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下
(Chronicles,The Books of)
在原本的《希伯來語經卷》正典裡,這兩卷書看來同屬一卷。馬所拉學者把這兩卷書視為一部作品。認為《希伯來語經卷》是由22卷或24卷輯錄而成的人,會把歷代志上下算做一卷;認為《希伯來語經卷》是由39卷輯錄而成的人,則把歷代志算做兩卷。看來從希臘語《七十子譯本》的譯者開始,把歷代志分成上下兩卷。從15世紀開始,希伯來語抄本才把歷代志分為上下兩卷。在希伯來語文本,歷代志被編在稱為「聖錄」的最後部分。歷代志的希伯來語名稱是Div·rehʹ Hai·ya·mimʹ(迪卜雷·海亞明),意思是「當代大事」。哲羅姆提議採用Khro·ni·konʹ(克羅尼孔)這個名稱,英語聖經的Chronicles(歷代志)就是取自這個詞。「歷代志」的意思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寫下的記錄。希臘語的書名(按照《七十子譯本》)是Pa·ra·lei·po·meʹnon(帕拉利波梅農),意思是「省略了的事情(未敘述;遺漏)」,意即撒母耳記和列王紀沒有記載的事。其實,歷代志絕非僅是這些經卷的補遺而已。
執筆者、成書時間和涵蓋的時期 基於好幾個理由,猶太祭司以斯拉被確認是歷代志的執筆者。首先,猶太傳統一向都支持這個看法。此外,歷代志和以斯拉記的文體十分相似,歷代志下的結尾跟以斯拉記的開篇幾乎一模一樣。再者,歷代志下只略述居魯士所頒布的詔書,而以斯拉記卻詳細記錄了詔書的內容。看來,執筆者結束歷代志時,打算再寫一卷(以斯拉記)去詳述詔書的內容和執行詔書命令的經過。歷代志大約在公元前460年寫成。顯然,《希伯來語經卷》中只有兩卷書是在公元前460年之後完成的,就是尼希米記和瑪拉基書。
除了從亞當開始列出人類的世系之外,歷代志還記述了自掃羅王戰死到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這段時期的歷史。結尾還提到猶太人被擄七十年後,居魯士王頒令釋放猶太人。
資料來源 以斯拉假設讀者已熟悉列王紀的資料,因此沒有打算再重複同一類記載。雖然有時他所採用的資料跟列王紀某些部分幾乎完全一樣,但惟有這些資料適用於澄清歷代志的記載時,他才會這樣做。以斯拉可能採用撒母耳記、列王紀和其他經卷的資料,但看來在大部分事例上,他所採用的是一些現已失傳的資料,有些也許是以色列國和猶大國的官方文獻、族譜、先知寫的歷史,以及各部族或家族首領所保存的記錄。當中的一些記錄無疑出自專業的記事官。(王上4:3)
以斯拉講明自己所用的一些資料來源:
(3)《以色列王記》(代下20:34)(上述資料來源可能是同一批官方文獻,只不過名稱各異,也可能指聖經的列王紀上下)
(4)《以色列王記》(看來是一份家譜)(代上9:1)
(5)《列王記》的評注(代下24:27)(關於猶大王約阿施的資料)
(6)《以色列王大事記》(代下33:18)(關於瑪拿西的資料)
(7)先見撒母耳的書、先知拿單的書和傳達異象的使者迦得的書(代上29:29)(關於大衛的資料)(這可能是一本、兩本或三本著作;也可能指士師記和撒母耳記上下)
(8)先知拿單的書(代下9:29)(關於所羅門的資料)
(9)示羅人亞希雅的預言書(代下9:29)(關於所羅門的記載)
(10)示瑪雅的記錄(代上24:6)(關於大衛的記載),以及先知示瑪雅和傳達異象的使者伊多所編的家譜(代下12:15)(關於羅波安的記載)(也許有兩個或三個資料來源)
(11)哈拿尼的兒子耶戶的書,收錄在《以色列王記》裡(代下20:34)(關於約沙法的記載)
(12)關於烏西雅的其餘事跡,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先知都記下了(代下26:22)
(13)傳達異象的使者在瑪拿西的日子所寫的書(代下33:19)
(14)哀歌(耶利米的哀歌,也可能是男女歌手的哀歌)(代下35:25)(關於約西亞的記載)
(15)先知伊多的評注(代下13:22)(關於亞比雅的記載)
