15-24;21:9-13,22-33)因此,當詩篇執筆者說耶和華「在全地執行判決」之後,就談到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說:「他們人口不多,數目極少,又僑居[迦南]。他們從這邦走到那邦,從這國到了那族的地方。[耶和華]不許任何人欺壓他們,為他們的緣故責備列王,說:『你們不可傷害我所膏立的僕人,也不可惡待我的先知。』」(詩105:7-15;另見創12:10-20;20:1-18;31:22-24,36-55)這再一次表明,上帝仍舊操有地球的統治權,並且按照自己的旨意行使。
古代忠心的族長並沒有依附迦南地或別處的任何城邦或王國,他們並沒有為求生活安定而搬到受王統治的城邦居住,反而選擇僑居異地,住在帳幕裡。他們雖然「在當地是外來的,是寄居的」,卻滿懷信心地「等待那座有穩確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建所造的」。儘管他們寄望的事還是「遠遠」的,但他們衷心承認上帝是統治者,耐心等待他在天上的王國,這王國穩穩當當地建基於上帝的至高統治權和旨意,將來必統管全球。(來11:8-10,13-16)所以,耶穌蒙上帝膏立為王以後可以說:「亞伯拉罕歡歡喜喜地希望看見我的日子,他看見了就歡喜。」(約8:56)
為了實現關於王國「苗裔」(創3:15)的應許,耶和華採取進一步的行動,就是跟亞伯拉罕立約。(創12:1-3;22:15-18)論到這個約,耶和華預言君王必由亞伯拉罕(亞伯蘭)和他妻子而生。(創17:1-6,15,16)雖然亞伯拉罕的孫子以掃的後代建立了一些由君王或酋長統治的國家,不過上帝卻向亞伯拉罕另一個孫子雅各重申他的應許,說君王必出自雅各的世系。(創35:11,12;36:9,15-43)
以色列國成立 多個世紀以後,雅各的後代已經繁衍到數百萬人(見出埃及條下的「出埃及的人數」),耶和華上帝就在指定的時候(創15:13-16)伸出援手,保護他們不致被埃及王滅絕(出1:15-22),最後更拯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奴役(出2:23-25)。對於上帝通過摩西和亞倫傳達的命令,法老都不屑一顧,認為上帝無權插手埃及的事務。法老一再拒絕承認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上帝於是降下多場災殃,顯示他的大能(出7-12章),充分表明他能支配地上的活物和大自然的力量,地上無論哪個王都比不上他。(出9:13-16)上帝以驚天動地的方式殲滅法老的軍隊,大大彰顯了自己的統治權,這個偉舉是列國中狂妄自大的戰士君王永遠做不到的。(出14:26-31)摩西和以色列人大有理由歌頌上帝,說:「耶和華必萬世作王,永遠掌權。」(出15:1-19)
後來,耶和華進一步表明大地、一切水源及飛鳥都是他掌管的,即使在乾旱的不毛之地,他也能保護和養活他的子民。(出15:22-17:15)他做了這一切事以後,告訴重獲自由的子民,如果他們服從他的權柄,遵守他的約,就可以在萬民中成為他特別擁有的產業,並說「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他們可以成為「祭司的王國,聖潔的國族」。(出19:3-6)以色列人公開表示自己願意服從上帝的至高統治權後,耶和華就以君王和立法者的身份頒布了一套詳盡的律法,並以令人生畏的方式顯示他的榮耀和大能。(出19:7-24:18)聖幕或會幕,特別是當中的約櫃,象徵以色列國在天上的元首的臨在。(出25:8,21,22;33:7-11;另見啟21:3)雖然摩西和其他受委任的男子負責按照上帝的律法審理大多數案件,但是耶和華也偶爾親自作出判決,懲治違法的人。(出18:13-16,24-26;32:25-35)受任命的祭司的職責是維護國民和天上統治者的關係,幫助國民緊守律法之約的崇高標準。(見祭司)因此,以色列國是名副其實的神治國。(申33:2,5)
耶和華是上帝和造物主,擁有全地的「支配權」,也是「審判全地的主」(創18:25),因此他有權把迦南地分配給亞伯拉罕的苗裔。(創12:5-7;15:17-21)他以至高的執法者的身份下令以色列人沒收迦南人的土地,把這些邪惡的人處死。(申9:1-5;見迦南,迦南人2條下的「以色列人征服迦南」)