(16)《大衛王大事記》(代上27:24)
(17)大衛、迦得和先知拿單的命令(代下29:25)(由希西家執行)
(18)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的著作(代下35:4)(約西亞所引用的部分)
(19)大衛、亞薩、希曼,以及向王傳達異象的使者耶杜頓的吩咐(代下35:15)(論及約西亞的事跡時提及)
(20)以利亞寫給猶大王約蘭的信(代下21:12-15)
(尤其在家譜方面,歷代志也引用了其他記錄,顯示以斯拉可能還採用了別的資料來源。)
顯然,以斯拉搜集資料時很嚴謹,查閱過所有能找到的文獻,尤其是考究過一切與事情有關的記錄。他講明自己曾引用的參考資料,不但是要證明他的記載準確可靠,也想指點當日的讀者,知道可以從哪些來源搜羅更詳細的資料。既然以斯拉在考據方面如此精細徹底、一絲不苟,我們有充分理由確信歷代志的內容是準確無誤的。不過,最能證明歷代志真實可靠的理由是:以斯拉是受聖靈啟示寫作的(提後3:16),歷代志上下都被收入《希伯來語經卷》的正典,而耶穌和使徒完全承認這兩卷書(路24:27,44)。歷代志是上帝話語的一部分,上帝為了造益他的兒子耶穌基督的跟從者,留意使他的話語保持純正。這些事實有力地表明,歷代志的記載確實值得我們相信。
寫作目的 以斯拉寫歷代志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補充撒母耳記和列王紀所沒有的資料。其實,他看出新近重返故土的猶太人需要有一份精簡扼要的國家歷史,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神聖歷史和習俗所知不多,需要知道在聖殿進行崇拜時該怎樣做,利未人有什麼職責等,以斯拉提供了這幾方面的重要資料。返回故土的猶太人最關注的事是自己的世系和族譜,以斯拉花了不少篇幅去提供這方面的資料。以色列人再次在自己的土地上組織起來,雖然沒有本國的人作王,卻有聖殿、祭司和省長。他們會繼續以國家的形式運作,直到彌賽亞來臨為止。他們需要歷代志所提供的資料,才能保持團結,繼續從事正確的崇拜。
撒母耳和耶利米都執筆寫歷史,兩人都是利未人。耶利米是先知和祭司,以斯拉則是祭司。不過,如果認為耶利米只關心預言的應驗,對在聖殿進行的崇拜不大著意;或認為以斯拉只關心利未人的職務,對預言則不感興趣,那就錯了。他們都是上帝的僕人,都深深關注上帝的話語,也留意上帝跟手下子民的交往和正確崇拜的所有特色。耶和華啟示以斯拉寫下歷代志和以斯拉記,是有特別用意的。
公元前537年,猶太人從巴比倫返回故土,為的不是要重建一個政治獨立的國家,而是要恢復正確的宗教。當務之急是先設立祭壇,然後重建聖殿。因此,以斯拉對於崇拜上帝,以及祭司和利未人的職務等問題作了很多論述,自是再適當不過的事。此外,猶太人的族譜也十分重要。以斯拉記2:59-63報導,有些猶太人,包括一些祭司的子孫,因找不著自己的戶籍而無法公開確立自己的家系。在巴比倫的時候,世系記錄也許不大重要,但現在猶太人必須根據世系記錄,才能得回祖業。這就是以斯拉仔細輯錄各人族譜的原因之一。當然,這些資料對今天研究聖經的人也很有價值。
因此,以斯拉寫歷代志,是要強化同胞的信心,好對耶和華保持忠貞。他運用以色列的歷史,鼓勵同胞留意履行與上帝立約所帶來的各項責任。他也引述實際的歷史例證去強調,謹守正確宗教帶來什麼福分,不再崇拜耶和華帶來什麼禍患。
價值非凡 歷代志既能強化人的信心,也能加深人對聖經的了解。以斯拉詳述了在聖殿進行崇拜的不少細節,說明祭司、利未人、守門人、歌手、樂手等種種安排。他巨細無遺地記錄了許多跟正確宗教有關的事情,包括:大衛把約櫃抬到耶路撒冷(代上15,16章);大衛為聖殿和其中各種職務作妥準備(代上22-29章);十部族反叛時,祭司歸附猶大王羅波安(代下11:13-17);亞比雅與耶羅波安的爭戰(代下13章);亞撒治下大力復興正確宗教(代下14,15章);關於約沙法(代下17,19,20章)、希西家(代下29-31章)和約西亞(代下34,35章)的記載;烏西雅僭越狂妄,上帝使他患上大痲瘋(代下26:16-21);瑪拿西衷心悔改(代下33:10-20)。