士師時代 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大小王國以後的三百五十年間,耶和華上帝是以色列國惟一的君王。上帝在不同時候興起不同士師領導全國或部分國民,有的在戰時,有的在太平的日子。士師基甸打敗米甸人後,民眾本要擁立基甸做統治者,但基甸斷然拒絕,說耶和華才是真正的統治者。(士8:22,23)後來基甸那野心勃勃的兒子亞比米勒雖曾作王一段短時期,統治以色列國一小部分地區,到頭來卻死於非命。(士9:1,6,22,53-56)
談到士師時代,聖經說:「在那段日子,以色列沒有王。人人都習慣做自己看為對的事。」(士17:6;21:25)這不是說當時以色列沒有法治。其實各城都設有審判官和長老,負責審理大小案件,主持公正。(申16:18-20;見法庭)利未部族的祭司起主導作用,教導人民上帝的律法;遇到棘手的問題,大祭司可以用烏陵和土明去求問上帝。(見大祭司;祭司;「烏陵」「土明」聖籤)因此,只要以色列人善用這些安排,學習上帝的律法,切實遵行,他們的良心就能受到正確的引導。在這種情況下,「做自己看為對的事」也不會有不良的後果。耶和華讓人有機會顯露自己的心態和行為,顯示自己是否甘心樂意地順從上帝。那時候,國中沒有王監督各城的審判官,要求國民進行某項工程,或者召集國民保衛國土。(參看士5:1-18)由此可見,以色列國日見腐敗,是因為國民大都不肯服從天上的君王的指導和律法,沒有善用上帝提供的安排。(士2:11-23)
要求立人做王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將近四百年,也就是亞伯拉罕跟上帝立約後八百多年,以色列人要求立一個人做王領導他們,就像列國一樣。他們提出這個要求,其實等於厭棄耶和華,不要上帝做他們的王。(撒上8:4-8)當然,根據上帝向亞伯拉罕和雅各提出的應許(上文已論述),以色列人期望上帝建立一個王國本是合情合理的。況且,以色列人的這個期望還有以下根據:雅各臨終時論及猶大的預言(創49:8-10);耶和華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對他們說的一番話(出19:3-6);律法之約的條款(申17:14,15);上帝使先知巴蘭所說的話(民24:2-7,17)。撒母耳那忠心的母親哈拿也曾在禱告裡表達這個心願。(撒上2:7-10)可是,當時耶和華還沒有披露關於他王國的「神聖祕密」的細節,比如這個王國會在什麼時候建立,有怎樣的架構,由誰組成,是天上的還是地上的王國等。所以,以色列人在這個時候要求立一個人做王,實在僭越狂妄。
以色列人希望有人作王統領他們作戰,顯然是因為非利士人和亞捫人常常伺機入侵。他們對上帝缺乏信心,不相信他有能力保護、指引和照顧他們個人和整個國家。(撒上8:4-8)儘管以色列人的動機不正確,耶和華上帝還是應允了他們的要求,但主要不是為了他們,而是為了成就自己的美意,逐步揭示關於「苗裔」的「神聖祕密」,這「苗裔」將來必統治上帝的王國。只是以色列人要求立一個人做王,既要付出代價,也要承受惡果,這一切耶和華都清清楚楚地告訴他們了。(撒上8:9-22)
耶和華後來所立的君王是在地上代表他的,所以絲毫無損於耶和華對以色列國操有的統治權。他們坐在耶和華的寶座上,代表他作王。(代上29:23)耶和華吩咐撒母耳膏立掃羅做以色列第一任君王(撒上9:15-17),同時譴責以色列人缺乏信心。(撒上10:17-25)
以色列國的君王和人民要從立人做王這個安排得益,就必須尊重上帝的權柄才行。如果他們罔顧現實,向別處尋求指引和保護,他們和他們所立的王都必被鏟除。(申28:36;撒上12:13-15,20-25)做王的不可倚靠軍力,不可多立妃嬪,也不可貪愛錢財。他要切實按照律法之約的規定去行使王權,也要聽從上帝的吩咐,為自己抄一份律法書副本,天天閱讀,好敬畏至高的主宰,謙卑自抑,謹守正道。(申17:16-20)只要他遵囑而行,全心全意愛上帝並愛人如己,就能造福國民,人民也不會由於生活困苦或受到壓迫而怨聲載道。不過,跟對待民眾的方式一樣,耶和華讓統治者有機會顯露自己的內心情況,表明自己是否甘心樂意地承認上帝的權柄,遵行他的旨意。
大衛的德政 便雅憫部族的掃羅蔑視「以色列的至尊者」的無上權威和安排,結果激怒上帝,斷送了自己家族的王位。(撒上13:10-14;15:17-29;代上10:13,14)猶大部族的大衛接續掃羅登上王位,雅各臨終的預言也就進一步應驗了。(創49:8-10)雖然大衛也有人性的弱點,一再犯錯,他的德政仍然堪作模範,因為他衷心愛戴耶和華,謙卑地順服上帝的權柄。(詩51:1-4;撒上24:10-14;另見王上11:4;15:11,14)大衛收到國民為建殿工程奉獻的禮物時,禁不住在全會眾面前稱頌上帝,說:「耶和華啊,尊貴、大能、華美、光榮、尊嚴都是你的,因為天上地下的一切都是你的;耶和華啊,王國是你的,你也是至高的,超越一切。財富和榮耀都從你而來,你也統管萬物。你手裡有大能大力,你的手能使眾生得尊榮得力量。我們的上帝啊,現在我們要感謝你,頌揚你的美名。」(代上29:10-13)另外,大衛臨終前囑咐兒子所羅門的話,也顯示他明白自己的王權是來自上帝的。(王上2:1-4)
當象徵耶和華臨在的約櫃抬到首都耶路撒冷時,大衛歌頌上帝說:「天要歡欣,地要喜樂;天地要向萬國宣布:『耶和華作王了!』」(代上16:1,7,23-31)這說明了一個事實,就是耶和華雖然從創造萬物的起頭就一直操有世界的統治權,他卻可以通過某些特定的方式來體現他的統治權,或者委任某些人來代表他作王,在這個時候,他可以說是「作王了」。
王國之約 耶和華跟大衛立約,應許讓他的苗裔永遠作王,說:「我必興起你……的苗裔接續你,我必鞏固他的王國。……你的王朝和你的王國必在你面前萬世堅立,你的寶座也必萬世穩固。」(撒下7:12-16;代上17:11-14)這個對大衛王朝一直有效的約進一步提供了證據,表明上帝正逐步實現他在伊甸園的應許,通過一個「苗裔」(創3:15)建立他的王國。與此同時,上帝還提供了更多線索,讓「苗裔」來到時人們能夠辨認他。(參看賽9:6,7;彼前1:11)上帝委任的君王都受到膏立,因此都可以稱為「彌賽亞」,意思是「受膏者」。(撒上16:1;詩132:13,17)由此可見,耶和華在地上建立的以色列王國是個縮影,預示未來由「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即彌賽亞)統治的王國。(太1:1)
以色列國的衰亡 由於沒有謹守耶和華的正義之道,以色列國到了第三任君王的末年及第四任君王的初期已變得十分腐敗,結果民怨沸騰,觸發暴亂,國家就分裂為北方王國和南方王國(公元前997)。然而,耶和華跟大衛立的約對南方猶大國的列王仍然有效。數百年間,在猶大國,忠於上帝的君王卻寥寥可數;在北方的以色列國,更連一個也沒有。北方王國歷史上充斥著拜偶像、謀反、行刺的事,君王頻頻更替。人民飽受壓迫,公正蕩然無存。北方王國一直叛逆上帝,因此耶和華容許這個王國在立國約250年後(公元前740)就被亞述王摧毀。(何4:1,2;摩2:6-8)
在大衛王朝的統治下,猶大國的局勢早期比較穩定,但後來卻比北方王國更腐化墮落。儘管敬畏上帝的君王如希西家和約西亞,也曾力挽狂瀾,力圖扭轉偶像崇拜及漠視耶和華的話語和權柄這股歪風,可惜成效不大。(賽1:1-4;結23:1-4,11)耶和華的先知警誡統治者和人民,指責他們不公不正、暴虐不仁、貪得無厭、不誠實、貪污受賄、耽於墮落的性行為、殺人搶劫,以及充滿宗教偽善,結果使上帝的殿變成「強盜的巢穴」。(賽1:15-17,21-23;3:14,15;耶5:1,2,7,8,26-28,31;6:6,7;7:8-11)無論叛道的祭司怎樣大力支持,盟國怎樣奮力相助,都挽救不了這個不忠的王國。(耶6:13-15;37:7-10)公元前607年,巴比倫人摧毀了猶大國的首都耶路撒冷,猶大地淪為一片荒涼。(王下25:1-26)
耶和華的王權絲毫無損 以色列國和猶大國的滅亡絕不表示耶和華的統治有什麼不善之處,也不表示上帝本身有什麼不足之處。從以色列立國到覆亡,耶和華都清楚表明,他希望人甘心樂意 服從他、事奉他。(申10:12-21;30:6,15-20;賽1:18-20;結18:25-32)他教導、責備、管教、警誡並懲罰以色列人,卻從不用強權施壓,沒有強迫君王或人民行走正義之道。國家衰敗,人民遭災受苦,都是以色列人咎由自取的;他們硬起心來,偏要自行其是,結果因愚昧而自毀一生。(哀1:8,9;尼9:26-31,34-37;賽1:2-7;耶8:5-9;何7:10,11)