以斯拉表明他不但關心祭司的活動,也十分關注先知。(代下20:20;36:12,16)他使用「先知」「先見」「傳達異象的使者」這幾個詞大約45次,並且補充了其他經卷所沒有提及的許多先知和人物的事跡,例如:伊多、多達瓦的兒子以利以謝、撒迦利亞的兒子雅哈悉、幾個名叫撒迦利亞的人,以及生活在猶大王亞哈斯時代的俄德。
歷代志含有不少資料,讓人能更全面地認識猶大國的歷史。例如,關於亞撒生病和下葬的記載,以及約阿施在大祭司耶何耶大死後轉而作惡。書中所記的族譜對確立基督的世系尤其重要。這兩卷書也有助於確立準確的年代計算。聖經的偉大作者耶和華啟示僕人以斯拉寫下這些資料,達成必要的目的,實在是明智之舉。憑此上帝給相信聖經的人提供了人類歷史一項最完備、最和諧的記錄。
[第928頁的附欄]
歷代志上的要點
書中詳錄家譜,並就聖殿進行的正確崇拜提出詳盡的指示,這都是猶太人從巴比倫返回故土後特別需要的資料
這卷書可能在所羅巴伯重建聖殿後55年,耶路撒冷城牆重建之前寫成
始於亞當的家譜(1:1-9:44)
猶大通過大衛和所羅門衍生的後代(是確立彌賽亞身份所不可少的)
利未的後代(是辨明什麼人有資格在聖殿供職所不可少的)和他們在聖殿的各項職責
掃羅不忠,最後死於非命(10:1-14)
大衛作王統治的歷史(11:1-29:30)
在希伯崙被膏立為王;攻取錫安;後來成為全以色列的王
用牛車搬運約櫃,方式不當;烏撒因觸摸約櫃被上帝處死;約櫃終於在萬眾歡騰下給抬到大衛城去
大衛表示想為耶和華興建一座聖殿,不獲允准;但耶和華與大衛立約,應許他的家要永掌王權
擊敗以色列四周的仇敵
撒但挑動大衛去統計以色列人的數目;七萬人喪生
為興建聖殿作周詳準備;大衛組織利未人,把祭司分為24班,也設立歌手和看門人;把聖靈啟示的建築藍圖告訴所羅門;大衛和民眾慷慨解囊
所羅門坐在「耶和華的寶座」上作王,大衛去世
[第929頁的附欄]
歷代志下的要點
這卷書用生動的筆觸簡述大衛家諸王的統治,有力地表明服從和忤逆上帝所帶來的結果
原本跟歷代志上同屬一卷
所羅門作王統治(1:1-9:31)
所羅門智慧非凡,治下王國昌盛繁榮,卻不智地從埃及輸入許多馬匹,並娶法老的女兒為妻
建造聖殿;所羅門呈獻聖殿時向上帝禱告
示巴女王來朝
出自大衛家的君王的政績及結局(10:1-36:23)
羅波安惡言拒絕十部族的請求後,十部族憤然叛離,另立耶羅波安為王,轉而崇拜牛犢;羅波安也離棄上帝的律法,被交在埃及王示撒手裡
亞比雅倚賴耶和華,以色列卻自恃人多勢眾,又崇拜金牛犢,結果猶大戰勝以色列,殲滅50萬軍兵
亞撒倚賴耶和華,擊敗進侵的100萬埃塞俄比亞人;亞撒不智地與敘利亞結盟,耶和華的先知提出責備,亞撒老羞成怒
約沙法派官長到各地教導人民認識上帝的律法;不智地與亞哈結親
摩押、亞捫、西珥進侵猶大,約沙法向耶和華求助,受到提醒這場戰爭「是上帝的」
約蘭(他的妻子是亞哈與耶洗別的女兒)行事邪惡,兒子亞哈謝步他後塵;後來約蘭的遺孀亞他利雅篡位,幾乎殺光了王室子孫
約阿施在大祭司耶何耶大督導下,起初循規蹈矩,後來卻遍離正道,派人拿石頭打死忠心的撒迦利亞
亞瑪謝起初做對的事,後來卻崇拜西珥的神像;被以色列擊敗,繼而遭人暗殺
烏西雅起初勵精圖治,後來卻變得心高氣傲,妄圖在聖殿燒香,結果長了大痲瘋
約坦堅守正道,人民卻行事邪惡
亞哈斯崇拜巴力,國家受害不淺
希西家潔淨聖殿;西拿基立進侵猶大,譏嘲耶和華;希西家全心仰賴耶和華;天使殺死了18萬5000亞述士兵
瑪拿西無惡不作、崇拜偶像、濫殺無辜;被亞述人擄去;衷誠悔改,耶和華讓他恢復王位
亞們步父親瑪拿西後塵,肆意行惡,沒有謙卑自抑
約西亞熱心復興正確宗教,修葺聖殿;堅要與法老尼哥交戰,結果陣亡
約哈斯作王數月,就被擄到埃及去
約雅敬作惡多端,不知羞恥;兒子約雅斤繼位,卻被擄到巴比倫去
西底家背叛巴比倫,妄圖擺脫轄制;猶太人被擄到外地去,土地荒涼70年
波斯王居魯士頒令釋放猶太人,讓他們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