耶和華也在另一方面顯示他操有至高的統治權:就是在指定的時候還沒來到以前,遏止窮兵黷武的亞述和巴比倫入侵,後來更運用他們使自己的預言應驗。(結21:18-23;賽10:5-7)當耶和華最後決定不再保護以色列人時,其實就等於執行了他身為至高統治者所作的正義判決。(耶35:17)對於以色列和猶大淪為荒涼,上帝的忠僕並不感到意外或震驚,因為這是上帝早已預告的事。高傲的統治者降為卑,耶和華就受高舉,「顯赫的威榮」也更顯赫了。(賽2:1,10-17)更重要的是,上帝以行動證明自己有能力保護那些接受他王權的人,即使他們被恨惡正義的人迫害,面對饑荒、疾病和屠殺,耶和華都能保存他們的性命。(耶34:17-21;20:10,11;35:18,19;36:26;37:18-21;38:7-13;39:11-40:5)
耶和華對以色列最後一任君王說,他的冠冕(象徵他受膏並代表耶和華作王)必被摘下。從那時起,就沒有人行使上帝授予大衛王朝的權柄,「直到持合法權柄的人來到,我[耶和華]才賜給他」。(結21:25-27)有預表作用的以色列國既被摧毀,不再存在,人們的焦點也再次落在將臨的「苗裔」,即彌賽亞,身上了。
亞述和巴比倫等國家摧毀了叛道的以色列國和猶大國。上帝說自己「興起」或「領」這些國家來攻擊被定罪的以色列國和猶大國(申28:49;耶5:15;25:8,9;結7:24;摩6:14),顯然跟上帝「使法老的心剛硬」這個說法有點類似。(見預知,預定條下的「跟個人有關的事」)也就是說,上帝「領」這些敵軍前來,是指容許他們照自己的心願行事(賽10:7;哀2:16;彌4:11),任由他們發動攻擊,肆意搶掠,上帝不會再伸「手」保護他的子民了。(申31:17,18;比較拉8:31和拉5:12;尼9:28-31;耶34:2)叛道的以色列人頑梗不化,拒絕服從耶和華的律法和旨意,耶和華就「任憑刀劍、瘟疫、饑荒」消滅他們。(耶34:17)雖然這樣,攻擊以色列人的異教國家並沒有因此得到上帝悅納。這些國家傾覆北方王國和南方王國,肆意摧毀首都耶路撒冷和城中的聖殿,在上帝面前絕非清白無過。審判全地的耶和華大有理由譴責他們「搶掠[他的]產業」,必使他們的國土淪為廢墟。上帝必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賽10:12-14;13:1,17-22;14:4-6,12-14,26,27;47:5-11;耶50:11,14,17-19,23-29)
但以理看見有關上帝王國的異象 但以理的預言從頭到尾強調的主題就是上帝的至高統治權,這進一步揭示了耶和華的旨意。但以理被擄到巴比倫(即傾覆猶大國的世界霸權)的首都後,上帝通過他披露了巴比倫王所夢見的異象的重大含意,這個異象預示未來世界霸權的興衰更替,以及這些霸權最後被耶和華所建立的王國打碎滅絕,上帝的王國必萬世屹立。無疑,令在場的王室貴胄大感驚訝的是,征服耶路撒冷的尼布甲尼撒王當下竟然面伏於地,向但以理這個俘虜下拜,還公開承認但以理的上帝是「萬王之主」。(但2:36-47)後來尼布甲尼撒又在夢中看見一個異象,見到一棵大樹被砍下,耶和華通過這個異象有力地表明「至高者擁有統治人類的王權,願意把王權賜給誰就賜給誰,甚至立人類中最卑微的人掌權」。(但4章;見列國的既定時期條下有關這個異象的解釋)當尼布甲尼撒王看出這個夢果真在他身上應驗之後,他再次衷心地承認但以理的上帝是「天上的王」,「在天上的軍隊和地上的居民當中,他都照自己的旨意做事。誰也不能攔住他的手或問他說:『你做什麼呢?』」。(但4:34-37)
當巴比倫這個世界霸權餘日無多時,但以理看見一個異象,預示未來將要崛起的世界帝國;這些帝國各有不同野獸的特徵。但以理也看見耶和華在天上無比莊嚴的法庭開審,判決各個世界霸權不配統治天下。但以理又看見「一位好像人子的……統治權、尊嚴、王國都賜給了他,要各民族、國家、語言的人都事奉他。他的統治權是萬世長存的統治權,不會消逝」。另外,但以理也目睹最後一個世界霸權向「聖民」發動戰爭,結果卻被消滅,「王國、統治權和天下各國的威榮都賜給了至尊者[耶和華上帝]的聖民」。(但7-8章)由此可見,應許的「苗裔」由一群執政者共同組成,除了「人子」這個首要的君王外,還有其他執政者,即「至尊者的聖民」。
對巴比倫和米底亞-波斯行使統治權 上帝突如其來地對強大的巴比倫執行了判決,誰也意想不到,也無法阻撓;巴比倫的餘日被數算,就此完結。(但5:17-30)接著在米底亞-波斯統治期間,耶和華進一步揭示有關彌賽亞王國的旨意,指出彌賽亞出現的時間,預告他要被「剪除」,耶路撒冷城和城中的聖所必再次被摧毀。(但9:1,24-27;見七十個七的時期)像以往在巴比倫統治期間所做的那樣,耶和華再次施展大能,保護那些視死如歸、不怕王怒而仍然擁護他統治權的人,並且顯示他有能力支配地上的一切物質和野獸。(但3:13-29;6:12-27)指定的時候一到,耶和華就使巴比倫的城門大開,使他的子民重獲自由,重返故土,重建聖殿。(代下36:20-23)由於上帝使他的子民重獲自由,人們可以對錫安宣告,說:「你的上帝作王了!」(賽52:7-11)後來,仇敵合謀對他子民不利,一些官員也試圖捏造事實,利用諭旨去阻撓建殿的工程,耶和華卻使好幾個波斯王先後跟他的子民合作,實現他至高的旨意,敵人的詭計也就無法得逞了。(拉4-7章;尼2,4,6章;斯3-9章)
因此,數千年間,耶和華上帝那永恆不變、不可阻撓的旨意逐步實現。無論世事的發展如何,上帝總是控制著大局,他永遠走在敵人的前頭,比跟他對抗的邪靈棋高一著,絕不容許任何事阻礙他的旨意徹底地實現。以色列國和它的歷史除了預示上帝將來會怎樣對待人,也說明了一個事實:人除非全心全意承認並順服上帝的領導權,否則就不可能享有恆久的和諧、平安與幸福。以色列人有共同的祖先、語言和國家,確實使他們得益不淺;他們也有共同的敵人,但他們必須忠貞不渝地崇拜並事奉耶和華上帝,才能團結一致,國富民強,享有公正和真正快樂的生活。以色列人一旦跟耶和華上帝疏遠,整個民族就迅速腐化墮落。
上帝的王國近了 既然彌賽亞必出自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世系,是猶大部族的成員和「大衛的子孫」,他就必須誕生為人,像但以理預言那樣成為「人子」。因此,「期限一到」,耶和華上帝就差他的兒子來,由女子所生。這樣,這個兒子就能符合一切法律要求,承繼「他祖先大衛的寶座」。(加4:4;路1:26-33;見耶穌基督的世系)在此之前六個月,為耶穌開路的施浸者約翰出生了。(路1:13-17,36)從耶穌的父母和約翰的父母所說的話,可以看出他們正熱切地期待上帝施行統治。(路1:41-55,68-79)耶穌誕生當天,天使代表上帝宣告耶穌誕生的重大意義,指明這是上帝榮耀的作為。(路2:9-14)西緬和安娜在聖殿所說的話,同樣顯示他們盼望救主來臨,施行拯救。(路2:25-38)聖經的記載和世俗的歷史都顯示,當時猶太人普遍都認為彌賽亞將要來臨。不過,大部分人其實只關心早日擺脫羅馬人的苛政而已。(見彌賽亞)
約翰的任務是要使以色列人「回心轉意」,歸向耶和華,謹守他的約,「有幸坦然敬奉他,一生在他面前盡忠行義」;這樣,他就能為耶和華召集「一群作妥準備的人」。(路1:16,17,72-75)約翰明確地向以色列人指出,他們面臨上帝的審判,「天上的王國近了」,因此要從速悔改回頭,服從上帝的旨意和律法。這再一次表明,耶和華希望人甘心樂意 地服從他,看出他的標準和律法是正義正當的,珍而重之。(太3:1,2,7-12)
耶穌到約翰那裡受浸,隨後受上帝的聖靈膏立為彌賽亞。(太3:13-17)這樣,耶穌就成為儲君,得到耶和華的法庭確認擁有合法的權柄,可以繼承大衛的王位。沒有人行使這個權柄已經超過六百年了。(見耶穌基督條下的「受浸」)另外,耶和華還跟他的愛子訂立天上王國之約,讓耶穌作王作祭司,就像古代撒冷王麥基洗德那樣。(詩110:1-4;路22:29;來5:4-6;7:1-3;8:1;見約)這位天上的君王兼祭司就是上帝所應許的亞伯拉罕的「苗裔」,上帝主要藉著他賜福給萬國萬族的人。(創22:15-18;加3:14;徒3:15)
耶穌出生之後不久,耶和華就保護他,顯出王權。上帝警告從東方來的占星術士,阻止他們把小孩耶穌的所在告訴暴虐的希律王;另外,在希律王下令屠殺伯利恆的嬰孩以前,使耶穌的父母成功逃到埃及去。(太2:1-16)上帝在伊甸園說的第一個預言,預告應許的「苗裔」和「蛇的苗裔」必彼此為敵,可見企圖殺害耶穌的是上帝的大仇敵魔鬼撒但,他想盡辦法要阻撓耶和華的旨意實現,只是未能得逞。(創3:15)
耶穌受浸後前往猶地亞曠野,過了大約四十天,蔑視耶和華至高統治權的大仇敵來試探耶穌。這個跟上帝作對的靈體以某種方式跟耶穌說話,企圖用花言巧語來說服耶穌,一再引誘他違反上帝的旨意和吩咐。撒但甚至表示,只要受了膏的耶穌拜他一拜,就可以即時輕而易舉 地得到統治世上萬國的權柄,而不用受苦受難。耶穌斷然拒絕,並表示耶和華才是至高的主宰,一切權柄都來自他,也惟獨他配受崇拜。於是上帝的大仇敵不得不改變策略,轉而利用人施展伎倆去對付耶和華的特別代表,這些伎倆他在很久以前也曾用來對付約伯。(伯1:8-18;太4:1-11;路4:1-13;另見啟13:1,2)
耶穌對聽眾說上帝的王國就在他們「當中」是什麼意思?
耶穌深信耶和華能保護他,讓他完成任務。他全情投入傳道工作,向耶和華的子民宣告「指定的時候滿了」,也就是說,上帝的王國近了。(可1:14,15)要知道上帝的王國「近了」到底是什麼意思,不妨想想耶穌對法利賽派所說的一句話:「上帝的王國就在你們眾人當中」。(路17:21)《聖經考釋辭典》就這節經文有以下評論:「雖然這句話常被用來說明耶穌有『神祕』或『深藏不露』的一面,但這個見解主要基於『在你(you)裡面』[KJ,Dy]這個古老譯法中的『you』[hy·monʹ希蒙]現今被理解為指單數,而其實該指複數(根據20節,耶穌當時正對法利賽派的人說話)……至於認為上帝的王國是一種內心情況或只關乎個人得救這個說法,則跟經文的上下文和新約全書表達的意思背道而馳。」(G.A.巴特里克編,1962,第2卷,883頁)既然「王國[巴西利阿]」可指「王的尊嚴」,因此耶穌顯然是說他就在眾人當中,而他就是上帝膏立的君王,是上帝王國的代表。耶穌不但以君王的身份在眾人當中,而且他能施行神跡去彰顯上帝的王權,他也有權揀選一些人在上帝將臨的王國裡作王。因此,說上帝的王國「近了」一點沒錯;那是個千載難逢的時機。
操有大權的政府 雖然耶穌的門徒不清楚上帝王國的領土範圍有多廣,但他們知道這個王國是個實在的政府。拿但業對耶穌說:「老師,你是上帝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約1:49)門徒知道但以理預言到關於「聖民」的事。(但以理書7:18,27)耶穌明確地應許使徒,他們必坐在「寶座」上。(太19:28)雅各和約翰求耶穌讓他們在彌賽亞王國裡坐在高位上,耶穌表示有這樣的高位,只是安排這些高位的是他的父親——至高的統治者。(太20:20-23;可10:35-40)所以,儘管耶穌的門徒在他復活升天時(徒1:6),仍然誤以為彌賽亞王國只會統治地球,而且主要是統治以色列國,他們的理解有一點卻是正確的:上帝的王國是個實在的政府。(參看太21:5;可11:7-10)
耶和華通過他王國的代表耶穌,在許多方面顯示了他對地上眾生操有的王權。靠著上帝的靈,即他的動力,上帝的愛子能支配風、海、魚類和樹木,甚至能控制食物中的有機物質,使食物增多。由於耶穌行了這些異能,他的門徒都深深尊重他所擁有的權柄。(太14:23-33;可4:36-41;11:12-14,20-23;路5:4-11;約6:5-15)更叫人驚嘆的是,耶穌憑著上帝的力量治好有病的人,當中有盲的,有患痲瘋病的,耶穌甚至能復活死去的人。(太9:35;20:30-34;路5:12,13;7:11-17;約11:39-47)耶穌吩咐潔淨了的痲瘋病人去見祭司,好「向他們作見證」,這些祭司獲上帝授權,負責確認痲瘋病人是否已經痊癒,不過他們大都不相信耶穌。(路5:14;17:14)最後,耶穌還表明上帝有能力驅逐比人高強的靈體。這些邪靈寧可承認耶穌的權柄,聽從他的吩咐去釋放受他們操縱的人,也不敢冒險跟耶穌背後的力量抗衡。(太8:28-32;9:32,33;另見雅2:19)既然耶穌憑上帝的靈驅逐邪靈,這就表明上帝的王國果真「臨到」他的聽眾了。(太12:25-29;另見路9:42,43)
這一切都有力地證明耶穌擁有王權,他的權柄並非來自地上的任何人或任何政治勢力。(參看約18:36;賽9:6,7)施浸者約翰在獄中差人去見耶穌,耶穌吩咐那些人回去,把他們的所見所聞,就是耶穌所施行的異能神跡全告訴約翰,好證明他就是「那位要來的」。(太11:2-6;路7:18-23;另見約5:36)對於耶穌擁有的王權,他的門徒所看見所聽見的證據都是以往的先知渴望目睹的。(太13:16,17)另外,耶穌也委任門徒做他的代表,授權他們施行類似的異能,這樣當他們向人傳講「天上的王國近了」時,就顯得更有力,更有分量了。(太10:1,7,8;路4:36;10:8-12,17)
進上帝的王國 耶穌一再指出,一個難得的機會為人打開了。耶穌談到為他開路的施浸者約翰說:「凡婦人所生的,從沒有興起一個比施浸者約翰大的;可是在天上的王國裡,渺小的比他還大。可是,從施浸者約翰的日子直到現在,人一直奮力爭取[bi·aʹze·tai比阿澤泰]天上的王國。奮力前進[bi·a·staiʹ比阿斯泰]的人就得著了。[參看和合與呂譯]先知書和律法書所說的預言,全都到約翰為止。」(太11:10-13)因此,約翰開始傳道直至他快要被處決的這段日子,標誌著一個時期的結束和另一個時期的開始。《瓦因新舊約詞語詮釋詞典》論及這節經文所用的希臘語動詞bi·aʹzo·mai(比阿佐邁)說:「這個動詞指竭盡所能。」(1981,第3卷,208頁)關於馬太福音11:12,德國學者海因里希·邁爾說:「經文形容的是拼命爭取,熱切追求的一種心態,即無論如何也要進將臨的彌賽亞王國……追求王國的心非常熱切和積極(不再只是靜心等待)。所以[bi·a·staiʹ比阿斯泰]指信徒[而非攻擊信徒的仇敵]為了得著彌賽亞王國而竭力奮鬥。」(邁爾著的《馬太福音考證解經手冊》,1884,225頁)
因此,要成為上帝王國的一分子不是易事,不像進入一座大開中門的城那麼輕而易舉。事實上,至高的主宰耶和華上帝定下崇高的標準,配不上王國的人絕不能進去。(參看約6:44;林前6:9-11;加5:19-21;弗5:5)至於能進去的人,他們也必須走窄路,覓窄門,而且要不斷懇求,不斷尋找,不斷敲門,這樣才會給他們開門。聖經說路是「窄」的,意思是走這條路的人會受到限制,不能做一些最終害己害人的事。(太7:7,8,13,14;另見彼後1:10,11)比喻來說,他們為了進上帝的王國,也許就得放棄一隻眼或一隻手。(可9:43-47)上帝的王國不是由富豪統治的,沒有人可以用錢收買君王;事實上,富有的人(希臘語plouʹsi·os普盧西奧斯)要進上帝的王國也相當困難。(路18:24,25)上帝的王國也不是由貴族統治的,身份、地位都無關重要。(太23:1,2,6-12,33;路16:14-16)現在看來是「最先的」,即在宗教方面出身好、條件好的人,將來卻是「最後的」;相反,「最後的」將來卻「最先」在上帝的王國裡佔一席位。(太19:30-20:16)顯赫而偽善的法利賽派自恃地位高人一等,卻要看見改過自新的娼妓和收稅人比他們先進上帝的王國。(太21:31,32;23:13)正如耶穌表明,偽善的人雖然對耶穌說「主啊,主啊」,卻罔顧上帝藉耶穌闡明的話語和旨意,因此耶穌趕走這些人,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行事不法的人,離開我去吧。」(太7:15-23)
人必須先追求上帝的王國和正義,把物質利益看作次要,才能進上帝的王國。(太6:31-34)他們喜愛正義,恨惡罪惡,就像上帝所膏立的君王基督耶穌那樣。(來1:8,9)有屬靈思想、慈悲為懷、心地純潔、促進和睦的人,雖然受人憎恨和迫害,卻可以成為上帝王國的成員。(太5:3-10;路6:23)耶穌邀請這些人擔負他的「軛」,是指他們要順服他的王權。對「性情溫和」「心裡謙卑」的人來說,這個軛是容易負的,是輕省的,正如他們的王也是溫和謙卑的。(太11:28-30;另見王上12:12-14;耶27:1-7)耶穌這番話該使在場的聽眾感到欣慰,使他們相信他絕不像昔日的許多統治者(包括以色列及外邦的君王)那樣苛待人民。他們有理由相信耶穌絕不會橫徵暴斂,勞役人民。(參看撒上8:10-18;申17:15-17,20;弗5:5)後來耶穌也指出,除了將臨王國政府的元首會無私地為人民犧牲生命之外,所有跟他一起在王國裡統治的人都會努力服事人,而不是受人服事。(太20:25-28;見耶穌基督條下的「耶穌的行動和品格」)
甘心順服至為重要 耶穌深深尊重天父那至高無上的旨意和權柄。(約5:30;6:38;太26:39)律法之約還沒廢除以前,猶太裔的基督徒不但自己要身體力行,也要積極倡導;違反律法,就等於違抗上帝的王國。然而,他們不該單單在形式上或片面地遵守律法就某些行為所下的規定,而該衷心尊重和服從律法所蘊含的基本原則,包括公正、慈悲、忠信在內。(太5:17-20;23:23,24)一個抄經士承認耶和華是獨一的真神,並看出人「全心、全智、全力愛他,又愛人如己,就比一切全燒祭和別的祭牲更有價值」,耶穌就對他說:「你離上帝的王國不遠了。」(可12:28-34)由此可見,耶穌自始至終都向人表明,耶和華只會尋找那些甘心順服他的人,他們喜愛他正義的標準,渴望受他統治。
立約 耶穌最後跟門徒在一起的那個晚上,他向門徒談到「新約」。憑著他的犧牲,新約得以在他們身上生效。(路22:19,20;另見12:32)耶穌是新約的居間人,立約的一方是至高統治者耶和華,另一方是耶穌的門徒。(提前2:5;來12:24)另外,耶穌自己也跟門徒立約,讓他們「同得王國」,跟他一起作王。(路22:28-30;見約)
戰勝世界 耶穌後來被捕受審,最後更被處決,儘管他的王權看來很脆弱,可是他的經歷正好應驗了上帝的預言,這也是上帝容許這些事發生的理由。(約19:10,11;路24:19-27,44)耶穌堅守忠義,忠心至死,證明「統治全世界的王」,即上帝的大仇敵撒但,對他「是無能為力的」,耶穌的確「戰勝了世界」。(約14:29-31;16:33)此外,甚至在耶穌被釘在柱上期間,耶和華也顯出超凡的力量:太陽被黑暗籠罩,大地震動,聖所裡的巨型帷幔裂成兩半。(太27:51-54;路23:44,45)三天後,耶和華以更加神奇的方式彰顯他的至高統治權,就是使他的兒子耶穌復活成為靈體;儘管仇敵差派士兵把守耶穌那被封住的墓穴,企圖阻止耶穌復活,到頭來卻勞而無功。(太28:1-7)
「他愛子的王國」 公元33年五旬節,耶穌升天後第十天,他把聖靈傾注在門徒身上,從而證明他已經「受顯揚,升到上帝的右邊」。(徒1:8,9;2:1-4,29-33)「新約」從此生效,門徒成了聖潔的新國族(屬靈的以色列)的核心。(來12:22-24;彼前2:9,10;加6:16)
基督從此一直坐在天父的右邊,是基督徒會眾的元首。(弗5:23;來1:3;腓2:9-11)聖經表明,從公元33年五旬節起,基督建立了一個屬靈的王國,統治他的門徒。使徒保羅寫信給1世紀歌羅西的基督徒,談到耶穌基督這個已經建立的王國說:「[上帝]救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王國裡。」(西1:13;另見徒17:6,7)
基督的王國是個屬靈的王國,從公元33年五旬節開始統治屬靈的以色列,即從聖靈而生、得以成為上帝屬靈兒女的基督徒。(約3:3,5,6)這些從靈而生的基督徒得到天上的獎賞以後,就不再是基督屬靈王國在地上的人民了,他們必跟基督一起在天上作王。(啟5:9,10)
「我們的主和他所立的基督的王權」 1世紀末,使徒約翰執筆寫啟示錄。他憑著上帝的啟示預見耶和華上帝通過愛子耶穌,以嶄新的方式體現他的統治權。到那日,耶和華可以說「執掌大權,開始作王了」,就像大衛把約櫃抬到耶路撒冷時一樣。屆時天上必有大聲音宣布:「統治世界的王權已經成了我們的主和他所立的基督的王權,他要永永遠遠作王了。」(啟11:15,17;代上16:1,31)
「我們的主」,即至高主宰耶和華,必行使他「統治世界的王權」,以嶄新的方式體現他對地球的統治權。上帝必把王權賜給他的兒子耶穌基督,讓他執掌王國的權柄,因此經文可以說這是「我們的主和他所立的基督的王權」。論規模,論統治的範圍,這個王國比歌羅西書1:13所說「他愛子的王國」要大得多。「他愛子的王國」建立於公元33年五旬節,統治的是基督的受膏門徒;我們的主和他所立的基督的王國則建立於「列國的既定時期」結束的時候,統治的是地上的所有人。(路21:24)
耶穌基督從耶和華那裡接獲「統治世界」的王權以後,就採取必要的行動,肅清反對上帝至高統治權的勢力。他首先對付了靈界的惡勢力,就是擊敗撒但和他的邪靈,把他們摔到地上。隨後有大聲音宣布:「我們上帝的救恩、力量、王國,還有他所立的基督的權柄,現在都實現了」。(啟12:1-10)現在撒但這個大仇敵時候無多了,他像創世記3:15所預言那樣,繼續跟女人「苗裔的剩餘分子」作戰,這些人就是將來要跟基督一起作王統治的「聖民」。(啟12:13-17;另見啟13:4-7;但7:21-27)耶和華的「正義法令」要顯明出來,他要執行判決,降災在仇敵身上。最後,帶頭迫害上帝在地上僕人的「大巴比倫」必遭受毀滅。(啟15:4;16:1-19:6)
在接著的哈米吉多頓大戰中,我們的主和他所立的基督的王國必差遣天軍,殲滅地上列國的統治者和他們的軍隊。(啟16:14-16;19:11-21)這就回應了上帝的僕人的祈求:「願你的王國來臨。願你的旨意在地上實現,像在天上一樣。」(太6:10)然後撒但會被囚在無底深淵一千年,耶穌基督和他的同伴會作王作祭司,管理地上的人。(啟20:1,6)
基督「把王國交還」上帝 另外,使徒保羅也曾描述基督臨在期間所施行的統治。基督使他的門徒復活後,就要「把所有執政的、當權的、有能力的都消滅了」(按理是指把所有違抗上帝至高旨意的國家和政權消滅)。在千年統治的末了,他「就把王國交還給他的父上帝」,那時他自己「也要順服使一切都順服兒子的上帝。這樣,對眾生來說,上帝就是一切」。(林前15:21-28)
既然基督會「把王國交還給他的父上帝」,那麼聖經一再說他的國是「永恆」的,又是什麼意思呢?(彼後1:11;賽9:7;但7:14;路1:33;啟11:15)意思是他的王國「永不滅亡」,所成就的事必永遠長存;作為彌賽亞君王,耶穌必永遠受到尊崇。(但2:44)
千年統治期間,基督既治理地球,也擔任祭司的工作,好造福順服上帝的人。(啟5:9,10;20:6;21:1-3)這樣,罪和死就不再作王,服從上帝的人也不再受制於罪和死的「律法」了;屆時,分外恩典和正義必一同作王。(羅5:14,17,21)耶穌本「在父親那裡」幫助不完美的人,為他們的罪做求恩的祭牲;可是,一旦罪和死在人間永遠絕跡,耶穌就無需以這種方式幫助人了。(約一2:1,2)屆時,人類必回復到完美的人亞當在伊甸園時的情況。犯罪前的亞當可以直接向上帝求恩,無需任何中間人。同樣,耶穌千年統治結束時,地上的人不但能夠,而且必須為自己的行為向至高的審判者耶和華交賬,用不著中間人幫忙向上帝代求。這樣,對眾生來說,至高的主宰耶和華「就是一切」了。這意味著上帝的旨意會完全實現,即「把一切召集起來,使天上的和地上的都由於基督而重歸一體」。(林前15:28;弗1:9,10)
耶穌的千年統治必完全實現上帝這個旨意。地球一度是反叛上帝的中心,屆時卻必面目一新,再次成為宇宙至高主宰治下的領土,受上帝全權統治。在耶和華和服從他的人之間,不會再有任何附屬王國存在。
然而,在接著的最後考驗中,地上所有人對上帝的愛和忠義都會受到考驗。撒但會被釋放,從無底深淵上來。凡甘願受他迷惑的人,其實都附和他在伊甸園挑起的爭議,否認上帝的至高統治權是正當的;這從他們攻擊「聖民的營和蒙愛的城」足以見之。既然天上的法庭已經做出裁決,有關爭議已有定論,因此上帝絕不會容忍叛徒無了期地肆虐。到時,對上帝不忠的人再不能請求基督耶穌幫他們「求恩」了,因為耶和華上帝「就是一切」,沒有任何中間人可以為他們求情。所有叛徒,不論是靈體還是人,都必被上帝判處「第二種死亡」,即永遠滅亡。(啟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